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任务三 全站仪的构造及使用
一、全站仪概述
1.全站仪的定义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全站仪具有角度测量、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三维坐标测量、导线测量、交会定点测量和放样测量等多种用途,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2.全站仪的特点
高度光、机、电集成,具有如下特点:
(1)测量的距离长、时间短、精度高。
(2)能同时测角、测距并自动记录测量数据。
(3)设有各种野外应用程序,能在测量现场得到归算结果。
目前,世界上最高精度的全站仪:测角精度(一测回方向标准偏差)0.5″,测距精度 1mm+1ppm。利用目标自动识别(ATR)功能,白天和黑夜(无需照明)都可以工作。全站仪已经达到令人不可置信的角度和距离测量精度,既可人工操作,也可自动操作;既可远距离遥控运行,也可在机载应用程序控制下使用,可使用在精密工程测量、变形监测、几乎是无容许限差的机械引导控制等应用领域。
3.全站仪的标称精度
全站仪的标称精度是指距离测量的精度,表示为±(a+b×D),其中,a表示绝对误差,D表示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b×D为比例误差,b为比例误差系数。
如:日本索佳的SET1010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2mm+2ppm×D)。
二、全站仪的分类
(1)按结构形式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根据电子测角系统和电子测距系统的发展不平衡,将全站仪分成两大类,即组合式和整体式。
组合式也称积木式,是指电子经纬仪和测距仪既可以分离也可以组合,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要求,选择测角、测距设备进行组合;整体式也称集成式,是指电子经纬仪和测距仪做成一个整体,无法分离。90年代以来,已发展为整体式全站仪。
(2)按数据存储方式分。有内存型和电脑型两种。内存型的功能扩充只能通过软件升级来完成;电脑型的功能可以直接通过二次开发来实现。
(3)按测程来分。有短程、中程和远程三种。测程小于3km的为短程;测程在3~15km的为中程;测程大于15km的为远程。
(4)按测距精度分。有Ⅰ级(5mm)、Ⅱ级(5mm~10mm)和Ⅲ级(>10mm)。
(5)按测角精度分。有0.5″、1″、2″、5″、10″ 等多个等级。
(6)按载波分。有微波测距仪和光电测距仪两种。采用微波段的电磁波作为载波的称为微波测距仪;采用光波作为载波的称为光电测距仪。
三、全站仪的构造
1.全站仪基本构造
全站仪由测角、测距、计算和数据存储系统等组成。图2-19所示为我国生产的NTS-320型全站仪。
(1)电子测角系统。全站仪的电子测角系统采用了光电扫描测角系统,其类型主要有编码盘测角系统、光栅盘测角系统及动态(光栅盘)测角系统三种。
(2)四大光电系统。全站仪上半部分包含有测量的四大光电系统,即水平角测量系统、竖直角测量系统、水平补偿系统和测距系统。通过键盘可以输入操作指令、数据和设置参数。以上各系统通过I/O接口接入总线与微处理机联系起来。
(3)数据采集系统。全站仪主要由为采集数据而设置的专用设备(主要有电子测角系统、电子测距系统、数据存储系统、自动补偿设备等)和过程控制机(主要用于有序地实现上述每一专用设备的功能)组成。过程控制机包括与测量数据相连接的外围设备及进行计算、产生指令的微处理机。只有上面两大部分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地体现“全站”功能,即既要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又要自动处理数据和控制整个测量过程。
(4)微处理机(CPU)。是全站仪的核心部件,主要由寄存器系列(缓冲寄存器、数据寄存器、指令寄存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微处理机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键盘指令启动仪器进行测量工作,执行测量过程中的检核和数据传输、处理、显示、储存等工作,保证整个光电测量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输入输出设备是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装置(接口),输入输出设备使全站仪能与磁卡和微机等设备交互通信、传输数据。
图2-19 NTS-320型全站仪
1—望远镜把手;2—望远镜调焦螺旋;3—目镜;4、22—光学对中器;5—数据通信接口;6、18—显示屏;7—底板;8—基座固定钮;9—水平制动螺旋;10—水平微动螺旋;11—垂直微动螺旋;12—垂直制动螺旋;13—电池NB-20A;14—电池锁紧杆;15—粗瞄器;16—物镜;17—管水准器;19—圆水准器;20—圆水准器校正螺旋;21—脚螺旋;23—仪器中心标志
2.全站仪基本构造特点
同电子经纬仪、光学经纬仪相比,全站仪增加了许多特殊部件,因而使得全站仪具有比其他测角、测距仪器更多的功能,使用也更方便。
(1)同轴望远镜。全站仪的望远镜实现了视准轴、测距光波的发射、接收光轴同轴化。同轴性使得望远镜一次瞄准即可实现同时测定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全部基本测量要素的测定功能。加之全站仪强大、便捷的数据处理功能,使全站仪使用极其方便。
(2)双轴自动补偿。全站仪特有的双轴(或单轴)倾斜自动补偿系统,可对纵轴的倾斜进行监测,并在度盘读数中对因纵轴倾斜造成的测角误差自动加以改正。也可通过将由竖轴倾斜引起的角度误差,由微处理机自动按竖轴倾斜改正计算式计算,并加入度盘读数中加以改正,使度盘显示读数为正确值,即所谓纵轴倾斜自动补偿。
(3)键盘。是全站仪在测量时输入操作指令或数据的硬件,全站仪的键盘和显示屏均为双面式,便于正、倒镜作业时操作。
