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数字普惠金融热点业态聚焦

渗透生活的消费信贷助力平滑消费还是透支未来?

黄晓迪 曾燕

摘要

本文研究了在消费金融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消费信贷对平滑消费和透支未来的影响,提出了促进消费信贷助力平滑消费与避免透支未来的具体建议。首先,梳理了消费金融蓬勃发展的现状及其喜忧参半的社会经济影响。其次,阐述了适度消费信贷有助于平滑消费。再次,分析了过度消费信贷容易导致透支未来,给出了促进消费信贷发挥平滑消费的积极作用与削弱透支未来的消极影响的政策建议,包括健全征信体系和落实消费金融“场景化”等。最后,总结了适度消费信贷有助于平滑消费、过度消费信贷易导致透支未来对经营信贷的启示。

近年来消费金融[1]蓬勃发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消费信贷[2]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住房、用车,到电脑、手机,甚至买衣服、看电影都可以分期付款。25岁的刘某在天津一家创业公司担任行政助理,2018年她用招商银行信用卡刷了一台联想笔记本电脑,2017年用蚂蚁花呗分24期购买了一部华为P10手机,甚至报名沪江网校的日语课也用的是6期分期的京东白条。[3]消费信贷的触角已延伸到人们生活的许多角落。

消费信贷成功地帮助许多消费者实现了消费平滑。例如,律师吴某十分热爱旅游,虽然他工资并不低,但动辄上万元的出游费用也让他有些为难。2017年“十一”假期吴某在“去哪儿”旅行网预订往返机票和酒店住宿时选择了12期分期。分期付款减轻了吴某的用钱压力,避免了消费的太大波动,平滑了消费。[4]

然而,消费信贷也“误伤”了不少消费者,导致他们透支了未来。例如,初入职场28岁的曲某还在用工资一点一点地“填窟窿”。在北京读研期间,她每月在花呗上动辄花费数千元。因为当时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她每月只能还款最低额度,剩余部分自动转下月收利息,如此“滚雪球”。[5]许多消费者都有类似的情况,在使用消费信贷时看似潇洒,却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自己的未来。

通过上文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消费信贷的影响因人而异,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随着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消费信贷与人们的生活越发紧密结合,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那么,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究竟对经济社会有何影响?其中,消费信贷对平滑消费和透支未来的具体影响又是怎样的?我们应当如何发挥消费信贷平滑消费的积极作用,削弱其透支未来的消极影响?消费信贷影响平滑消费和透支未来对经营信贷又有何启示?下文将探讨上述问题的答案。

一 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喜忧参半

近年来消费金融发展势头迅猛,发展前景可期。第一,消费金融市场需求强劲喷发。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消费信贷大受欢迎,2018年消费贷款达37.8万亿元。[6]第二,消费金融机构纷纷涌现,逐渐形成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电商消费金融等多方林立的局势。第三,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国务院和银保监会纷纷释放出积极的政策信号,鼓励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信贷模式和产品创新。[7]第四,消费金融仍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尤其是以购物分期为代表的短期消费贷款。2018年我国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约为短期消费贷款的3.29倍。[8]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指出,这一比例远远高于美国等成熟市场,未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升级,短期消费信贷还有不小的增长空间。[9]

但是,在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些风险隐患开始在人们身边初显苗头,逐步积累扩大。那么,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究竟对社会经济有何影响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

(一)消费金融蓬勃发展之“喜”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帮助一些消费者平滑了消费,提高了效用。不仅如此,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还有诸多“可喜之处”。

首先,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为更多的群体提供了消费信贷服务。2009年以前人们对消费信贷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房贷、信用卡以及银行较为严苛的申请条件(固定收入证明、抵押、担保等)。2009年,银监会发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随后我国首批4家消费金融公司应运而生。其后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等相继涌现,与之伴随的是不断放低的信贷门槛。受益于“无抵押、无担保”的宽松条件,被排斥在银行大门之外的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获得消费信贷。例如,只要芝麻信用满600分,有实名认证、支付宝活跃度和一定的支付宝余额,消费者就可以开通蚂蚁花呗。北京某大学的大三学生王某说,他周围90%以上的大学同学都使用过消费信贷。[10]

