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湿地景观实例及分析

第一节 湿地景观实例

一 云南滇池湿地

(一)总体概况

滇池,又名滇南泽、昆明池、昆明湖、滇海,位于昆明市西南,湖面海拔1886米,是云南第一大淡水湖泊,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也是省会昆明市的最重要水源,被当地人誉为昆明的“母亲湖”。滇池湿地的历史悠远,可以追溯至古地质年代。那时,滇池湖盆的区域庞大,北起现如今的松花坝,南至今日的晋宁十里铺,湿地面积约为1000平方千米,是云南文明的发祥地。

从地理角度来看,滇池是一个典型的浅水天然湖泊(见图2-1),水面面积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14米,具有湿地系统的属性。滇池湿地属于湖泊湿地类型,由湖泊及其滨岸的低地所组成,多有芦苇、荷花、水竹、菖蒲等水生植物,景观独特,风光秀丽。

图2-1 云南滇池湿地区位图

从人文角度来看,滇池曾经是著名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四周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龙门、大观楼等名胜风景区,古迹云集,人文气韵浓厚。

然而,自20世纪以后,随着各类工商业和农业活动的深入开展,伴随着昆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日渐频繁的人类活动也在影响着滇池湿地的命运。滇池湿地遭到人类干涉的痕迹越来越重,完整的滇池湿地逐渐被分割成为零零散散的小块,昔日风貌不复存在。

滇池湿地位于我国西部最大的候鸟迁徙通道上,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多样性,被国际鸟盟列为亚洲重点鸟区。近年来,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前来此地栖息、越冬的鸟类也越来越多。

滇池湿地还是鱼类的重要繁殖、栖息的重要场所,盛产淡水鱼类。作为昆明的母亲湖,滇池在调节区域小气候、保障农牧渔业生产、营造人类游憩景观等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背景介绍

近些年,为了促进滇池生态系统恢复,合理利用生物资源,重新规划景观格局,滇池周边兴建起一大批高原湖泊型湿地主题公园,在滇池周边逐步构建出一片以自然生态为主、布局全面、功能多样的绿色生态湿地景观。

现如今,多个各具特色的湿地公园相继亮相,令原本没落的滇池重焕生机和光彩。例如,晋宁古滇湿地公园位于滇池南岸、长腰山西侧,毗邻“滇池古滇大码头”,是营造以古滇文化为核心,融合花海、小桥、栈道、水上森林等诸多元素于一体的湿地景观(见图2-2)。

图2-2 古滇湿地公园

永昌湿地公园,位于滇池旅游度假区西北片区船房河入滇口南测,紧邻草海大堤附坝,占地面积达218亩。该湿地公园的前身是永昌鱼塘,经过退塘还湖、清挖淤泥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之后,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永昌湿地公园内栽植有小灌木及地被4800余平方米,水杉、柳树、杨树、小叶榕等乔木4215余株,菖蒲、旱伞草、荷花等水生植物35336余平方米。湿地公园里还设有16个景观岛屿,营造出天然的景观效果,成为滇池周边最具原生态风情的湿地景观。每当鸟类迁徙的季节,海风轻拂,草海大坝和海埂大坝还会吸引成群结队的海鸥前来休憩(见图2-3)。

图2-3 永昌湿地公园

滇池地区兴建的湿地公园,承载着区域气候调节、改善水质、净化城市空气、景观美化、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诸多功能,其目标在于带动多方效益,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生态湿地的建成,不仅为滇池区域的生态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广大市民及外来游客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生态湿地景观和休闲娱乐的去处(见图2-4)。

图2-4 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

另外,滇池位于高原地带,湖面海拔1886米,地理环境特殊,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占据着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要塞。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历史上不合理的湿地利用方式以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滇池湿地的生态越来越不堪重负,自然湿地面积萎缩、环境污染严重。近些年,滇池湿地的开发、利用区域越来越大,遭到污染、破坏的途径也随之增多。

(三)问题分析

尽管滇池湿地有着诸多重要的功能和价值,但是由于对其缺乏足够的认知,过去更多的人一直将这里看作一片蛮荒之地,一味地从中索取,缺乏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其结果,不止导致滇池湿地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湿地面积大幅度萎缩,环境灾害频繁,生态不断退化,严重威胁到滇池地区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性。滇池湿地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湿地面积大幅萎缩,湿地景观惨遭“毁容”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人类的经济活动的深入开展,滇池湿地不再是自然发展的荒地,人为干预成为影响滇池湿地开发的主要因素。

回顾滇池湿地开发的过程,便是一个破坏不断扩大,不断深化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末,滇池湿地开始了围湖造田(见图2-5),原本连绵不绝的湿地被逐渐分割。70年代,围湖造田的趋势加剧,大规模开垦破坏了滇池湿地的草海,湿地景观遭到严重破坏,昔日美轮美奂的滇池几乎遭到了毁容式的破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滇池地区围湖造田的面积至少达到2180公顷,滇池水面面积减少了2180平方千米。血淋淋的数据之下,是滇池湿地自然生态所遭受的不可挽回的剧变。

图2-5 滇池的围湖造田

滇池湿地曾是西南高原上一幅优美画卷,草木花树,四季争辉,苹天苇地,空阔无边。历经千年变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独树一帜的湿地景观,正如古人诗中描绘那般——“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不合理利用,天然湿地遭到大规模破坏,开垦农田,改变用途,更是引发种种生态恶果。滇池湖盆越来越浅,容积剧减,各类野生动物、水生植物、鱼类、鸟类繁殖与栖息的场所纷纷遭到毁坏,滇池原本引以为傲的原生景观被打破,浩荡连绵的湿地景观被分割成碎片,昔日磅礴的湖光水色也不复存在。

