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论:语言的本质、发展与起源
- (丹麦)奥托·叶斯柏森
- 613字
- 2021-10-30 02:33:09
三 雅各布·霍内曼·布列兹托尔夫
另一部著作是丹尼·雅科夫·布列兹托尔夫(Jakob Hornemann Bredsdorff)撰写的小册子《论语言变化的原因》(Om Aarsagerne til Sprogenes Forandringer,1821),此书出版较早,在当时未引起太大关注。而在此前,博普、格林从未思考语言是如何改变的?究竟是什么力量迫使梵语与拉丁语、拉丁语与法语之间产生巨大的差异?这正是布列兹托尔夫在这部不朽的小册子里所探讨的问题。和拉普一样,布列兹托尔夫是一位杰出的语音学家。我们注意到他不仅讲述了语音音变还涉及到语言的其他变化。他指出,这些变化主要由以下原因引发,并用精心挑选的例子加以说明:(1)误听和误解(mishearing and misunderstanding);(2)错误记忆(misrecollection);(3)发音器官缺陷(imperfection of organs);(4)懒惰(indolence),关于这一点,布列兹托尔夫指出,一种语言产生音变十之八九是由于懒惰;(5)类推倾向(tendency towards analogy),他以儿童发音为例,通过类推的方式,解释了“s”扩展至所有属格的现象;(6)渴望与众不同(the desire to be distinct);(7)表达新观念的需要(the need of expressing new ideas)。同时,布列兹托尔夫承认,上述因素无法解释所有音变,比如日耳曼语族的音变(参阅本书第2章,第5节)。他还强调了异域或者外语为母语带来的诸多影响。布列兹托尔夫的解释并非完美,但在这部小册子中,他总是从人类活动,特别是心理特征看待语言变化,而这正是此书的特质所在。在这一点上,他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学者。事实上,布列兹托尔夫的多数观点,比如类推的力量(the power of analogy)与六十年后力争赢得当时主流认可的思想不谋而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