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南极基地

这场流星雨,算是今年最大规模的流星雨之一了。

炽热的南极基地,尚未完全建成的陨石拦截系统第一次测试威力,效果不尽如人意,大量的陨石未经拦截,就狠狠地砸在大地上。

金属大地慢慢打开一道道直径超过五公里的裂口,如山般高耸的行星引擎慢慢沉入裂口中,裂口慢慢合拢,防止陨石砸毁行星引擎。地面光源站把一道道光锥投射到天顶的浓云中,形成明亮的人造白天。比白天更亮的,是数不清的反陨石激光炮在空中交织成的火网。

南极基地一片狼藉,地面建筑燃起大火,消防员忙着灭火,科学审判庭的战士们则在抢救建筑中的重要资料,逐间房间搜寻,确保没有任何一名科学家被困在室内。

“不是早就下令撤到地下城吗?怎么还有傻子留在地面?”明晃晃的光源矩阵下,阿史那雪快速穿过地下城的走廊,高跟鞋的声音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坎上。走廊横穿地下城的飞机跑道,“运50C”巨型运输机已经返航,两侧机翼被陨石打出不少破洞。

星舰联盟已经有两千多年没在大气层内飞行过了,这些根据从地球故乡带走的飞机图纸制造出的飞机在大气层里比飞船还好用。

审判庭第七师的普布雷乌斯少将回答说:“阿史那督,我们也没办法。总有些科学家觉得工作比命还重要,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审判庭方面仍在努力搜救科学家……”

将军已经是六十多岁高龄,精神抖擞的板寸头尽是银发。他在几十年前还是普通士兵时,为了抢救科学家,在事故中失去了左眼、左手和左腿。后来通过手术,移植了机械手和机械腿,失明的左眼也换成了亮着红光的电子眼。

“不救!召回科学审判庭!谁的命不是命?凭什么要别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们?无视警告的人活该去死!”她脾气大,连普布雷乌斯将军都有几分怕她。

阿史那雪兼任审判庭第七师的师级督察官已经很多年,影响力比普布雷乌斯这个师长还大很多。审判庭的战士们常称呼她为“阿史那督”,学者们却偏向于尊称她为“老师”,工人们则称呼她为“教授”。她喜欢白色的衣服,不喜欢审判庭的黑色军装,但是为了表明跟审判庭战士们站在一起的立场,这些年她大多数时候都是一身黑军装,只是领口和袖口的军衔替换成了科学院的徽章。

有些命令是执行不得的。培养一个科学家并不容易,普布雷乌斯将军并不打算召回审判庭的战士们。

流星雨撞击地面,对这座深埋地下近千米的地下城影响并不大。地下城是星舰“飞船状态”的一部分,哪怕星舰表面的生态圈全毁,地下城也不受影响。普布雷乌斯跟着她,穿过一道道地下回廊。其中一道回廊的下方就是奔涌的地下岩浆暗河,暗河尽头是巨大的岩浆地下湖。

一名学者报告说:“阿史那老师,一共六台行星引擎在流星雨中受损,我们正在全力抢修。”

行星引擎的直径为四点五公里,高为三公里,另有二十五公里深的结构埋于地下,汲取地幔中的岩浆作为燃料,通过聚变—裂变联动反应堆,把岩浆转变为能量。

阿史那雪说:“无妨,我们还有六十五台引擎。”除此之外,还有一百二十八台引擎正在建设中。

在设计之初,人们原本想找一片坚实的大陆,安装这些行星引擎,但是这个想法很快被科学家们否决:“你们不能把星球视为一颗刚性球体!”最终的方案是让行星引擎漂浮在岩浆层上,直接把巨大的推力传递到地幔,推动星舰前进。

“并不是只有坚硬的固体才能传递力量。你把一桶水放在体重秤上,再用手掌按水面上的木块。木块不需要碰到桶底,手掌对木块产生的压力,也会直接反映在体重秤的读数上。”当时,科学家们这样对政府的官员们解释说。

