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法利夫人(译文40)
- (法)福楼拜
- 4565字
- 2021-09-03 20:08:22
第六章
她看过《保罗与薇吉妮》[1],对那间毛竹小屋,对黑人多曼戈和小狗菲岱尔心向往之,而尤其憧憬的是有个懂得疼人的小哥哥,会爬上比钟楼还高的大树给你摘红果,或是赤着脚在沙滩上跑去给你带来一个鸟窝。
她十三岁那年,父亲陪她进城,送她上修道院去读书。他俩住在圣日耳韦区的一家客栈里,吃晚饭时,只见盘子上画的是德·拉瓦利埃尔小姐[2]的故事。带有传奇色彩的说明文字,禁不起餐刀划来划去,已经有些斑斑驳驳,但依稀还能看出是在称颂宗教的博爱、两情的缱绻和宫廷的富丽。
她初进修道院,全然没有感到沉闷乏味,只觉得很喜欢待在那些嬷嬷中间,修女们为了让她高兴,时常带她沿着一条长长的过道穿过食堂,领她去看小教堂。她在课间休息时难得去玩,教理问答背得很熟,助理司铎先生每次提问,最难的问题总是她回答的。就这样,她长年生活在寄宿学校充满温情的环境里,整天和那些挂着饰有铜十字架的念珠、脸色苍白的修女在一起,祭台的烟香,圣水的清冽,蜡烛的光亮,构成一种神秘的慵困的氛围,她也不由得渐渐变得倦怠起来。她在望弥撒时开小差,去看经书上有天蓝边框的插图,她喜欢病恹恹的羔羊、利箭射穿的圣心,还有那半路上倒在十字架下的可怜的耶稣。为了苦修,她试过一天不吃东西。她还一心盘算许个愿,想等以后去还愿。
她去忏悔时,总要编些轻微的罪愆,为的是好多待一会儿,跪在暗处,双手合十,脸靠着栏杆听那神甫低声絮语。讲道中引用到未婚夫、丈夫、天国的情人、永恒的婚姻这些比喻时,她的心底就会泛起种种意想不到的柔情蜜意。
每天晚上,在做晚祷以前,要在自修室里读一些宗教书籍。平时一般读些简写本的圣徒传记,或是弗雷希努斯[3]神甫的《布道集》,到了星期天,可以看几段《基督教真谛》[4]作为消遣。当她第一次听见那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令人伤感的哀恸久久回荡,在跟尘世和来世的呼喊遥相呼应的时候,她是多么激动呵!假如她的童年是在街市上的一个店堂后间度过的,这时她也许会尽情去感受大自然中的诗意,因为这种诗意平时都是靠了作家才传达给我们的。可是她对乡村太熟悉了;她熟悉羊群的叫声,也熟悉挤乳和犁地的场景。过惯了宁静的生活,反而想去尝尝动荡的滋味。她爱大海,是因为它有波涛起伏,她爱青翠的树木,爱的是它们疏疏落落的点缀在断垣残壁之间。一切事物都得能让她有所得益;凡是无法使她的心灵即刻得到滋养的东西,就是没用的,就是可以置之不顾的,——她的气质不是艺术型的,而是多愁善感的,她寻求的是情感,而不是景物。
有个老姑娘,每个月到修道院来做一个星期的针线活。她出身贵族世家,先人当过宫廷侍从,大革命后家道中落,但仍受到大主教的庇护,在食堂里跟嬷嬷们同桌进餐,饭后还和她们聊会儿天才上楼去做活儿。寄宿学校的姑娘们常常溜出自修室来看她。她会唱好些上一世纪的情歌,一边飞针引线,一边轻轻哼唱。她说故事,讲新闻,帮你进城去买东西;她的围裙口袋里总装着本把小说,到时候会悄悄地借给年纪大些的姑娘,而这位老小姐,在干活休息的当口,也会如饥似渴地看上长长的几章。小说中写的,无非是两情缱绻、旷男怨女、晕倒在危楼的落难贵妇、沿途遭人追杀的驿站车夫、页页都有的累垮的坐骑、阴森的树林、心灵的骚动、信誓旦旦、无语凝噎、眼泪和亲吻、月下的小舟和林中的夜莺,书中的男子个个勇猛如狮子,温柔如羔羊,人品世间少有,衣着考究华丽,哭起来泪如泉涌。就这样,有半年工夫,十五岁的爱玛手上经常沾着这些租来的旧书的灰尘。稍后,她看到了司各特[5]的小说,又对历史上的人和事入了迷,一往情深地想象着那些堞形的女墙、城堡的禁闭室和中世纪的吟游诗人。她但愿自己能生活在一座古老的小城堡里,像那些身穿长腰紧身胸衣的城堡主夫人一样,整天待在有三叶饰的尖顶拱门下面,双肘撑着石栏,手托下巴,眺望远处平野上一位骑黑马、戴白翎饰的骑士疾驰而来。这时她崇拜玛丽·斯图亚特[6],对那些声名显赫或红颜薄命的女子怀着热忱的敬意。让娜·达克[7],爱洛伊丝[8],阿涅丝·索雷尔[9],美人费洛妮埃尔[10]和克莱芒丝·伊佐尔[11],在她眼里犹如在浩瀚幽黑的历史星空中划过的彗星,天幕上这儿那儿还有一些人和事在闪烁,但在深邃的黑暗中显得有些黯淡,而且彼此之间是全然不相干的,其中有橡树下的圣路易[12],濒死的巴亚尔[13],有路易十一的若干暴行[14],圣巴托罗缪之夜的些许血痕[15],有那个贝亚恩人的翎饰[16],而且永远少不了对那些为路易十四歌功颂德的彩绘盘子的回忆。
