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生态河流规划设计
- 牛贺道
- 2591字
- 2021-10-22 21:12:14
1.4 河流与城市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在西周大量兴起。西周实现分封制,诸侯在封地建造都邑,形成中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争霸导致城市建设第二次高潮,并且突破了周王朝对筑城规模的限制。在隋唐宋元明统一时期,城市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得到了极大发展,形成了不少领先世界的大城市,如长安、洛阳、东京、杭州、南京、北京等。在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朝,沿海城市发展较快,内地城市变化微小。新中国成立后,旧中国留下的衰败的城市得到全面发展,尤其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国逐渐进入了城镇化的快车道。城市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受政治影响,中国古代城市大都位于中央、州县统治机构的所在地。经济则是促进城市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促进人口的聚集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河流在水源、运输、防御等方面,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安全,从而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需要饮水,手工业生产也需要用水,这就需要水源。城市居民不事耕种,需要从城外运送粮食,手工业者生产需要原料,产品需要卖到城外,这都需要运输,水运则是古代最便宜的运输方式。河流也常被用来作为城市的防御设施,是城市的选址的考量因素之一。所以河流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河流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1.4.1 水源影响城市选址
水源决定古代城市的选址,既要保证用水量,又要保证防洪安全,地形地貌也要符合“风水”(图1.4-1)。以苏州城为例。《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伍子胥建言国王“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的兴霸路线,被委托建阖闾城(今苏州)。伍子胥乃“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于公元前514年开始筑城。2500多年后的今天,苏州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位置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为独特风貌,成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管子·乘马》中说:“凡立国都,非大山之下,必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再如,西安市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都城历经变迁,但依水建都十分明显(图1.4-2)。
图1.4-1 古代城市选址的理想模式[3]
图1.4-2 西安都城变迁
1.4.2 水运影响城市兴衰
河流运输,对城市的发展影响巨大。农耕时代,水运是最便利的运输工具,可以运粮、运货、运兵、运客。在一些河流的交汇点形成商业都会,手工业集中,商业发达。河流运输的影响,从大运河可见一斑。著名的大运河影响了中国千余年,尤其是一批沿河城市的兴衰。587年,隋文帝为兴兵伐陈,开始修建运河;以后为了将江南的粮食和纺织品运送到北方,隋炀帝又陆续开凿了数条运河,最后建成以洛阳为中心,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运河连接而成,西接大兴,南通余杭,北通涿郡,全长约2700余km的大运河。大运河连通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图1.4-3)。在运河沿线,发展起了一批繁荣的商业都会,如汴州、泗州、淮阴、苏州、扬州等。元朝对大运河取直疏浚,形成了全长约1800km的京杭大运河(图1.4-4)。京杭大运河带动了一个沿运河的城市带,如杭州、天津、沧州、德州、临清、济宁等。清朝时大运河淤积,仅能部分通航,加上海运的兴起,大运河逐渐衰落,其沿线城市的发展也逐渐不如沿海城市。以北宋首都东京为例,说明当时河流和大运河对城市的影响。东京有蔡河、汴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条河贯穿城区(图1.4-5)。汴河乃大运河的组成部分,是东京联络三陪都及江南的水运要道,凡东南之漕运及各种物质,均赖此河输京,此河仅漕运粮食,每年即达数百万石之多,是东京的生命线。五丈河通济水,京东路粮食由此河输运。此四河组成京师水运网,支撑了东京的生产和生活,更对东京城市的分区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大运河淤堵加上海运兴起以后,东京的社会经济地位则趋于衰落。
图1.4-3 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
图1.4-4 明清京杭大运河
(据陈述《杭州运河历史研究》)
为缓解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的水资源危机,国家从2003年12月开工建设1432km长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图1.4-6),2014年12月工程通水,初期年均调水量95亿m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后,沿线城市居民优质饮用水能够得到保证,干旱年份一些城市将不再出现“水荒”现象,数百万居民将摆脱饮用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害物质的深层地下水。
在蒸汽机出现以后,蒸汽轮船代替以风帆为动力的船只,河流航运更加发达。许多城市的码头变成城市的中心区域,十分繁华。但随着内燃机的出现,汽车、飞机兴起,并逐渐成为城市对外的主要交通工具,轮船运输不再独领风骚。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引起城市布局的变化,因为不同的交通工具对应不同的设施和不同的空间要求。交通方式的变化,也引起了一些城市中心区码头的衰落。20世纪中后期以来,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对衰落的城市码头、仓储区域进行了城市再造,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产业,促进了滨水区域的再次繁荣,河湖的价值再次显现。例如,美国的巴尔的摩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萧条,城市规划委员会开始策划城市内港更新项目。城市总体规划将内港定位为文化、休闲与观光,发展商业和旅游业。1959年巴尔的摩港开始改造,到1980年基本完成。内港区的改建和重建取得了巨大成功,城市港区面貌大变,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全世界的榜样。
1.4.3 河流用于城市防御
河流也与城市防御有关。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消失的护城河更多是历史文献中的记忆,现存的不多的护城河则是历史的遗迹。但在农耕时代的中国,护城河是重要的安全防御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城河可以是选址时利用的天然的河流,也可以是人工挖掘的河流。聚落遗址表明,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周边有深沟、石头垒成的墙或木栅栏等防御设施,用于防止野兽的侵袭和其他部落的入侵。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攻伐频繁,筑城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在城墙外面挖了又宽又深的壕沟,挖出的土就近修筑城墙,壕沟则连通附近的河流,成为护城河,河上架设吊桥以控制出入,护城河成了重要的城市防御设施(图1.4-7)。当科技的发展达到武器足以轻易摧毁城墙时,新建的城池不再需要城墙和护城河,旧城城墙因为束缚城市的发展和种种社会原因而被拆毁,护城河会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图1.4-5 北宋东京平面
图1.4-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图
图1.4-7 古代护城河[4]
(a)嘉定城壕图(选自民国《嘉定县绪志》);(b)绍兴城壕图(选自乾隆《绍兴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