普布雷乌斯看着这些沉入地下的行星引擎,它们像一座座钢铁的地下山峦,数不清的工人像无数小蚂蚁攀附在高山上,正在抓紧时间检修引擎。阿史那教授的到来,让他们感到某种安全感。在他们眼中,她好像并不是一名普通的科学家,而是来自科学神殿的神。

“阿史那督,将军,我们收到一个坏消息。”一幅投影出现在他们面前,投影中的上校正用毛巾擦冷汗,“我们派往12号生物实验基地的救援队,因为飞机被陨石击落,全军覆没。”上校的右边袖子空荡荡的,他在上个月的救援任务中失去了左臂,定做的机械义肢因为这场流星雨,暂未到货。

她皱起眉头:“不是让你们全部撤回来吗?你们这是去救援谁?”

上校说:“是您的爱徒,韩丹博士。”上校身处危险的地表建筑中,身后的防弹玻璃墙已经被小块的陨石砸裂,不远处的钢铁海岸碧波汹涌,数不清的火流星划着长长的尾迹,坠入海洋。一些海洋巨兽,诸如蓝鲸、鲸鲨,被陨石砸死,翻着惨白的肚皮,浮在海面上。

钢铁海岸,是南极大陆和海洋的分界线,也是星舰的“巨舰地貌”和“海洋地貌”的交错处。分界线这头的陆地是巨舰般的金属外壳,分界线的那头是地球故乡般的广袤海洋。

教授的额头暴起青筋:“救谁也别救她!不管谁死了,她都死不掉!”

“把所有的救援队都撤回来,现在做什么都只怕是迟了。”普布雷乌斯将军看着卫星地图,无奈地下达命令。从大气层外投放到1号大陆的探测器显示,占地五千多平方米的12号生物实验基地被坠落的小行星彻底夷为平地。尽管小行星在太空轨道中已经被激光炮炸成无数碎片,但是这些碎片仍然像炮弹雨般,覆盖了整个实验基地。

教授离开引擎室,随口对将军说:“还好12号生物实验基地就韩丹一个人,不会有别的学者伤亡。”韩丹是个怪人,别的实验基地怎么也有数十到数百名学者一起工作,但是12号实验基地就她一个人。

“阮上校,我们回头再联系。”将军对上校说完,切断了通信。

地下城深处的通道很宽敞,可以让四辆大卡车并排通过。但是现在却被呼啸的装甲救护车挤了个水泄不通,很多伤员需要急着送往医院。

将军劝她说:“阿史那督,您完全不管这事,只怕也不太好。毕竟韩丹博士负责的是星舰三大系统之一的生态圈建设工作,如果她出了意外……”

教授放停脚步,转身问将军:“她哪天不出意外?”

“亚细亚”星舰的建设工作就没有哪天没出过意外。跟“欧罗巴”星舰的项目负责人,做事沉稳有度的卡尔教授不同,“亚细亚”星舰整个项目团队都充斥着大胆冒进的科学狂人。突飞猛进的项目进度背后是险象环生、状况百出的各种事故,就像一辆在蜿蜒山道上非法载客,还高速疾驰的十八轮大卡车,硬要把乘客们提前送到目的地。

但是这也是在很久以前,星舰建设工作定下来时,最高科学院的既定方向:“欧罗巴”星舰是大家的命根子,关系到子孙们未来的生存,必须稳扎稳打,不能冒险;“亚细亚”星舰作为同时建设的2号舰,则可以大胆使用各种有风险的新技术,无论成败,都可以为将来的3号舰积累经验和教训。

将军看着她解开发髻,任由长发披散,走进了地下城的娱乐区,这意味着她今天又是按时打卡下班,根本没有半点儿紧张情绪。娱乐区里有舞厅、保龄球馆、足球场、茶馆,有巨大的室内游泳池、无限供应水和食物的餐馆,有曾经在地球时代存在过、在局促的太空城里却无法拥有的一切娱乐设施。

