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心理意义
腾飞是一所重点大学大二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性格温和,人际关系良好,连续两年获得特等奖学金。父亲开了一家公司,母亲是医生,家庭条件优越。然而,腾飞的另一面却鲜有人了解。他很自卑,认为自己无能,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所以处处谦逊有礼,为人和善。但是回到家,腾飞就变成了一个小魔王,认为自己的自卑是父母导致的,情绪不好时会动手打他们,严重的时候会拿刀架在母亲的脖子上。
是什么让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在家里和家外判若两人呢?家庭对个体而言其心理意义是什么?腾飞为什么那么恨父母呢?
1.归属感
归属感是人类生存的心理基础,当我们在一个群体中没有感受到接纳、包容和理解时,就会焦虑、胆怯和不安,甚至回避。我们会采用熟悉的方式与这个世界接触,来确认自己的位置,选择一种恰当的模式让自己安全地生存下来,即适应性生存策略。这些策略最早来源于我们的原生家庭。家庭对儿童需求的顺应和在不同生活事件中与儿童稳定的互动模式,逐渐形成了他们的归属感。小时候,我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把世界解读为安全而接纳的,把自己理解为受欢迎且值得被尊重的。我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遇到了困难,这时家庭成员的回应和解决方式,就会逐渐塑造我们成年后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模式。
小鸭子会把它们出生后首先看见的活动物体当作“妈妈”,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跟随这个妈妈。如果超过30小时没有得到照料,小鸭子将不再会认任何物体为妈妈,变得孤独、不合群。动物心理学家康拉德·洛伦茨把这种现象称为“印刻效应”,几乎在所有哺乳类动物身上都可以发现这种效应。人类也一样。
我们出生后倾向于与照料者亲近,并建立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的现象称之为“依恋”。如果婴儿不寻求并维持与照料者的亲近,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或身体疾病。儿童只有把家庭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周围的环境。
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并不是通过喂食来维持的,而是通过亲子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来建立并维持的。如果母亲的情绪不稳定,对婴儿的需求回应迟钝或缺失,甚至发生暴力和虐待行为,婴儿就容易发展出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常常会有冷漠复杂的情感,紧张和过分依赖,对他人有过分的需求,无法容忍分开;或者回避、孤独、抑郁,不容易形成信任的亲密关系,认为他人是靠不住的,自己是不够好的。我们与照料者(常常是妈妈)的依恋关系质量逐渐内化,形成了一套我们对世界的固定的看法和习惯的反应模式。更为重要的是,依恋关系会穿越时空,我们的依恋类型在3岁以前基本确立,成年以后70%以上是维持不变的。
因此,我们小时候依恋谁,谁就是我们的依靠,我们与照料者之间日积月累的情感互动,会逐渐内化成我们内心的安全世界,即家的归属感。你是否回味过妈妈的味道,思念过爸爸的怀抱,体验过久别归家的喜悦和那想回却回不去的乡愁?这就是家—这个我们出发和回归的地方给你的感觉。
我们再来看看腾飞家里的故事。腾飞的母亲是一名优秀的内科医生,做事极其认真细致,对腾飞的照顾无微不至,同样也极其严格。腾飞的家里就像宾馆,干净整洁,物品大多是单色系。小时候的腾飞总是被母亲呵斥:“哎呀,你又把沙发弄脏了,又把鞋子弄乱了!”他好像做什么都是错的。父母对腾飞的学习更为严格,一年级时,因为考试写错了一个字,没有得到满分,母亲拿着菜刀佯装砍腾飞的手。腾飞的那种被砍手的恐惧,一直持续到现在。
竭尽全力培养儿子的母亲,看到儿子如此优秀,却并不开心。腾飞说,母亲总是阴沉着脸,父亲很忙,很少回家。焦虑紧张、心情不好的母亲,忙碌而很少顾家的父亲,与一个曾经温顺而如今暴力的儿子,组成了这样一个特别的家庭。他们三个人在社会上都极其出色,但是家里却刀光剑影,互相攻击,对彼此不满。
家庭成员间的愤怒和攻击,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种期待,期待被家人理解和接纳。腾飞作为一个孩子,只有符合母亲制定的规则的行为才被允许,未被家庭允许的则被强行禁止,这种强制性“依恋”关系把孩子物化了。孩子成为父母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工具。情绪需求不能被满足和看见时,不安全型依恋就在腾飞和父母之间形成并固定下来,一个自卑、认为自己不受欢迎,以讨好的方式建立人际关系的腾飞就被塑造出来了。他用一种继发性的依恋策略重新建立归属感,只是这个过程要比婴儿期艰难很多。
