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梁启超在国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与康有为等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起“公车上书”,并于1898年协助光绪帝开展“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发生后,与康有为逃亡日本。孙中山屡次邀请他参加革命,均被拒绝。1901年6月,发表《立宪法议》一文,主张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回国,积极投身政治。袁世凯称帝时,撰写《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抨击袁世凯的称帝野心。后与爱徒蔡锷策划武力反袁,并获得成功。后因反对张勋复辟,与老师康有为决裂,护法战争后退出政坛,开始在各学校讲学,集中精力从事传统文化的推广和民主研究的活动,成就斐然,发表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学术论著,1923年开始在清华学校讲学,1925年担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并担任京师图书馆馆长,被誉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其他三人是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1929年因病逝世。其著作多收录于《饮冰室合集》中。
梁启超及夫人合葬墓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启蒙思想家,著名的国学大师。其墓地位于北京植物园中,每年都有很多人前往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