在最高科学院,不少科学泰斗都是依靠先进的医学技术,维持他们漫长的生命。为了避免他们的死亡造成难以挽回的科技损失,他们甚至接受了身体改造手术,获得近乎永生的寿命。只要不是死于事故,就能一直活下去。

没人知道阿史那督今年多少岁,人们只知道她永远都是十八九岁的外表,知道她喜欢唱歌和跳舞,喜欢嬉闹,疯玩起来时没大没小,严肃时就会冷若冰霜。就连已经六十多岁的普布雷乌斯将军也只知道当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听过阿史那雪如雷贯耳的大名。

她真的不在乎韩丹的死活吗?将军跟在她身后,直到她走进游泳馆,进了女更衣室,才发觉自己不该这么失礼地跟着。他只好在附近找个茶馆,喝杯茶,算是休息。

地下城的娱乐区,刻意营造地球时代的氛围。它是一个很大的圆形地下空间,直径一公里多,拱形天花板最高点距离地面一百多米,漆成天蓝色,还绘上了白色的云朵,悬挂着很多塑料海鸥。天花板上的灯光把室内照得如同白天,游泳馆占据了整个娱乐区的五分之一,营造出了小小的海滩氛围。

将军在茶馆的落地窗后看着穿着泳装的教授出现在人造沙滩上,心中感叹:真是个尤物。别人这么玩命建设星舰,想的是后代们的生存;她却特立独行,好像要把地球时代的纸醉金迷也一并带到这个世界。

“阮上校吗?”将军重新联系上校,手腕上的手环投影出上校的身影。

“将军,有什么命令?”上校那头为了抢救星舰生态环境的监测资料,忙得焦头烂额。

将军说:“我担心12号生物实验基地。直说吧,我担心韩丹制造的那个怪物‘莉莉丝’。我真的想不通,为什么上头会批准她制造这么危险的怪物。它从12号基地蔓延到整个世界,覆盖陆地和海洋的每一寸空间。如果只是为了加快星舰建设进度,冒险制造这样的怪物,我觉得风险是非常大的……”

人老了,总难免会变得唠叨,上校耐着性子听,直到确认将军唠叨完了之后,才开口问:“如果韩丹博士意外身亡,莉莉丝的控制权限会落在谁手里?”

将军说:“当然是落在阿史那督手里。话说星舰的生态圈最终权限本来就该在她手上,只是她这甩手掌柜性格,全权丢给了韩丹。现在看她这架势,也不像要出手收拾残局的样子。”

上校犹豫了好一阵子,才问:“不如,我们派‘他们’去12号生物实验基地,进行搜救工作?”

将军知道,上校说的“他们”是指偷渡者们。这是一个见不得光的群体,他们不愿耐心等待星舰建成,看到生态圈刚刚具备雏形,就不顾禁令,迫不及待地偷渡过来定居,其中不乏躲避法律追捕的罪犯。他们来到“亚细亚”星舰之后,才发现这里并不是想象中的天堂。他们为了生存,没少干偷窃、抢夺物资的事情,甚至杀人越货,给星舰建设添了不少麻烦。阿史那雪很反感这些人,反感到根本无视他们的死活。

将军没有回答,他不愿意下达让阿史那雪反感的命令。上校说:“只要有合适的价码,他们什么事都会做,不管多危险。”

将军保持沉默。上校说:“将军,我们不能什么事都不做。现在韩丹博士只怕已经遇难,如果莉莉丝失控,后果有多严重,您明白吗?我们必须弄清楚12号生物实验基地的破坏情况,不管使用什么手段!”

阿史那督做事,大事靠得住、小事不靠谱。这是将军在多年的共事中得出的经验。问题是不知道在她眼里,多大的事才能算“大事”?

