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创新经济的要素支撑

创新经济离不开产业、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创新平台载体以及创新环境等的支撑。这些,我们称之为创新要素。也就是创新发生所需要的人、财、物、环境条件的组合。在具体划分上,创新要素有三要素论:人、财、物。有四要素论:人、财、物、机会。有五要素论:人才、资金、产业(企业、产品)、物(载体平台)、环境(含机会、法治环境等)。此外,还有六要素论、八要素论等说法。

创新专家潘霄纯在其著作《创新理论》中,还把创新要素定义为创新必须具有的实质或本质组成部分,包括:疑问、设想、设计,实现。

本处主要介绍最常见、最直观的五要素论。

1.3.1产业要素

传统的非制度性创新都对应着具体的产品,而产品又对应着具体的企业,众多的企业汇聚成一个行业乃至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内众多产品不断发生的创新推动着这个产业的创新型前进,有时候,我们又称这种现象为产业创新。

所以,产业创新是指某一项技术创新后形成一个新的产业,或对一个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产品,对主要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导致产业发生较大的变化。产业创新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针对一个企业、一个产品的创新行为,而是一个企业群体、主导产品进行的创新集合。

产业承载着创新的主体单元。产业创新是对旧产业结构的创造性破坏。熊彼特曾经把创新比作生物遗传上的突变,“不断从体系内部革新经济结构,不断地破坏旧的并创造新的结构的产业突变构成了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按照熊彼特的理论,我们可以把产业创新看作产业突变的过程。

任何一个时代的产业结构都是一定需求结构、技术水平和资源结构的综合反映,并在这些因素变动的影响下不断演变。因此,产业突变的动力也来源于产业演进的动力系统,是这些力的相互作用诱发并推动了产业创新。

具体来说,第一,需求是产业创新的思想来源和动力源泉;第二,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发动机;第三,企业家创新精神是产业创新的不竭动力;第四,产业内企业的竞争压力也会变成产业创新的动力。

在我们分析不同城市创新力问题的时候,尤其不能脱离产业要素这个创新基础。

1.3.2人才要素

人是创新的刚性主体,没有人参与进来,创新无法发生。而对于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普通人已经很难输出创新了,创新大多是接受过专门知识训练、具有专门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手段的专业人员才能产生。如果说17世纪至20世纪初期,还有很多基于实践总结的发明创造等创新输出,还能有爱迪生、特斯拉、达·芬奇、牛顿、贝尔、瓦特这些大发明家诞生的可能性,再远一点,中国也有蔡伦、毕昇这些发明家存在。但在21世纪,重大创新的发明创造基本都是来自系统的推演乃至众多人才的通力合作。单打独斗式的重大创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

具体来说,创新型人才有以下五个特征:

1.创新型人才要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2.创新型人才要有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

3.创新型人才要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4.创新型人才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

5.创新型人才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

此外,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人格、智能和身心三方面基本要素。诸如: 基础理论扎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

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才是核心。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一定要完善培养体系,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要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有效提升我国人才和人力资源综合开发水平,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对企业等单位来说,要拥有创新型人才,第一个途径是积极引进。人才不同于普通的人,创新型人才也不同于一般人才,站在各个行业和领域浪尖上的创新型人才总是少数,所以成为各单位争抢的对象,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总是把目光瞄准了创新型人才而积极加以引进。第二个途径是单位培养。引进人才不仅成本高,而且数量也相对有限,要想拥有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企业在引进创新型人才的同时,还要自己培养人才。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拥有识才的慧眼,善于发现那些具有创新思维、有巨大创新潜力的人才,然后制订培训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培养。可以送他们到国内或国外大学进行深造,可以安排他们到关键岗位进行锻炼。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为他们提供展示创新才能的舞台,创造实现创新价值的必备条件。

1.3.3资金要素

创新的过程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特别是科技发展到今天,创新的成本已经远不是一百年前所能比拟的,甚至都不是十年前所能比拟的。当然了,如果创新成功,所能带来的创新收益也是相当庞大的。以我国华为公司为例,华为公司建有8万人的全球研发团队,每年把销售收入的15%左右用于科技研发创新,2018年,华为在创新研发上的总投入高达1015亿人民币(150亿美元)。而这等规模的创新研发投入,在全世界排名也仅仅是第五。前面还有韩国三星、美国阿尔法、德国大众、美国微软四家。

正是由于华为的创新高投入,使得华为在5G领域掌握着绝大多数的专利技术。2018年开始,美国就以国家力量来对付华为,但也无可奈何,用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话说,即便你美国的5G市场对华为关上大门,只要你美国上5G技术,就离不开华为的专利,华为就可以收取你的技术专利费,类似于“高通税”的“华为税”,因为你绕不开华为的专利创新的。

现代创新,完全就是一个高资本投入、高利润回报的企业行为。也正因为如此,美国每年都要由政府拿出上千亿美元来资助相关企业、行业、高校、院所等进行科研创新。2018年,我国包括企业的创新研发投入在内,总额超过2万亿,占当年GDP的2.13%,超过了2%的创新国家的标志线。国际上一般认为,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才可以看作创新型国家。与此同时,2018年美国的研发费用占GDP比重约2.8%;韩国的研发费用占GDP比重约4.5%;日本的研发费用占GDP比重约3.42%;俄罗斯的研发费用占GDP比重约1.1%;德国的研发费用占GDP比重约3.02%;欧盟的整体研发费用占GDP比重约2.07%。中国要在科技上赶超美日德,还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1.3.4载体要素

