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案例分析
- 赫晓燕 席家宁 公维军等
- 1572字
- 2021-09-24 18:47:48
推人
姓名:强强
性别:男
年龄:5岁半
行为描述:强强3岁时被送入普通全日制幼儿园,在幼儿园生活已经有两年多了。最近一段时间,老师发现,强强总是把小朋友推倒,并且这样的事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有时连续几天都会有小朋友哭着来告诉老师,强强又推小朋友了。在这期间,有几个小朋友磕破了头、腿、胳膊等。比如:有一次,强强猛地推了一个靠近门站着的小朋友,那小朋友没有任何防备,一下子碰在门框上,把头碰破了。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导致别的小朋友的家长多次来找幼儿园的老师和领导投诉。无奈之下,老师只好请强强的家长来幼儿园共同协商应对的方案。家长说,强强最近在社区里也多次出现突然推其他小朋友的行为,每次家长都会长时间地教育或惩罚(打)他。虽然当时他都答应得很好,说下次再也不推小朋友了,可是行为并没有什么改善,家长还是经常要向被推倒的小朋友和家长赔礼道歉。
功能假设:我们开始跟随强强进行观察和记录。通过连续一周的观察、记录、分析,我们认为,强强频繁出现推小朋友的行为,原因主要是语言沟通能力与社交能力不足。例如,在强强居住的社区,他经常会遇到一起玩的小朋友拿着他喜欢的玩具或食品。由于他用语言提出要求的能力不足,因此,只要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就会用手去抢。如果小朋友不给他,他就会用力推小朋友。强强有时推其他小朋友是因为他们妨碍了他。比如小朋友站在门口时,他要出去,他不会用语言请小朋友让开路,而是突然推开挡路的小朋友,直接冲出去。也有个别时候,强强是故意推人的,目的是引起老师或其他小朋友对他的关注。
解决方案:对于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解决策略。我们与接触强强的老师、家长以及照看人共同讨论了应对的方法和策略,要求所有接触他的成人都一致用下面这些方法处理他的问题,促进他语言能力的发展。
1. 鼓励强强用语言交流沟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首先,在家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强强增加了用语言表达自己需求的训练,有时会有意为他创造或设置一些情境,以增加他表达需求的机会。在社区里,家长会提前给几个经常同强强一起玩耍的小朋友做好工作,请他们配合帮助强强。当强强用语言向他们表达想要得到他们手中的玩具或食物时,他们如果把东西给了强强,强强的家长就会给他们一些他们想要或喜欢的物品。在做好准备后,家长会像影子一样跟在强强的身边。一旦他想要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或食物,家长就会让强强仿说:“给我玩玩/尝尝,好吗?”小朋友会立即把手中的物品给强强(因为事先已经达成协议,小朋友会得到他们的奖品)。经过大量的训练,强强运用语言表达自己需求的频率不断上升,推人行为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与此同时,其他的提高社交能力和语言沟通的训练课程也在不断推进。比如:当有小朋友挡了强强的路时,教强强说:“让我过去,好吗?”当小朋友想要他手中的物品时,教他说:“我再玩一会儿就给你玩。”当小朋友拿走了他喜欢的物品时,教他去找老师说:“某某拿了我的玩具不给我。”当他生气不高兴时,对妈妈说:“某某把球扔到我身上,砸疼我了!”当看到小朋友带了新的玩具时,对爸爸说:“我也想要一个某某那样的玩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干预,强强用语言表达个人需求和愿望的能力大大提高,推小朋友的行为基本不再发生。
2. 在这一段时间里也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情况。例如,当强强用语言表达他的需求之后,小朋友并不把手中的物品给他。由于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他仍然会生气并用力去推小朋友。我们会在强强刚刚出现这类行为的一瞬间,从他的身后控制住他的双手,同时给予语言提示:“不可以。”同时目光坚定,表情严肃,所有的动作都在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绝对不可以推小朋友。刚开始控制强强的时候,他会大喊大叫。但在我们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这种行为逐渐减少。当他推小朋友以引起老师注意时,我们也会以同样的方法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强强推人的行为几乎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