将军仍然沉默,这代表一种态度:他默许了。

今天的事,算大事。她戴着墨镜、戴着耳机,品尝着身边的碳酸饮料,一副慵懒的样子。她知道自己无论多关心韩丹、多担心莉莉丝失控,都不能表现出紧张情绪。她知道只要她还能表现出轻松的样子,大家就能稳住阵脚,觉得眼前的困难还不算是难以克服的困局。她很喜欢当撒手掌柜,喜欢看手下的人慢慢成长、独当一面,而不是事事都让她操心。

更何况,她想甩开跟屁虫一样的普布雷乌斯将军。这个普布雷乌斯,当他还是个新兵蛋子时,就在她身边当警卫;现在头发都白了,也当上了将军,却还像以前那样亦步亦趋,不管大小事情,一律请示她。她不喜欢没主见的人,也知道将军不是没主见,是她在将军心里分量太重,让将军不敢独立作出判断。

墨镜里有视网膜投影仪,她看到的不是沙滩上休假的科研人员,而是南极基地的1号生物实验室里学者们忙碌的身影;耳机没有播放音乐,放的是学者们向她实时汇报的情况。

她看起来很闲,但并不代表她真的就闲着。她喜欢将昆虫大小的无人机释放到各个地方,它们就好像她的分身,能同时在好几个地方和不同的技术人员保持联系,同时处理好几项工作。

“教授,我们的生态圈的监控节点被摧毁大半,跟莉莉丝的联络也中断了!我们现在根本不清楚生态圈被破坏成什么样子!”一名学者向她汇报说。

教授说:“去把那些怪物放出来。”

学者们倒吸一口凉气。有学者小心问她:“是地下第十八层的岩浆牢笼里,那些人造怪物吗?”

她反问他们:“不然还能有别的?”

地下城的第十八层,被人们称为“地狱”。没别的原因,凑巧这星舰薄薄的地壳有无数流淌着岩浆的地下裂缝,其中一道岩浆裂缝就从地下城的第十八层经过。

深深的电梯井架设在其中一座行星引擎的井壁中,就像巨大的井口下攀附着的一根细藤蔓,通往散布着红光的岩浆层。人在电梯中必须穿上厚厚的隔热服,背上氧气瓶,才能进入半淹在岩浆中的第十八层地下室。

嗡嗡作响的无人机随着学者的脚步,悬停在电梯中,电梯墙壁上的温度计从三十摄氏度慢慢上升到七百八十摄氏度,这已经是大地深处岩浆表层的温度。通过无人机的摄像头,阿史那教授看到了地下第十八层。这里蛰伏着不为外人所知的人造硅基生命体,是上一个阶段的星舰建设工作完成后,丢弃下来的怪物们。

“每次看到这些怪物,我都在想,韩丹博士脑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竟然制造出这样的东西。”学者们走在耐高温的钨合金走廊里,脚下不足五米的地方,就是炽热的地下岩浆海洋。腰身粗的钨合金栅栏围成一个个巨大的牢笼,牢笼里是面目狰狞的耐高温人造硅基生命体。

“韩丹是个疯子,这还需要我提醒吗?除了她,谁会在岩浆海洋阶段就急着建造生态圈?”教授的声音透过无人机传出来。

一名学者佩服地说:“但是不得不说,韩丹博士制造的耐高温硅基生命体,在星舰刚刚形成的岩浆海洋状态时,就有效地改造了环境。比如它们吞噬空气中的硫化物作为能源,把大量的二氧化碳转变成氧气,大幅削减温室气体,让星舰可以急速冷却,迅速形成地壳。您看卡尔教授的‘欧罗巴’星舰,不敢大胆地采用这些特殊的方法,到现在还没形成稳定的地壳,更别提形成地球生态圈了。”

“而且有效地降低了伤亡。”另一名学者也替韩丹说话,“我们原本想建造上亿座悬浮在岩浆海洋上的生态改造工厂,耗资巨大,同时还需要数不清的工作人员在那里工作,充满致命的危险。但是在韩丹博士制造的高温生物体系中,人造怪物代替了人类改造环境,不管过程多危险,死的都是人造怪物。我们人类倒是可以大幅度降低伤亡。”

