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语教师在线自主发展:合作、反思、研究
- 王琦
- 6511字
- 2021-09-28 16:13:28
第二节 外语教师在线发展的技术工具及特点
技术无疑已逐渐改变着外语教师的教学和学习方式。21世纪的外语教师要认识到,在线技术通过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学习机会,如分享内容资源、自我导向学习、合作学习、泛在学习、终身学习,从而转化了传统学习语境。在线技术提供的活动、合作研究、共享数据、获取信息、组织及处理信息的新方式,都在逐渐改变着教师发展的方式。其中,积极主动的外语教师会借助技术,跨越时空获取信息并参与社会网络,从而减少对体制的依赖,最大限度地实现自主发展。从外语教师发展的角度看,在线环境是教师可以使用的工具平台,是一种合作的共享空间,是可以增加及展现的知识库,也是教师在线发展中合作、反思、研究的重要环境。显然,技术使得全球教师在学习互动上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同时创造及分享内容的能力在提高自我管理学习中也逐步得到提升。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自我管理和网络合作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在线技术对外语教师在线发展的服务特点有:(1)社会网络通过管理大众力量,网络影响和个人创造/用户创造内容的方法,有助于寻找志同道和者及分享内容;(2)聚合服务,能通过多种多样的源头收集信息,通过参与建构,用最大范围数据和力量的方法收集和聚合用户数据;(3)数据“混合”为建立新型服务,从不同的源头收集数据的 Web服务;(4)记录和渗透内容,通过使用最大范围数据的方法,记录文件、分析并从博客及多媒体共享服务等寻找逐渐增加的技术内容服务;(5)合作,通过使用维基百科等工具建构指向性工作。依据技术发展,通过传递用户使用的方法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或方案,或者完成任务。
此外,Tim O'Reilly(2010)指出了技术影响巨大的原因有:个人创造和用户原创内容;管理大众的力量;大规模数据;参与式架构;网络效应;开放性。对教师而言,需要明确的是在线环境不是简单的技术,而是学习平台和融合于教学实践的学习态度。具体可以从相互关联的6个角度看在线教育对外语教师在线发展的意义(见图2—3)。其中,参与性的Web指教师在在线环境中,能积极参与探究与反思、发表个人观点并创建个人学习环境等。合作的Web指教师在在线环境中,不仅能发现、分享、转化信息,而且能共同创造新概念、新观点、新形式等。社会性的Web指教师在社会网络环境中形成学习共同体,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等。Web作为学习平台指教师发展中的Web能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系统和学习生态。开放的课堂指信息技术环境拓展了课堂概念,产生了混合学习教学方式,以及正在和泛在学习方式等。开放的Web指教师在开放的技术环境中,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生成新内容,还可以进行同伴批阅等。基于上述讨论,以下简要介绍几种促进外语在线教师发展的在线技术。
图2—3 在线教育6维度(Jimoyiannis等,2013)
一 博客与论坛、多媒体博客
(一)博客与论坛
博客为外语教师个性化的自我表达提供了空间。外语教师发表实时博客日志,不仅使个性化自我表达发展更进一步,而且还可以进行评论、发表意见、同步分享。博客的优势在于它的多功能性,博主可以把视频、图片、音频文件和连接插入其他的网站,也能决定他们想要分享内容的多少及与谁进行分享。博客还能以班级小组成员的资格建立,鼓励同伴和成员进行反馈和交流。如今外语教师使用博客越来越普遍,他们通过博客发表教学与生活的观点和思想。研究表明教师博客有利于教师反思,体现了社会文化理论的思想。由于博客是与很多其他的互动数字空间互连,通过像Flickr和视频网站等社会网络网站及内容分享网站链接各种空间,因此也体现了联通主义理论思想。
外语教师的博客日志不仅是他们发表个人思想的空间,还是他们对自己教学与生活深入反思的有效工具。因为写日志是外语教师作进行反思的过程,是提高教师思辨能力的重要方法(Ho和Richard, 1993; Farrell, 2004)。博客日志还可以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如教师通过有意义的任务激发学生及同伴写作技能并扩大有潜力的读者群。同时,博客日志为教师提供了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读者进入作者的博客空间回复评论,能够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在线讨论。此外,外语教师的博客日志为研究他们的反思行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开放的数据和资源。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写博客日志,不仅使其有进行创作的身份感,还可以提高其母语及目的语的读写能力(Ducate和Lomicka, 2005)。学生的博客日志还可以为教师和研究者提供研究写作教学的素材与数据。显然,博客逐渐发展成教师与学生进行跨文化的有效工具,它具有差异容纳性与开放性特点,并已成为能够与其他语言共同体及文化群团进行动态交互的工具(Byram, 2000;Belz 和Throne, 2006;Throne, 2006)。
