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提高肉牛养殖效益
- 魏刚才 赵新建 高冬冬主编
- 13字
- 2021-08-12 18:32:06
第一节 选种引种中常见的误区
一、品种改良的误区
1. 改良只是杂交改良
“杂交”是加速动物遗传改良、提高牧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有些地方或牛场陷入“改良只是杂交改良”的误区。近年来,国内许多地方大力开展了黄牛肉用杂交改良工作,但大多处于无序状态:一方面,缺乏对本地牛种资源的保护,热衷于推陈出新和引进新品种,杂交改良工作盲目性较大;另一方面,缺乏对目标性状的定向选育,即使形成杂交优势,也难以固定,严重威胁地方牛种资源的持续发展,造成了许多优良基因缺失。
2. 忽视选种、选配和配合力测定而盲目杂交
开展肉牛杂交改良,不注意选种、选配和配合力测定,而是盲目搞杂交,结果杂交效果较差。
3. 忽视对引进品种及其杂交后代的选育,重“杂”轻“育”
随着杂交代数的提高,肉牛改良工作对父本和母本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长期以来,我国在肉牛良种引进方面重“引”轻“选”,种牛缺乏性能测定,更谈不上后裔测定;在肉牛改良方面重“杂”轻“育”,缺乏对杂交后代优秀母牛的选留,更谈不上定向培育,从而影响了黄牛杂交改良进程。
4. 认为牛的体形越大越好
黄牛改良从单一役用向肉用方面发展。但有的选种时只注重体形大小而忽视其他性状。如利用夏洛来牛与黄牛杂交改良,夏洛来牛体大、腿粗、初生体重大,但与某些中小型品种相比,也有出肉率低、肉质较差,饲草的消耗相对较多,饲养周期长,以及出栏率低等不足。
5. 长期应用单一品种
因为夏洛来牛长期以来给养牛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很多地区长期使用这一单一品种,对其他品种的生产性能不信任。这种局面造成夏洛来牛近亲繁殖,生活力和生产性能出现退化,有的地区甚至出现改良牛肉色越来越白、体格越来越小。
6. 片面强调毛色
肉牛毛色及体形外貌为品种特征,但肉牛与当地黄牛杂交后出现毛色变异,有的显现出父本性状,有的显现出中间毛色。所以,从毛色不易辨别种牛的优劣。如比利时蓝白牛杂交后代出现灰色、黑色或杂色。有的农民误认为夏洛来牛杂交的牛就应是白色的,如果出现草白、草黄色,则认为品种不好。这样只注重毛色而不看其生产性能的错误认识导致了优良品种用量少、覆盖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