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电站运行规程与设备管理(第二版)
- 刘洪林 肖海平主编
- 8240字
- 2021-10-23 00:19:55
第一节 挡水建筑物的运行与维修
拦截水流、抬高水位的水工建筑物,称为水电站的挡水建筑物。它有堰、坝和闸等。坝又可分为土坝、土石坝、堆石坝、浆砌石坝、混凝土坝等各种坝型。现将土坝和浆砌石坝叙述如下。
一、土坝的观测和维修
(一)观测工作
1.裂缝观测
土坝有各种裂缝,从位置上分:有表面裂缝、内部裂缝;从走向上分:有横向裂缝、水平裂缝、龟纹裂缝;从成因上分:有沉陷裂缝、滑坡裂缝、干缩裂缝、振动裂缝、冰冻裂缝等。当发生裂缝后,应立即观察位置,记录情况。对于平行于坝轴线的裂缝,观察其有无滑坡的迹象;对于垂直于坝轴线的裂缝,应注意是否形成贯穿上、下游的漏水通道。同时应妥加保护,防止雨水流入和动物践踏。裂缝宽度可直接用钢尺测量,深度可用钻孔取样的方法观测,认真记录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和深度。最后应绘制出裂缝分布图,以供分析和采取措施之用。
2.渗透观测
土坝的渗漏按部位分:有坝体、坝基、接触和绕坝4种;按渗漏现象分:有散浸、集中两种。坝体浸润线的变化,坝基渗水压力,绕坝渗流以及渗流量的变化等都是观测的项目。为了解土坝浸润线的位置变化,掌握土坝在运用期间的渗透情况,应在坝体中埋设测压管,进行浸润线观测,如图1-1所示。
图1-1 土坝测压管布置示意图
1—土坝;2—测压管;3—进水管段;4—浸润线;5—反滤坝趾
在坝体中布置测压管时,应选定数个有代表性的断面,每个断面内的测压管不应少于3根,并应布置在横断面的中部和下游部分,应使观测结果能够说明铺盖、斜墙、排水设备的工作情况,并能绘出浸润线。
绕坝渗流是由于土坝与岸坡连接不好或岸坡过陡产生裂缝,或岸坡中有强透水间层,这样就可能发生集中渗流,造成渗流变形,影响坝体安全。绕坝渗流观测是为了了解坝头与岸坡接触处的渗流变化情况,判明这些部位的防渗与排水效果。绕坝渗流的观测也是在坝、岸连接轮廓线等处,埋设测压管,观测成果要以能绘出绕流的水位线为原则。
水库蓄水后,不仅坝体发生渗流现象,坝基同样产生渗流。土坝坝基渗水压力的观测,为的是了解坝基渗透层和相对不透水层中渗流沿程的压力分布情况,借以分析坝的防渗和排水设备的作用,估算坝基中实际的水力坡降,推测潜水是否可能形成管涌、流土、接触冲刷等破坏作用。坝基渗水压力的观测,也是在坝基埋设测压管进行观测,其位置根据地基土层、排水的设施、形式以及可能发生渗透变形的部位而定。
在渗流处于稳定状态时,其渗流量将与水头的大小保持稳定的相应变化,渗流量在同样水头情况下的显著增加和减少,都意味着渗流稳定的破坏。显著增加,有可能在坝体或坝基发生管涌或集中渗流通道;显著减少,可能是排水体堵塞的反映。一般正常情况,由于坝前的淤积,渗流量将会逐年缓降。渗流量观测为的是判断渗流是否稳定,防渗、排水是否正常。
渗流量的观测,在坝体排水设备的下游,用量水堰或量水容器测量渗透流量。注意渗透流量是否有异常变化,渗水是否浑浊或有无其他色泽,结合有关观测成果,分析判断其对土坝的影响。
渗透流量的变化,可采用三角形量水堰测量,其方法如下。
用3~5mm厚的钢板或3cm厚的木板制成三角形量水堰,如图1-2所示。
量水堰堰口是一个倒置的等腰三角形,其顶角θ一般为90°,缺口要做成锐缘,倾斜面为45°。利用木板制作时,要注意堰口应镶铁皮,保持锐缘整齐,才能量水准确。在安装使用时要注意:
(1)堰板直立,两侧水平。
(2)堰口距岸边距离T和堰槛高度P要大于最大过水深度。
(3)堰底、两侧无漏水。