(4)存储器。存储器的作用是将实时采集的测量数据存储起来,再根据需要传送到其他设备(如计算机等)中,供进一步的处理或利用,全站仪的存储器有内存储器和存储卡两种。
全站仪内存储器相当于计算机的内存(RAM),存储卡是一种外存储媒体,又称PC卡,作用相当于计算机的磁盘。
四、几种常见全站仪主要参数
1.主要技术指标
几种常见全站仪的技术参数见表2-8。
表2-8 几种常见全站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2.全站仪数据通信
全站仪通信是指全站仪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目前全站仪主要用两种方式与计算机通信:一种是利用全站仪原配置的PCMCIA卡;另一种是利用全站仪的输出接口,通过电缆传输数据。
(1)PCMCIA。简称PC卡,是机内存卡国际联合会(PCMCIA)确定的标准计算机设备的一种配件,目的在于提高不同计算机型以及其他电子产品之间的互换性,目前已成为便携式计算机的扩充标准。
在设有PC卡接口全站仪上,只要插入PC卡,全站仪测量的数据将按规定格式记录到PC卡上。取出该卡后,可直接插入带PC卡接口的计算机上,与之直接通信。
(2)电缆传输。通信的另一种方式是全站仪将测量或处理的数据,通过电缆直接传输到电子手簿或电子平板系统。由于全站仪每次传输的数据量不大,所以几乎所有的全站仪都采用串行通信方式。串行通信方式是数据依次一位一位地传递,每一位数据占用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只需一条线传输。
最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是由电子工业协会(EIA)规定的RS-232C标准接口,每一针的传输功能都有标准的规定,传输测量数据最常用的只有3条传输线,即发送数据线、接收数据线和地线,其余的线供控制传输用。
图2-20 6针接口
1—信号地;2—空;3—发送;4—接收;5—请求发送;6—电源
(3)几种常用全站仪数据通信。徕卡(Lecica)全站仪设有数据接口,配专用5针插头,宾得(Pentax)、索佳(Sokkia)、拓普康(Topcon)全站仪都配6针接口,如图2-20所示。
五、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电子测距是以电磁波作为载波,传输光信号来测量距离的一种方法。欲测定A、B两点间的距离D,安置仪器于A点,安置反射镜于B点。仪器发射的光束由A至B,经反射镜反射后又返回到仪器。设光速c为已知,如果光束在待测距离D上往返传播的时间t0已知,则距离D可由下式求出
其中 c=c0/n
式中 c0——真空中的光速值,其值为299792458m/s;
n——大气折射率,它与测距仪所用光源的波长、测线上的气温T、气压P和湿度e有关。
测定距离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测定时间的精度,例如要求保证±1cm的测距精度,时间测定要求准确到6.7×10-11s,这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大多采用间接测定法测定。间接测定的方法有下列两种:
(1)脉冲式测距。由测距仪的发射系统发出光脉冲,经被测目标反射后,再由测距仪的接收系统接收,测出这一光脉冲往返所需时间间隔的钟脉冲的个数以求得距离D。由于计数器的频率一般为300MHz(300×106Hz),测距精度为0.5m,精度较低。
(2)相位式测距。由测距仪的发射系统发出一种连续的调制光波,测出该调制光波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相位移,以测定距离D。红外光电测距仪一般都采用相位测距法。
六、全站仪的使用
(1)安置仪器。与经纬仪相同。
(2)水平角测量。与经纬仪基本相同。
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3)距离测量。根据要求可以测量斜距、平距、高差等。
1)设置棱镜常数。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值为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自动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仪器。
4)距离测量。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分为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4)坐标测量。测量被测点的三维坐标。
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七、拓普康(Topcon)全站仪
拓普康全站仪有些型号的仪器是英文版的。
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
与电子经纬仪相同。
(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AOB,方法如下:
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瞄准A点—置零(0 SET)—瞄准B点,记下水平度盘HR的数值。
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操作步骤与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H SET)。
2.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ment)
与测距仪相同,目前大多采用全站仪,而不单独使用测距仪。PSM、PPM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
(1)棱镜常数(PSM)的设置。一般 PSM=0(原配棱镜)或-30mm(国产棱镜)。
(2)大气改正值(PPM)(乘常数)的设置。输入测量时的气温(TEMP)、气压(PRESS),或经计算后,直接输入 PPM 值。
