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水环境主要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举国上下在解决水问题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农业用水高峰期与主汛期严重不一致等国土气候自然条件和基本水情无法逆转。
多年来,由于过度关注经济增长,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不重视水污染治理、不重视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的长期积累,至今我国的部分地区仍然缺水,不少河湖生态蜕化,许多地方地下水严重超采,我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伤、水污染严重等水问题的挑战。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水生态损伤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瓶颈。
一、我国水资源基本情况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资源只有2300m3。按人均水资源量评价,加拿大为中国的48倍、巴西为中国的16倍、印度尼西亚为中国的9倍、美国为中国的5倍,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也低于日本、墨西哥、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约为全球平均值的1/4,居世界第 110 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若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径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全国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亿~9500亿m3,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m3。据评价,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1700m3用水紧张线,其中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低于500m3严重缺水线。
二、近年我国供用水基本情况
根据1998—2013年的水资源公报统计分析,15年来,我国用水总量从5435亿m3增加到2013年的6183.4亿m3,平均每年增加用水49.89亿m3。2014年全国总供水量6095亿m3,占淡水资源总量的21.68%。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21亿m3,占总供水量的80.8%;地下水源供水量1117亿m3,占总供水量的18.3%,在地下水源供水量中,浅层地下水占85.8%,深层承压水占13.9%。
2015年全国总用水量6180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21.83%。比2014年增长1.4%。其中:生活用水970.26亿m3,占总用水量的15.7%,增长3.1%;工业用水1483亿m3,占总用水量的24%,增长1.8%;农业用水3979亿m3,占总用水量的64.4%,增长0.9%。人均用水量450m3,比2014年增长0.9%。
如果与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比较,2015年全国总供水量约占现实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55.5%。
三、水资源赋存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
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带,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70%~80%,南北东西降水差异也非常大,限于防洪压力和水资源调蓄能力,洪水作为水资源的主要部分难以充分利用,洪水期前后漫长的枯水期常常成为许多地区的干旱时期。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相匹配。黄河、淮河、海河三个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3.4%,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9%,人口占全国的35%,GDP占全国的32%,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7.7%,人均约500m3。
我国的北方地区国土面积、人口、耕地面积和GDP分别占全国的64%、46%、60%和45%,但其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9%,华北、西北地区缺水非常严重,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远远超过国际公认和合理开发的标准。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在许多地区已经远远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形势。这是我国的基本水情,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长期面对的基本国情。
四、农业干旱缺水与农业用水低效率并存
由于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我国是世界上旱灾最频繁的国家之一。根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206年到1948年的2154年间,全国发生较大的旱灾1056次。有数据表明,20世纪90年代全国因旱灾共损失粮食产量约2600亿kg,占同期粮食产量的比例为5.43%。
进入21世纪,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连续4年干旱少雨,到了2003年3月下旬,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发展到2.56亿亩,一度有1256万农村人口、1038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饮水困难。东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春旱,全年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3.73亿亩,其中成灾2.17亿亩,绝收4470万亩,因旱损失粮食3080万t,1384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2005年,我国农业每年缺水都在250亿~300亿m3,影响粮食产量大约在250亿~300亿kg,损失最大的年份是2000年,因旱灾减产粮食599.6亿kg,占当年粮食产量的13%。因旱灾粮食减产造成农业产值损失为1387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0.2%。
