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灾难深重的家庭

文华的父亲因为当初家庭贫困,初中未毕业就被迫辍学外出打工。有着读书梦想的父亲不遗余力地培养女儿,与其他外出的农民工不同,他回家给孩子带的礼物多数是书。女儿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从小学到高中始终名列前茅。两年前,文华高分考入重点大学,父母终于舒了一口气。

可是,这个家庭在女儿离家后,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首先是父亲被查出甲状腺癌,做了甲状腺切除手术,长期服药,身体机能一落千丈。不久,母亲被查出白血病,生命几度垂危。上天似乎又眷顾这个家庭,父母疾病的治疗效果很好,逐渐恢复,并可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但是疾病让这个农民家庭失去了持续运转的力量,一贫如洗。

这些似乎都没有压垮这个家庭,直到文华出了问题。文华进入大学半年后,开始出现情绪低落和自杀,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在精神病院住院治疗两个月后,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文华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休学在家,情绪极度不稳定,每日抱怨父亲替自己选择的大学如何不堪,要求退学重新高考;认为母亲无能、唠叨、思想愚昧落后,甚至辱骂母亲。她整天待在家中不做任何家务,也不温习功课。一个温柔的学霸在半年内就变成了一个“暴君”。

曾经一心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的文华,如今却因疾病无法远行。文华说,她很想离开那个家,越远越好。父母是包办婚姻,父亲并不爱母亲。在文华的记忆中,他们总是争吵,互相打骂和指责,家中几乎无完好的家具,都被他们争吵时砸坏了。家,这个别人期望温暖和爱的地方,让文华感受到的是恐惧和暴力。她努力学习,一方面是父亲的期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她希望离开上海,除了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命运。可是高考后,父亲强行改了她的志愿,把她留在了上海的高校,她远行的希望破灭。

此后,文华出现了情绪问题,远行和忠诚发生了冲突。

父亲说,女儿以前是多么优秀,什么夫妻冲突、家庭不和、疾病缠身、贫困交加,他都不在乎,女儿给家庭带来了希望,也给他带来了生命的意义。如今,甚是绝望,女儿竟然变成了这般模样。可是这位坚强而执着的父亲没有看到,他们也是女儿的希望啊,愤怒的父亲、忧伤的母亲、无止境的指责和批评,让女儿看不到家里的任何希望,她无法安心离家。

文华的家庭派遣出现了偏倚,她被期待带着任务远行,结果却被家庭中强烈的不安情绪拉了回来。远行,她将会无比内疚和自责,辜负了父母的期待,更放心不下濒临破碎的家。留下,她将继续忍受家中让人窒息的气氛,以及她内心从未得到安慰和关注的情绪。生病成了她此刻最无助的选择,她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留在了家里,中断了派遣,留下更多时空来处理家庭中的情绪问题。

孩子不是白纸,不会被动接受父母自上而下的影响,而是可能反过来“利用”亲子关系,甚至“剥削”父母。子女的发展往往会超出父母精心安排的轨迹,有时候会完全相反,呈现一种“钟摆”现象。成功的家庭派遣促使亲子双方“共同进化”,在期待和派遣中互为对方远行的希望,孩子是父母派遣的使者,父母是孩子远行的基石。

留在家里不是文华的最终目的,远行才是。机缘巧合,文华申请了我们的公益性教学个案治疗项目。在过去的4年里,她和家人接受了家庭治疗,这个灾难深重的家庭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这是一个拥有朴素价值观的家庭,他们都愿意为对方做出改变。在理解了家庭关系对女儿影响如此之大后,首先做出改变的是父亲。一个血气方刚的汉子突然间变得很温和,文华说,刚开始她很不适应,甚至不相信父亲会改变。这4年,父亲再也没有对孩子和妻子发过火。接着改变的是母亲,文化程度不高的母亲说:“我不太理解你们说的话,但是我知道家和万事兴,我保证以后不再和她爸吵架,不骂孩子了。”

这也是一个让我感动且记忆深刻的家庭,第一次治疗结束时,几乎没有人会相信这个家庭能够改变。因为不太能接受女儿的病与家庭有关这样一个解释,父亲对第一次治疗有些失望。此后的几次治疗中,我们都惊讶于这个家庭动员资源的能力和强大的家庭弹性。这4年里,文华复学,谈恋爱,大学毕业,留在上海工作,然后结婚。她还在服用小剂量的精神类药物,但是工作和生活基本稳定,夫妻关系良好。她没有离开上海,却终于完成了从家里远行的使命。

父亲选择了宗教信仰,每周日会去教堂做礼拜,他有了新的生活轨迹。他外卖送餐,和比他小20多岁的年轻人一起工作和竞争,但是他的收入是小组中最高的。母亲大部分时间在家做家务,偶尔去打打零工,依然有些唠叨,但是当女儿或者丈夫不开心的时候,她会选择停止和自我批评。

这个灾难深重的家庭在极端情况下释放的家庭光芒,让我们看到了贫瘠中迸发的力量和资源。他们做到了,家终于成了女儿远行的基石,女儿延续了家族的传承。文华决定继续考研深造,这次既是为了父母,也是为了自己。

父母是孩子远行的基石,孩子是家庭派遣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