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科技贡献率测算及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研究
- 王冠军 柳长顺 王志强 刘小勇 戴向前等
- 2261字
- 2021-11-05 15:46:05
1.1.3 当前水利科技评价研究的重点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其技术的发展可谓历史悠久,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再到唐代的农田水利技术、筑圩围田技术、水力机械技术、桥梁建造技术以及规划测量技术等无不展现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水利技术发展史。然而,在科技进步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各行各业普遍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相对于水利技术的发展,对水利科技的评价等软科学方面的研究明显起步较晚。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国内目前对水利科技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3.1 水利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研究
王殿武等(2004)根据水利科技具有公益性、服务性等特点,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科技的发展和定位问题,提出水利科技的发展,人才是基础,经费投入是关键,体制和机制是保障,应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高波(2009)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现代化的高度对水利科技发展的战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水利科技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及水利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路、目标和近期研究重点等。侯岩等(2006)从技术、市场、政策、法制、社会文化等方面对水利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要进行水利科技创新,必须积极有效地利用外部环境所提供的资源,变外部资源为外部机遇。张虎等(2007)分析了水利科技投入现状及其对水利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建立全国性水利科技投入政策的观点。
1.1.3.2 水利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价研究
水利科技管理系统研究课题组较早地对全国水利系统研究与开发机构绩效、科技实力进行了综合考核评价,形成一个立体的图像,先后得出1994—1996年全国水利系统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实力和效率评价结果。徐明等(2007)根据R&D投入水平的相关指标,对我国水利科技投入的总体态势进行了研究与评析,认为水利科技投入不足是制约水利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加强水利科技投入的若干建议。毛春梅等(2008)建立了水利部“948”项目投入产出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对项目投入产出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948”项目实施后对水利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以及对水利科技进步的显著推动作用。陈东明(2010)根据系统优化、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了水利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陈东明(2011)还进一步从基础储备能力、项目研发能力、成果转化能力、项目自主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水利科研部门科技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以期为我国水利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建议和参考。此外,河海大学近年来承担的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关于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研究”(项目编号:XDS2004-10;项目负责人:袁汝华),对我国当前水利科技投入产出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目前水利科技创新体制状况,总结了各地方各单位好的经验和模式,对新型水利科技创新体系、水利科技相关单位的改制和产权改革状况进行了研究归纳;探讨了重大水利科技问题需求且对需要开展的重大水利科技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水利科技创新队伍与平台建设进进行了研究、对行业科技管理和国内外创新环境进行了对比分析,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
1.1.3.3 水利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分析研究
在水利部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河海大学较早地开展了对水利科技贡献的研究工作,测算了截止到1988年全国水利科技进步贡献份额。章仁俊等(1998)应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采用余值法对安徽省水利科技进步贡献份额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安徽省水利科技进步对新增效益的贡献率略高于全国水平,而对增长速度的贡献率略低于全国水平。陶长生(2001)在分析江苏水利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水利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间相应关系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以科技进步年增长速度、科技进步贡献率为主的水利科技指标评价数学模型。王博等(2006)利用C-D生产函数对湖北省科技进步的水利经济增长速度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研究结论认为随着水利行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作用在不断增强,技术进步对灌溉行业效益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36.03%,且湖北省水利资金对产出的贡献要比劳动对产出的贡献大。黄辉(2007)以全国的行政区为决策单元,以基本建设投资为输入指标,以防洪、灌溉、除涝、治碱、水土保持、城市供水、水电、人畜饮水等为输出指标,构建了水利科技进步评价的DEA模型,分析了全国各地区2002—2004年水利科技进步水平以及科技进步贡献率并进行了综合比较。袁汝华等(2009)分别应用索洛模型和C-D生产函数建立了水利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的水利科技贡献率的基本趋势是逐年递增的,资金的贡献率表现比较平稳,也有缓慢递增的趋势,而劳动力的贡献率则基本上是逐年递减的。此外,河海大学承担的水利部项目“水利科技统计及贡献率分析研究”(项目编号:XDS2006-03;项目负责人:袁汝华)主要研究结论在全国水利科技工作大会报告中得到应用。该课题成果针对水利科技自身的特性以及我国水利科技方面现存的一些明显的问题,借鉴相关领域现存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水利科技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了水利科技贡献率测算计量模型并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水利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了定量测定与分析,为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提供了贡献率评价依据,并为准确地掌握全国水利科技创新发展状况,全面衡量水利科技的投入产出绩效,科学做出水利科技创新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一方面在水利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或是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另一方面,系统对水利科技贡献率评价的理论体系研究还偏少,也缺乏系统地对水利科技投入促进水利科技进步和水利经济效益增长的作用机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