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笔来,恍惚了很久,这已经是我未在作家助手动笔的第三年了,转眼已经大三下了,我似乎变了很多,但又感觉依然是我。
我还是偶尔会用笔尖记下我某段时期的心情,会用文字去回忆很多我未抓住的曾经,我甚至会自言自语或在脑海中勾勒无数过去与未来的图景,我总是不自觉地就开始发呆,我感觉自己某些方面渐趋匮乏,但又有些东西在逐渐丰满,我好像越来越矛盾了,其实偶尔说来,我好似是慢慢悠悠地走过了这两年,但却恰恰相反,面对日复一日的生活,我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我走起来又跑起来,最终走走停停,一步一回头,偶尔躺下身,还躺不彻底,属实是难熬!两年间,我见识了太多的人与事,尝过我未曾预料的甜,但也无可避免地咽下了一些苦,我学会了沉默,也学会了成长。
可是有些事要从何说起呢,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了,时间太久远了,我此时想来只觉得脑袋乱乱。准确地说,我决定重新提笔,是在今天,我敲下这些字的此时此刻,大概要重新回顾一下我的这两年才能理清楚我到底想要传达些什么,那就先趁着昨晚读得书找回一下感觉吧。
我昨天读了坂本龙一先生的《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我感觉他的文字好亲切,某些想法恰好与我当时的心境有些许相似,包括对时间的思考和对日常小确幸的捕捉,虽然客观来讲,我确实觉得赋予时间主观抽象的概念稍有不妥,但仔细想想,多数时候文艺的人就是会自内而外的散发一些哲学气息,即对一些事物或现象的解读会无意识的陷入强行哲学的漩涡,但不可否认,这些时刻的出现总有可能会带给我们看待世界的另一个角度。单读文字,我越发觉得他是个豁达真实又纯粹风趣的人,这样的解读反倒有些可爱与真诚。
其实我看这本书也有一个浪漫的缘由。四月末的一天晚上,我从图书馆赶回宿舍,慢悠悠地走在路上,一抬头望向了那一轮圆圆的月亮,一瞬间,我晃了神,无数次出现在我笔下的月,我却从未仔细端详过,于是我驻足了片刻,决定到操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看一看这月亮,从一开始脑袋空空地观望,到后来想起了苏轼赤壁赋里的月,又不自觉哼唱起了水调歌头,月好像不止出现在我日记的角角落落,也承载了我这十多年的学业生涯,一词一句都能让我回忆出过去的一些碎片,我开始想,这样的月亮我还能再看多少次,想到最后不禁唏嘘,不管多少次,总会是过一天少一次,于是我决定开始攒月亮,但也并不是每天都能看到月亮,幽幽的夜空,繁星点点,月亮偶尔会失约,与云彩一同逃跑到另一边。
我开始想,会不会也有人和我一样,曾守着月亮思虑过一天少一天的人生,好像我们总是会讲,第二天太阳会升起,但很少有人会拿月亮作比,我想到了“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人生总是代代无穷已的,我们好像很少被以个体的身份放到月亮面前接受审视。其实感叹的同时我也自觉学识匮乏,我尚缺乏与囊括此心境的书籍对话,直到我发现了坂本龙一先生的《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我狂喜,好像找到知己般饶有兴致的读起了这本书,那一刻,我真真切切的感知到自己在活着,在认真的活着,这段时间太难了,很少能走出学校去和大自然的花花草草会面,以至于自己好像枯萎了一般,但又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更多的体验!关注这个世界里美好的瞬间,那些美好的事,难忘的人,那山间的微风,那些茂盛的生命,那些颓败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孕育着新生的风景,都将参与构筑我崭新的生命。
其实昨晚我还单曲循环了坂本龙一先生的曲子《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有些感触想要分享一下,这首曲子前奏像繁星点点,后来光点逐渐急促,转入渐浓的夜,舒缓缱绻的柔情与清灵,后来是遗憾和不甘,是起身向前,是万物归于平静与自然,是面对暴风雨的进击与坦然,尾声伴随着无奈与颤抖,就像最终的戛然而止,剩下的还是无疾而终的爱与亮不起的天。其实稍有遗憾,戛然而止的音乐,会让我陷入一种失去感,一步步踏月而来的人也会匆匆离开,爱从来没有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