2.生态系统遭破坏

湿地是一个巨大的水源库,能够有效调蓄水源,调节局域小气候。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滇池湿地遭受滥垦、不合理利用、非良性开发,导致滇池湿地的面积大幅度减少,湿地的调蓄功能也随之严重衰减。

改善和净化滇池入湖水质、生物多样性保育等重要生态功能,是滇池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的生态调节功能大幅度下降,对环境的深层次影响表现在局部气候变化、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旱涝灾害频繁等。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掠夺式的开发、竭泽而渔的一味索取,只会让原本就十分有限的资源过度消耗,甚至是迅速消失。倘若不进行整治,滇池湿地生态系统继续被破坏,只会加速滇池的消失。

3.水体污染严重,蓝藻大规模爆发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0世纪60—70年代,滇池的水质为2—3类,属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这一时期,鱼塘养殖经营成了滇池草海上的水体污染源,草海水面不断缩减,水质略遭破坏,但仍然适合饮用。

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周边人口增多,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用水的污染,滇池水质急剧恶化,逐渐下降至5类和超5类水质,无法作为饮用水源。水体污染的加重,对滇池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

过去几十年,滇池被广泛用于农田、鱼塘养殖,人们在湖泊里砌有土石防浪堤,鱼塘围堰、坝埂,导致湿地大幅度退化,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村民世代居住在滇池周边区域,任意建盖住房,这些行为产生的垃圾、污水、淤泥、杂草都严重影响滇池的水环境质量。

此外,由于工农业迅速发展,长期以来工业污染排放越来越多,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滇池的水体富营养化愈演愈烈,最终导致蓝藻大爆发。蓝藻大量出现时,附近水体一般呈蓝色或绿色,被称为“绿潮”。水面被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所覆盖,被风吹到岸边堆积,不但会发出恶臭味,且含毒素的蓝藻细胞在水体中漂游,当与某些悬浮物络合沉淀,或被养殖对象捕食后随其排泄物沉淀,在鱼池池底聚集,对水产品生产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蓝藻爆发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死亡。因此,滇池湿地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当地鱼种濒于灭绝。20世纪90年代初期,滇池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重度污染湖泊,昆明经济每年遭受高达710亿元的巨大损失。

滇池没有了清澈的湖水,取而代之的是大范围出现“绿潮”,这些绿色的水华由浮游生物疯长引起。水华的突然袭击,造成鱼死虾亡,水体黑臭,水道堵塞,水厂停工,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渔业的收成。

水乃生命之源。水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生活在水中的动、植物,还与周边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科学研究显示,滇池中爆发的水华不止损害生态系统,也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是诱发肝癌的三大罪魁祸首之一。

4.商业化地产开发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昆明市加强治理水源,提升滇池水质,但是收效颇微。究其根源,则是因为湖泊水体是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之中的一部分,滇池的生态系统得不到全面恢复,滇池的水质也无法取得显著改善。

在意识到这一根源以后,昆明市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实施退田还湖措施。世代居住在滇池周边的村民也相继搬迁,让原先被农田占据的滇池恢复原生湖泊样貌。经过长期努力,芦苇荡、杉树林重新出现在湖岸水滨,湖泊中的水再次变得清澈,滇池湿地的生态系统开始恢复。

然而,就在生态恢复初见成效的时候,滇池湿地却又面临新的困境。先前种植的水源涵养林遭到砍伐,村民们为保护湿地退出的土地上却盖起了别墅洋房。为追逐房地产产业带来的高利润,人们不断地开发土地,滇池湿地的生态系统再次遭受极大打击。

“滇池湿地”作为昆明市的一张风景名片,开始吸引了诸多别有用心的地产商。他们打着文旅的招牌,在滇池周边争相占地,广建楼盘。现如今,滇池沿岸甚至已经形成了围湖造城的趋势,湿地景观不断被林立的高楼大厦所蚕食、异化。现代建筑物不仅没有远离湿地,反而越来越逼近,令人感到忧心。

5.物种入侵

包括滇池湿地在内,云南省约有62%的天然湿地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高原上的湿地生态圈较为闭合,生态系统敏感脆弱,难以承受外界的干扰。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交通工具、旅游行业、贸易行业的高速发展,高原湿地与外界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大大增加了物种交流的频率。这就导致了许多外来物种入侵高原湿地,严重威胁生态环境。

根据云南省林业厅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组织编写的《云南湿地外来入侵植物图鉴》,我们可以看到52种在云南有分布的主要湿地外来入侵植物。其中包括:飞机草、牵牛、含羞草、空心莲子草等。这些入侵植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生物数量巨大,它们的出现干扰并打破了滇池湿地的原生植物群落,甚至导致某些土著物种迅速消失,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打击。

例如,在滇池的东大河湿地,为了营造原生湿地的景观生态,当地湿地管理人员种植了本地土生的物种几万株千屈菜(见图2-6)。然而,紫茎泽兰等外来物种入侵之后,在本地没有天敌制衡,任意疯长,汲取湿地中大量养分,与千屈菜争夺营养和生长空间。久而久之,千屈菜在竞争中落下风,大批量死亡。

图2-6 千屈菜

外来入侵物种与本地土生物种之间形成竞争关系,相互争夺资源和生存空间。一般情况下,外来入侵物种生命力极其顽强,又缺乏天敌,不断侵占有限的湿地生存空间,导致土著物种逐渐灭绝,继而使湿地原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相关数据显示,20世纪50年代的滇池土著水生植物还有41种,现在仅剩22种,本地的鱼类品种也从原先的24种逐渐减少至目前的6种。外来入侵的水生植物则由1种增加到了5种。为了应对这些艰难困境,滇池湿地亟须加强对本地水生植物的保护,严格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繁殖和蔓延。

