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工程设计(第二版)
- 张发明主编
- 900字
- 2021-10-29 16:14:59
第三节 抗滑桩设计规范规程及一般要求
一、抗滑桩现行设计规范与规程
(1)《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DL/T 5353—2006)。
(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9)《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则》(国土资源部,2000年5月试行)。
二、抗滑桩设计的一般要求
抗滑桩加固滑坡体的目的是保证滑坡体在抗滑桩作用下满足安全要求。因此,在进行抗滑桩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通过抗滑桩的加固,整个滑坡体要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由于抗滑桩将滑坡体的剩余下滑力传递到滑动面以下稳定地层中,因此要求对滑坡体未来发展趋势及稳定性判别有充分的依据,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大型滑坡的整治,必须考虑水库蓄水后对滑坡体的不利影响,保证稳定计算结论的可靠性。
(2)抗滑桩桩体本身要有足够的安全储备,桩身配筋要满足桩截面内力的要求。
(3)抗滑桩作用于桩底和桩侧的压力应小于相应岩土强度的设计值。
(4)抗滑桩的截面面积、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滑桩的配筋应根据抗滑桩的剪力和弯矩按《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规范中的计算方法确定。
(5)桩体的间距、埋深、锚固段的深度等应保证在滑坡推力作用下有一定的安全储备,桩间土不发生流动挤出,通常桩间距可选择在5~10m。
(6)抗滑桩桩身的变形及滑坡体的变形应保证滑坡体的变形稳定性。
(7)抗滑桩的桩长不宜超过40m,抗滑桩在滑面以下嵌固段的长度一般为桩长的1/3~2/5,在坚硬岩石中的嵌固深度宜为桩长的1/4。
(8)若抗滑桩作为建筑物桩基础应用时,应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进行桩基竖向承载力、桩基沉降、水平位移和挠度等验算。
(9)设计的抗滑桩要方便施工,经济合理,不必要造成过多的浪费而增加工程投资。
总之,抗滑桩的设计要合理确定桩的平面位置、桩的锚固深度、截面尺寸和结构强度等。对于重大工程,必须充分认证、提出合理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