一阵恐怖的号叫声,好像来自地狱的怪物。几名学者被吓得脸色刷白,他们看见一些似人非人、似猴子又非猴子的赤红色怪物,全身粘满血红的岩浆,趴在钨合金栏杆边,大声吼叫。教授的声音带着笑意:“怎么?被这些小恶魔吓到了?在以前那个时代,很多人类无法生存的高温环境中,普遍采用这种小东西作为劳动力呢!不少行星引擎深埋在岩浆下的地基,就是它们建造的。”

根据教授的指示,学者们继续往前走,沉重的呼吸声被深处的怪物号叫掩盖,岩石天顶被岩浆的火光映得通红。岩浆中的生物种类繁多,有类似真菌和植物的生物,像倒悬的大树,从岩石天顶倒着往岩浆中生长,一片片脉络清晰的叶片好像由黑曜石精心雕刻而成,贪婪地汲取着熔岩的火光。

学者们看见远处一个熔岩大厅里,几十头两三米高的犬怪像形态各异的雕像,一动不动,锋利的牙齿像尖刀般锐利。“那些怪物好像死了……老天,真不知道它活着的时候有多可怕。”

教授说:“地狱犬嘛,没什么特别的。硅基食肉动物,以别的人造硅基动物为食,构筑起完整的熔岩生态圈。它只适应一千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环境,七百多摄氏度的低温把它冻死了。”

一名年轻的研究员说:“教……教授,这硅基生态圈,我不太懂。”

“不复杂。”教授说,“无非是把我们熟悉的碳基生命体当中的蛋白质、核酸等以碳为核心的有机物中的碳,替换为键能更高的硅罢了。千度高温可以让碳键断裂,碳基生物灰飞烟灭;但是对硅键来说却刚好可以维持生命活性。谁想具体了解的,来我这儿读个博士?”

另一名学者问:“这些怪物,都是用地球神话中的怪物名字命名的吗?”他穿过一个满是蝙蝠石像的区域,每一尊石像都有两三米高。

阿史那教授的声音懒洋洋的:“两百多年前,制造这些人造生物时,学者们给绝大部分的生物都起了一个又长又拗口的编号。后来有人嫌它们难记又难念,就拿神话怪物的名字给它们命名。当时没太多想法,看它长得像啥,就叫啥。”

钨合金走廊走到了尽头。这里没有腰身粗的钨合金栅栏了,只有一头巨大的炎龙,盘踞在岩浆中。它全身满是黑底红边的盾形鳞片,一双大翅膀翼展超过二十米,还有四根巨大的腿脚,光是刀锋般锐利的爪子就已经比人还高了,它闭着眼睛,鼻孔呼吸的热浪隔着隔热服,似乎都能把人烤焦。

教授说:“这是巨龙法涅尔,韩丹制造的怪物当中,只有它是韩丹亲自起的名字。你们去唤醒它。”

“唤醒它?”学者们的声音都在发颤。

“对啊,朝着鼻尖一脚踹下去它就醒了。”教授倒是说得很轻巧,反正出了事,死的不是她。

法涅尔慢慢睁开眼睛,一双血红色的眼珠子足足有半人高,吓得学者们软瘫在钨合金走廊上。它的听力很好,早被不速之客们吵醒了。

“韩丹出事了,你去12号生物实验基地看看。”教授直接对法涅尔下令。

在南极基地,很多人都知道地下第十八层关押着大量的怪物,但是亲眼见过的人极少。当引擎区的工人们看见巨大的炎龙从岩浆井里飞出来时,吓得落荒而逃。

炎龙在行星引擎顶端盘旋着,试图撕开上方的南极基地的金属苍穹。科学审判庭的战士们睁大眼睛看着这巨大的怪物,却不敢开枪,只好立即向普布雷乌斯将军汇报。

“老天,是巨龙法涅尔!”将军大吃一惊,立即联系阿史那教授,“教授,是您把这怪物给放出来的?”