滇池湿地从破坏到恢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二十多年来,昆明一直在对滇池实施多方位、深层次的治理措施,其目的在于不断提升滇池水质,逐渐恢复周边生态功能,遏制水体富营养,维护滇池生态完整性。在诸多举措之中,有一项最令人瞩目的重要工程便是在滇池周围兴建湿地公园。湿地公园的建设对改善湿地水生态、维持生物多样性保育、发挥湿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科研价值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消失的红树林

(一)总体概况

红树林(Mangrove)是指生长于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一般来说,红树林的组成物种主要包括草本和藤本红树,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形式(见图2-7)。在我国深圳、福建、海南岛、雷州半岛等地沿海都存在着大面积的红树林湿地。

图2-7 红树林湿地

(二)背景介绍

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区域,特殊的生态系统自成一体,是世界上最富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之一。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净化海水、促淤保滩和净化空气等多种多样的功能,因此,红树林常常被人们称为“海岸卫士”。

不止于此,红树林的凋落能够转化为其他物质,重新进入食物链,为海洋中的动物提供养分,吸引各类物种来此繁衍生息。因此,红树林中常常栖息诸多生物,其中不乏大雁、天鹅、鹈鹕、白鹳、白鹭、火烈鸟等珍贵的鸟类。

然而,近40年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面积1700万公顷的1。为了追逐经济利益,无良商企无视国家法规,大片砍伐红树林,包括几个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破坏。

(三)问题分析

红树林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变迁,生物在此安栖繁衍,形成独树一帜的湿地景观和完整的生态系统。然而,不合理使用红树林湿地资源会导致湿地景观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接下来将以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为例,分析红树林近些年的“遭遇”。

1.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海南岛湿地总面积32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最常见的植物种类就是红树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位于海口市美兰区东北部的东寨港海岸浅滩上,沿着海岸绵延50千米,占地面积3337.6公顷,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见图2-8、图2-9)。

图2-8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

图2-9 海南东寨港湿地鸟瞰图

东寨港红树林分布于海岸浅滩之上,海岸地区属于微咸的沼泽地,海湾的水深一般在4米内,海水的含氯量平均值为21.86‰,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1980年,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获得批准建成中国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中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中国七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之一。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红树林保护区之中树种最多、连片面积最大、红树林资源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共有植物19科35种,其中水椰、卵叶海桑、海南海桑等11种属于中国红树林珍稀濒危植物,栖息于此的鸟类共有194种,其中包括1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然而,回顾历史,这片红树林湿地由于种种原因,风波不断,屡次遭遇濒临灭绝的危险。

1980年夏天,东寨港曾经遭受强台风和海潮的袭击。东寨港之中,建有两条农田防护堤,西堤四周有红树林阻防风浪,农田受灾较轻。然而,由于当时风靡的围海造田,东堤红树林被大面积砍伐,大堤因此失去天然防护,受到了强烈台风与海潮的冲击,灾难严重。东堤决口共计84处,总长达1097米,堤内的大多数农田被淹没,农作物也因此被毁坏。

20世纪90年代,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附近,农民兴起虾塘养殖,导致大片红树林湿地被侵占,开垦成为虾塘。

1993年前后,为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琼山县政府号召村民大力发展养虾产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东寨港的村民前仆后继,纷纷加入养虾的行列。红树林湿地被垦为虾塘,不合理的过度利用导致生态系统趋于崩溃,红树大量死亡。

首先,虾塘养虾改变土壤环境,导致海底生物灭绝。红树林的土壤偏酸性,而养虾所需的水质偏碱性,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每年清塘都需投入石灰等中和土壤的酸性物质,改变红树林的土壤环境。许多海底生物失去赖以存活的环境,迅速死去。

其次,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团水虱因此爆发。由于虾塘养虾,东寨港水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团水虱得以爆发,而团水虱钻入红树的气生根内部,红树大规模死亡。同时,养殖业向红树林流域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水体遭到污染之后,浮游生物迅速繁殖,也为团水虱的繁衍扩散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环境。

最后,虾塘养虾不仅难以持续,还会严重破坏红树林的生长环境。为了确保稳定收益,虾塘一般需要进行高密度养殖。一个红树林区的虾塘经过几年,就遭到废弃,红树枯死,生物凋零,原先茂盛的红树林逐渐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红树林位于海陆交界的地方,一直以来都是海滨渔民们开疆拓土、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线。然而,养殖业对于红树林湿地的不合理利用严重浪费湿地资源,使得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湿地里的生物种群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整片红树林的沦陷。近些年,由于养殖户在红树林周边养殖鸭蛋,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再次濒临危机。

2000年,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开始在保护区内建立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2004年,该站晋升为国家林业局生态定位站,也是国内仅有的一个专注于研究红树林的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结构和生态过程的湿地生态站,生态站的建立对于维护湿地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2.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

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占地面积约2200亩,位于海南省澄迈县的富力红树湾内,是国家AAAA级自然保护区,其定位是:生态旅游房地产项目。

澄迈素有“世界长寿之乡”的美名,风光优美,环境宜人。近年来,为了加速西部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地产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依托独特的内外双海湾和规模宏大的天然红树林,在此打造了诸多高品质项目,让澄迈声名远播,成为诸多海内外游客喜爱的休闲旅游胜地,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便是其中一项杰作。

然而,2015年8月,相关新闻报道显示:在澄迈县海岸线上,一片毗邻红树林的高档楼盘周边垃圾成堆,一百多亩红树林遭到人为破坏,大量垃圾被倾入周边区域,红树林的景观格局遭到严重破坏。