其次,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消费的优化升级[11]。消费金融促进了“品质化、个性化、体验式”[12]的消费升级。例如,消费金融帮助肖女士一家提升了生活品质。新购的住房装修完后,肖女士一家资金已十分紧张,但是刚有了孩子的肖女士仍想提升生活品质。通过海尔消费金融12期免息的“0元购”,她购入了海尔旗下令她心仪已久的“双子云裳”洗衣机。这款洗衣机可将大人与孩子的衣服分开洗,提高了肖女士一家的生活品质。[13]再如,消费金融覆盖了旅游、文化、教育、体育、健康、医疗等多领域的消费场景,线上线下结合日益紧密,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 “体验式”的消费升级需求。“90后”的晓某刚开始工作没多少积蓄,但通过申请招商银行的消费信贷产品“薪享贷”,已经实现了环游欧洲的愿望。[14]田长海和刘锐(2013)、温雪等(2018)研究表明,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的确对消费升级有促进作用。

最后,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内需,拉动了经济增长。近年来我国GDP增速节节下降,2018年已跌至6.6%。现如今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15]之一,已经取代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018年消费对GDP增速的贡献率是76.2%。[16]这其中蓬勃发展的消费金融功不可没。在一定程度上,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刺激了消费需求的释放。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消费信贷的确对消费有正向影响(李广子、王健,2017;李佳等,2018;李江一、李涵,2017;温雪,2018)。

由此可见,消费金融蓬勃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但是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是否百利而无一害呢?答案是否定的。

(二)消费金融蓬勃发展之“忧”

消费信贷是一把“双刃剑”。除了上述积极影响外,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令人担忧。除了前文提到的消费信贷可能会使部分消费者透支未来,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还带来了其他一些风险隐患。

首先,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助长了“隐形贫困人口”的超前消费行为,超出了其经济承受能力。什么是“隐形贫困人口”——朋友圈里晒旅游照、住星级酒店、用最新苹果手机,但实际上却没有储蓄,还可能是“房奴” “车奴” “卡奴” “花呗奴”的人群。武晓伟等(2018)指出,“隐形贫困人口”指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但实际上是非常穷的人。他们的研究还表明,这一名词总结出一些人群收入与消费不均衡的尴尬境地。例如,从事游戏行业的赵某在2018年支付宝消费共8万元,领先96%的同龄人,饮食消费超2万元,交通出行、文教娱乐也超3万元,其中90%以上都是用蚂蚁花呗支付的。他看似实现了“账单式小康”,却在用税后8000元的月收入支撑着多则上万元的月负债。赵某自嘲自己是工资的中转站,钱刚发到手中就要拿去还款。[17]广州白领姚某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尽管一个月的固定债务达7000元,但在2019年2月14日的情人节她还是用信用卡透支了一台价值2000元的游戏机送给男友。姚某表示自己工作三年,不但没有存款,反而处于负债状态。[18]据智联招聘《2018年白领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的数据,两成白领与姚某一样欠下债务。

其次,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衍生了虚假宣传、过度诱导等乱象,社会影响恶劣。一方面,变相收费、刻意隐瞒收费信息等行为屡见不鲜。北京消费者胡某于2018年5月欲购买一部价值3000多元的手机。手机店的店员告知他,通过某消费金融平台分期付款不需要很高的利息。但是胡某签合同时还没来得及查看还款方式、每月还款金额等信息,店员就把合同全部拿走了。据店员介绍只需还3600多元,最后胡某发现实际需还款5500多元。[19]另一方面,“现金贷”“校园贷”“套路贷”等乱象频发。“滴滴顺风车命案”司机被爆背负多笔现金贷,[20]早在此前就有因“校园贷”致使大学生跳楼身亡的惨剧发生,[21]此类新闻屡见报端。“校园贷”等现象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22]再次,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使隐私泄露的信息安全问题更加严重。不少消费者明明没有贷款,却被催收电话、短信频繁骚扰。个人信息被泄露、身份信息被盗用等一系列问题让消费者不堪其扰。2018年,在江苏某医院工作的赵某陆续收到某分期平台的催款短信,但他从未注册过,也未在该平台购买任何商品,之后投诉无果。[23]还有后果更严重的案例——巴彦淖尔的于某反映,他的身份证被人盗用在呼市武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贷款5万元且至今逾期,导致他申请房贷、信用卡等都屡屡碰壁。[24]

