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华北平原上的“内卷”

外国人很早就开始研究“内卷”,中国人自然不甘落后。第一个把“内卷”这个词带到中文语境的是一位研究社会历史的海归学者,他叫黄宗智。

在黄宗智的描述下,我们再来做一个假设。你不再是印尼爪哇岛上的那个农民了,你已经穿越到了中国华北平原或长江下游平原,当然还是一个农民。这时候,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成立一个“家庭农场”,坚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这时候你的生产成本很低,跟你一起干活的都是你的家人,没有什么劳动力成本。不过,这样虽然产量稳定,但是很难再有所增长。第二条路,你发现种地太辛苦了,产量也有限,于是想去做点小买卖。因为“小农经济”已经在你的思想里扎了根,所以你做的生意多半还是服务于“小农经济”的。

虽然看起来跟之前在爪哇岛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选择也比之前多了,但是最终的走向并没有太大偏差,依然没有脱离“农业内卷”的“魔咒”,即投入更多劳力,也无法提高边际效益。

这就是黄宗智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以及《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这两本书中描述的关于“农业内卷”的状况。

其实黄宗智这一系列的研究所要表达的是,近代中国与西方之所以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在中国人的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而这种小农经济的思想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内卷”——单个劳动力的产出出现了边际生产率递减,内耗已经产生。由于这种思想的禁锢,加上没有资本和能力,很多人根本没有机会通过资本密集型产业获取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