相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利用卫星影像图进行现场测算得知:该区域现存红树林面积大约341.3亩,而那些遭到破坏的红树林面积约为116.8亩,损失惨重。美丽的海岸线布满疮痍,垃圾场占据着湿地,当地的珍稀植物红树林的生存地再次遭到威胁。

总而言之,红树林作为湿地景观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及生存状况如今正在经受严峻考验。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影响的红树林不在少数,已经严重影响到底栖生物和鸟类的生存,而红树林内的铜等重金属含量,均超出国家海洋水质V类标准。此外,红树林的原始生态环境也遭到人类活动的破坏,使保护区内鸟类珍稀品种逐渐减少,红树林虫害频发,外来物种入侵。

三 扎龙湿地

(一)总体概况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占地面积21万公顷。河道与苇塘、湖泊交汇融合,流入龙虎泡、连环湖、南山湖,最后消失于杜蒙草原,包括齐齐哈尔市区西南部,大庆市的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沼泽芦苇丛。

“扎龙”一词来源于蒙古语,其含义是饲养牛羊的圈。扎龙湿地区域内风景开阔,湖泊、苇塘数不胜数,水质清澈、水草丰美,沼泽湿地具有生态完整性和物种多样性。鹭鸟伫立,鸥鹭翱翔,芦苇依依,在微风中飘荡,这里是群鸟栖居嬉戏的乐园,也是遗落人世间的一片仙境。

1979年,扎龙湿地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扎龙湿地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此外,扎龙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丹顶鹤等大型水禽为主体的湿地生态型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拥有“鹤乡”之美称(见图2-10)。扎龙湿地区内鸟类248种,拥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二级保护鸟类37种,主要保护的是鹤类。世界分布的15种鹤,在扎龙可见到丹顶鹤、白枕鹤、白鹤、白头鹤、蓑羽鹤、灰鹤6种。

图2-10 扎龙湿地的丹顶鹤

(二)背景介绍

扎龙湿地利用其独特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建设成为兼具休闲、观光、娱乐、科研、教育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实现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科研意义、生态价值、经济效益、旅游功能等诸多价值。

其中,扎龙湿地中的“扎龙湖观鸟旅游区”长8千米,宽9千米,面积1550公顷,包括:榆树岗、龙泡子(扎龙南湖)、大泡子(扎龙北湖)、西沟子(系自然河道)和扎龙养鱼池、九间房、大场子、土木克西岗、扎龙苗圃及其毗邻草甸草原。

扎龙湿地景观在设计上做到了因地制宜,将湿地、草原、水禽等元素有机结合,彰显出独特的“鹤乡”风貌。游客沿着这一景观路线,可以置身于湿地生态景观之中,或是登临远眺,或是近水观察,身临其境地观赏各类飞鸟和游禽。

此外,扎龙湖观鸟旅游区中还设有展览厅、放映室等文教功能区域,游客能够学习关于鹤的诸多知识,还能近距离了解水禽驯养、繁殖的过程。通过科教电影、主题展览等多种途径,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向游客传达保护湿地的知识,促进普罗大众对于湿地景观、湿地保护的认知意识。

长期以来,湿地凭借其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怡人的生态气候,优美的自然景观,一直被视为人类居住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孕育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发祥地。

扎龙湿地建设以来,不断推进生物保护和环境保护措施,努力恢复适宜鸟类栖居的生态环境,多年来一系列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白鹤、丹顶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水禽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根据2010年的数据统计,现已列入全球濒危种类的野生丹顶鹤更是由建区时的150只增加到400余只。湿地内生物多样,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水禽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

(三)问题分析

梳理扎龙湿地此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

1.气温明显上升,加重生态系统脆弱性

湿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水,而气温又与湿地水环境变化息息相关,温度变化直接影响湿地表面植被的生长和群落演替,威胁水系统生态功能的稳定性。

50年来,扎龙湿地区域内的气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降水量不断减少,气候趋于向暖、干的方向发展。气温变动的周期性不太明显,但是,温度升高明显加重了生态系统潜在的脆弱性。

由于连年干旱缺水的情况严重,扎龙湿地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数据显示,1988年至2001年,地下水位累计下降0.87米,年平均下降0.07米。在干旱年份,湿地水位较低,湿地土壤的大面积垦殖和湿地水资源的开发对系统的脆弱性产生直接影响。

但另一方面,气温增加导致湿地水体的蒸发需求越来越多,而扎龙湿地的降水量已经无法满足蒸发需要。降水减少,河流水源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补给能力降低,系统就会越来越脆弱。

气温波动会迅速改变湿地系统的垂直运动过程,影响湿地植被群落的生长更替,对年际、季节间水文循环连续性及生态水文功能的发挥产生干扰,反过来,又间接增加了湿地水系统脆弱性。

湿度因子是影响湿地沼泽、湖泊和裸地变化的关键因子。区域湿度下降,极有可能会引起湿地水文条件、生态系统的变化,导致沼泽地面积减少。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十年,随着区域气候变暖,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扎龙湿地的核心区已经呈现出向北迁移的趋势。

2.工农业污染严重,水质持续恶化

扎龙湿地地处乌裕尔河和双阳河的下游地区,受到上游河流的污染严重。周边县镇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长期排入这两条河流,导致河流污染日益严重。保护区内的沼泽湿地也常有污水排入。

此外,流域之内的草地和森林也遭到大面积破坏,土壤遭到侵蚀,土壤中的养分流失不断加重。根据《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污染防治与鹤类保护研究报告》评价结果,扎龙湿地的水质已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质,其中主要污染物是总磷、BOD5和高锰酸盐指数,也包括一些汞、砷和挥发性酚。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数据相比,扎龙湿地的水质严重恶化,并且仍然保持不断恶化的趋势。