最后,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殷剑峰和王增武(2018)研究发现,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五年前(2002—2007年)有一个重要前兆——居民部门的债务规模上升了39%。对比过去的五年(2013—2018年),我国居民部门债务规模上升了58.55%,是美国的1.5倍。[25]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指出,我国居民部门债务风险目前总体可控,但债务积累过快需予以关注。消费金融的迅猛发展在居民债务增长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在2013—2018年期间,消费信贷在居民部门债务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消费贷款占住户贷款的比例从65.37% 增长到78.92%。[26]因此,我们需要高度警惕消费金融的过快发展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客观看待消费金融蓬勃发展的这一现象。一方面,它能够帮助一些消费者平滑消费,为更多的群体提供消费信贷服务,促进消费优化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也使部分消费者透支了未来,助长了“隐形贫困人口”的超前消费行为,衍生了行业乱象,加重了信息泄露问题,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下文将聚焦探讨消费信贷对平滑消费和透支未来的影响。

二 适度消费信贷有助于平滑消费[27]

前文总结了消费金融蓬勃发展的影响是喜忧参半的。在诸多积极影响中,本文主要关注消费信贷对平滑消费的积极影响。孙从海(2003)指出,根据流动性约束理论[28],消费信贷有助于平滑消费(前提是适度的消费信贷)。那么是什么掣肘了消费平滑?消费信贷在平滑消费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一)流动性约束[29]掣肘消费平滑

根据持久收入假说[30],平滑消费是个体获得一生最大幸福(最大效用)的最优决策。经济学中理性人的目标是一生效用最大化,即获得最大的终生“幸福”。“幸福”的直接体现就是消费,[31]并且人们希望消费是确定的(大多数人是风险厌恶的)。因此,个体在考虑多期决策时,最优决策是根据个体的持久收入进行跨期资源配置以使消费保持平稳,避免太大的消费波动。通俗地说,一个理性人应将自己一生的收入总和平均到每天来花,就能获得一生的最大“总幸福”。

但是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和消费平滑时会受到流动性约束的掣肘。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人们“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但是购房、享受生活,以及抵御风险等需求都会伴随着流动性约束。

首先,巨大的房贷压力收紧了消费的流动性约束。如今我国房价仍然居高不下,住房自有率却高达90%,远远高于美国的64%。[32]2018年,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占住户贷款的60.53%。[33]购房开支的骤增透支了部分居民的消费能力,对消费形成了较强的流动性约束。[34]“房奴”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尤其是年轻人。月供“压力山大”的小颜,每个月工资8000元,公积金每月只有2000元,而月供是6600元。她表示有时还需要家里的接济,比如自己买了个新手机,当月就入不敷出了。[35]

其次,消费金融刺激下的“消费狂欢”加剧了流动性约束。除了火爆的“双十一”,[36]还有“双十二”“6·18年中购物节”“3·8女王节”……“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消费狂欢”,掀起了全民购物的热潮,同时也加大了消费者的流动性约束,“剁手党”“吃土党”成为许多年轻人的自嘲。财务吃紧的窘境令许多消费者“购物剁手一时爽,回看余额两行泪”,难以做到消费平滑。

最后,复杂的背景风险带来的冲击也会收紧流动性约束。收入风险、失业风险、健康风险、死亡风险等带来的冲击都会收紧流动性约束,对家庭和个体的消费和福利造成很大的影响(齐良书、李子奈,2011)。“90后”小夫妻小余和小黄两人的月收入约1.6万元,月供约7000元,小日子过得还算有滋有味。但是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两人都职场失意,收入急剧下滑4000多元。收入风险带来的冲击使小两口只能缩衣节食、放弃精神享受。[37]

由上述分析可知,平滑消费对人们获得幸福十分关键,但是流动性约束却在许多方面阻碍和制约了消费的平滑。那么,消费信贷对掣肘消费平滑的流动性约束有何影响?消费信贷在平滑消费中能够起到何种作用?

