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前言

本书第一版2006年出版,2009年售罄,再版工作一拖再拖,不知不觉中已过5年时光。在过去8年里,项目融资理论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国内外融资环境、政策法规有了很大变化,新型融资模式不断出现。此外,在第一版的使用过程中,以及在这期间从事的水利工程项目投融资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获得了不少心得体会,力图探索、总结成功之处和有待改进、提高的地方。鉴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加之周围同事和朋友们的不断鞭策,我们于2013年12月正式启动本书的修订工作,修订大纲经多次讨论于2014年1月初敲定,2014年春节前夕开始着手写作,历时数月,到2014年6月基本修订完毕。

本次修订总体上保持了第一版的风格,采用“基本概念、原理+案例”的模式介绍项目融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吸收项目融资最新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对第一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1)增加了项目投资相关概念、内涵和投资决策分析内容、方法的介绍。按照项目融资的运作程序,项目投资决策分析是第一步工作,只有确定项目投资可行方可进行下一阶段“融资决策分析”的工作。因此为了从时间维度上完整地体现项目融资运作流程,利于读者的学习和理解,本修订版增加了项目投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决策分析内容、方法的介绍。

(2)第一版中用较大篇幅(共3章)介绍了融资租赁、BOT、资产证券化这3种模式的运作及其特点,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内项目融资模式不再像90年代那样比较单一———多为BOT模式,而在新世纪后更加多样化,涌现出BT、DBO等模式,在国外将之统称为PPP模式。因此,本次修订将融资租赁模式、资产证券化模式的内容适当精简,将之归纳入经典模式予以介绍,而将BOT模式并入PPP模式,将之视为PPP模式中的一种类型,并专门用一章的篇幅介绍了PPP模式的相关内容。

(3)引入了“结构设计”和“模式设计(选择)”的理念,并将该种理念贯穿于项目融资框架结构的介绍中。对项目投资结构、资金结构、资信结构、项目融资结构4大模块,遵循“典型类型———结构/模式设计(选择)影响因素分析———结构/模式设计(选择)方法和流程”的套路开展上述4大模块相关内容的介绍。

(4)将第一版中的“项目信用保证结构”用词更换为“项目资信结构”。其主要原因在于,虽然项目融资的“项目导向”和“有限追索”性使得项目高级债务资金提供者更为重视利益相关方的信用保证,但这不意味着项目的资产和收益不重要,因为项目资产和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项目的偿债能力,故而本次修订采用“项目资信结构”一词应该更为全面。

(5)在每章开头增加了“基本要求”,每章末增加了“案例阅读与思考”等内容,但同时删除了第一版中“每章小结”和“复习思考题”。这样调整的目的,是让读者明确学习的重点,并在掌握一定知识点的基础上,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修订后共分8章,包括:绪论;项目投融资决策分析与评价;项目投资结构;项目资金结构;项目融资风险管理;项目资信结构;项目融资结构;

PPP融资模式。

本书修订得到了2013年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河海大学及其文天学院教改项目的支持。在修订过程中,本书参考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所著文献,也借用了一些工程项目的实际资料。同时河海大学徐丽、孙洁、聂晶晶和吴迪等同学为本书的资料搜集整理、文字校对和图形绘制等方面的工作付出了努力。在此,本人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编者的水平,疏漏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仁们斧正。

简迎辉

2014年6月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