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南明河水系健康管理
- 商崇菊 齐青青 乔鹏帅 郝志斌 黄丽
- 3387字
- 2021-10-22 20:08:09
2.3 城市发展历程
1.1949—1978年
贵阳人民为了尽早摆脱贫穷落后的命运,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在振兴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走过了曲折奋进的道路,从时间顺序看,贵阳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57年。1949年11月,贵阳市进行土地改革,实行农业合作化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加快了贵阳市的经济恢复,为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7年生产总值达到1.92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1.53倍,平均每年增长12.3%;农业总产值达到1.03亿元,是1949年的1.83倍,平均每年增长7.8%;工业总产值达到1.75亿元(不含三县一市),比1949年增加了14.4倍,年均增速达4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3亿元,比1949年增加了2.3倍,平均每年增长16.2%;全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0.38亿元,比1949年增加了20.9倍,平均每年增长55.4%。物价稳定、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全市政治、经济形势呈现一派安定团结、欣欣向荣的局面。
(2)第二阶段:1958—1965年。1958年,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思想指导下,新建了贵州铝厂、贵阳钢铁厂、贵阳电视机厂、贵阳轴承厂、贵阳轮胎厂、贵阳水泥厂、贵阳棉纺厂、贵阳日化厂等一批企业,使贵阳市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同时新建了贵阳工学院、贵阳财经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阳民族学院等一批大专院校和贵阳第一、第二工业学校、贵阳商业学校、贵阳水利电力学校、贵阳城市建设学校、贵阳气象学校等中专学校,建立了贵阳科学院等一批专业科研机构,为贵阳市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由于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了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急剧推进,在农村高级合作社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情况下,强行实行了人民公社化,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连续四年下降。1960年农业总产值减少到0.84亿元,仅为1957年的59.6%(按可比价计算),耕地面积下降到106.19千公顷,只相当于1957年的90.3%;农作物播种面积下降到118.89千公顷,只相当于1957年的87.7%;粮食和烤烟的产量大幅度下降,仅相当于1957年的64.9%和28.6%;重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9.1%猛增到52.5%。这一阶段不但没有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反而导致了生产力下降,市场供应紧缺,人民生活陷入困境。1958年12月—1963年10月期间,惠水、清镇、开阳和修文四个县的管辖权也进行了调整。
为了扭转困难局势,从1963年起,贵阳市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整顿、充实、提高”的方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缩短重工业战线。经过三年的调整,工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1965年生产总值达4.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62年增长78.1%,工农业总产值比1962年分别增长77.6%和64.9%。
(3)第三阶段:1966—1975年。国家在贵州省进行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内迁一批工厂到贵阳市,组建了新天精密光学仪器公司、贵阳仪器仪表公司、铁道部贵阳车辆厂、第三、第六、第七砂轮厂、贵阳柴油机厂、贵阳工具厂、贵阳电线厂等一批企业,使贵阳市工业生产力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为后来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但由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得刚刚好转的贵阳经济又惨遭破坏,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工业管理一片混乱。这段时期,贵阳市经济的发展时起时伏,1967—1969年,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下降3.6%;1970年和1971年平均每年增长34.6%,1972年和1974年平均每年下降12.6%,1975年又开始回升。
(4)第四阶段:1976—1978年。1975年召开的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周恩来总理遵照毛泽东指示,重申了全国人大第三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分两步走、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为全国经济的发展规划了蓝图。1977—1978年,贵阳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9.1%,但由于对十年动乱给经济造成的后果估计不足,在指导思想上仍沿袭了过去“左”的错误,因此这两年不仅没有改变国民经济原来存在的比例严重失调状况,而且各种矛盾显得更加突出。
2.1979—2008年
该时期是贵阳市发展最快、变化最大、人民享受实惠最多的时期。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贵阳市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全新时期。贵阳市的改革开放事业,经历了由农村到城市、由局部到整体、由单向推进到综合配套、由全面实施到重点突破等渐进式的改革过程,大致可将1979—2016年分为探索起步、全面展开、制度创新、攻坚克难、全新发展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84年,探索起步阶段。这个时期,贵阳市人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各项改革的展开,使长期封闭的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1983年,贵阳市生产总值增速达到了1979年以来的第一个峰值(16.9%)。1979—1984年贵阳市GDP年均增速达10.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7.8%,粮食产量年均增速达2.7%,乡及乡以上工业增长值(不含三县一市)年均增速达13.2%,农村与城市居民收入比由1980年的1∶1.80缩小到1984年的1∶1.64。
(2)第二阶段:1985—1991年,全面展开阶段。在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后,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入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着重扩大企业自主权,促使企业自主经营;放宽政策,减税让利,改革分配制度;进行价格改革,逐步由以放为主的“双轨制”转变为市场机制为主的“单轨制”;简政放权,转变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管理方式;制止对企业乱摊派等改革。同时,重视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建设,发展消费品市场,建立生产资料、资金、劳务、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在各项改革中,取得突出成效的是:①建立街道财政,改革区街道财政体制;②实行蔬菜生产、科研、销售“一条龙”,改革蔬菜产销体制;③实行多家办公交通,改革社会公交体制。1985—1991年,贵阳市GDP年均增速达9.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4.8%,粮食产量年均增速达0.3%,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不含三县一区)年均增速达8.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达13.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16.1%。
(3)第三阶段:1992—1996年,制度创新阶段。1992年8月,国务院批准贵阳市为内陆开放城市,并赋予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拉开了贵阳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序幕。贵阳市进入了划时代的发展阶段。1999年5月,贵阳市委批准成立对外贸易西南商行,首先在云南边境建立贸易分行,第一次打开了从内陆向边贸发展的大门,迈出了“敢冒敢闯”的第一步。贵阳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各项改革的全面深入,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有经济改革以优化资本结构为主线,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并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市场体制建设步伐加快,农村改革和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新进展;住房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初见成效,开辟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贵阳市安家落户。市委、市政府构想的贵阳市发展蓝图,还包括旧城改造。1992—1997年,新建和拓宽改造了45条城市道路和17座桥梁。1997年,龙洞堡4D国际机场建成通航,使贵阳市经济综合实力提升步入了新轨道。1992—1996年,贵阳市GDP年均增速达10.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8.0%,粮食产量年均增速达4.2%,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达13.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23.5%。
(4)第四阶段:1997—2002年,攻坚克难阶段。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运用区位、交通、资源以及物质基础的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办乡镇工业小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行“退二进三”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整治客运市场,发展公交事业,不断丰富城市发展渠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996年,国务院批准贵阳市实行“市带县”体制,改变了贵阳市大城市小郊区的市情特征,扩大了贵阳市资源配置的空间,开创了更大的发展前景,三县一市(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清镇市),划归贵阳市管辖后的短短几年间,城镇和农村改革就呈现了骄人的成就。1997—2002年,贵阳市GDP年均增速达11.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8.8%,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速达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7.0%。
(5)第五阶段:2003—2016年,全新发展阶段。
贵阳市紧抓新世纪、新国际环境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以“六有”民生工程为主要途径,构建和谐贵阳市的战略决策,着力加快城市化进程;2003—2016年,贵阳市国民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达14.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7.8%,粮食产量年均增速达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4.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达12.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