(4)水尺零点与堰口齐平,刻度精确到1mm。
(5)最小过堰水深不小于5cm,25cm以内较准确。
图1-2 三角形量水堰图(单位:cm)
3.变形观测
土坝坝体和坝基在荷载作用下,将会发生变形。土体变形主要由于孔隙水和空气被排出使孔隙变小而引起的,这个过程称土体固结。土体固结使土面下沉称为沉陷。又因坝体填土厚度不同,坝基土面也不是个水平面,在水压影响下,土体固结时,坝面土粒不是垂直下沉,而有水平方向的移动,称水平位移。
土坝发生固结、沉陷和水平位移都是客观现象。如发生异常情况,可能引起土坝产生裂缝、滑坡等破坏现象。为了保证土坝的安全和稳定,要进行变形观测。
沉陷观测,通常是在地面和各种有代表性的断面,在不同高度位置上设立固定标点,用较精密的水准仪来观测这些标点的沉陷量。对于纵断面的沉陷量,固定标点一般布置在坝顶上,间距约为25~30m;对于坝坡变形的观测,固定标点布置在下游坡上,每隔10~20m设一个。固定标点应坚固可靠。当测出填土高处的标点下沉少,而填土低处的标点下沉多时,这说明土坝的沉陷不正常。当上部标点下沉,下部标点反而上升时,这可能是基础断层产生不均匀沉陷或发生滑坡,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土坝的固结观测是在坝体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埋设固结管或深式标点组,测出各测点的高程变化,从而算出固结量。
土坝的水平位移,通常在坝面设置若干测点,一般用视准线法观测,测出各测点的水平位移量。
坝体现象的观察,应注意有无害虫、害兽的活动痕迹。如发现上述痕迹后,应进一步追查有无鼠穴、獾洞、白蚁窝等隐患。同时,注意观察坝体有无滑坡、塌陷、坍坑、表面冲蚀及坡脚凸起等现象。对于护坡块石,应注意有无翻起、松动、塌陷、垫层流失、架空或风化变质等损坏现象。对于坝顶路面及防浪墙,应注意是否完好,有无塌陷、裂缝等情况,及时做好记录,以供维修时分析研究。
(二)土坝的维修
1.裂缝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1)原因分析。裂缝种类很多,开裂原因也不完全相同。当属于表面裂缝时,不论是纵向裂缝、横向裂缝,造成开裂的原因大都是坝基地质不同,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很大,筑坝后压缩变形不一。尤其坝体跨越山脊,坝体固结沉陷时容易引起裂缝;坝内刚性体(坝头挡土墙、坝内埋设管道、刚性心墙等),其压缩性远小于地基土料;施工碾压不实,坝体干容重太低或压实度不同;分段分期施工,进度不平衡,填筑层高差过大,接合面坡度太陡;水库水位骤降,迎水坡产生较大孔隙水压力,容易产生纵向裂缝,甚至滑坡等。至于属于内部的水平裂缝,如图1-3(a)所示,为薄心墙,边坡陡,断面窄,心墙的后期可压性比两侧坝壳大,心墙下部沉陷,上部挤在上下游坝壳之间,其重量由于剪力和拱的作用,传递到坝壳以致上部不能下沉,将心墙拉开形成水平裂缝。有的土坝在峡谷高压缩性地基上修建,如图1-3(b)所示,坝基和坝体沉陷过程与上述情况相似,上部坝体的重量传递到两岸山坡,由于拱的作用,上部坝体不能同时沉陷,坝体受拉形成水平裂缝。凡是遇到下述现象:如土坝碾压较差,又无其他因素影响,而其沉陷量比设计值还小的;沉陷、位移量较大的坝段;相邻坝段沉陷量悬殊时;库水位升到某一高程时,无外界影响,渗漏量突然增加且成规律;钻探时孔口无回水,或钻杆突然掉落时等,应注意其可能产生内部裂缝。
图1-3 土坝内部裂缝示意图
1—裂缝;2—砂壳;3—粘土心墙