2010年,西南8省(自治区)大旱。2010—2011年冬春,华北地区、黄河、淮河流域大面积干旱,干旱的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和造成的经济损失之大历史罕见。
2014年,北方冬麦区及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发生冬春旱,东北、西北、华北、黄淮及长江中上游部分地区发生夏伏旱。据统计,2014年干旱灾害共造成全国23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亿人次受灾,1473.1万人次因旱需生活救助,1012.5万人次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1227.17万公顷,其中绝收148.47万公顷。初步估计,2014年农业缺水340亿m3。[1]
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用水效率不高,大水漫灌的现象在许多地方普遍存在。统计数据表明,从1997—2013年共16年间,我国农业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由492m3下降至418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提高0.021。农业用水效率总体上没有明显改善。
有关学者研究指出:“从2000—2010年的11年间,我国农业用水效率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善趋势。”这个研究结果与水资源公报的统计数据基本相同,证明了我国农业用水效率提高比较缓慢,见图1-1。
图1-1 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趋势
为横向对比农业用水效率,笔者利用《中国水资源公报》和世界银行公布的相关数据,选择农业用水占所在国用水总量比例相近的西班牙(63.5%)、澳大利亚(65.7%)、巴西(60%)与中国(63.5%)就万美元农业增加值用水量进行比较,我国2014年万美元农业增加值用水量比西班牙2010年用水量多15%、比澳大利亚2013年用水量多34.8%、比巴西2010年用水量多10.6%。从表面上看差距不大,但实际上,西班牙的人均水资源量比中国多14%,澳大利亚的人均水资源量是中国的10.16倍,巴西的人均水资源量是中国的13.5倍。换句话说,如果将各国的人均水资源量统一折算成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做比较,则西班牙的万美元农业增加值用水量比中国低29%、澳大利亚约为中国的1/12、巴西约为中国的1/14。比较的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还比较大,[2]见表1-1。
表1-1 各国农业用水效率对比情况
五、城乡用水矛盾日益突出与工业用水效率不高并存
城镇化的过程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城镇化步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200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36.22%,2015年上升到56.1%,每年大约增长1%。
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也包括城市的进一步社会化和资源的集约化,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形态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对供水保证率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供水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城乡用水的矛盾更加突出。
研究表明,我国的城镇化率水平每提高1%,工业用水比例相应提高约0.69%,生活用水比例相应提高约0.62%。农业用水比例相应降低约0.47%。研究者还根据全国总用水量和城镇化率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指出,当城镇化率达到60%时,全国总用水量将达到6877亿m3。这将超过国务院提出的6700亿m3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如果研究的结论真实有效,农业用水比例不仅不能增加,还要减少2%左右,按照2015年农业用水总量测算,需要减少近80亿m3。原本农业干旱缺水的状况将更为严峻,城乡供水的矛盾将更为突出。
另一方面,我国工业用水效率还有待于提高。统计数据表明,经过近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工业节水取得了显著成效。1997—2013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由1997年的705m3下降到182m3,16年间下降7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363m3下降到94m3,16年间下降74%。另外,从图1-1我们可以看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主要是工业用水效率提高作出的贡献。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然而,尽管我国在推进工业节水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工业用水利用效率也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工业用水效率总体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万美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与人均水资源量相近的高收入国家如日本、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等相比,分别是日本的6.46倍、西班牙的2.49倍、意大利的1.49倍、英国的6.39倍。与同样是中高等收入的国家如墨西哥、泰国、南非、哥伦比亚、伊朗等相比,分别是墨西哥的2.38倍、泰国的1.77倍、南非的4.12倍、哥伦比亚的3.9倍、伊朗的4.15倍。
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是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国家统计局以2005年为基期,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测算。根据2015年3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2013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到2013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达到137.6,与2005年相比,平均每年提高4个点。”“其中,废物回用进展较慢。”“从各项指标来看,与2005年相比有升有降,其中:能源回收利用率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4.4个百分点”。笔者据此进行测算,认为直至2013年底,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应为64.73%左右,[3]而早在2005年,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平均就已达75%~85%。[4]这说明,我国2013年的工业用水效率还不如发达国家2005年的水平,这中间的差距十分巨大。
