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家庭界限不清而导致的越界行为

父母对孩子的欣赏、鼓励和表扬,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自恋需要,对健康人格的形成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过分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即使是正向的鼓励和欣赏,也会适得其反,会限制孩子自我拓展的空间,这是一种纠缠型的边界。例如,冲奶精确到克,饭点精确到分钟,和孩子同床到七八岁,陪孩子做作业到十七八岁,这种关注背后传递的是对孩子成长失败的恐慌,容易让亲子关系融合,你我不分,从而分化困难。又或者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父母从不表扬子女,多是批评指责,传递的是对孩子的失望,并对孩子施以严格的管教。两种教育和养育方式背后体现的都是父母的焦虑,他们倾向于依据自己的需要来设定孩子的成长轨迹,孩子的需求往往被忽略。在这样的养育过程中,孩子会调动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去迎合父母:父母开心,自己才是好孩子。孩子仿佛成了一种满足父母需要的工具,即物化。物化让本应该只属于个体的情绪和行为来满足他人的需求,使得个体容易迷失自我。父母的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修复自己幼年被忽视的创伤,让自己退化到儿童期来弥补自己缺失的部分,而孩子却承担了父母的功能。这种“在其位,不谋其职”的家庭互动模式就是越界的、功能失调的家庭结构的表现。

家庭中的边界是家庭健康发展的关键,能够有效执行家庭任务、实现家庭目标的家庭才是功能良好的家庭。家庭中的界限不清,就很容易出现越界行为。在过度越界的家庭关系中成长的儿童,成年后与其他人的关系中也会带有界限不清的特质,阻碍健康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几种由家庭界限不清而导致的越界行为。

1.爱抱怨的父母

爱抱怨的父母总觉得自己生不逢时,当初的社会环境让自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如今在一个人际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处处被刁难,成了人际斗争的牺牲品。这种抱怨背后隐藏的是从未被满足的愿望,例如婴儿期的孩子对一切未知充满好奇和美好的期待。对不公平、错失良机、人际复杂等的抱怨其实是在表达自己未满足的欲望。抱怨的背后是一种索取和期待,潜在的逻辑是:如果你不帮我,我就活不下去了。

家庭中的抱怨实质是情感上的索取,在生活中往往只有孩子会成为忠实的听众。可以想象,面对四处索取怜悯的父母,孩子会怎样?孩子会像父母一样去照顾像孩子的父母,承接他们的愤怒。这种愤怒如果反向形成,自我攻击即可能导致抑郁;如果外向投射,则可能导致反社会型人格,或双相障碍,即躁狂抑郁交替出现。

还有一种抱怨更常见,那就是对伴侣的不满。妻子指责丈夫没出息、没品位,抱怨丈夫成了家常便饭。当对伴侣的索取失败后,子女稍有差池,她便肆无忌惮地用语言指责,因为此时只有孩子才能被她指责。她很难体会对方的痛苦,这种抱怨和指责会让孩子的自我功能支离破碎。是否“有其父必有其子”,还要看母亲如何看待父亲。嫌弃丈夫的妻子,总希望儿子不要像他父亲一样没出息,结果往往儿子和父亲一样窝囊,让母亲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

2.无微不至的父母

文青是一个23岁的患有焦虑症的女孩,她有一个无微不至的母亲,对女儿的照顾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每天几点起床,早饭吃什么,出门穿什么衣服;到了单位如何和领导沟通,如何和同事相处;如果工作不满意,立即会联系好下一家单位供女儿选择,甚至背着女儿到领导家中拜访。结果,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女儿工作两个月就病了,而且一病就是两年多。在这种家庭互动模式中,“无微不至”的母亲通过将子女婴儿化来获得全能感,即一种崇高的被需求感。这样的方式会养育出一个成年婴儿,他们可能在某些领域具有较高的能力,但是在人际关系中往往非常“低能”。在他们的世界里,自己永远是需要被特殊照顾的孩子,他们没有在亲密关系中被当作成年人对待的经验。一个婴儿适应成年人的社会一定会困难重重,问题百出,这样母亲会更有理由将自己的“无微不至”继续下去。这本质上是父母不想让孩子长大,对分离和成长充满恐慌。

