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里的动物植物:古诗词里的博物志
- 石润宏
- 1307字
- 2021-08-19 17:38:34
采薇:薇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采薇(节选)
《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选自《诗经·小雅》,原诗有六章,每章八句,这里只节选了最后一章。这是一名在边疆打仗的士兵回归故乡途中所吟咏的哀歌。周宣王统治时期,北方的狁部落进攻周朝,周宣王下令阻击,获得胜利后,周朝的大部队从边疆返回内地,这首诗就作于士兵归来途中。所选部分的大意是:想当初我前往边境的时候,故乡的杨柳长得很茂盛。现在我返回家乡时,大雪漫天飞舞。我在路上慢慢地走,又口渴又饥饿。我的内心满是伤悲,没人知道我心中的哀痛。
这首诗的题目是“采薇”,前三章分别写到“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意思是薇菜刚发芽、薇菜长出了嫩叶和薇菜变得又老又硬了。这几句通过描写薇菜的生长状况,形象地表达了一年四季时光的流逝。士兵们从年初等到年终,从春盼到冬,这场战事才终于结束,他们的忧愁苦闷又有谁知道呢?只好对着天地歌咏,内心万分悲伤。
《采薇》中的“薇”,是野豌豆在古书中的名称。豌豆是我们常见的蔬菜,野豌豆的形状跟豌豆相似,只是整个植株从丝蔓、叶片到果荚,都比豌豆显得瘦弱些。它们都属于蔷薇目、豆科、蝶形花亚科植物,花朵形似蝴蝶,非常艳丽。主要区别在于:豌豆的种子是圆形的,直径有5—10毫米,野豌豆的种子呈扁圆形,只有3—5毫米;豌豆全身光滑无毛,野豌豆则长有细毛;豌豆是一年生草本,野豌豆则是多年生的。豌豆生长范围比野豌豆广,各地都有,野豌豆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西南的省区。
野豌豆
野豌豆属于弱攀援性植物,在野外常常大面积生长,适合用作马、牛等牲畜的饲料。茎叶柔嫩时,也可作为蔬菜食用,炒着吃或生吃均可。野豌豆长在山野之间,虽然枝蔓茂密,但种子产量却比较低,一般不作为食物。所以古人很少专门栽种野豌豆,只有普通老百姓或者穷苦人家才去野外采来充饥。
关于古代贫民采摘薇菜食用,还有一个悲壮的故事。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商代有一个小国叫孤竹国。孤竹国的国君子朝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名允,后世称为伯夷,小儿子名致,后世称为叔齐。子朝临终时想把国君的位子传给叔齐,叔齐却辞让说“请伯夷即位”,伯夷也拒不接受,他认为自己不能违抗父亲的命令,索性逃出国都,叔齐也跟着他走了,于是人们拥戴子朝的二儿子做了国君。
伯夷、叔齐离开国都后在外流浪,他们听说西伯侯姬昌很有德行,就前去归依,不料等他们到达时,姬昌却去世了。姬昌的儿子姬发(即周武王)在安葬完父亲后,准备举兵攻打商纣王,伯夷、叔齐跪下劝谏道:“您的父亲刚刚去世,就兴兵打仗,可以称得上孝顺吗?您以臣子的身份攻打商王,可以称得上仁义吗?”周围的人想要杀掉他们,姜太公却说:“他们也是义士啊!”于是,便放了他们。等到周武王摧毁了殷商的暴虐统治,平定天下后,伯夷、叔齐认为这是非常可耻的事情。二人坚决不吃周朝的食物,隐居在首阳山中,靠采食薇菜充饥,不久便饿死在山上了。伯夷、叔齐辞让国君之位和采薇而食、以身殉国的事迹,受到后人的推崇,连孔子都钦佩他们的德行。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少吃作为野菜的“薇”了,但我们应记住伯夷、叔齐采薇的故事,铭记他们的道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