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吕氏春秋》为什么被归为“杂家”?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12纪、8览、6论,共12卷,160篇,20余万字。

由于《吕氏春秋》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传说此书完稿后,吕不韦将其公布在秦首都咸阳的城门上,公告天下,只要有人能在书中增删一字,就赏赐千金。这是“一字千金”的典故。

《吕氏春秋》的12纪是全书的大旨所在,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分为《春纪》《夏纪》《秋纪》《冬纪》。每纪都是15篇,共60篇。《春纪》主要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教学道理及音乐理论,《秋纪》主要讨论军事问题,《冬纪》主要讨论人的品质问题。8览,现存63篇,显然脱去一篇。内容从开天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6论,共36篇,杂论各家学说。

《吕氏春秋》深得后人好评。司马迁称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东汉高诱在给它作注时说它“大出诸子之右”。但客观地说,《吕氏春秋》不是一部系统的哲学著作,它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但更重要的是资料价值,它保存了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学说,还记载了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学知识,其中不少内容是其他书中所没有的。

《吕氏春秋》的注释本有清朝人毕沅的《吕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来,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可以作为参考。

吕不韦

吕不韦是秦朝丞相,秦国统一天下的功臣之一,《吕氏春秋》即为其召集门客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