(二)适度消费信贷有助于放松流动性约束

流动性约束掣肘了消费平滑,而适度消费信贷能够放松消费者的流动性约束。不同的消费信贷产品在不同的消费场景中都能够发挥这一作用。

适度的消费信贷有效缓解了流动性约束,从而平滑了消费(孙从海,2003)。首先,住房贷款有效缓解了购房的流动性约束,分期付款的使用能够让消费者在买到住房的前提下,使个人和家庭的消费相对平滑。其次,消费信贷能够缓解因“消费狂欢”的短期密集支出带来的流动性约束。现如今各种购物节成为消费的狂欢,却也成了消费信贷的“主战场”,消费信贷在各种购物节大行其道。2018年“双十一”,京东白条累计提额达800亿元,每人平均提额3126元;[38]花呗也是许多消费者排第一位的支付选择,花呗更给了十次提额的机会。消费信贷为“剁手党”缓解了流动性约束,使其能够将短期内的密集支出平摊在每个月,从而平滑了消费。最后,消费信贷缓解了各种风险、冲击造成的流动性约束。以健康风险为例,据融360的数据,13.27%的消费者使用消费贷款是为了给亲人治病。[39]2017年,亚心医院联合东亚银行在湖北省首次推出“医疗消费贷款”。患者的亲属在提供收入、房产、诊断证明等相关材料后,即可申请3万—20万元的低息贷款,有效缓解了患者及其家庭的流动性约束。[40]

相比于放松流动性约束的其他方式,消费信贷因其诸多优点而备受青睐。除了消费信贷可以放松流动性约束,楚克本等(2018)研究发现,社会保障体系等外部保障机制以及向亲戚、朋友借钱等内部保障机制,也可以放松流动性约束从而平滑消费。但是消费信贷因为其特有优势而深受人们喜爱。首先,消费信贷不用负担人情债,因此有八成消费者借钱首选消费信贷。[41]在北京某媒体工作的李某就认为,消费信贷避免了向亲朋好友伸手借钱的尴尬。[42]其次,消费信贷无抵押担保、审核批准速度快。中国工商银行的超短期消费信贷“急用钱”的宣传语就是“急用钱吗?3秒到账,无须等待”。该产品具有随借随还、期限最短为1天的特点,这是为了方便服务超短期内无法周转资金的工行信用卡客户。[43]最后,消费信贷申请方式灵活、手续便捷。2018年广东省农信联社发布的互联网首款消费信贷产品“悦农e贷”,是与阿里云战略合作的创新成果。“悦农e贷”在广东农信手机银行可获得“一站式”、纯线上的贷款服务,涵盖贷款申请、审批、签约、放款全流程。这款产品安全、便捷、快速,在佛山农商行等试行期间,就获得了客户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44]

由此可见,适度消费信贷能够起到放松流动性约束从而促进平滑消费的作用。值得强调的是,只有适度的消费信贷才可能发挥这一积极作用。与之相反,过度的消费信贷则会带来许多消极影响。下文我们主要关注过度消费信贷容易导致透支未来的消极影响。

三 过度消费信贷易导致透支未来

适度的消费信贷有助于平滑消费,然而过度的消费信贷不仅不能平滑消费,还会产生过犹不及的恶果——透支未来。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过度消费信贷透支未来?过度消费透支未来又有哪些具体危害?