3.人类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危害湿地生态环境

20世纪50年代以来,扎龙湿地区域内的人口不断增长,现在约有6万人口。例如,位于湿地内的扎龙乡,自1979年至今人口总数增长将近一倍,并且仍然呈现增长趋势。

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首先,人类对水资源需求迫切,尤其是每逢干旱的年份,人类与土地、鸟类争夺有限的水资源,水源危机尤其突出,扎龙湿地的水系统已经逐步面临枯竭。

而且,大规模人口增长加速土地资源的全面开发,流域内的人类活动也对湿地生态造成多方面影响。

其次,随着人口增长,流域范围内的许多湿地被改造成为耕地,严重消耗乌裕尔河的水资源,导致扎龙湿地的水源供给危机。

扎龙湿地总面积21万公顷,经过多年围垦,湿地中的农业用地面积不断增多,已经高达22768.7公顷,约占据湿地总面积的10.8%。过度开垦土地严重影响水资源分配,改变地域的水文特征,破坏湿地系统的动态平衡。

由此可见,不断增加的人口已经严重危害扎龙湿地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政府虽然屡次动员湿地内的人口进行迁徙,却收效甚微。

4.生态系统危机加剧,物种数量下降

扎龙湿地由于水源危机,湿地内的年入水量小于年出水量,导致水分急剧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升高,从而导致土壤盐碱化。

土壤结构的改变影响着湿地中的植被发展,湿地里的耐盐碱植物和抗盐碱植物增多,植被覆盖发生变化。例如,原生的芦苇群落被星星草侵袭,芦苇丛不断减少,星星草群落大面积出现(见图2-11)。

图2-11 星星草

此外,湿地中一些水禽的生存环境也遭到破坏了,导致物种种类和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四 洞庭湖湿地

(一)总体概况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湖南北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以南,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汨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从湖中的洞庭山(今日的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横亘湘鄂之间,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风光秀丽,历史悠远,孕育出恣意华丽的古楚文化。洞庭湖流域土地肥沃,淡水资源充足,生态优良,水生资源丰富,自古便是发展传统农业的理想之地,著名的鱼米之乡。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班固曾用“稻饭羹鱼”“虽无千金之家,亦无饥馑之患”来描绘该地区经济富足的社会生活。正如歌谣中所唱的那般:“千里金堤柳如烟,芦苇荡里落大雁。渔歌催开千张网,荷花映红水底天,八百里洞庭美如画……”

(二)背景介绍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洞庭湖湿地是中国首批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的七块湿地之一,被称为全球不可多得的巨大的物种基因宝库。洞庭湖湿地的地位独特,是我国乃至亚洲物种保护最重要的湿地类型保护区之一,总面积为13736平方千米,占中国亚热带湿地的1/4(见图2-12)。然而,长期以来,洞庭湖湿地经历了过度且不合理的开发,湿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和污染,现在这片湿地正在面临着各类危机。

图2-12 洞庭湖湿地

(三)问题分析

1.“长江之肾”逐渐衰竭,洞庭湖遭遇缺水危机

洞庭湖作为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湖泊之一,素来被人们称为“长江之肾”。洞庭湖区的水生态环境涉及面广,影响着长江流域的旱涝调蓄、湿地周边的生态气候、湖区内千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更是对维系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八百里洞庭”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的藕池、太平、松滋三口注入的长江水,南部是湖南境内四大水系沅、澧、湘、资注入的水源。近些年,洞庭湖却遭遇了千年难遇的缺水危机。由于长期干旱缺水,洞庭湖区域的水环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湿地面积萎缩,生态恶化。

三峡水利工程实施以后,长江流域内的江、湖关系发生剧变,江河上游截流,导致供给水量锐减,地表水流量不足,地下水水位下降。以藕池河水系为例,三峡水利工程建成之前,每年藕池河断流约180天,工程建成以后,河流每年断流超过250天,其中藕池河中支一年断流可达301天。

江湖关系的变化带来水量锐减,对洞庭湖湿地水的影响十分明显,除此之外,诸多人为因素也在破坏洞庭湖湿地的生态,如泥沙淤积、水量减少、环境污染等。

2.珍稀动物濒临灭绝,洞庭湖面临生态危机

近年来,洞庭湖正在悄无声息地上演一场生态危机。江豚数量骤然减少,胭脂鱼更是越来越少见,候鸟种类和数量都在呈下降趋势。

长江江豚(学名: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一级国家保护动物(见图2-13)。俗名“江猪”,全身呈灰白色或铅灰色,体长一般在1.2米左右,最长的可达1.9米,貌似海豚,寿命约20年。江豚通常栖息在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淡水中生活,江豚性情活泼,常常游窜于长江中下游流域,以鄱阳湖、洞庭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物种;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濒危物种。2017年5月9日,长江江豚被列为一级国家保护动物。根据2018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消息,长江江豚数量剧减,仅剩约1012头。

图2-13 长江江豚

在广阔的洞庭湖区域内,原本生存着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其中有珍稀鱼类中华鲟、白鲟、鲥鱼、胭脂鱼等,还有麋鹿、江豚等野生动物。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这些动物鱼类在洞庭湖区内越来越罕见,白鳍豚甚至已经消失。

洞庭湖湿地还是候鸟栖息的胜地,广袤滩涂,碧草深处,总是充满勃勃生机,在这里可以聆听天鹅美妙的鸣唱,也能欣赏白鹤自由的翱翔,许多珍稀鸟类都在此地安栖,恍如世外仙境。

但据相关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洞庭湖水鸟数量达20万只以上。然而,到了2003—2004年,水鸟数量骤减,仅剩13万多只,2005—2006年持续下降,均少于10万只,前来洞庭湖越冬的水鸟数量显著减少。与此同时,诸如白枕鹤、东方白鹤、小天鹅、中华秋沙鸭这类曾经出没于洞庭湖湿地的国际濒危物种也在迅速减少,难觅踪影。究其根源,由于气候变暖、干旱缺水导致的水域缩小,植被减少,都直接削弱洞庭湖承载大型候鸟的能力。