音乐课上学的那些浪漫曲,尽是唱些长着金色翅膀的小天使、圣母马利亚、环礁湖和威尼斯轻舟的船夫,这些恬静的乐曲,让她透过风格的稚拙和曲调的轻飘,觑见了感情世界的诱人幻景。有些同学把配有诗句的画册带到修道院来,那都是她们在新年收到的礼物。这种画册要小心藏好;一旦查出来可不是小事;她们只在寝室里看。爱玛轻轻地翻开精致的缎子封面,心醉神迷地凝视着一个个陌生的作者的名字,签在画幅下方的这些署名,往往都有伯爵或子爵的衔头。
她战战兢兢地吹开画上的绢纸,绢纸掀起一半,轻轻落在另一页上。画面上的阳台栏杆背后,有个裹着短披风的年轻男子,紧紧地把一个身穿白裙的少女抱在怀里,少女的腰带上还系着钱袋;要不就是画的不知姓名的英国贵妇的肖像,这些金色鬈发的夫人小姐睁着明亮的大眼睛,在遮阳的圆草帽下面注视着你。还可以看见她们坐在马车上,轻快地穿行在大花园中间,两个身穿白裤的小厮驾着车,一头猎兔犬欢蹦乱跳地跑在最前面。还有的坐在长沙发上,出神地望着窗外的月亮,身边放着打开的信笺,黑色的帷幔把虚掩的窗子遮去了一半。天真烂漫的少女,脸颊上挂着泪珠,隔着古意盎然的鸟笼围栏,在吻一只斑鸠,或是笑吟吟的侧着脸,在掰一朵雏菊的花瓣,尖尖的手指弯得有如中世纪的翘头鞋。哦,你们也在这儿,凉棚下手执长长的烟管,懒洋洋躺在后宫舞姬怀里的苏丹,异教徒们,土耳其的弯刀,希腊的无边帽,还有你们,常被热情讴歌的胜地,你们也留下了苍白的身影,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往往同时有棕榈和雪松,右边几只老虎,左边一头狮子,远处是鞑靼人的寺院尖顶,近景却是古罗马的残垣断壁,中间还有一排半跪在地的骆驼;——在这一切周围,是无比明净的原始森林,一大束阳光直射而下,照得湖面银光闪闪,深灰色的背景上游过一群天鹅,留下道道白色的水痕,冉冉伸向远方。
墙上挂着的油灯,就在爱玛头顶上方,光线从灯罩里射下来,照着她眼前这一页页充满人情味的图画,寝室里静悄悄的,远远传来辚辚的车轮声,那是一辆出租马车还在大街上赶着夜路。
母亲去世那会儿,起初几天她哭得很伤心。她让人用母亲的头发做成一幅遗像,又给贝尔托寄去一封家书,字里行间都是人生无常的感想,要求日后把她和母亲葬在一起。老爹以为女儿病了,赶来看她。爱玛在心里感到挺满意,这种难得一遇的境界,堪称茫茫人生的极致,她居然这么轻易地就置身其间了,而对感情平庸的人来说,这种境界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呢。因而她听凭自己沉浸在拉马丁[17]那些缠绵悱恻的诗句中间,聆听竖琴在湖面上拨响,天鹅在临终前哀歌,无边落叶萧萧而下,纯洁少女升往碧空,天主的声音久久回荡于幽谷。她渐渐感到厌倦了,但又不肯承认,依然流连在这种境界里,起先是出于习惯,随后是由于虚荣,但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她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心情已经归于平静,脸上不再愁眉不展,心中也不再忧思悒郁。
修道院的嬷嬷们曾对她寄予厚望,相信她对神召自有颖慧的领悟,到头来却大为惊异地看到这位鲁奥小姐似乎辜负了她们的一片心意。在她身上,她们确实花了不少心血,让她参加圣事、听布道,教她避静退省和九日经礼,不厌其烦地教诲她,应该崇敬圣人圣徒和殉教的义人,苦口婆心地开导她,唯有克制肉体的欲念才能求得灵魂的永福,所以她很像一匹给人套上了笼头的马:没想到她冷不丁停住脚步,嚼子就从牙齿中间掉了出来。她的性格,在热情浪漫中间透出一股讲求实际的意味,爱教堂是爱里面的花儿,爱音乐是爱抒情歌曲的词儿,爱文学是爱使人心潮澎湃的激情,她在信仰的奥义跟前抬起头来,对教规愈来愈反感,觉得其中有一种与自己的整个气质无法相容的东西。她父亲把她接回去的时候,没人为她的离去感到惋惜。院长嬷嬷甚至觉得,这一阵她已经变得对修道院很不敬了。
爱玛回到家里,起先感到使唤差遣那么些下人还挺有趣的,但随即就觉得乡间令人生厌,又怀念起修道院来了。夏尔初来贝尔托的当口,正是她希望完全破灭,感到百无聊赖、心灰意冷的时候。