(一)过度消费信贷透支未来的影响因素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过度消费信贷行为,从而产生了透支未来的恶果?本文认为,过度消费信贷透支未来的影响因素可从国家、行业和消费者三个层面探析。

在国家层面,影响过度信贷透支未来的因素主要包括信用体系和消费文化。一方面,我国信用体系尚未完善。虽然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卓有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目前还尚未健全。由于信用“信息孤岛”并未被完全打破,“多头借贷”“以贷养贷”过度借贷等行为并未得到完全约束。小孔在大学时因为贪图享受、过度消费信贷,走上了“以贷养贷”的道路,共在72家网贷平台上贷了款。2018年,他刚刚大学毕业就被300万元的债务缠身,不堪其苦。[45]直到2018年1月,央行受理了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旨在将孤立的、隔绝的信用信息渠道打通。但是,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依然在路上。另一方面,如今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社会消费文化不同往日。“享受消费,活在当下”是很多年轻人的态度。改装全进口Minicooper汽车、购买上万元的日本限量版钢笔。据《天府早报》报道,对于2018年走进大学校园的首批“00后”大学生,电脑、手机、平板早已成了“老三样”,而数码相机、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的“新三样”逐渐成为“标配”。[46]年轻人选择“对自己更好一些”,更加追求品质生活,喜爱超前消费,却有很多在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发生了过度信贷行为。[47]勤俭节约的传统消费文化在当今的社会似乎已被渐渐遗忘。

在行业层面,影响过度信贷透支未来的因素主要包括消费金融机构的行为和行业监管的全面性与有效性。一方面,消费金融机构存在过度诱导等不负责任的行为。在政府的大力打压之下,虚假宣传、变相收费等行为已有所控制,但是对消费信贷的刺激和诱导仍然存在。无孔不入、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以及层层诱导的界面设置,都令消费者眼花缭乱、心痒难耐。上海青年鲁某认为,当购物车装满心爱之物,资金又捉襟见肘时,面对唾手可得的消费信贷,很少有人能忍得住。[48]另一方面,行业监管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监管的全面性与有效性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过度信贷行为。对消费金融机构来说,监管层既要严厉打压其诱导过度信贷的不当行为,又要鼓励其促进适度信贷的创新。对于消费者来说,监管层既要管控其不良和过度信贷行为,又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适度消费信贷。目前,我国消费金融的行业监管已经初见成效,但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消费者层面,影响过度信贷透支未来的因素包括消费者的金融素养、自我控制和心理账户[49]作用等。在金融素养方面,很多消费者没有足够的金融知识,对消费信贷也是一知半解。信用算力董事长兼CEO张某透露,许多初次借款用户被纳入黑名单是因为他们对还款流程不熟悉。[50]在自我控制方面,过度消费信贷行为更容易发生在自我控制较弱的群体。杨蓬勃等(2014)研究证实了自我控制越强的消费者过度消费信贷行为越少。在心理账户等心理因素方面,人们总是将现在的钱和未来的钱割裂来看(不同的心理账户),有“目光短浅”的“现时偏好型”效用(Meier and Sprenger,2010)。在花未来的钱时,人们易产生“麻木”的感觉,容易导致过度消费信贷。此外,人们还会对现金和信用卡等支付方式产生迥然不同的心理感受(Raghubir and Srivastava,2008; Soman,2001)。相比于现金,信用卡等消费信贷方式会减少人们消极的心理感觉。例如,赵某称花呗的数额更多像是数字的加减法,不像是有真实触感的钱。[51]曲某也坦白称,用花呗支付时感觉不到心疼,像花的不是自己的钱。[52]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来自国家、行业和个人层面的多种因素都会影响过度消费信贷,从而导致透支未来。那么,过度消费透支未来对消费者有何具体危害?

(二)过度消费信贷透支未来的危害

过度消费信贷透支未来的影响十分恶劣,危害不容小觑。本文将从财富和信用两方面分析过度消费信贷透支未来的主要危害。

过度消费信贷可能导致透支未来财富。据河南广播电视台2018年报道,28岁的农村小伙子小强家庭并不富裕,却十分爱面子。结婚和装修房子时花的十几万元,其中有八万元都是他用几张信用卡透支的。但是面临着每个月的房贷、车贷以及基本的生活开支,小强逐渐无法支撑债务。在他将信用卡全刷爆、所有朋友都借遍,又在50多个网贷平台贷款后,债务已经累积到十几万元,达到透支财富的极限。最后他还是靠全家人的东拼西凑才还清了债务。[53]因此,若消费者过度消费信贷,不加节制和约束地盲目追求“品质”生活,则可能透支未来的财富。消费平滑的本质是通过跨期配置资源使效用最大化。李佳等(2018)研究发现,如果消费者过度消费信贷会过多占用未来的资源,导致未来流动性约束更紧,产生透支未来财富的恶果。