如果博客能有效支持教师反思,那么在线论坛则是支持教师学习交流和知识共享的理性空间。论坛是一个公众发表议论的虚拟环境。它通常按讨论的主题分类,便于教师在本专业教育教学论坛上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共享。论坛由于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灵活性、反思空间的宽广性、思想表达的开放性、高效交流的支持性,已经成为外语教师教与学交流的有效平台。其中,在线学习论坛能够有效支持集体在线研讨、师生进行在线答疑解难、小组协同工作和知识与智慧共享等活动。由于在线学习论坛赋予了学习者掌控讨论活动的更多自治权,允许多种思想并存,学习者通过不断比较、验证、深化自己的观点,更容易衍生新思想,促进知识的联通、同化、重构。可见,在线论坛可以有效地提高参与者的合作学习能力、思辨思维能力、深层次知识的建构能力。
(二)多媒体博客
博客不仅只有书面语一种形式,播客、移动博客及视频博客是通过使用多媒体声频、图片、视频实现博客功能的三种形式,也是对文本发布博客形式的补充或替换形式。与文本博客相似,多媒体博客也按照时间日期顺序进行组织发布。移动博客,就其本身而言,支持用户上传手机、平板电脑及数码相机中的图片,并且能够展示实时文档和图表。视频博客支持上传视频,通常会附有文本、图像等语境信息。播客称为音频博客,是音频记录器,通常是以MP3格式记录谈话、采访和演讲,它既可以在台式电脑上播放,也可以在各种手持MP3装备上播放。播客听众订阅RSS的内容,当他们订阅成功之后会接受到新播客的信息,因此分布相对简单。外语教师既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博客,发布外语教学相关的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也能展示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和心得,又可以分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还拓展了博客反思的形式和方式。因此,这种多模态的博客空间更有吸引力和发展前途。
二 维基百科、社会性书签
(一)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是合作的和可编辑的网络空间,是一个“在公共领域中,运用集体智慧进行信息知识创建的协同写作”的网站(Lankshear、Knobel, 2007)。从构建主义理论看维基百科,它可以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有效工具。它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且与学习者相关的工具,并且允许参与者通过编辑其他贡献者提供的材料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尽管,近来维基百科的信息价值受到质疑(Jaschik, 2007),但仍有强有力的证据显示维基百科及其相关资源,改变了全球范围内知识的记录与分享方式。维基百科及其包含的平台如Wikigogy、Google Docs等可以使教师研究者们共享技术和数据,参与在线教研活动。
教师使用维基可以自己参与合作写作,也可以用于学生写作课堂。维基写作能够搜索到所有的注册用户在维基网站文档建设中所作的贡献,如补充、删减、变更修改等。因此,用户贡献的文本及内容等的演进过程清晰可见。学习者也可以通过文档检验这些文本的演进过程,增强其监控自己学习进程的能力。从本质上看,知识建构并不仅仅着重于开发一个最终产品,它还突出了“开源认识论”中学术作者的发展动态(Lankshear 和 Knobel, 2007)。显然,维基写作拓展了写作课堂空间。
此外,网络语音应用程序的使用,如Skype、Skype TM,以及语音会议程序、Voice Direct等使维基网站的互助协作价值得到进一步扩大。它将同步的语言应用程序与维基网站异步的互助协作功能相结合,可以增加学习和工作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参与者的问责水平。从研究角度看,在使用维基的同时,结合语音或书面聊天,为教师和学者们研究复杂的二语写作过程提供了数据,如作者如何合作完成草稿的过程、语音/书面聊天讨论的深度,以及初稿与终稿在文章组织、语法、内容相关方面的不同之处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可分析数据(Oskoz和Elola, 2011)。
(二)社会性书签:集体知识的社会化组织形式