3.频繁的经济活动

人类频繁的经济活动,致使湿地抽水机——欧美黑杨侵袭洞庭湖湿地。

欧美黑杨属于造纸经济林,它的生长速度较快,树干高大,林木蓄积量多,即便到了洞庭湖涨水期,只要黑杨树梢被淹不超过七天,就能存活下来,生命力极其惊人,超过洞庭湖湿地本土的任何树种。然而,在洞庭湖湿地,欧美黑杨属于不折不扣的外来物种,它强悍的生命力让洞庭湖39.01万亩土地很快变成了欧美黑杨树林,严重威胁到洞庭湖的生态安全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洞庭湖区曾经盛行“林纸一体化”模式。大批造纸企业在环湖区县建立原材料供应基地,地方政府大力推动执行,各县市几乎都制定了详尽的欧美黑杨发展规划和配套奖励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老百姓在利益驱动下,积极呼应政策号召,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欧美黑杨种植热潮。

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人承包湿地作为欧美黑杨的种植地,肆意砍伐洲滩上原生的芦苇,喷洒灭虫剂护树,危害土壤安全。更有甚者,直接在湿地里排水种树,围筑水泥桩,甚至使用挖掘机开沟填土,彻头彻尾地改变湿地土壤结构。

欧美黑杨因此获得外号“湿地抽水机”,而这场声势浩大的种植风潮则被戏称为“杨癫疯”。

在核心自然保护区里兴起的这阵“杨癫疯”,使得洞庭湖湿地的原生景观遭到致命毁坏,不仅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还使得柔软湿润的土壤日益坚硬,变得陆地化。当地老百姓有句话说:“树下不长草,树上不落鸟。”在洞庭湖周边欧美黑杨树密集的地区,候鸟无法栖身,数量急剧减少。

2017年7月,中央环保督察下令要求:湖南在2017年年底之前,将洞庭湖湿地9万多亩欧美黑杨清理完毕。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种树者不得不疯狂伐树,每天砍伐数量可达七八百棵。这场砍树行动的规模可谓是世所罕见,近300万棵欧美黑杨纷纷倒下了,留给洞庭湖的是另一片满目疮痍的景象,其背后的根源更是令人深思。

除此之外,洞庭湖区还存在一些其他经济活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洞庭湖湿地的景观生态系统。

举个例子,在洞庭湖深处,当地私企老板还曾经堆砌起一道长长的堤坝,将广袤无垠的湖区分割开来,围起一片三万亩私人湖区。这道堤坝触目惊心,严重破坏湿地景观,损害湿地生态,扰乱动物生存环境,并且削弱了湖区的泄洪功能,防洪压力加大。这道堤坝曾经侵占洞庭湖湿地长达17年之久,各级政府曾经数次下令拆除,但是岿然不动,仅仅一道堤坝,就令国家湿地摇身一变成为私人独享的湖泊。

而且,洞庭湖区风靡多年的养殖业污染形势同样严峻。在洞庭湖区,养殖水面随处可见,为了追求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不少渔民向水体内投肥或滥用养殖药品,大量氨氮超标的废水最终流入洞庭湖,其危害远远超出一般性污染。

湿地本是展现人类与自然友好相处、和谐共进的美好景观,然而人类在无休止地掠夺、侵蚀湿地原本的自然资源、生态物种,为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他们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严重地危害了洞庭湖湿地的生态环境。

五 大理洱海湿地

(一)总体概况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因其状似人耳,故得名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洱海的湖水面积约有246平方千米,海拔1972米。

洱海北起洱源县南端,南至大理市下关,南北长40千米,属于澜沧江水系。洱海也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中国淡水湖中居第7位。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因为沉降侵蚀而形成,属高原构造断陷湖泊。从地理位置来看,洱海是大理及周边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洱源湿地地处洱海源头,湿地景观独特,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白族风俗人文气息,是白族祖先最重要的发祥地。迄今为止,在此周边先后发现诸多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其中包括海东金梭岛、双廊玉几岛等。

洱海湿地的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天然湿地生态系统保存完整,这里有洱海大头鲤、灰裂腹鱼、大理裂腹鱼等特殊的土著鱼类,是诸多鸟类越冬时的栖息地(见图2-14),还是濒危鸟类紫水鸡的生存地。

洱海湿地的景观独特,山水相依,云光变幻,跟随四时朝暮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万千气象(见图2-15)。古人将之归纳为著名的“洱海八景”,即山海大观、三岛烟云、海镜开天、岚霭普陀、沧波濞舟、四阁风涛,海水秋色,洱海月映。正如明代白族学者李元阳咏水月阁的诗云:“百二山河至此终,水晶皎皎漾蟾宫,鼓琴应许蛟龙听,吹笛能教鸑鷟游。”

图2-14 洱海及鸟类

图2-15 洱海风景

(二)背景介绍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曾经让大理“风花雪月”的名号享誉全球,成为海内外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名城。在洱海之畔,每天都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一度成为这座城市的经济支柱。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洱海周边共有1500多家旅游客栈,接待房间数量为31230间,床位60870个。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部分经营者环保意识淡薄,洱海附近的许多客栈硬件设施配备不足,排污系统不够完善,导致大量污染物直接或间接排入洱海,加剧湿地生态污染。

(三)问题分析

1.游客增加,污染加剧

随着近些年游客量的大规模增长,洱海所遭受的污染也在成倍增长。每逢节假日的时候,游客云集在双廊,将仅有的一条主街挤得水泄不通,海边客栈人满为患。洱海附近的海滨客栈和餐饮店里,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废水、废弃物流入洱海。放眼湖面,游船大多缺少污染处理设备,废弃物、含油废水都随意倾入水中,直接污染水体生态。