土坝发现裂缝,除进行观测外,还要经过细致的分析研究,找出造成开裂的原因,对症下药,问题就解决得好些。判别裂缝,要掌握它的特性。如滑动裂缝初期发展较慢,而后期突然加快;沉陷裂缝则发展过程缓慢,并到一定程度而停止。
1)纵向沉陷裂缝。对于粘土心墙坝,往往仅重视心墙的填筑,而忽视了两侧砂壳和砂壤土过渡部分的填筑质量,如心墙坝填筑过高,两侧砂壳过低,且一般不重视砂壳压实,甚至有的根本没有压实措施,而造成运用初期砂壳的沉陷远远大于心墙的沉陷,致使坝体因受剪而产生纵向裂缝。有些土坝由于分期加高和压实欠佳,造成贴坡接触不良,也会引起坝体在贴坡处出现纵向裂缝。
2)纵向滑坡裂缝。山区或丘陵地区,在压缩性较小的地基上建造土石混合坝,由于坝坡陡,筑坝压实不够,蓄水后发生骤降库水位,导致产生纵向滑坡裂缝;在软粘土地基上筑坝,由于坝基压缩性高,先期沉陷快,强度低等,加上事先准备工作和分析研究不够,施工时又没有控制好上土速度和填土质量,导致产生坝体纵向滑坡,出现纵向裂缝。
3)横向沉陷裂缝。一般出现在土坝与两岸土坡结合不良、压实不密的坝段,或由于岸坡过陡,致使坝身填土高差悬殊,坝身压缩变形不同,造成裂缝。
横向裂缝的危害性较大,当裂缝深到水位以下时,可能产生集中渗漏,导致险情。因此,需要对横向裂缝严加注意。
4)干缩裂缝。这种裂缝主要是填土由湿变干的体积收缩,施工时由于坝面暴晒,没有层面保护,或分期施工时交接面没有处理好而引起的。筑坝土料越粘,含水量越高,则越易出现裂缝。这种裂缝一般产生于面层,呈无规则的龟裂。
(2)裂缝的处理。一般采用开挖回填和灌注黄泥浆两种方法,或者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对于因边坡不稳定或软粘土地基强度低而引起的裂缝,可采用放缓边坡及增加坝坡盖重的方法处理。
开挖回填是处理裂缝比较彻底的方法,适用于深度不大的浅层裂缝及防渗部位的裂缝。具体的方法是:沿着裂缝方向开挖梯形沟槽,如图1-4所示。为了开挖时便于检查裂缝走向,开挖前可将裂缝灌入少量石灰水。开挖的底部宽度约为50cm,开挖深度要比原裂缝深50cm左右,然后用原筑坝土料按原来密度分层回填夯实。必要时,可增挖垂直于裂缝的沟槽,以使结合良好。
当裂缝很深,开挖困难或危及坝坡稳定时,可采用灌注粘土浆。灌注浸润线以下的裂缝,可采用粘土水泥浆,以便加速凝固,提高强度。水泥的渗入量一般为干料的10%~30%。具体做法是:首先选择较宽的裂缝,在较深的部位预埋0.5~1英寸钢管(或打通的粗竹管),平均缝距2~3m埋一根管子灌注,其余缝段用土夯实封闭,以防漏浆。
如果没有灌浆机,可采用重力灌浆的方法,即利用浆液的自重作为灌注的压力。浆桶的位置应比灌浆的地点高10m以上,使粘土泥浆灌入裂缝。
图1-4 开挖回填处理裂缝(单位:cm)
1—裂缝;2—沟槽
当使用灌浆机时,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灌浆质量,应因地制宜合理地控制灌注压力,不能过大或过小,压力较大,加大泥浆扩散半径,减少灌浆孔数,且在较大压力下,浆液析水较快,能够获得较大的泥浆密度,但压力过大,对坝体稳定将会造成不利影响。采用最大压力应小于灌浆部位以上的土体重量。灌浆压力的大小,一般通过试验确定。
灌浆的浆液由粘土、水泥加水混合而成,其浓度应由稀逐渐变稠。有的工程采用干料的配比(按重量)为1∶0.25~1∶0.3(粘土∶水泥),干料和水的比例是1∶4~1∶2。有些工程水泥用量更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由于滑坡而造成的裂缝,既不可用灌浆法处理,也不可任意开挖基础附近的坝体,以免破坏自然极限平衡条件而加剧滑动土体的滑坡。