随着数字信息内容数量的激增,分类和整理与个人相关的重要信息变得至关重要。社会性书签是协作管理数字内容,为用户提供个人设计页面,如Delicious网站支持用户分类、聚合及分享索引资源和信息。它是教师进行研究、合作、反思的有效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有:(1)可以创建一个“外置内存”,以免丢失各种链接的网页;(2)可以链接到与自己有共同兴趣并且有可能成为合作伙伴的用户;(3)通过聚集标签,可以看出个人研究主题的独特组合;(4)创建一个多作者的书签网页,这样有利于合作同一项目的整个团队;(5)可以洞察分析用户的学习及研究内容(Alexander, 2006)。社会性书签不仅能使用户间分享信息,还能结合其他技术共同使用,如添加博客与维基网站的链接,使它成为交际与合作的环境。此外,也可以拓展到如Flickr, YouTube和odeo等技术的使用。另如,citeUlike 提供的免费服务,能帮助教师及研究者储存、管理、分享其阅读的学术论文。
三 社交网络及多媒体共享、微课与视频分析
(一)社交网络及多媒体共享
社交网络是一种建立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连接的服务与平台,其服务是依托社交网站和平台,以一定社会关系或共同兴趣为纽带、以各种形式为在线聚合的用户提供沟通和交互服务的互联网应用。流行的社交网络有Facebook, My Space, QQ,以及媒体自助出版网站,如网络相册Flickr、视频网站YouTube极大地促进了交流、合作、储存、共享多媒体等技术内容服务。其中,教育社交网站成为数字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应用。作为一种面向教育教学的社会性网络平台,旨在通过社交网络服务帮助个体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实现学习资源、思想和经验的共建共享,提升学习者的网络交往与学习能力,创设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促进师生协同发展。教育社交网站整合了社会网络服务与教育教学功能,为用户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学习过程支持及学习指导服务等功能,契合了新一代学习群体的时代特征,满足学习者利用不同终端实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等不同学习需求。
教育社交网站充分整合和创设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比如新手教师可以利用多贝网、YY教育网等教育社交网站提供永久免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在线讲授,然后让各位专家型教师或学生进行点评,或在课后观看视频进行自评,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在网上相互交流教学心得与教学经验,讨论教学中遇见的难题。这种交流不仅是双向交流,更是多向沟通,而且不受时空限制。教师在社交网站中的交流弥补了他们面对面交流的诸多不便,是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另一种方式。经验丰富的教师还可以通过教育社交网站分享与教育相关的信息和资源,构建自己的教学社区,从而获取更多精准的学生用户,扩大其影响力。
(二)微课与视频分析
微课又称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和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胡铁生,2013)。微课在其应用、开发、反思的实践过程中对教师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实践价值,如促进教师学习方式的“微时代”转换,创生教师“微生态”成长模式,塑造自由对话的教师文化等。微课的实践过程与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教师在微课实践中得以实现螺旋式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知识在微课应用中持续创生;教师专业能力在微课开发中得以不断转换;教师专业智慧在微课反思中得以深化和内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微课实践策略有:组织微课培训、建立微课资源库、构建微课共同体等(李慧方,罗生全,2014)。网络在线微课学习共同体不仅实现了主体多元化的多元合作,而且促进了交互深入化。教师上传微作品,多元主体微点评,尤其是专家团队的加盟,进一步拓宽了教师知识视野、深化其理论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微反思,做出微反馈,再接受微点评,进而形成了智慧型交互网络系统。由此,知识在交互中扩展,能力在交互中提升,智慧在交互中凝聚。