生活垃圾污染、汽车尾气污染、游船污染……旅游带来方方面面的污染问题,都在无形中加重了洱海湿地的空气、水质的污染负荷,不断恶化洱海湿地的生态环境(见图2-16)。

图2-16 洱海污染

毫无疑问,旅游开发为洱海湿地带来了极其可观的经济效益,可是它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提醒着人们不要忘却这样一个现实:洱海湿地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在破坏着旅游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态环境。

2.地产开发扩增,影响生态景观效果

除了旅游开发,洱海湿地也成为当地房地产吸引顾客的一大招牌。几年之间,洱海之畔相继耸立起刺眼的钢筋水泥建筑,严重影响着湿地景观效果。2005年,洱海湿地公园中的情人湖水域被开发商非法侵占,将之全部填埋,开发商打着建设酒店的名义在此地开发高档别墅,对外出售。2010年,此事被媒体曝光之后,引起全国关注,经过调查之后,别墅建设被立刻叫停,然而,由此引出的诸多项目遗留问题却难以解决,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恢复和改善。

从景观生态的角度来看,洱海湿地生物丰富多样,天然湿地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有洱海大头鲤、灰裂腹鱼、大理裂腹鱼等特有鱼类,是许多越冬鸟类的栖息地和觅食地,也是濒危鸟类紫水鸡的生存地。湿地内活性炭沉积特殊,在湖泊演替、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从人文因素来看,洱海湿地同时也是云南省高原湿地中景观独特、白族风俗浓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特殊区域。如今,洱海湿地是吸引游客前去游玩的一大亮点,能够为当地的旅游业贡献重要力量。然而,受上至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下至游客爱护不周,以及当地人们对洱海湿地的保护意识不强、行动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洱海湿地正经受着生态系统被破坏、水质物染严重等考验。

六 20世纪的美国湿地危机

(一)总体概况

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湿地的所有权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发湿地。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无法避免的开发活动、农业活动等必然会给湿地带来影响,这些活动造成的湿地流失数量是巨大的。

(二)背景介绍

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湿地被大规模开垦,主要用于工业、农业和城市化发展,再加上各类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美国50%的天然湿地逐渐消失,面积大幅度萎缩。为了保护美国的湿地,自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湿地资源被破坏、生态功能减弱等问题,开始着力恢复湿地。美国联邦政府和各个州政府便开始制订规划,采取诸多措施和法律法规,致力于对湿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经过20—30年的努力,美国各大州的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成为全球湿地恢复经典案例。美国的法律法规从鼓励湿地开发转为激励湿地保护。在大部分湿地为私人所有的情况下,美国湿地保护的激励机制极大缓解了湿地的流失,甚至湿地面积还出现了增加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湿地面积减少了29万英亩,80年代到90年代,湿地面积减少了5.8万英亩,1998年到2004年,美国湿地面积增加了3.2万英亩。

(三)问题分析

以20世纪的南佛罗里达大沼泽湿地及加州湿地为例,分析美国其时的湿地危机。

1.南佛罗里达大沼泽湿地

南佛罗里达大沼泽湿地位于佛罗里达州南部,宽约80千米,长约160千米,浅水河从中央区域流过,河面有许多低洼的小岛,间或是一些硬木群落(见图2-17)。发源自奥基乔比湖的淡水河悠悠流经广袤的平原,造就出独特的大沼泽湿地。湖水浅,湖面阔,面积高达1965平方千米。

图2-17 南佛罗里达大沼泽湿地

大沼泽湿地国家公园建于1947年,现在已经覆盖140万英亩。美国作家道格拉斯曾经把这片天然湿地描述为“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偏僻的、仍有待探索的地区”。

20世纪,大沼泽曾经历过被严重破坏的一段历史危机。佛罗里达大沼泽湿地受到亚热带气候影响,1890年以来,一直持续进行农业开垦,北部部分土地曾经一度是美国的糖业基地。来自农业基地的面源污染,曾经使得大沼泽地区的水质呈现空前危机。后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建坝修灌渠,湿地生态被严重毁坏,一半以上的原始湿地逐渐变得干涸。

除此之外,大沼泽湿地还存在着洪涝灾害水源不足、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生物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这些都对本地物种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统计显示,大沼泽国家公园内的本地物种数目锐减,生物多样性大幅度降低,其中,美洲豹和短吻鳄等珍稀野生物种的生存都受到威胁。

2.加利福尼亚州水利工程导致95%的湿地面积消失

1957年,加利福尼亚州开始实施调水工程,输水干线总长达1086千米,年调水量高达40亿立方米,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及南部地区干旱缺水的问题。调水工程的水主要来自圣华金河、费瑟河和萨克拉门托河。

轰轰烈烈的调水工程积极推动了加利福尼亚州的经济发展,解决了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的问题,以洛杉矶市地区的广大市民深受其益。然而,这项工程却使得旧金山湾区的生态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地盐碱化严重,水质恶化,一些动植物物种灭绝,土地盐碱化,昔日的湿地景观不复存在。

相关资料显示,经此一役,加利福尼亚州95%的湿地面积退化消失,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原本栖居于这片湿地的候鸟和水鸟由6000万只减少到300万只,鲍鱼的数量更是减少了80%。

甚至,时至今日,美国湿地仍然面临着萎缩退化的严重危机,湿地面积以每年2.42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外来物种问题依旧严重。