3.疾病缠身的父母

在另外一种家庭中,父母常常疾病缠身,部分是确有疾病,大部分是躯体化表现,并没有真正的身体疾病,目的是退缩成一个需要别人照顾的角色。他们常常身体不适,大病小病不断,有时候甚至查不出是什么问题。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往往比较独立,懂得照顾父母,体谅家庭不易,表面上看是加强了家庭亲密度,塑造了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实质上是父母用生病的方式避免了自己的成长,巧妙地将孩子置换成父母的角色,来获得早年生活经验中被忽视的部分。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看起来善于为别人考虑,但是压抑、自卑、习惯于讨好,极容易成为奉献者,他们活得并不开心,甚至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4.过度严厉的父亲

中国有句俗语“严父慈母”,父亲在家中扮演“黑脸”,一副严厉的、权威的样子,太严厉的父亲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至于与孩子疏离。这种情况下可能的解释是:父亲内心有一个更加可怕的东西。这个让父亲害怕的东西可能是来自童年的创伤,例如被虐待、遗弃、忽视等。严厉的父亲本不想把自己的创伤传递给孩子,但是这种疏离的亲子关系会大大增加孩子对温柔父亲的渴望。过度严厉的父亲,可能会让男孩的性身份认同受挫,让女孩对性爱有强烈的渴望,边界不清晰,婚姻、情感反复受挫,或者不愿建立亲密关系。

5.工作狂父亲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父亲视工作为生命,让整个家庭的父亲角色缺失,孩子和妻子都有很强的丧失感。这种父亲过度沉溺于工作是为了避免和家人有实质性的接触,回避内心的焦虑。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游走在碌碌无为中,接纳了父亲的回避,憎恨那个曾经比自己还重要的“工作”,常常有挫败感,容易出现抑郁。

6.脾气暴躁的父亲

父亲角色的另一种越界表现是与妻子对着干,你让我穿西装我偏穿休闲服,你让我打领带我偏不打。他常常因为家庭琐事肆无忌惮地指责妻子,发泄情绪。这种肆无忌惮的父亲更像一个被妈妈忽视的孩子,他们不在乎时间地点,只顾及自己的需求。像孩子一样的父亲很难照顾好妻子和孩子的情绪,他会经常以“坏情绪”来表达存在感。没有被父亲温柔对待过的孩子,常常会自卑、压抑,也以脾气暴躁来武装那个弱小的自己。

7.不苟言笑的家庭

家庭中缺乏生机、谈话范围狭窄、心理需求过度象征化、规则刻板等也是越界行为的表现。在这样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往往就事论事,以最精准的用词来表达需要和需求,“必须”“应该”“一定”是家庭互动中的常用词。他们常常用象征化的信息来表达需求,而不是用语言呈现。例如,妻子对丈夫不与自己亲近感到不满,她会用疼痛、失眠等来表达,而不是直接告诉丈夫。僵化的家庭往往恐惧真实情感的表达,这会让孩子失去感受真实情绪的机会和能力,他们只能通过父母的非真实传递方式来意会。躯体症状最容易出现在这种家庭中,体弱多病的孩子往往是这些越界关系的产物。

8.隔代抚养的家庭

中国家庭结构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养育模式是隔代抚养,即小夫妻生了孩子以后交给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隔代抚养的结果是父母无法直接面对孩子,需要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长辈来稀释亲子互动的浓度。中国传统文化是回避亲密关系的,但是隔代亲是一种令人惊奇的现象,似乎父母也接受这种不受孩子打扰的方式。隔代抚养包含“遗弃”的成分,孩子的紊乱行为表面看是爷爷奶奶娇惯的结果,其实是孩子对这种“遗弃”的愤怒和抗争。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养育,是父母在用孩子置换自己得以成长的空间,用孩子来安慰自己成年后原生家庭里失落的父母。

9.孩子拒学的家庭

孩子的主要社会任务是学习,如果放弃学业,唯一的结果就是留在家中。拒学孩子的家里往往有他放心不下的事或人,一般而言,让孩子不能安心的事情常常是父母关系不和,担心失去家人。“如果我去上学了,就可能要离开父母,那我就不是好孩子了。”孩子用拒学这种越界行为,来守护父母和家庭。

青少年拒学除了上述意义之外,还有另一个功能:平衡权力,表达反抗。“你们希望我上学,我偏不上,我得不到我想要的,也让你们得不到你们想要的。”他们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获得自己在家中的掌控感和存在感。拒学青少年的家庭常常比较僵化、严格,缺乏温情,或者矛盾重重,无人顾及孩子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