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说,“子不教,父之过。”这在当下居然被解读为了:子女不教,只是父母之过。其实不然,在我看来,除了父母,这社会的大环境,这世界的其他人,还有我自己,这些都是影响因素。
就我,六七岁前,未识得对错,是父母事业的奋斗期;六七岁后,学习辨对错,是父母的事业黄金期;初高中时,明辨得是非,是我的住校期;上大学后,三观渐成形,是我离家的求学期。除去相互间做饭、工作、上学和睡眠的时间,其实父母也不过是陪伴在侧那么短短屈指可数的几年而已。
我爱我的父亲,我知道,犯了错误有他训诫是件值得我庆幸的事。我爱我的母亲,我明白,做错了事有她教化是我修来的毕生福气。若都没有,我也该学会如何爱自己,在成长的路上,主动地去探索,去分辨,去改正。若都有,我也该培养自己对人事物的独立见解和提升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
从小到大,我犯过的错,都属我的不是,多与父母无关。小时候,犯了错,偶尔也能被谅解,就只是因为当时年纪尚小,对是非对错还无法辨别。可随着我不断成长,我也便知晓年龄不该总是作为屡次犯错的借口,而应自觉地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起责任。
父母对我,有着教育的责任,正如,我对父母,有着尽孝的义务。所以,在成长过程中,若有行差踏错,我便会听从父母的谆谆教诲,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省和反思,做正向反馈,做定期复盘,直到完全地改邪归正。这才对得起父母,也才对得起自己。
也从中,更好地理解父母,更好地成就自我。也是,真正地为爱而生,为爱奔赴。
有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自然也不会例外。我的父母也和大多数别人家的父母一样,总在我犯错时,以自己走过的路,吃过的盐,来教训我。其中,总有那么些自以为是。而我,能忍则忍,不能忍就反了,后者通常都是棍棒打骂收尾。幸好,活到了当下,只能说,我是真的足够幸运。
老人又言,“打是爱,骂是亲。”年少的我,也信过。后来,我只觉得这话背后也满是意味深长呀。小孩抑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打打闹闹也就算了,怎么大人的打骂也合理成这般省事儿了呢?也还真的有不少人信了。例如我的父亲,就凭这等“实力”,对我百般亲厚。
也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面对出身棍棒下的父亲,我也只能尽我所能地去理解他,去多担待些。毕竟,对于一些孩子而言,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一辈子都难以放下的。他对我的爱多少是有些粗暴的,正如我对他的爱多少是有些青涩的。
曾一度,他也自责,也悔恨,也会怀疑自我,还会担心我是否会因此恨他。后来,长大些,我也正式地,郑重地,和他沟通过。我说,我从未恨过他。我只是对他的教育方式不是很认同而已。
若我只因被打了被骂了,就看不见其背后的是非对错和用心良苦,那我对父母的爱也太浅薄了些。有些爱,即便方式不友好,它也绝对不是毫无缘由的。所以,理解和沟通在任何的情感里都十分重要,否则哪怕再爱,爱得再深,也可能终是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