七 美索不达米亚湿地

(一)总体概况

在伊拉克南部,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曾有大片沼泽地,古语称作“美索不达米亚湿地”,也称伊拉克沼泽。面积约15000—20000平方千米,又称伊拉克沼泽。这里是古老文明的发源地,曾先后孕育了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并为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迹。

根据《旧约·创世记》的描述,很多考古学家和科学家,都认为这里就是传说中的“伊甸园”。在神话传说中,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的吉尔伽美什曾在湿地的水泽河畔休息,苍翠繁茂的湿地中曾经上演着古老浪漫的神话篇章。美索不达米亚湿地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着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很多人都深信不疑,这里就是《圣经》传说中的伊甸园。

值得一提的是,美索不达米亚湿地还曾是人类聚居的胜地,这里曾经居住有许多“沼泽阿拉伯人”,人口一度达到12.5万—15万人(仅伊拉克部分,不包括伊朗部分)。他们延续古老原始的生活方式,临水而居,种植小麦,在水草肥美的地方放牧牛羊(见图2-18)。

图2-18 临水而居的生活方式

(二)背景介绍

2001年,联合国环境署报告显示:美索不达米亚湿地生态严重退化,面积迅速萎缩,湿地范围缩小至原来的5%至10%(见图2-19)。这场灾难被联合国列为与咸海消失和亚马孙雨林植被砍伐同等程度的生态灾难。

图2-19 美索不达米亚湿地生态遭破坏

昔日乐土,如今已成一片废墟。沼泽中摇曳生姿的芦苇逐渐枯死,寸草不生,广阔的淡水水域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充斥着干旱、污染和贫穷的无边荒漠。这片沼泽地和那些曾经生活在沼泽之畔的阿拉伯人都正在不断消失,美丽的“伊甸园”终究堕落成为“人间地狱”。

(三)问题分析

1.水量降低,盐渍化严重,湿地干涸趋势明显

纵观历史,美索不达米亚沼泽地的面积平均可达9650平方千米,随着气候变化而产生浮动,在雨季面积扩大,在高温干旱的6—9月则会干涸,若是遭遇极其干旱的年份,比如1989年和2009年,沼泽地几乎消失殆尽。

伊拉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整体降水量偏低,在农业灌溉方面,经营模式粗放,容易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此外,土耳其和伊朗兴修水利,建设大坝工程,其影响波及下游的美索不达米亚湿地,湿地上游河流水位显著降低,再加上河流沿途产生的大量蒸发、渗漏、灌溉用水,到了中下游流量已经大量减少。据联合国提供的数据,土耳其和伊朗修建的大坝致使伊拉克境内的河流水量减少多达60%。诸多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美索不达米亚湿地的水源严重不足,湿地范围大面积减少(见图2-20)。

图2-20 横跨小扎卜河的杜卡恩大坝

其次,随着水位下降,水的盐度不断升高,有些地区的盐度从20世纪80年代的300%—500%上升到如今的15000%。这一现象导致了湿地中的生态系统趋于紊乱,原有的一些珍稀鱼类陆续消失,而从前只能在海洋中看到的鱼类也反常地出现沼泽地区。除此之外,湿地中至少已有40种水禽和哺乳动物消失,而来自西伯利亚的候鸟数量也在极速减少。

湿地面积锐减,导致美索不达米亚湿地的生物种群变得越来越复杂,生态系统也越来越混乱。

2.竭泽而渔,过度捕捞,破坏原有生态系统

渔民掌控着湿地地区主要的经济活动,他们从沼泽中捕获食物,维持生存。

为了增加鱼类产量,提升捕鱼效率,湿地地区的渔民将传统渔网升级为高压电鱼器,电鱼器在电晕鱼的同时也杀死了鱼类的食物,沼泽内的食物链难以为继,生态系统趋于混乱。渔民的做法无异于竭泽而渔,自取灭亡。

然而,日益恶化的水生态,并没有在渔民心中敲响警钟。即便在湿地情况如此堪忧的情况下,哈马尔沼泽地区的捕鱼船队每天仍能打捞起近100吨鱼,如此毫无节制的过度捕捞,很快就会将湿地渔业资源消耗殆尽。

3.战争暴行,致命摧毁伊甸园

20世纪90年代初,萨达姆政权曾经强行抽干整片湿地,建起高耸的堤防,将辽阔的湿地封闭起来,变成一片死气沉沉的荒地。

战争不但会摧毁人类辛勤创造的物质文明,还会严重破坏由来已久的自然生态环境。在高压政策和严苛暴行之下,97%的美索不达米亚湿地都未能幸免,陆续被排干水源。其中包括中部沼泽、哈马尔沼泽、哈维则沼泽,甚至还有跨越伊拉克和伊朗两国边境的复杂沼泽生态圈。世界上最著名的那片伊甸园湿地,曾经一度濒临消失。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报告显示,伊拉克战争期间,该地区损失面积达325平方千米。为此,规划署特别提出,战后重建工作必须包括保护和恢复该国南部著名的美索不达米亚沼泽地,以挽救当地稀有的动物和悠久的人文传统。

近些年,在动荡的政局之下,伊拉克始终没有放弃对美索不达米亚湿地的恢复和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例如开凿沟渠引回河水、建造拦河坝积聚雪峰融水、制造“人工洪涝”等(见图2-21)。

图2-21 左图为2002年卫星图像拍摄到的伊拉克沼泽地区,那时沼泽已经濒临干涸。右图为2007年拍摄到的情况,湿地环境大有改善。(摄影: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站)

经过大规模注水,近些年沼泽地水量迅速回升,甚至一度恢复到从前75%的水量,环境有所改善。然而,如今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水流量也在持续减少,难以支撑南部沼泽地所需的水源。人们不得不接受湿地将再一次走向干涸荒漠的趋势,遥望未来,伊拉克的沼泽地终将所剩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