法涅尔和别的硅基生物不同,它的设计初衷就是要穿过炙热的岩浆层、飞上冰冷的天空,适应的温度范围为摄氏一千多度到零下一百多度。

“对啊!让它去搜救,总比让士兵们去送死强得多,不是吗?”教授的回答,让将军无言以对。

将军无奈下令:“打开引擎防护罩,让法涅尔出去。”

防护层刚刚打开一道缝隙,法涅尔就迎着满天流星雨,冲上了乌云翻涌的夜空。

“真是怀念哪!看到法涅尔,就想起了韩丹的笑容。”阿史那教授的感叹,让将军不由得怀疑她的三观到底有多歪。

阿史那教授记得,两百多年前,那时的“亚细亚”星舰第一块地壳还没成型,那时的南极基地还漂浮在岩浆海洋中,那时混沌的天地间唯一的光明是厚重的乌云下岩浆海洋的灼热亮光。那也是巨龙法涅尔诞生的时代。

“它叫法涅尔。”那时,韩丹微笑着对她说。韩丹怀中的小怪物有着胖胖的小肚子,短短的鳄鱼尾巴,四条可爱的小短腿,扑腾着一双小巧的翅膀。

韩丹的童年并不快乐,阿史那教授很少看见韩丹像个孩子般露出笑容。

教授说:“我们只是想制造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下工作的生物,代替遥感机器人监控生态圈的变化,不是让你制造一条喷火怪龙。”

那时的原始星舰表面极其炎热,大量的水蒸气滞留大气层中,加上硫化物和二氧化碳,形成大气压力百倍于地球故乡的强酸性恶劣环境,投放在大气层中的遥感机器人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极端环境,纷纷损坏。

“我只是想挑战自己设计人造生物的能力。”韩丹明知道那些地球古代神话中虚构的动物是不存在的,但还是试图挑战一下,看看在现实中能不能设计出来。

“远古祖先们虚构神话时,根本没有足够的知识设计合理的生物结构,这条龙的胸骨太小,支撑不起扇动两片翅膀飞上天所需要的胸肌……”

“法涅尔,飞起来!”韩丹松手,法涅尔扑打着两片小小的翅膀,悬停在空中。法涅尔的肌肉力量,远远超出了正常生物的范围。

“它的肌肉不是由普通的肌细胞组成,对吧?”阿史那教授知道,普通的肌细胞不可能提供这么大的力量。

韩丹收起笑容:“抛弃细胞结构,直接由肌蛋白组成。而且也不是由碳原子为中心的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是以硅原子为中心……”

阿史那教授打断说:“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硅代替碳,会导致所有的键能全部改变,所有的基团的相互作用都要重新计算……”

“但是我做出来了,对吧?法涅尔。”韩丹把法涅尔抛向空中,法涅尔盘旋两圈,慢慢降落在她的肩膀上。

教授问:“法涅尔为什么会喷火?”

“核动力系统需要散热。”韩丹说。

“你咋不让它喷核弹头呢?”她问。

当初小小的法涅尔,现在已经变成庞然大物,穿行在满是流星雨的天空中。它敏锐地避开每一块大陨石,无视打在身上的小陨石。南极的金属大地上,地面基地一片狼藉,各种地面实验设施间被砸毁,人们在冒死抢救数据和伤员。

法涅尔飞过南极、飞过海洋,朝着1号大陆的12号生物实验基地飞去。而阮上校的命令,却早就在法涅尔到来之前,已经下发到驻守1号大陆的审判庭各部队。

“法涅尔会吃人吗?”多年前,教授问过韩丹。

法涅尔是核动力生物,但是啥都吃,尽管不需要从食物中获得能量,但是身体新陈代谢所需的硅、碳、铁、硫、氮等元素,仍然需要从食物中获取。

“也许会。”韩丹说。

教授并不知道,上校瞒着她出动了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