六、城市缺水、地下水超采与城市生活用水浪费并存
2013年出版的《城市管理蓝皮书》指出,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136个缺水情况严重。同时,有50%的城市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32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不足,一些城市已经出现水资源危机。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具有分布广、水质好、不易被污染、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率高等特点。对于我国大多数城市和地区,地下水作为极其重要的饮用水源维持着公民的生活。2014年,在全国总供水量中,地下水源供水量1117亿m3,占总供水量的18.3%。在地下水供水量中,浅层地下水占85.8%,深层承压水占13.9%。其中,北方省份地下水供水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河北、河南、北京、山西和内蒙古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下水供水量约占总供水量的一半以上。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下水超量开采与城市用水浪费已经成为城市供水安全面临的重要挑战。2014年,国家有关部门对北方16个省级行政区的73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统计分析,年末浅层地下水储存量比年初减少72.5亿m3。其中河北、辽宁和山东分别减少53.1亿m3、16.6亿m3和12.5亿m3。
地下水超采还会引起生态损伤。在滨海平原,超采地下水会破坏地下淡水与海水的压力平衡,使海水内侵,造成机井报废、人畜饮水困难、土壤盐碱化、地下水质恶化。大量的研究证明,华北最大的湿地白洋淀近年的干淀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与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快速下降有关。
在地下水超量开采的同时,我国城市用水浪费现象仍然十分普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许多城市的管网漏损率很高。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第一波次的城镇化,城镇供水建设出现了一次高潮。但囿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城镇供水设施大多采用陶管、石棉水泥管和灰口铸铁等管材。由于老旧管网更新替换困难,这些管材中相当一部分仍然沿用至今。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供水管网中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灰口铸铁管的比例仍然超过50%,其中使用年限达到50年以上的老旧管道占比达到6%。这是造成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居高不下,城乡供水存在严重浪费、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为15.2%,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级行政区供水管网漏损率较高,超过20%。据2014年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国内600多个大中城市供水管网的平均漏损率仍然超过15%,最高达35%以上。
另一项针对我国408个城市的统计表明,管网漏损率平均 21.5%,相对于日本供水管网的大约9.2%、美国8%以下、德国6%以下的漏损率都高出了很多。另外,由于计量的失真和统计口径的严重不统一,在实际供水过程中,很多城市的管网漏损率甚至会超过30%或者更高。
城镇供水设施落后导致的城市供用水浪费是当前我国城镇用水存在的最大问题。据《201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对世界上60个国家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比较的数据分析,我国用水效率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14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093m3,人均用水量447m3。在进行比较的60个国家(含中国)中,人均水资源量超过中国的有40个国家,有14个国家的人均用水量小于中国。见表1-2。
表1-2 人均水资源量与人均用水量国际比较
续表
注 按人均用水量由小到大排列。
由表1-2中数据比较可知,人均用水量最小的为斯洛伐克,人均水资源量比中国多11%,而2007年的人均用水量只有中国的28.6%。统计数据年份最接近的瑞士,人均水资源量是中国的2.38倍,而2012年的人均用水量只有中国的55.5%。可见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以北京为例,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不足200m3,2014年全国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213L/d,而北京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233L/d。有数据显示,仅北京洗浴中心洗澡一项每年消耗水资源就高达8160万m3,相当于41个昆明湖。用水浪费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
七、水环境承载能力严重超负荷
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目前我国水环境最突出的问题是污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超过水环境的承载力,水环境污染严重且呈现出流域性、结构性、复合性、长期性的特点。我国是世界上水生态严重退化的区域,我们的COD、氨氮等排放都是全球第一,目前又检测出多种新型污染物。
2004年,国家有关部门的研究单位对我国的水环境承载能力进行研究测算,考虑中国的水资源、水环境的质量要求,按照质量标准衡量,我国水环境的大致承载能力是COD740万t,氨氮不到30万t。而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716.17亿t,比2010年的617.2亿t增加98万t,增长16%。COD排放量2294.59万t,比2010年的1238.10万t增加了1056万t,增长85.29%。氨氮排放量238万t,比2010年120万t增加98%。
