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手册(2020版)
- 蔡昉 (英)马丁·雅克 王灵桂主编
- 1498字
- 2021-09-30 12:13:44
二 历史传承
13.天下大同
——作为外交理念的提出
“天下大同”是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的理想天下秩序。中国近年日益强调传统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2014年6月,习近平提到,要积极树立共赢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
2017年12月,习近平提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
2018年4月,习近平提到,中国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倡导并推进“一带一路”,目的也是谋求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形成共同发展势头,增强对美好未来的信心。[3]
2018年8月,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来的,也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4]
——来源及其含义
《礼记·礼运》中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儒家对“天下大同”社会景象的描述。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天下”一词频频出现。《诗·小雅·北山》有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论语·季氏》中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关于“天下”的含义,《礼记·中庸》中解释为“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思想家将“天下”视为最大的空间单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但随着东西方开始接触,中国人对“天下”的概念慢慢发生了改变。现如今,“天下”不再仅仅指中华大地,而是与“世界”这一概念等同。
“大同”一直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社会的构想。康有为认为大同思想可以救天下,“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治之至也,虽有善道,无以加此矣”。[5]而孙中山的大同思想即“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6]费孝通认为不同文化间交往时需奉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就是要尊重文化多样性;“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美美与共”,即在欣赏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那么就会出现持久而稳定的“和而不同”[7],这也是人类实现“天下大同”之时。
——特点与新时代意义
西方的“世界主义”以个人主义为起点,始终坚守和认同个体是道德、价值及权利和义务基本载体这一理论基点,[8]而中华文化中的“天下大同”则以集体主义为起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深刻地凸显了其集体主义的力量,个人主义在“天下大同”里难觅踪迹。另外,以康德的“永久和平论”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主义”一味强调的是同一体制的国家之间得以实现和平,似乎并未考虑该如何对待不同制度的国家,而“天下大同”中的“天下”指的是“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这一理念并没有对国家制度的异同有所限制。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与“天下大同”理念一脉相承,同时又赋予了“天下大同”理念以崭新的时代内涵,让全世界范围内更多的国家和民族理解和接受这一理念。“天下大同”承载着无数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想象,更激励着无数中国人为之奋斗终生。它是中国梦,更是世界梦。(本条执笔:苗蓓蕾、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