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企业架构理论的演进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软件危机。在“先写了再说”这一粗犷的早期开发理念的指引下,软件在交付周期、开发成本、软件质量、需求管理等方面全面失控。于是,软件行业开始反思,并借鉴了制造业和建筑业中的管理方法,逐步形成了软件工程理念,提倡以工程的方式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也诞生了第一个基于案例观察形成的工程方法论——瀑布模型。瀑布模型自诞生起就褒贬不一,但是,批评不能抹杀其开创性地位。

但是前辈们在实践中发现,仅有过程管理是不够的,作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软件设计也需要提高。于是,企业架构理论诞生了,它真正让软件设计者认识到企业端软件开发绝不仅是实现功能。

由于企业架构理论的视角相对较宽,理论研发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在近30多年的理论演进过程中,并未出现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但这并不奇怪,因为要证明一个架构理论在其提出者所在的环境中适用,还要保证在其他企业甚至跨行业的企业中也能适用,是一个很困难且需要时间不断去验证的过程。

在本书的第1章,笔者基于个人有限的理解,与读者共同回顾一下企业架构理论发展过程中较有代表性的几个理论,通过“温故”为本书后续的“知新”做个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