按照水环境承载能力测算,2014年我国的COD排放量是2294万t,是740万t承载能力的3.1倍。氨氮排放量238万t,是30万t承载能力的8倍。
水污染负荷居高不下,排放的污染物过多,排放量和承载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水环境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八、江河湖泊水污染严重
所谓的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水体遭到污染后,主要表现为水体发黑发臭,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呈现为蓝色、绿色,甚至红色),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水污染分为自然污染及人为污染。自然污染是指由于自然环境中的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水体污染,如“水葫芦”污染等。人为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人为污染对水体破坏性较大。
我国地表水水体污染的趋势至今仍在蔓延,点源污染不断增加,非点源污染日渐突出,每年有约250亿m3的水因受污染而不能使用,有470亿m3未达到质量标准的水被供给居民家庭、工业和农业使用,导致相应的损害成本上升。
2014年3月14日,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首个全国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有2.5亿居民的住宅区靠近重点排污企业和交通干道,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
据《201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2014年,对全国21.6万km的河流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劣于Ⅳ类水质的河长共有5.87万km。对全国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和面积较大的121个主要湖泊共2.9万km2水面进行水质评价,劣于Ⅳ类以上的湖泊83个,占67.76%。对上述湖泊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湖泊有93个,占评价湖泊总数的76.9%。与2013年相比,富营养状态湖泊比例上升6.7%。国家重点治理的太湖全湖总体水质为Ⅴ类(总氮参评)。滇池耗氧有机物及总磷、总氮污染仍然十分严重,无论总氮是否参加评价,水质均为Ⅴ类。巢湖无论总氮是否参加评价,总体水质均为Ⅴ类。
2014年全国评价水功能区5551个,水质不达标的水功能区2678个,占评价水功能区总数的48.2%;对635座水库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处于中营养状态的水库有398座,占评价水库总数的62.7%,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水库237座,占评价水库总数的37.3%。水污染加剧的态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已经成为最严重和最突出的水环境问题。
九、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
在地下水超采的同时,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加剧了城市供水不足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及工业“三废”的排放量日益增大,而这些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构成了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而过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客观上为废污水的加速入渗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发现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地区及城市已有136个,其中污染较为严重的有包头、沈阳、兰州、西安等城市。
2014年,有关部门对主要分布在北方17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原区的2071眼水质监测井进行了监测评价,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其中,水质优良的测井占评价监测井总数的0.5%,水质良好的占14.7%,水质较差的占48.9%,水质极差的占35.9%。
2015年,有关部门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对全国202个地级市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监测点总数为4896个(其中国家级监测点1000个)。监测结果表明:水质呈优良、良好、较好级的监测点1885个,占监测点总数的38.5%;水质呈较差、极差级的监测点3011个,占61.5%。
十、水生态伤害不断显现
水生态系统是指水生物群落与其所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一般由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如藻类、水草、岸坡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以及还原者(腐生微生物)四部分组成,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在自然水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作为水生态系统的基本主体,其活动受水制约,同时也影响水的存在状态以及水循环过程,两者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自然水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变化。人类活动如取水—输水—用水—排水—回归等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作用并影响着水生态系统,河湖萎缩、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很大程度上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水生态伤害的问题可分为两类:一是水质恶化或河湖生态流量不足伤害到水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破坏了自然水文过程、水域形态、地貌特征和水生物群落的生存繁殖;二是过量开发利用水资源带来的生态灾害,如地面沉降、湿地干涸、河湖蓝藻、海水入侵等。
当前,我国的水生态伤害不断出现,已经演变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地下水漏斗、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河湖萎缩、湿地干枯等。
