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全8卷)
- (美)梅维恒主编
- 2602字
- 2021-09-03 16:26:48
序
随着美国大众对中国文化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多的东亚裔美国公民开始对自己原民族文化遗产感兴趣,许多人希望能够读到一部全面而且目标多元的中国文学史。最理想的状态是,这是一部当所有专家和非专家需要获得中国文学的文学类型、作品文本、人物和运动方面的背景知识时,都能够依靠的一部参考书。《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初衷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
本书与早先的中国文学史(这些都已经在市场上绝迹了)不同,它尽量避免对文本的大量征引。现在市面上,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文学作品都已经有大量优秀译本,精粹的选本也出了不少。对这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找到相关作品,所以本书中没必要附上冗长的引文段落。这部中国文学史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多地提供基本信息。这样,本书能成为中国文学专业的研究者、爱好者可信赖的工具书,使他们能在历史语境中得到中国作家和作品的基本事实。
本书的语境和概念框架使其有别于各种中国文学的手册、指南、词典和百科全书(很多都各有特色,是很好的参考书)。《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组织编写旨在成为《哥伦比亚中国传统文学选》(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1994)和《哥伦比亚简明中国传统文学精选》(The Shorter Columbia Anth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2000)的补充。它从中国文学的语言和思想基础开始,然后展开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文论的讨论,最后是大众文学和周边影响。书中对长久以来被轻视或者忽视、但是对深度理解中国文学十分重要的一些方面作了特别的强调。比如,我们关注了神鬼现象(见第一编第六章和第三编第四章),因为这是中国文学灵感中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同样,民间和地方的文体和文类也得到重视,因为它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互动,也是中国文学发展中的强大动力(参见第七编第四章和第五章)。还有一些关键的时期和人物也得到了较多关注,比如十七世纪的王士禛,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鲁迅,还有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见第二编第十至十二章,第四编第六、第八章),因为这些主题关涉到重大的文学变迁和转型。和《哥伦比亚中国传统文学选》一样,本书希望在一个全景式的年代框架下,进行主题式的探索。我们并不给每一章套用整体划一的公式,相反鼓励每一章的作者运用他们的材料建构出各自的样式。
在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著作中,超过四十位作者共襄其事,各任其劳,参与整部中国文学史的编写,一些观点或者诠释上的分歧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怎么解释十五世纪的文化荒原呢?它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偏执破坏的结果,是蒙古统治的后遗症,是内部惰性,还是所有这些因素的混合呢?或者十五世纪并不完全是文学和艺术的空白时期?不同作者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十五世纪的文化样态。而事实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各个观点都揭示了这一复杂多面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层面。所以,我并不坚持观点的绝对一致性,我坚持的只是论据的严格组织。
作为主编,我详细审阅了所有的五十五章,给其中的大多数章节增加了内容,同时对一些章节进行删减。为了保持整体融贯性,我也在必要的地方进行了文体上的修改。令人欣慰的是,1996年6月这个项目开展之初,我给作者列出了比较明确的写作说明,所以绝大多数章节都不需要进行大的修改。
由于这是一部文学史,所以不可避免会包含数以百计的日期。有些情况下,事件发生的具体日期是清楚的,而有一些只有大概年份可以确定。由于中国古代采用农历(经常会出现闰月),而当今国际上通用公历,这经常使得某些事件的确切年月日(比如某位统治者的起讫时间,某位诗人的生日或去世日期,等等)成为悬案。另外,有时候对于某些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学者的观点也莫衷一是。虽然在年代时间上有这些困难,我们还是尽可能做到前后一致并精确。
本书中的一些特殊用法处理,也需要开宗明义先解释一下。首先是中国古人有很多名字这一问题。除了极少数情况,本书通常采用名。但是,要指出的是,许多作家以其他名字闻名于世,比如室名、斋名,以及大量外号,等等。除了作家的本名之外,最常见的还有字,即男子成年之后得到的名。
出现在斜体字之前的五角星★表示,它是对古代发音的尝试重现。
在这里有两个与部分书籍相关的术语需要介绍。“卷”这个词在讨论汉字文本的时候到处出现,因为古代早期,手写文本是卷起来的,直到约十一世纪,成册的木刻图书才越来越常见。虽然后来的图书不再成“卷”,但是“卷”的用法延续了下来。“卷”这个词在英语中一般翻译成chapter、volume和fascicle。但后两个名词代表的文本一般远长于“卷”,所以读者可不要把八卷的一部作品想象成有8 volumes,或者甚至6 fascicles那么厚。fascicle(来自拉丁文,意思是一小束)这个英文字最对应的汉字应该是另一个经常会遇到的目录学术语译名,即“册”字——意指一部书订在一起的多个部分。
本书还使用了已经在中国研究专家中通用的两个名词:“里”(tricent,大约等于三分之一英里),以及“方言”(topolect)。“方言”很多时候被误译为dialect,这导致了对汉语的大量误解和困惑(见第一编第一章以及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4th ed.,p.1822a)。
接下来是汉语的罗马拼音化问题。本书中的罗马拼音方法是对韦氏拼音的略微修改(比如,i在严格的韦氏拼音中应该拼为yi)。对韦氏拼音作调整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除了韦氏拼音比现在使用的其他拼音都更加接近国际音标IPA之外),韦氏拼音成为汉语英译的标准系统,已经超过一百年了,大量翻译和学术成果都使用它。第二,绝大多数的图书馆直到最近才停止使用韦氏拼音,所以韦氏拼音积累了数以百万计的图书馆目录。第三,有关汉语、文学和历史研究的许多最有用的工具书(如利氏学社的几部词典,如倪豪士[William H. Neinhauser,Jr.]编写的《印第安纳传统中国文学指南》,以及贺凯的《中国古代官名辞典》)都使用韦氏拼音。第四,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的几乎所有关于传统中国的出版物也都是用韦氏拼音(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是美国境内中国研究著作出版方面的翘楚)。与此同时,由于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拼音,作为基本教学工具近年来呈席卷之势,所以在本书末尾(第1155—1160页)附上韦氏拼音与汉语拼音的转换表。
有些中国大陆作家,他们的名字以汉语拼音而为人熟知,在这种情况下,汉语拼音与韦氏拼音同置。
最后,读者如果想要了解中国历史方面最出色的学术著作和最重要的资料,我们推荐魏根深(Endymion Wilkinson)的《中国历史手册》(Cambri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0),以及狄百瑞(Wm.Theodore de Bary)、华蔼仁(Irene Bloom)和陆冬远(Richard Lufrano)所编写的《中国传统研究资料集》(第二版,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9—2000)。
梅维恒
Swarthmore Pennsylvania
2000年1月15日
注释:
[1]简体中文版未收录此表。——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