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眼云烟

钱塘门

那是1918年夏日的一天,李叔同的日籍妻子来到杭州与他见最后一面。一个月前,李叔同给妻子的信中这样说:“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

钱塘门外,西湖边,李叔同留给妻子一块手表作纪念,并劝其返回日本,然后,登上一艘小舟离去。桨声里,船上的人头也不回,岸上的人,望着渐渐远去的小船失声痛哭。从此,世上再无文人李叔同,只有高僧弘一法师。

钱塘门,这是李叔同经常走过的地方。那时,他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当老师,就住在钱塘门内,离西湖只有两里路光景,他常常到钱塘门外一家名为“景春园”的小茶馆去喝茶。“在景春园楼下,有许多的茶客,都是那些摇船抬轿的劳动者居多,而在楼上吃茶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所以,我常常一个人在上面吃茶,同时还凭栏看着西湖的风景”。

钱塘门(摄于1919—1924年间)

旧时,杭州有十座城门,每一座门都有不同的说道。比如,“艮山门外丝篮儿”,那里原是丝织机坊集中地;“望江门外菜担儿”,城东农民多以种菜为生;“涌金门外划船儿”,游湖大多由涌金门码头上船;钱塘门的特色是“香袋儿”,以香市著名。那时的钱塘门外,平时很冷清,只有在香市季节,出奇得热闹。李叔同常去的景春园,附近就是著名的昭庆寺,那是外地香客必到的地方。每年由花朝节开始的香市,钱塘门外天天人头攒动,香客、游客摩肩接踵。坐在那儿看西湖的李叔同,喝完了茶,也会到昭庆寺去走走,无疑感受到了那里浓厚的佛教氛围,或许就是在此,生出了出家的念头。

钱塘门外的香火却掩不住门内的杀伐之气、金戈之声。钱塘门里那一座旗营,营里的清兵日日演练,西湖旁的温柔之乡一时竟变得杀声震天。旗营存在了三百多年,其间曾被太平军攻破,后又恢复。一直到辛亥革命,旗营土崩瓦解,至此在杭州地图上消失无踪。1913年拆旗营,钱塘门和连着的城墙一起被拆除。当时没有机械设备,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幼,一窝蜂涌向古老城墙,一块砖、一块石地将其拆除。

2008年,钱塘门遗址重见天日,考古人员在遗址中挖掘出一些南宋香糕砖,并确信,那就是当初铺在城门门洞过道上的砖头。我想,当年站在城门或是城墙上看西湖,肯定跟现在的视角完全不一样。

李叔同当年曾多次出入钱塘门,也看到过拆除后的残垣。他那首著名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那景色,俨然西湖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