处理因坝身碾压不实,浸润线过高而造成背水坡滑动的滑坡裂缝时,在有条件放空水库的情况下,应以上游防渗为主,辅以下游压坡、导渗和放缓坝坡的方法处理;当不能放空水库时,则应首先进行坝体排渗,以降低坝体浸润线的高度,如在滑坡下部做反滤暗沟,在坝脚加设反滤层;其次,在滑坡体脚采用筑土料撑台或压重固脚措施,以阻止向下滑动。然后根据滑坡体的大小进行压坡、贴坡等彻底处理。
2.渗漏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土坝的坝基、坝体都有一定的渗水性。如渗水从原有导渗排水设施排出,其逸出坡降不大于允许值,不会引起土体破坏,称正常渗漏。凡是渗透能引起土体破坏和影响蓄水兴利的,称异常渗漏。
(1)原因分析。
1)坝基渗漏的主要原因。基础或两岸山坡接触处理不善,施工时清基不彻底,没有将淤泥杂物等清理干净;开挖基础没有挖到不透水层,或透水层很深,截水墙、铺盖和坝下游坡脚的反滤层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设计不当;基础有泉眼、溶洞、断层或破碎带没有处理好等。
2)坝体渗漏的主要原因。除由于设计的坝体断面单薄、边坡太陡,渗水从滤水体以上逸出等设计原因所造成外,施工时由于坝体填筑质量控制不严,特别是粘土防渗体质量控制不严,致使碾压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分段填筑时,土层过厚或分层碾压时层面处理不好;大坝堵口,抢进度,忽视质量而留有隐患;土质不纯,含砂过多,透水性大,土中含有草皮、树根等杂物造成孔隙,引起渗漏;因坝身年久被动物打洞营窝造成孔穴或集中渗漏通道;坝脚反滤层失效,排水不良,引起浸润线升高,长期失修以致渗漏和管涌。
3)涵管漏水的主要原因。坝身涵管由于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陷,或因土坝多次加高,荷载应力超过涵管原设计要求强度而产生断裂;涵管周围填土不实,结合不好,或未设截水环,形成沿管身渗漏;有些涵管强度低,接头处理不善,砌筑不密实造成渗漏。
(2)处理措施。土坝渗漏处理的原则是上截、下排。上截是在坝轴线以上封堵渗漏入口,截断渗漏途径。如抛土放淤,重做粘土铺盖、粘土斜墙、粘土截水墙、粘土灌浆、砂浆板桩、连锁井柱、混凝土防渗墙等。下排就是在下游采用导渗和滤水措施,使渗水不带颗粒,迅速安全排出,如导渗、压渗、减压井等。
1)对于坝基渗漏,当不能放空水库时,可采用在上游水中抛土的方法,把粘土抛入漏水进口处,沉淀后形成铺盖;在下游可加做反滤层等导渗设施。当有条件放空水库时,可以从迎水坡坝脚开始,沿河床底做粘土铺盖处理。
粘土铺盖的长度应满足地基中的水力坡降小于或等于允许值的要求。一般在水头较小,透水层较浅的工程中,其长度为水头的5~8倍;如水头较大,透水层较深时,采用水头的8~10倍。铺盖的厚度应保证铺盖不因受渗透压力而破坏,其前端厚度一般为水头的1/10,用碾压法施工不宜小于1~2m,靠近坝趾处厚度可采用水头的1/4,但极少有超过4~5m的。其他各处厚度参照式(1-1),即
式中 tx——铺盖厚度,m;
HZ——铺盖任意点的上、下水头差,m;
J——铺盖土料的允许渗透坡降,无试验资料时,可参考粘土采用4~6;壤土较粘土减小20%~30%。
2)对于坝体渗漏,应根据渗漏程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如上游采用粘土斜墙防渗,下游采用导渗来解决。有的采用连锁井柱、套井回填的方法处理。