过度消费信贷可能透支未来信用,影响未来生活。许多消费者由于过度使用消费信贷,造成逾期、违约等失信行为,[54]形成不良征信记录。这种行为现如今已经越来越无处遁形,而且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一方面,随着我国信用体系逐步健全,因过度消费信贷而失信的消费者逐渐无法藏身。2018年4月,由央行和发改委牵头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全面实施,形成了完整统一的主体信用档案。从京东白条的借款额度到共享单车的免押金,“信用网络”已经覆盖到越来越多的角落。[55]

另一方面,我国对失信人的惩治力度不断加大,过度消费信贷导致透支未来信用酿成苦果。过度消费信贷会对未来的出行、教育、就业、养老等方方面面都造成严重影响,得不偿失。失信人会被国家限制买机票、动车票、高铁票,甚至买房、炒股以及养老金都会受影响,子女也被禁止上重点私立学校。从2013年10月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累计限制1746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547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29万余人次。[56]成都法院还联合教育部规定,失信被执行人子女禁止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57]失信人的惩治领域还在不断扩大,将逐渐覆盖社会保险、知识产权、科研、医疗、婚姻登记等领域。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过度消费信贷容易导致透支未来的财富和信用,对未来生活、就业等诸多方面贻害无穷。前文还剖析了影响过度信贷透支未来的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层面的信用体系、消费文化,行业层面的消费金融机构行为、行业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以及消费者层面的金融素养、自我控制和心理账户作用等。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便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促进适度消费信贷平滑消费的积极作用,削弱过度消费信贷透支未来的消极作用。

四 引导适度消费信贷、谨防过度消费信贷的建议

消费金融应注重高质量发展方能当下有为、未来可期。消费金融的发展应当注重质量,扎扎实实,稳步进行,方能引导消费者适度消费信贷以平滑消费,避免过度消费信贷透支未来。下文提出了促进适度消费信贷平滑消费、抑制过度消费透支未来的六点建议。

第一,政府需要加快健全征信体系,推进联合惩戒体系,构建诚信社会。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快速扩张,政府和监管层应当严格控制信用风险。一方面,政府应该推动我国零散、孤立的各类消费金融平台接入百行征信,加快全国统一的征信体系建设,将多头借贷等不当行为扼杀于襁褓之中。另一方面,政府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有效执行手段,继续推进多层次、全方位联合惩戒体系,对消费信贷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双管齐下,树立“消费信贷”中“信用”之威严。构建诚信社会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注意激励与惩戒并举,同时合理把握信用数据的获取和用户隐私保护的平衡。

第二,政府需要严格监管消费金融机构,贯彻落实消费金融“场景化”。近年来出现的“现金贷”“套路贷”“校园贷”等种种乱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丧失了消费场景,不问贷款用途,或者是一味地纵容不良消费场景。政府需要严格监管消费金融机构,将消费金融“场景化”原则落到实处,严防无场景套现。同时,政府还需要谨慎控制有限消费场景,把易产生消费冲动的场景排除在外,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把控。

第三,消费金融机构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努力践行“负责任的金融”。“负责任的金融”不仅体现在保障客户的财产上,更进一步体现在机构能否提供匹配客户金融能力的服务与产品。[58]“了解你的客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准则。这个准则对消费信贷尤为关键,因为在许多消费场景下“无抵押”“无担保”“快速获得”等特征都加大了风险。因此,一方面,消费金融机构不得刻意诱导过度信贷,不得隐瞒客户,要根据客户的收入、金融素养、信用情况等综合因素进行合理授信、慎重授信、保守授信。另一方面,消费金融机构也需要充分认识到大数据的有偏性和片面性,客观、谨慎地使用大数据客户画像和风控模型。