创新载体是指聚集科技创新的企业、研发机构、公共技术、商务服务机构,集成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联合官、产、学、研、介,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项目)孵化的聚集体。集专家公寓、休闲、商业中心、中介、体育、文化、教育设施以及绿化等配套设施于一地,成为科技创新创业创意人才开展研发、试验、中试及生活的聚集地。创新载体主要是指聚集为科技创新提供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各类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的载体。

目前,在制造业上,美国和中国的国家级别的创新载体分别是美国制造业创新研究院和中国制造业创新中心。此外,中美两国的科技部也可以算是最大的创新载体。对于地方而言,创新载体则是科技局等领导下的众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科研院所、高校科研机构、众创空间、创客平台等组成的立体式科研创新机构以及场所。

1.3.5创新环境

所谓创新环境是指创新人才以及创新企业进行创新面临的创新外部氛围,感受到的创新友好还是创新不友好的软硬件条件,或者必须遵守的各种规章制度等。

创新环境概念最早是由以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为代表的区域经济研究学派提出,侧重于强调产业区内的创新主体和集体效率以及创新行为所产生的协同作用。

20世纪70年代初“企业孵化器”的概念首先在美国被提出以后,一些工业化先进国家先后对这一概念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实施方案。例如美国在旧金山发展了硅谷,波士顿的128号公路和北卡罗来纳的研究三角园区。英国则基于剑桥和爱丁堡的大学在1972年建立了第一个科学园区。1969年,法国建立了类似小城镇结构的索菲亚技术极。1982年,德国在柏林建了第一个企业家和创新中心。1984年,日本公布了科学城方案,并着手实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意大利在其南部的巴里实施把创新和科学园区嵌入城市结构的方案。在科学园或科学城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需要进一步弄清楚,为什么有些创新的社区是成功的,而有些则不然;这些成功显然和环境有关。1985年由西欧国家成立了名为“Groupe de Recherche Europen sur les Milieus Innovateurs(GREMI)”的研究小组,它的任务是开发一种共同的方法论,以及为研究创新行为和进行比较实践调查理论的逼近方法。1989年在巴塞罗那会议上欧洲区域创新环境研究组(GREMI)定义了一个新的空间发展理论模型,即“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通常来说又可以分为社会(政策法律)环境、组织环境、自然环境、心理环境。

社会(政策法律)环境是指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法律出台情况,看是否有利于或者鼓励企业以及个人进行创新的宏观创新社会氛围。社会的专利保护、社会的自由度等就是典型影响创新者能否创新、敢否创新的重要社会因素。在中世纪以及中国的帝制时代,并不是每个人都敢于去实践创新的,因为你不知道你的创新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改变,而且对于皇帝或者国王来说,他们寻求的是“天不变,道亦不变”。不变,才是他们永久执政的基础,创新带来的变化很显然不符合他们的执政基础,会对执政权力形成挑战。也因此,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中世纪、封建帝制时代的重大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者基本都没有好结局,轻则杀身,重者还会连累家人。

组织环境指一个组织内部的管理严密或者松散程度、组织的创新管理制度等对创新者形成的客观影响。组织环境越是严密,越不容易出创新。我们现在强调的创新型组织,就是管理相对松散,鼓励组织成员发散思维、天马行空进行学术探讨的组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单位都要去做创新型组织的,相对于创新有些组织机构就更需要执行力,比如军队、政府、银行等单位。而另一些具有研发职能的科研院所、高校、功能性研发中心或者创新中心等更需要的就不是执行力,而是创新力。在这些单位里,严格的作息制度、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拘谨的人际氛围、严肃的言论交往等都不利于创新成果的产生。包括一些创新型企业或者具有创新功能的管理部门、管理模块,也不应该强调执行力,而要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注入创新力。这种单位或者部门里,你委派一个能力出众、执行力超强的人去做单位或者部门的领导,都是对创新环境的极大破坏。甚至,在这些创新单位和部门,委任一个充气人、蜡人、雕像去做领导,都比一个能人去做领导效果要好得多。同理,我国现在强调国家范围内的创新,也需要我们各级政府的执政者用一种宽松、包容的心态来对待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看似离经叛道的事物,尽量不要让行政权力、国家力量介入民间思维、言论,坚守“法无禁止即合法”的社会管理之道,清净、无为、淡泊、不与民争利、休养生息,这样才能提供一种创新的环境和土壤,才有利于创新产生。

可见,创新的组织环境就是组织所提供的创新的宽松、包容、言论自由(制度创新)氛围。

创新的自然环境指的是创新者工作、居住、生活时的环境。由于创新是一件意义重大但又困难重重的事情,我们一般都尽量给创新者提供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如安静的工作场所、优美宽松的住房、免于柴米油盐的琐事困扰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多顶级创新研发中心都坐落在环境秀美、气候宜人的地方,同时配套有洗衣做饭等功能性单元,让创新者尽可能地心无旁骛、潜心钻研。

创新的心理环境指的是创新者的心理外部环境。一般来说,创新者心理压力比较大,创新单位一般应该提供一个易于心理减压的环境。比如,少批评,多鼓励;多一些笑脸,少一些冷脸等。“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半声六月寒”就是典型的心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