套井回填处理坝体渗漏,是利用打井机冲抓钻在坝体渗漏的地方造孔,然后用粘土进行分层回填,并利用冲抓钻的动力和卷扬机设备,带动夯锤加以夯实,一个个套井连接成截水墙,截断坝身或基础的渗流,如图1-5所示。与其他办法比较,套井截水墙具有省工省料,效果显著,处理彻底的特点。处理操作分为造孔、回填、夯实、检查等4个环节。
图1-5 套井截水墙
1—套井回填截水墙;2—原坝体渗水段;3—粘土心墙;4—壤土坝壳
①造孔。造孔前应尽早将水库蓄水位放低到要求处理的高程以下;在需要处理的坝段整修操作平台架设钻机;将钻头对准事先指定好的井位桩,开钻造孔。第一个孔打完后粘土回填好,再继续打第二个孔。为了保持井孔垂直度,造孔程序应相间一个孔进行,即先完成奇数井,再间插中间偶数井,如图1-6所示。
处理坝段的长度与渗漏范围有关,一般从渗漏点向左、右沿坝轴线延伸约坝高的一倍距离,对均质坝、心墙坝,可沿坝轴线或心墙的中心线布孔。截水墙深度,建议做到填筑较密实的、渗透系数与截水墙接近的土层内。但必须处理到漏水层以下的一定深度,或与坝体上游面防渗铺盖以及截水槽相衔接处。对于坝基渗漏,最好处理至新鲜岩基。
井孔间要有一定的搭接,以保证在一定水头下有足够抵抗破坏坡降的有效厚度,如图1-7所示。
图1-6 套井造孔程序
图1-7 套井造孔搭接(单位:cm)
②回填。回填土料要选择符合粘性土料物理力学的要求,应具有粘性大,易夯实,抗渗性能好的特性,不允许掺杂树根杂质。回填时最好控制在最优含水量附近,以使夯实较好。在底层回填土料时,要把井底的浮土、碎石清理干净,并保持无水。井内有渗水时要抽干,然后回填粘土。如井壁有渗水,应在渗水方向布置副井,用深井泵抽吸,拦截渗漏水,保证主井的回填。如图1-8所示。
处理坝基漏水时,在砂砾石地基及崩坍体上打套井时,要注意地基内是否夹有较大孤石,要仔细地检查,并用井下爆破彻底清除。
回填铺土要均匀,分层填筑,松土层不宜过厚,一般以25~30cm为妥。
③夯实。合理夯实是提高填土密实度和抗渗强度的重要环节,对保证填土的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应当认真对待。经过多次试验证明,选定直径95cm,高40cm,重580~650kg的石夯锤,夯锤的底部做成15cm凸度弧形椭圆球面,夯实效果较好,不仅能获得较高的容重,而且挤实了井壁四周土体,促使新老土较好结合。
图1-8 套井回填渗漏水处理
1—上游副井;2—水泵抽水
夯实时,为避免振动过大,对老坝体带来影响,按每立方用86t·m的击实要求,可增多夯击次数,减少落锤高度。在锤重650kg时,落锤高度1.5~2.0m左右,夯实土层厚度23cm,根据选用的土料,经夯击15次,达到与现场容重试验相符的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在工地施工中,还应根据容重试验来确定压实质量。
④检查。包括井孔检查和回填土质量检查两个方面,检查是处理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套井回填粘土截水墙,加固了土坝,处理了隐患,在进行工作的同时,对坝体质量也有了全面的了解。在处理过程中根据井孔检查情况,在比较严重的集中渗水部位,适当增加套井排数,在渗水侧打加强井,如图1-9所示。在套井的两侧各增一排加强井使截水墙有效厚度增加。施工中井壁有较大范围塌方时,在发生塌方的一侧增加加强井,加厚截水墙,达到加固防渗体的目的。
图1-9 套井的加强井布置
(a)单侧一排加强井;(b)双侧两排加强井
在套井回填粘土时,还需对填筑土料的容重、含水量和渗透性能等进行试验检查。对回填土料土质要随时注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防止粗料含量过多、半风化料混合掺杂进来。在井孔回填中,要做好压实检查、质量检定,使回填质量掌握在设计要求范围,务必使回填体土的孔隙减少,即减小渗透性、压缩性,相应提高土的强度,增强抗渗性能。沿套井轴线方向每隔一定的距离,应用渗透仪现场测定套井回填土与原防渗体的渗透系数并作对比,以提供校验渗透稳定计算的数据。