第四,监管层需要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在消费信贷的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属于合约的被动接受者,一旦选择进入市场,其议价能力相对较低。一方面,许多金融素养较差、金融能力不高、风险意识不强的消费者很容易受到诱导和欺骗。另一方面,随着消费金融与数字技术的日益融合,消费者的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五,社会各界需要对消费者加强金融教育,帮助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在消费信贷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金融素养较差的消费者很难运用好消费信贷这把“双刃剑”,容易过度信贷导致透支未来。因此,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帮助消费者提升金融素养。不仅政府和学校需要加强相关宣传教育,金融机构更需将金融教育和金融素养的评估常态化、流程化。例如,一方面,在使用消费信贷之前甚至授信之前,消费者需要首先进行金融知识测试和学习金融教育小课程。另一方面,产生逾期、违约行为后,消费者需学习规定时长的金融教育课程,方可重新获得授信等。消费者自身也应当高度重视此问题,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自身金融素养。

第六,社会各界需要引导适度消费信贷的观念,打造全社会健康信贷的消费文化。如今,消费金融迅猛发展,各种消费信贷工具触手可及,人们很容易迷失在商家的过度宣传中。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引导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培养人们健康的消费习惯——既不能不敢使用消费信贷,浪费了其平滑消费的积极作用;亦不能不加节制,过度消费信贷致使透支未来。全社会需要共同营造健康信贷的氛围,打造健康信贷的消费文化,帮助消费者合理适度地运用消费信贷,充分发挥其平滑消费的积极作用,共享经济发展的美好成果。

总的来说,为了发挥适度消费信贷平滑消费的积极作用,抑制过度消费信贷透支未来的消极影响,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具体建议包括六点,分别着眼于征信体系、消费金融“场景化”、行业自律、消费者保护、消费者金融素养和消费信贷观念。那么适度消费信贷有助于平滑消费、过度消费信贷导致透支未来对经营信贷有何启示?

五 消费信贷影响平滑消费和透支未来对经营信贷[59]的启示

下文分析了适度消费信贷有助于平滑消费、过度消费信贷易导致透支未来对经营信贷的启示,并基于引导适度消费信贷、谨防过度消费信贷的政策建议,给出了引导适度经营信贷、控制过度经营信贷的建议。

类似消费信贷,经营信用贷款也需适度,过度使用经营贷款易导致资金链断裂、透支企业或个体未来。正如前文所述,一方面,适度消费信贷有助于平滑消费,是因为消费信贷放松了流动性约束。另一方面,过度消费信贷易导致透支未来的财富和信用。经营信用贷款也有类似的情况,一方面,适度的经营信贷有助于缓释企业或个体户、农户短期内的资金流动性,促进企业和个体户、农户的经营发展。另一方面,过度的经营性信贷加大企业杠杆率,当面临金融冲击、经营不善、积压存货等情况时,易致资金链断裂,透支企业等经营的未来发展和信用。

那么,如何促进适度经营贷款缓释流动性约束,避免过度经营贷款透支未来呢?借鉴对消费信贷的建议,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健全征信体系、落实经营贷款“场景化”、提升个体经营者尤其是农户的金融素养,从而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农村发展和金融供给侧改革。

第一,政府需要健全征信体系。这有助于发挥适度经营信贷缓释流动性的作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和农村发展。由于传统的经营贷款要求有企业厂房等固定资产抵押物,限制了一些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农户等及时得到贷款。最近,“信用”的力量逐渐凸显,经营性信用贷款开始通过缓释资金流动性,渐渐助力小微企业和农户的经营发展。例如,黑龙江税务局与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联合推出了“云税贷”“税易贷”两款银税互动信贷产品,可以帮助小微企业实现贷款申请、审批、授信、放贷的“一站式”完成。其中,企业的纳税信用状况作为审核的主要内容。2018年,黑龙江省已有2400余家小微企业成功申请到了共约3.5亿元的经营性信用贷款。[60]再如,在天津市推进、阿里巴巴授信下,天津市农户可以申请经营性信用贷款,包括种养殖业、涉农生产企业两种。[61]由此可见,企业税收行为、农户信用等信息,都对经营性信用贷款的获取大有裨益。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金融机构需要根据信用情况等进行合理授信,促进适度经营信贷缓释小微企业和农村个体户的资金流动性,最终通过金融供给侧改革,促进小微企业和农村发展。

