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走出学习误区,找对学习方法

作为老师,经常被问及的问题之一就是,“老师,学习怎么那么难?”“老师,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能够让成绩快速提高呢?”问这个问题的既有学生,也有家长。每每遇到这个问题,我都有一种一言难尽的感觉……

其实,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却总是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总是觉得学习过程“既枯燥又乏味”,在学校中“厌学”的学生比比皆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关键在于我们走进了学习的误区:

误区一:一味延长学习时间,忽视学习效率

有的同学学习非常勤奋,早上5点半就起床,晚上11点多才睡,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看书脑袋昏昏沉沉,上课昏昏欲睡,一上午就这样过去了。其实早起半个小时,只是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却因此虚度了上午的4个小时,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反观另一些同学,看起来“没怎么用功,下课打球,寝室聊天”“轻轻松松”就取得了好成绩。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学习的效率。你花2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掌握的内容,他一小时就搞定了。所以说,高效学习,才是学习的至高境界。

误区二:不重视心理素质的锻炼

我有一个学生,在一次理综考试过程中,突然想起上一场数学考试似乎没有涂“科目”这一栏,结果非常紧张,心里一直想着到底有没有涂,于是一边默默地哭一边答卷。考完后立马问老师,老师说,没有涂不要紧,阅卷老师会帮你涂上的。然而,最终的结果出来,这名同学平时成绩保持在250分左右的理综,只考了200分不到。可见,心态多么重要。

在同学们的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心理素质往往比知识掌握程度更能决定成败。因此,平时的考试,我们应当把它作为提高自己心理素质的极好时机。把会做的题做好,不会做的题做完。良好的心态,有助你考试超常发挥,取得理想的成绩。

误区三:急功近利地学习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你要求自己从中游一下子跃进到学校前10名,或者英语成绩从90分一下子提高到130分,似乎也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情,但很多同学往往忽视这一点,过于追求学习效果的“立竿见影”。殊不知,学习是一点一滴踏踏实实积累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在学习上,制定每次考试赶超自己,赶超前面两位同学,每次考试提高10分,每次进步一点点的策略,保持这样的学习节奏,学习就不会累,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就可以轻松地度过中学阶段。

误区四:一味追求做题数量而忽视质量

一定数量的题目练习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但不少同学沉迷于“题海战术”,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所以说,做题不必太多,但一定要真正理解,明白考核方向、解决问题所用到的知识,并且最重要的是要 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做较少数量的题就能收到很大的成效。否则,你就只是在“记题”,而不是“解题”了。

归根结底,就是陷入了错误的学习方法中。学习成绩提高不了的真正原因,不是脑子笨,不是不用功,不是没家教,不是解题少,不是资料少,而是没有找对正确的学习方法。据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自己一套非常明确、详细的学习方法。要想提高学习成绩,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关键。而每个人的学习过程、学习习惯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没有任何一种所谓的学习方法是具有普适性的,也就是说,所谓最好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习惯而找到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走出学习误区,找对学习方法,你会发现,学习没有那么难,提高成绩,其实就这么简单。

我一直很喜欢这样一个故事: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

150天漫长的操练。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它会用新长出来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便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重新再过30年的岁月!

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飞速发展的科技让我们可以从容地面对自然界的各种挑战。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会碰到比学习更难于对付的事情,你当下苦苦纠结的事情,过一阵子再看,也许觉得不过如此,学习也是这样。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技能,我们就能发挥潜能,创造新的未来,重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