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想说爱你不容易

我们不宜锚定在先入为主的成见和别人的眼光上去评价保险,我们对保险的认知也会因为自身的经历、时光的雕琢而天翻地覆。

2007年,我从西南财大毕业,心里怀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一路过关斩将,进入梦寐以求的深圳建设银行工作。在那个时候,除了少数同学会选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非金融国企或成为公务员之外,进入银行工作基本上就是财大毕业生的“标配”,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选项。

进入建行之后,我的第一个岗位是柜台。因为曾经的监管对银保合作方式没有限制,于是,前后有多家保险公司人员在我行驻点,一边销售,一边协助大堂经理维护秩序和提供客户服务。因为与保险公司人员的频繁接触和深入了解,我对保险人及保险这个行业生出几分好感。

可是,后来我才慢慢发现,像我这样对保险行业有着先入为主的好印象的人,其实只是少数。许多人对这个行业的印象偏向于负面,比如觉得业务员不专业,存在销售误导和过度推销的现象,亲情“绑架”也是常态;或者一些人曾经基于各种原因理赔被拒,认为保险公司就是“这也不赔,那也不赔”,买保险就是“坑”,从此讳谈保险这件事情。

也就是说,因为他们过往的经历,导致他们对保险行业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坏印象。但是,这就意味着他们不需要保险吗?

当然不是。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需要保险,他们只是因为不了解或曾经遇到不靠谱的保险人,误以为自己不需要保险。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保险自身的特殊性,也让它相较于其他普通商品而言显得与众不同,容易成为争议的焦点。具体而言,保险有三大特点。

一、天然的产品“缺陷”——没有体验感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许多原本普通甚至滞销的商品,一旦被拍成视频或者搬上直播,一下就变得炙手可热了?”这不是因为商品变了,而是体现商品价值的方式变了。

相较于冰冷的文案和静止的图片,商品在镜头面前“眼见为实”的生动展示和主播恰到好处的表情语言,极大地增强了消费者的体验感和信任度,再加上卖场氛围和价格策略的推波助澜,很容易激发出消费者“自己说服自己”的购买冲动,效果远远优于传统消费模式下业务员“掏心掏肺”的千言万语。

这个逻辑,我们通过“口红一哥”李佳琦在“双11”当天,仅靠直播涂口红就能创造单人销售额超10亿元的奇迹得到印证。

但是,这样的奇迹永远不可能在保险界发生,哪怕让李佳琦来卖保险也不例外。因为,保险本身是一种没有体验感的商品,它既不像口红可以涂在嘴上,也不像衣服可以穿在身上,更不像房子可以住在里面。

保险的载体是一份保险合同,内容是关于老、病、死、残的赔付要求和标准,这其中的任何一项,不仅无法通过演示让人产生购买冲动,而且即使买回去了,也常常有人因为读不懂条款,而产生误会甚至纠纷。

因此,“没有体验感”算是保险的天然“缺陷”,加大了它被了解和被销售的难度。

二、“反人性”的购买规则——总是卖给“不需要”的人

为什么说保险总是被卖给“不需要”的人?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已经躺在了医院病床上,面对高额的医药费和ICU账单,他或她(以下简称TA)一定希望自己有足额的医疗险能够报销,对吧?不仅如此,TA一定还希望能得到一大笔重疾赔款,让自己可以在医院内好好治病,出院后安心养病,不用为治疗费和未来生计发愁。

这时,如果我们问TA:“你觉得自己需要保险吗?”

不用怀疑,此时TA一定会回答:“十分需要!”

可现实是,TA在这个时候还能买保险吗?当然不能。并且,不仅是现在不能买保险,TA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终身都有可能买不了保险。

相反,如果一个人看起来非常健康,对保险也不够了解,这时如果我们问TA同样的问题,TA的回答可能就十分不同,像“我考虑考虑,以后再说”“我想买,但老公/老婆不同意,所以就算了”“不需要,我有社保”“我不会生病,万一生病了,我还有房子可以卖”“保险都是骗人的”“我已经买了很多保险(理财型)了”等,都是常见的拒绝回答。

总之,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当一个人有条件购买保险时,TA往往认为这件事不重要,不急迫,甚至没必要;可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需要保险时,TA往往已经丧失了购买的资格。

保险的“反人性”就在于此,一场成功的保险销售,就是和健康的人谈疾病,和安全的人谈意外,和活着的人谈死亡。如果人们没有“在天晴时修屋顶”的观念,那自然很难接受保险,而如果长时间“无保裸奔”,就难免遇到“屋漏偏逢连夜雨”的不幸。

三、保险是买对还是买错,要理赔时才知道

假如我们买了一件衣服,质量好不好,穿上就知道了。可如果我们买的是一份保险,到底是买对还是买错,需要理赔时才知道。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重要。想象一下,假如我是一个对保险一无所知的“小白”消费者,我想要购买一份重大疾病保险,于是,我找到一位“对”的业务员,购买了一份“对”的“重大疾病保险”。若干年后,我不幸患病需要理赔,可当我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时,才发现这是一份“错”的保险——曾经以为的“重大疾病保险”其实是一份终身寿险。这个时候,不管问题最终如何解决,我急需的重大疾病保险赔款一定是没有了。不仅如此,我以后想要再购买真正的重大疾病保险,也基本不可能了。

在保险业曾经粗放发展的时代,消费者对保险这个新生事物普遍缺乏了解,再加上从业者整体专业化程度不高,成交多以亲戚单和人情单为主,所以,由于买错产品或未如实健康告知而导致不能理赔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也是许多消费者对保险有成见的重要原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曾经的一次不愉快的经历,足以让人们从心里把“保险”二字拉入黑名单。

但是,这样的成见其实与前面提到的“坏印象”一样,说到底,都是先入为主的观念惹的祸。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信息的传播者给接受者提供的是也仅仅是故事表象的描述,而背后隐去的细节、立场、情绪、心理才是其得出结论的诱因。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宜锚定在先入为主的成见和别人的眼光上去评价保险。相反,不管是对道听途说的观点还是专家“大V”之言,我们都应该有独立的洞察和判断,我们自己对保险的认知也会因为自身的经历、时光的雕琢而天翻地覆。

现在,我国的保险行业历经了从粗放普及到规范发展的“前世今生”,特别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于2018年3月合并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保监会)之后,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保险公司百家争鸣,中介、兼业渠道各显神通,还有各大保险自媒体站在消费者角度担任着“行业观察员”的角色,大家在共同的监管下各施所长,公平竞争,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的信息渠道和产品选择。

因此,我们尽可以抛开过去对保险的种种偏见,把它仅仅当作一个解决问题的备选工具,平心静气地看看它是否有用,因为买保险本来就应该是件简单而纯粹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