视频在促进教师反思方面的作用一直是研究热点。特别是应用视频分析的教学方法能促进职前和在职教师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研究者们认为,如果教师能更好地分析课堂,更好地关注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并因此更好地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将获得更多提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发的在线模块用于教学分析视频案例,要求教师观看四段五分钟长的视频,并对视频做出教学、学生和教学内容三方面的书面评价。多层线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视频分析促进了职前教师的课堂分析能力。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研究发现,参加基于视频课程的教师对课堂的关注点确实发生了转变,但教师们的转变不同。一些教师开始关注某几个学生的观点,另一些教师则关注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在他们的研究中,要求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都对同样的视频进行编码。新手教师完成编码后,将自己的编码结果与专家教师的进行对比,并对其中的差异进行书面反馈。这对新手教师职业发展的帮助和促进是显而易见的。
四 在线虚拟世界、Web3.0工具
(一)在线虚拟世界
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三维虚拟学习环境能够营造逼真、直观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沉浸在虚拟世界进行实时观察、交互、参与、实验、漫游等操作,使被动灌输的学习方式成为主动式和兴趣式的学习探索。这种情景化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更深层次的学术知识和思维技巧。同时,学习者行动和言论的详细数据也可通过后台自动收集下来,为评估提供大量数据。无论从学习过程体验,还是从形成性和诊断性评价方面来看,虚拟学习环境都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满足其个人需要的指导。基于Web的虚拟学习环境(VLE或 CMS)支持教学实践,如文件共享、讨论、任务,以及与教学信息系统的整合。目前国内外已有比较优秀的虚拟环境技术,如国外的有 Active Worlds、Second Life、Wonderland、Google Earth,国内的则有Hipihi世界等平台。Active Worlds是最早使用动态在线三维虚拟世界的应用软件,在1999年创造了动感世界教育宇宙AWEDU(Active Worlds Educational Universe),包括近100个独立拥有、创造和保持更新的虚拟化教育世界。AWEDU环境可以让教师甚至初学者在3D环境中快速构造和定制一个虚拟世界,通过行动和事件触发器便捷地在3D环境中交互。Active Worlds创造的情景化环境让学习者变得更加投入,促进了学习者的合作、交流和实践。Second Life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虚拟学习平台,其用户众多。更重要的是相比其他技术平台,它给予用户更多自主创造的权限。Second Life的开发者只负责平台的底层技术,而每一个用户既可以是学习者,也可以担任学习内容的创作者和讲授者,这使用户能发挥更多的想象,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但是,Second Life缺乏学习过程中应该包含的大量管理和支持工具,比如课程列表、权限管理、测试、论坛等。它与开源学习管理系统Moodle(Modular Object 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整合的Sloodle(Second Life Object Oriented Distributed Learning Environment),是基于Second Life的面向对象分布式学习环境,弥补了上述不足。简言之,Sloodle是一个结合Second Life 和 Moodle的软件,通过简单设定便可以在Moodle中做有趣的互动。而且它秉承着开放源代码的原则:一切免费。
(二)Web3.0工具
Web3.0工具主要是对各种数据的深度整合和挖掘。其中,Flowchart.com是一种免费在线即时的、多元用户的、合作性概念图服务工具,可用于任何操作系统。教师和学生可以用它作为小组合作远程概念图平台。概念图软件能用图形化的形式显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概念图是一种能形象表达命题网络中一系列概念涵义及其关系的结构化图形,它由结点(概念词)、连概念的线段、标签(连接词)组成,能清楚地表达某一命题中各概念结点间的内在逻辑。此外,过程挖掘技术是基于模型的过程分析和面向数据的分析技术之间的一个环节。它通过具体的数据集和使用方便的软件提供数据科学知识,可以直接用于分析和改进各领域过程。数据科学家仅仅专注于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是不够的,还要将数据与过程分析联系起来。过程挖掘在传统的基于模型的过程分析和以数据为中心的分析技术之间搭建了一座重要桥梁。过程挖掘寻求事件数据(如观察行为)和过程模型(手动或自动发现)之间的交汇。数据挖掘软件工具有ProM Fuzzy Mining, Social Network Miner, Disco Fluxicon;Fuzzy Miner,社会网络分析软件(SN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