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整理国故有哪些来龙去脉?

1919年,在新文化运动达到顶点、新思潮最为高涨之际,力主“反传统”的胡适突然提出要“整理国故”的号召。此论一出,便引起争论。有人热烈响应,使“整理国故”运动取得了至今仍令人赞叹、堪称丰硕的学术成就,对文化的积累和学术的进步,无疑有着不容否定的巨大意义。

几年后,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写道:“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国故’包含‘国粹’;但他又包含‘国渣’。我们若不了解‘国渣’,如何懂得‘国粹’?”

这些可以说是胡适提倡“整理国故”的本意,也可以说是“整理国故”的纲领。即要通过“整理国故”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与糟粕,去芜取菁,再造新的文明。这一思路有存有去、有舍有取,重视传统,却意在创新。

具体来说,“整理国故”运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整理国故”运动促进了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事业,是新文化运动在学术文化领域的延续。

第二,“整理国故”运动基本打破了传统学术的“四部”分类,转而主张依照西方现代学术门类对国学进行分科研究,改变了以前学术研究偏重经学的倾向,宣告了传统经学的解体和终结,促进了史学的独立。

第三,“整理国故”运动促使众多学者冲破传统学术观念的束缚,普及了“经子平等”“今古文平”等的治学观念,成功建立起一种“平等的眼光”,大大拓展了国学研究的视野与范围,将国学的研究领域延伸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第四,“整理国故”运动借鉴了西方现代学术研究成果,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广泛运用到国学研究领域,如以考古学方法取代传统的金石研究,促成了民国初期殷墟考古的重大进展。

第五,“整理国故”运动也促使中国学者开始借鉴西方的学术研究体制,建立了许多现代学术研究机构和团体,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这些团体开展“集团化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胡适

胡适(1891—1962年),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历史上著名的国学大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发起的“整理国故”运动对国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