(1)地下水漏斗。地下水漏斗是过量超采地下水导致采补失衡的生态伤害。黄淮海平原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由于该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濒临枯竭,地下水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下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漏斗区面积73288km2,占总面积的52.6%)。根据266个样本点的多数据源融合空间插值测算,黄淮海平原浅层地下水位以0.46±0.37m/a、深层地下水以1.14±0.58m/a的速度下降,与世界上另外两大地下水漏斗区域相比(北美平原水位下降约0.3m/a,印度西北平原水位下降0.8m/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下降速度最快的地下水漏斗。其中山东德州深层地下水位由1965年的2m降到2008年的137.5m,石家庄浅层地下水位由1980年的10m降到2007年的32m。
(2)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地下水漏斗带来的一种生态损伤,也是当前我国水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地下水过度超采,造成弱透水层和含水层孔隙水位压力降低,黏性土层孔隙水被挤出,使黏性土产生压密变形,出现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缓变过程,一般不容易被发现,但是一旦出现就难以修复,后果极其严重。如在平原地区,地面沉降会影响河道输水、导致地面裂缝频发、危及城乡建筑安全。
据2010年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全国地面沉降面积已达到6.4万km2,50多个城市地面沉降严重。仅长江三角洲以南地区因地面沉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200亿元,间接损失近3500亿元。比较严重的有天津、沧州、西安、太原、上海、阜阳以及苏锡常地区,其中上海市是我国最早发现地面沉降的城市。河北平原地面沉降大于500mm的面积达到6430km2,大于1000mm的面积达到755km2,沉降量大于2000mm的范围已经覆盖了整个沧州市区。
(3)海水入侵。海水入侵是指由于陆地淡水水位下降,而引起的海水直接侵染淡水层系统(或滨海地带的沉积地层中)。海水入侵主要发生在我国沿海城市地区,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有辽宁的大连市、河北的秦皇岛市、山东的青岛市。20世纪末,有关部门对辽宁、河北、山东三省进行调研发现,三省的地下水水位低于海水水位的地区已超过2000km2。在过去的30年里,海水入侵严重的地区已超过500多km2。其中大连及烟台尤为严重。海水向大连内陆入侵了3300m,最大入侵面积130km2。海水入侵区达433km2,海水入侵沿海地区的深度平均达5~8km,最深达11km。地下水中氯化物浓度达到500~2000mg/L。
(4)河湖萎缩。有关数据表明,从20世纪50年代到2010年,全国范围面积大于10km2的湖泊有230个发生萎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省,湖泊数量从1309个下降到771个,减少41.1%;湖泊面积从8503.7km2缩小到3318km2,减少60.9%。
(5)湿地干枯。所谓的湿地就是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和草地等)与水生态系统(如海洋等)之间的过渡带。是水体系统与陆地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表层最独特、最复杂、对环境变化反映最敏感的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最重要的“物种基因库”,是人类重要的经济、文化、科学和生活资源库。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将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据统计,湿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6%,却为地球上20%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湿地还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据科学家研究估计,每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达4000美元,分别是热带雨林和农田生态系统的2~7倍和45~160倍。
据史书记载,明清时期银川平原1/4以上面积为湿地,这些湿地形成了独特的生物种群,生存着许多濒危的兽类、鸟类和植物,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保护动物15种,有水鸟10目19科102种。北部川区的湿地还是西北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大面积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于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三面都是沙漠、土地沙漠化极为严重的宁夏来说非常珍贵。它既是防止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屏障,还对保护黄河、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现有湿地面积6594万hm2(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594万hm2,包括沼泽约1197万hm2,天然湖泊约910万hm2,潮间带滩涂约217万hm2,浅海水域270万hm2;人工湿地约为4000万hm2,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hm2、稻田约3800万hm2。
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期的干旱缺水和人类对湿地的过度开发破坏,我国的湿地资源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短时间内退化十分严重。许多湿地持续干枯。据科学考察发现,占我国自然湿地面积8%的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有80%已经退化。
在黄河上游的首曲若尔盖湿地,每年枯水期对黄河干流的补给量达到45%以上。近20年来,气候变化、人为排水、过度放牧,使得首曲若尔盖湿地面积急剧退缩,导致大面积土地沙化,成为黄河中下游流域来水减少的重要因素。
湿地生态系统消亡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由于湿地大面积减少,造成动物栖息地减少、觅食范围缩小,生物多样性锐减。据调查,近年来,许多湿地无论是生物种类还是种群数量都在减少,如果现存的湿地得不到有效保护,湿地独特的生物种群将可能消失。如果湿地继续退化,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