152 为什么说《辽史》是“二十四史”中质量最下者?

《辽史》是记述辽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共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国语解1卷。《辽史》由丞相脱脱担任总裁,总裁官是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世岩、欧阳玄、揭斯、吕思诚,由廉惠山海牙、王沂、徐、陈绎曾等4人分别执笔撰写而成。《辽史》的组织撰写、成书非常仓促,从元至正三年四月(1343年)始修,至次年三月便大功告成,只用了11个月时间。

《辽史》的主要史料来源为辽末耶律俨的《皇朝实录》、金朝陈大任的《辽史》及南宋叶隆礼的《契丹国志》等。

《辽史》的最大特色是列表较多,共有八表,仅次于《史记》和《汉书》。《辽史》的表多,减少了立传之繁,省却了许多篇幅,弥补了纪、志、传记载的不足。其中的《游幸》《部族》《属国》三表,是《辽史》的创新。通过列表,使读者对各部族、各属国的情况,以及与辽朝中央的关系,都一目了然,减省了不少笔墨。当然,表里记载的材料难免与纪、志、传中的重复,但列表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辽史》过于简略的缺点,从而使“一代之事迹亦略备”。

但是,《辽史》成书很仓促,而依据史料范围又比较狭窄,书中的缺陷是比较多的,最严重的就是过于简略,以致漏载了许多修史所必不可少的内容。为此,数百年来,《辽史》一直受到学者们的批评和指责,甚至被认为是“二十四史”中质量最下者。

皇史宬

中国古代有为皇帝写实录,并置之于“石室金匮”之中的传统,皇史宬就是中国唯一仅存的“石室金匮”。古代这一保存档案的方法,为后世修史提供了极大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