二、浆砌石坝的观察与维修
1.渗透观察
对坝体、地基、两岸接头部分,认真观察有无渗透现象。当发现渗透现象后,进一步观察其渗漏面积和程度,并注意有无游离石灰及黄锈析出。渗漏程度可分湿斑点和漏流两类。漏流又可分为点滴流、细流、射流。将渗漏水引入容器,直接量出渗漏水的容积和重量。通过观测,做出记录,提供维修资料。
2.坝体观测
在地基岩石有断层或岩层节理较发育的地方,应经常观察其外露部分有无变形、错动、张开等现象,并分析其对建筑物的安全状况的影响。汛前、汛后和用水期前后,都要观察输水、泄水建筑物有无裂缝、气蚀和磨损,建筑物的边墙、底板有无淘刷,各部位的排水孔道有无堵塞现象。根据运行后的实测扬压力值,研究扬压力的变化,并与设计采用数值对照,复核坝的稳定安全情况。同时观察坝体表面有无脱壳、松软、侵蚀等情况;防渗护面是否损坏,迎水面的浆砌块石是否因砂浆干缩产生裂缝引起漏水。可采用木锤敲击坝体块石和砂浆的表面,以判断是否有脱壳和侵蚀的情况。
3.排水系统的观测
应观察坝内的排水系统是否完好,如排水沟、管、廊道是否畅通,下游河床的消能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起到消能作用。
4.渗漏处理
对于坝身沉陷引起的防护面渗漏,可采取补浇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做喷浆盖面或沥青盖面等方法,恢复防渗护面的不透水性。对于迎水面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防渗面产生裂缝引起的渗漏,可采取钻孔灌浆的方法处理。
灌浆的材料和方法各地有许多先进经验。有的采取“聚氨酯”及“丙凝”灌浆堵漏收到良好的效果。经过灌浆处理表明,“聚氨酯”材料对防渗堵漏的固结性能良好,与“丙凝”相比具有较高的强度,可用于地下结构的防渗,松散地基的加固,断层处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的裂缝止水等。在使用时,应合理地选用粘度比较适宜的浆液,如对细裂缝或细砂层的灌浆,应选择粘度较低的浆液;反之,裂缝大、流量大,则选择粘度大的浆液。有时甚至还需要加入一定的填料,使其发挥堵漏作用。
“聚氨酯”、“丙凝”材料对防渗堵漏有较好的效果,但目前价格较贵,原材料的来源也有一定限制,因此,在使用时应考虑在水泥灌浆材料不能见效时,采用上述材料,更有其实用意义。
5.坝体失稳的加固处理
由于坝体结构偏小或基础承载能力不足,或原采用地基摩擦系数偏小时,坝体可能发生倾覆、滑动,需要进行加固。加固措施有的是增加坝体有效重量,以维持平衡;有的是采用接触灌浆,使坝体与基础连接更好;有的采用重力墙支撑,如图1-10所示。图1-11是结合处理裂缝漏水的加固措施。
图1-10 加支撑加固示意图
1—坝体;2—重力墙支撑
图1-11 砌石拱坝加固示意图(单位:m)
1—原砌石拱坝;2—新浇混凝土防渗墙;3—加固条石拱坝;4—沿水平裂缝凿槽填塞混凝土;5—漏水层面
由于扬压力引起的失稳,主要是基础处理不好,防渗设施不善,加之排水导渗设施失效,蓄水后引起扬压力增加,建筑物失稳。处理这种失稳的措施,除上述办法外,还应在坝坡的上游加强防渗设施,下游改善或增设导渗措施,以期达到降低坝的渗透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