可是,就凭一种对新生活的渴望,或者说不定就凭这个男人的出现所引起的生理刺激,她只觉得至今一直像只粉红翅膀的大鸟,在充满诗意的天空中翱翔的神奇的爱情,终于被她攫住了;——而如今,她简直无法想象,这种平静的生活,竟然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幸福。
[1] 法国作家贝尔纳丹·德·圣皮埃尔(1737—1814)的浪漫主义小说,描写一对在海岛长大、生活在不染尘俗的大自然中的少年的恋爱经历。文明的渗入导致了故事的悲惨结局。
[2] 路易丝·德·拉瓦利埃尔(1644—1710),曾是路易十四的情妇。后因失宠于1674年进修道院度过余生。
[3] 弗雷希努斯(1765—1841),法国高级神职人员,伯爵。路易十八时期当过御前神甫,主管教会事务。
[4]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768—1848)的小说,旨在表现基督教的诗意美。
[5] 司各特(1771—1832),英国苏格兰小说家、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末代行吟诗人之歌》、《湖上夫人》等取材于苏格兰的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小说《艾凡荷》和《昆丁·达沃德》等则取材于英国和欧洲历史,后一小说生动地刻画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的形象。
[6] 玛丽·斯图亚特(1542—1587),苏格兰女王,法国王后,以美貌著称。1567年王位遭废黜,次年起被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囚禁达十八年之久。最后因谋杀伊丽莎白计划败露被处死。
[7] 即圣女贞德(1412—1431),富于传奇色彩的法国女英雄,曾带领民众把法国的一些地区从英格兰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8] 爱洛伊丝(约1101—1164),法兰克女隐修院院长。曾是神学家、哲学家阿伯拉尔的学生,后两人相恋并秘密结婚。事发后阿伯拉尔惨遭阉割。
[9] 阿涅丝·索雷尔(1422—1450),法国国王查理七世的情妇。出身小贵族家庭,二十二岁时与查理七世相遇,查理七世为其美貌所倾倒,自此对她宠爱有加,直至她去世。
[10] 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1494—1547)的情妇。达·芬奇为她画过一幅肖像,画上她戴着中间有宝石垂额的头圈。后世即以她的名字命名这种头饰。
[11] 14世纪法国的一位伯爵夫人,传说中图卢兹百花诗会的倡导者。
[12] 圣路易即路易九世(1214—1270),法国卡佩王朝国王,先后八次统率十字军远征埃及、突尼斯等地。据说他常在橡树底下审理案子。
[13] 巴亚尔(约1473—1524),法国查理八世麾下的一员骁将。弗兰西斯即位后受封为多菲内总督,曾率一千将士御敌三万五千人逾六星期,迫使敌军撤围。
[14] 路易十一(1423—1483),法国国王,查理七世之子。即位后为排除异己,镇压了一批大贵族。
[15] 1572年8月,新教徒主要领袖纳瓦拉国王亨利和法国国王查理九世的妹妹玛格丽特举行婚礼。在法国王太后卡特琳德·美第奇的策划下,8月24日夜间天主教徒残酷杀戮两千多名前来巴黎参加婚礼的新教徒。是夜为圣巴托罗缪节,故此次惨案史称圣巴托罗缪之夜。
[16] 那个贝亚恩人指纳瓦拉国王亨利,亦即后来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他的部下英勇善战,在战斗中一旦军旗丢失,即向其翎饰靠拢。
[17] 拉马丁(1790—1869),法国前期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音韵优美。下文提到的一些形象,分别见于《湖》、《幽谷》、《不朽》、《秋》等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