腾飞恨父母,但是又离不开父母,归属感无法建立,就很难离开这个家。他会用夸张的、激烈的、攻击的方式来试图得到父母的理解,就像小时候被父母粗暴地对待一样。
2.分离感
成长的本质是逐渐远离原生家庭,与过去告别。因此,家庭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功能是塑造分离感。最早的分离是我们从母亲的身体内出来,从恒温且营养丰富的子宫来到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需要自己哭泣和表达才能得到回应和食物,这种感觉一定是不舒服的。分离总是不适的,但又是必需的。
长大后,慢慢发现身边还有父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以及同学和伙伴。我们通过参与家庭中不同人组成的子系统,逐步过渡到与家庭之外的人建立关系,获得进一步的分离体验,这些都是与母亲分离体验的延续。就这样,分离感在家庭中逐渐形成。如果一个家庭中,母子关系或者其中一个子系统的关系过于紧密,或者其他关系过于紧张,冲突较多,就会阻碍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分离感的形成就会受阻,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庭如何塑造儿童的分离感呢?通过不同子系统的边界,让儿童体验不同的互动规则,获得与原先熟悉的互动规则不同的感受,即分离感。比如,婴儿哭泣,妈妈可能会抱着哄他,或者意识到他饿了或者大小便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如果是爸爸,可能也会哄孩子,但是他的方式与妈妈一定会有不同,这两种方式的不同即是孩子最早的人际分离原型,从二元母子关系过渡到三元或多元的家庭关系。
父亲或家庭中的其他重要他人,是孩子探索母子关系之外的关系的第一站。如果父亲很忙或者功能缺失,儿童的分离感发展缓慢,向外拓展和探索的动力就会削弱。此时,母子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分离感越来越弱,越发无法启动探索的动力,这样成长就可能受阻。
腾飞在家庭中获得的独立感是弱的。父亲的缺席,让母亲的情绪和期待只能投注于儿子,这也是这个家庭中的冲突主要集中在母子之间的重要原因。越冲突,越亲密,将来分离就越辛苦。腾飞的母亲与父亲家族中的人也都较为疏远,与婆婆常年冷战,腾飞在家庭中与母亲之外的他人互动的机会较少,分离感几乎没有建立。虽然腾飞在学校与他人关系和谐,但是这个关系的本质还是母子关系的延续,没有建立起三元关系,仍然以牺牲自己、满足他人作为主要的互动模式。
3.自我性
其实,归属感和分离感是二元一体的,当我们在一段关系中体验到充分的安全和归属时,我们才敢尝试着离开这段关系,去和他人建立关系。孩子与家庭一起成长,如果家庭顺应孩子的需求,就让孩子拥有了自我决定的体验,这种体验会逐渐让个体建立拥有界限的自主区域。
家庭通过顺应与分离塑造了我们特定的心理领域与交流领域,即自我性(selfhood)。家庭是归属感和分离感两种要素混合与配伍的场所,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与他人相处,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认同往往来源于我们对原生家庭的认同。
家,给予了我们生命的底色,但不是生命中所有的颜色。如果我们执着于通过改变原生家庭或他人的态度,来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份执着其实就是与家庭成员或他人在重复早年的互动模式,没有形成充足的分离感。
腾飞和他的家庭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家庭能否在顺应和分离两个维度上做出较大调整,是腾飞的自我性最后搭建成型的机会,也关系着这个家庭的健康发展。母亲说,她马上退休了,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学心理学,帮助儿子。这位母亲还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理解孩子,即使孩子用如此剧烈的方式希望获得独立,也没有改变母亲与他的互动态度。我对这位母亲说:“很高兴你能有自己的生活规划,但是,学心理学是为了你自己,不是为了帮儿子,当你和你老公不需要帮助了,你儿子可能也不再那么愤怒了。”让母亲将目光从已经成年的儿子身上转移,多关注自己的生活,多在自己的婚姻上用心,允许和要求丈夫多多参与家庭互动,是腾飞自我性重新建立的开始。
作为已经成年的家庭成员,我们需要学会从原生家庭角度理解自己,而不是将自己的成长受挫全都归咎于原生家庭。我们无须改变生命的底色,也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在底色之上加上我们自己的颜色。这不是悲观,是对幸福家庭最大的贡献和真诚。
家,除了遮风挡雨,还是一个塑造自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