第二,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需要落实经营信用贷款“场景化”。“场景化”的限制能够护航经营信贷保持适度,避免过度信贷、贷款被挪用等行为。以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为例,2018年5月蚂蚁金服参与其普惠金融建设,在短短四个月内就该县农户累计发放信贷近亿元,授信额度超3亿元。顺利的放贷进展离不开经营信贷的“场景化”。蚂蚁金服紧紧围绕“场景化”,从用户实名信息、淘宝交易地址等判断用户所在地,并通过相关数据对农户的养殖能力、农产品价格等外部环境进行预测分析。[62]蚂蚁金服帮助兰考县南马庄村29岁的彭某解决了鸡饲料的资金问题,南马庄村信用合作社负责人范某也为村中超市经营而获得了信用贷款。[63]

第三,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提升个体经营者尤其是农户的金融素养。金融素养在经营信用贷款中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只有具备一定的金融素养,个体经营者尤其是农户,才可能适度运用经营信贷,避免过度使用经营信贷。一方面,金融素养的提升有助于个体经营者适度运用经营信贷。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的一位养猪大户缺乏资金买猪饲料,但是由于缺乏金融素养,对经营信贷产品不了解,他只能干着急。还好该养殖户的情况被中国农业银行常熟分行任阳支行的职员平某了解到,紧接着平某帮助该养殖户申请到了无担保、无抵押的200万元信贷,雪中送炭。另一方面,具备金融素养可以帮助个体经营者避免过度经营信贷。黄某是北京市的一位农民,因开设一个养猪场向农村信用社贷款。因为贷款额度不够,又缺乏金融素养,他被信用社主任误导地借用了4个身份证贷款。最后经营失利,黄某无法偿还,反而损害了自己及四个同乡的信用。[64]因此,社会各界需要共同致力于提升个体经营者金融素养,充分发挥经营信贷缓解资金流动性的积极作用,避免透支未来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Meier S.,Sprenger C.,“Present-Biased Preferences and Credit Card Borrowing”,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2010,2(1):193-210.

[2]Raghubir P.,Srivastava J.,“Monopoly Money: The Effect of Payment Coupling and Form on Spending Behavior”,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2008,14(3):213.

[3]Soman D.,“Effects of Payment Mechanism on Spending Behavior:The Role of Rehearsal and Immediacy of Payments”,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1,27(4):460-474.

[4]楚克本、刘大勇、段文斌:《健康冲击下农村家庭平滑消费的机制——兼论外部保障与家庭自我保障的关系》,《南开经济研究》2018年第2期。

[5]李广子、王健:《消费信贷如何影响消费行为?——来自信用卡信用额度调整的证据》,《国际金融研究》2017年第10期。

[6]李佳、谢芸芸、田发:《消费示范效应下消费信贷对消费行为区域差异性影响研究》,《消费经济》2018年第6期。

[7]李江一、李涵:《消费信贷如何影响家庭消费?》,《经济评论》2017年第2期。

[8]龙海明、钱浣秋:《消费信贷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平滑效应——基于PSTR模型的实证分析》,《南方金融》2018年第5期。

[9]齐良书、李子奈:《与收入相关的健康和医疗服务利用流动性》,《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10]孙从海:《消费信用理论研究与经验考察》,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田长海、刘锐:《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消费经济》2013年第6期。

[12]温雪:《社会资本、消费信贷与农户家庭消费》,《消费经济》2018年第4期。

[13]武晓伟、王成龙、吴枋泠:《“隐形贫困”与青年群体生活态度的转变》,《中国青年研究》2018年第12期。

[14]夏谦谦:《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分析》,《中国物价》2018年第2期。

[15]杨蓬勃、朱飞菲、康耀文:《基于自我控制的消费文化对消费信贷影响研究》,《财经研究》2014年第5期。

[16]殷剑峰、王增武:《分配差距扩大、信用扩张和金融危机——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