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洛扎县概况

洛扎,藏语为“lho-brag”,意为“南方之崖”。洛扎县行政归属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地理位置为东经90°22′—91°43′,北纬27°43′—28°28′,辖区面积5031平方公里。北面和西面与浪卡子(sna-dkar-rtse)县相接,东北、东南与措美(mtsho-smad)县和错那(mtsho-sna)县相邻,南面与不丹(Bhutan)王国接壤。洛扎县城所在地嘎波镇距拉萨310公里,距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泽当镇354公里。全县有耕地面积3.2万亩,草场面积333万亩,森林面积135万亩。2013年年底,全县6305户20460人,下辖嘎波镇、拉康镇、色乡、扎日乡、边巴乡、生格(seng-ge)乡、拉郊(la-rgyab)乡2镇5乡,设有26个村(居)委会。全县1个地方党委,1个县直机关党委,7个乡(镇)党委,25个村(居)党总支,129个党支部,总计2427名党员。

作为边境县,洛扎与不丹王国接壤,边境线长240公里;边境乡镇6个,边境村21个,传统通外山口8个,控制薄弱地区1个(拉郊乡白玉/sbas-yul地区)。因为中国与不丹王国尚未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因此,没有设立正式的边贸口岸,只有色乡、拉康镇、边巴乡有三个传统边贸市场有少量的交易,其中色乡隆东(klung-brdol)边贸市场有一定的交易规模和规范运作。

洛扎县地理位置横跨喜马拉雅山区,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高低悬殊,气候变化明显。地理特征南北具有明显差异,北部高寒干燥,高原草甸中夹杂着荒漠和半荒漠地块。受沿河谷而上的暖湿气流影响,河谷台地和两侧坡地,降水和气温条件较好,适于农作物生长,然而,受高山峡谷地理条件影响,耕种面积有限,多为坡地小块农田,缺乏成规模的耕作条件。而南部地区则属喜马拉雅山南麓,气候温暖湿润,高山峡谷间遍布原始森林,主要树种有云松、冷松、高山栎、乔松等,为山南地区主要林产区,也是红豆杉分布最广的林区之一。野生动物主要有猞猁、獐子、野牦牛、水獭、熊、虎、黄羊、山鸡、雪猪。药材资源丰富,有麝香、虫草、黄连等360种药材。

境内河流主要是洛扎雄曲河及其四条支流,即色曲河、边巴曲河、门当曲河、拉郊曲河,均由冰雪融水形成。洛扎雄曲河是全县最大的河流,全长131.5千米,落差大,流速急,流速2.8米/秒,流量75立方米/秒,是全县人畜饮水、耕地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流出洛扎县境进入不丹后称为古如曲(gu-ru chu)河。

根据《洛扎县志》(未刊稿)记载,吐蕃时期,洛扎地方为西藏约茹(g·yo-ru)下辖的千户之一。萨迦/元朝时,属羊卓(yar-’brog)万户府所辖。帕竹地方政权时期,这里出现了多波宗(do-bo rdzong,以下简称多宗)、生格宗和拉康宗[1]。20世纪上半期,今洛扎地方归新设立的洛卡基巧(lho-kha spyi-khyab,即山南总管)管理。1954年4月,中共山南分工委成立。多宗、生格宗、拉康宗划归山南分工委管辖。同年10月,中共山南分工委派第二工作队(共18人)进驻多宗,成立了多宗办事处。1959年平息叛乱后,将三个宗合并成立“洛热”县,1960年4月更名为“洛扎”县(县政府驻嘎波镇),隶属山南地区管辖。

洛扎县在藏传佛教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位于扎日乡的古如拉康(gu-ru lha-khang)、拉隆寺(lha-lung dgon),位于拉康镇的空亭拉康(mkho-mthing lha-khang)都是吐蕃时期的著名寺庙。位于色乡的洛卓沃隆寺(lho gro-bo-lung dgon)、赛卡古托寺(sras-mkhar dgu-thog)则是噶举派的祖寺。拉康镇卡久寺(mkhar-chu dgon)传说是莲花生大师的修行之地,该寺以其险峻优美的环境曾经吸引众多高僧大德前往修行。这些寺庙被藏区各地信徒视为圣地,每年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2014年,全县有各类藏传佛教寺庙24座,其中寺庙6座,拉康16座,日追(ri-khrod,静修处)2座,核定僧尼员额99人,实际有僧尼79人,流动从事宗教活动人员36人。

与西藏其他县份一样,洛扎地方曾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度社会,阶级界限分明,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僧俗领主之手,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低下,严重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1959年,随着平叛和民主改革的开展,封建农奴制度的生产关系被彻底打破,生产力获得解放,当地经济社会才得到了发展的机遇。1959年年底,全县耕地面积2.93万亩,粮食总产量271.50万公斤,牲畜存栏4.6万头/只。到1979年,全县3018户,13970人,粮食总产量625.10万公斤,牲畜存栏12.35万头/只,农村经济总收入370.23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188.54元。1984年,洛扎县正式撤销人民公社,农村实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行“两个长期不变”政策,即农牧区在土地、草场、森林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到2012年年底,全县耕地面积31046.9亩,粮食总产量9578.44吨,存栏牲畜130742头(只、匹)。农牧民人均收入5843元。

总体来看,洛扎县历史悠久,多处分布的吐蕃古墓、岩刻等说明自古以来就有藏族先民在喜马拉雅山区的高山峡谷间生息繁衍。河谷农业养育了僧侣团体,古寺林立、高僧辈出,使得洛扎县在藏传佛教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山高谷深的地形特点,不仅制约了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也限制了洛扎与外界的交通往来。近年来,随着国家投资的快速增长,洛扎的基础设施条件正在迅速改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经济已成为政府部门正在推进的工作,“一带一路”倡议为“靠边”的洛扎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洛扎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正迎来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