(3)功能。可测量平距 HD、高差 VD 和斜距 SD(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
(4)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MEAS)。
3.坐标测量(coordinate measurement)
普通测量不具备该项功能。
(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X,Y,H)。
(2)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输入测站 S(X,Y,H),仪器高i,棱镜高v。
2)瞄准后视点B,设置水平度盘读数。
3)瞄准目标棱镜点T,按“测量”,即可显示点T的三维坐标。
4.点位放样(layout)
普通测量不具备该项功能。
(1)功能。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P的坐标,在实地标出P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2)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大致位置立棱镜,测出当前位置的坐标。
2)将当前坐标与待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得距离差值dD和角度差dHR或纵向差值ΔX和横向差值ΔY。
3)根据显示的 dD、dHR 或ΔX、ΔY,逐渐找到放样点的位置。
5.程序测量(programs)
普通测量不具备该项功能。
(1)数据采集(data collecting)。
(2)坐标放样(layout)。
(3)对边测量(MLM)、悬高测量(REM)、面积测量(AREA)、后方交会(RESECTION)测量等。
(4)数据存储管理。包括数据的传输、数据文件的操作(改名、删除、查阅)。
6.仪器面板外观和功能说明
不同厂家生产的全站仪的控制面板相差较大,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全站仪其控制面板基本相同,但要注意有些厂家生产的全站仪既有英文版(针对欧洲和美洲市场生产),又有汉语版(针对中国市场生产),注意控制面板的功能标注。使用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Topcon GTS-312面板上按键功能见表2-9。
表2-9 Topcon GTS-312面板功能
续表
显示屏上显示符号的含义见表2-10。
表2-10 显示屏上显示符号的含义
7.测量模式介绍
主要包括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三种模式。
(1)角度测量模式。按ANG进入,可进行水平、竖直角测量,倾斜改正开关设置,见表2-11。
表2-11 角度测量模式
(2)距离测量模式。按进入,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及PSM、PPM、距离单位等设置,见表2-12。
表2-12 距离测量模式
(3)坐标测量模式。按进入,可进行坐标(N,E,H)、水平角、竖直角、斜距测量及PSM、PPM、距离单位等设置,见表2-13。
表2-13 坐标测量模式
8.主菜单模式
按MENU进入,可进行数据采集、坐标放样、程序执行、内存管理(数据文件编辑、传输及查询)、参数设置等,见表2-14。
表2-14 主菜单模式
(1)MEMORY MGR.(存储管理),见表2-15。
表2-15 存储管理模式
(2)PROGRAM(程序),见表2-16。
表2-16 程序模式
(3)PARAMETERS(参数设置),见表2-17。
表2-17 参数设置模式
9.功能简介
测量前,要进行如下设置:按或,进入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模式,再按第 1 页的 S/A(F3)。
(1)棱镜常数PRISM的设置。进口棱镜多为 0,国产棱镜多为-30mm。
(2)大气改正值PPM的设置。按“T-P”,分别在“TEMP”和“PRES”栏输入测量时的气温、气压。
注意:PRISM、PPM设置后,在没有新设置前,仪器将保存现有设置。
10.测量方法
按以下步骤进行:
(1)角度测量。按ANG键,进入测角模式(开机后默认的模式),其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方法与经纬仪操作方法基本相同。照准目标后,记录下仪器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HR和竖直度盘读数V。
(2)距离测量。先按键,进入测距模式,瞄准棱镜后,按F1(MEAS),记录下仪器测站点至棱镜点间的平距HD、镜头与镜头间的斜距SD和高差VD。
(3)坐标测量。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ANG键,进入测角模式,瞄准后视点A。
2)按HSET,输入测站O后视点A的坐标方位角。输入65.4839,即输入了65°48′39″。
3)按键,进入坐标测量模式。按 P↓,进入第2页。
4)按OCC,分别在N、E、Z输入测站坐标(X0,Y0,H0)。
5)按P↓,进入第2页,在 INS.HT 栏,输入仪器高。
6)按P↓,进入第2页,在R.HT栏,输入B处的棱镜高。
7)瞄准待测量点B,按MEAS,得B点坐标(XB,YB,HB)。
11.零星点的坐标放样
不使用文件。
(1)按MENU,进入主菜单测量模式。
(2)按LAYOUT,进入放样程序,再按SKP,略过使用文件。
(3)按OOC.PT(F1),再按NEZ,输入测站O点的坐标(X0,Y0,H0);在INS.HT一栏,输入仪器高。
(4)按BACKSIGHT(F2),再按NE/AZ,输入后视点A的坐标(XA,YA);若不知A点坐标而已知坐标方位角αOA,则可再按AZ,在HR项输入αOA的值。瞄准A点,按 YES。
(5)按LAYOUT(F3),再按NEZ,输入待放样点B的坐标(XB,YB,HB)及测杆单棱镜的镜高后,按ANGLE(F1)。使用水平制动和水平微动螺旋,使显示的 dHR=0°00′00″,即找到了OB方向,指挥持测杆单棱镜者移动位置,使棱镜位于OB方向上。
(6)按DIST,进行测量,根据显示的dHD来指挥持棱镜者沿OB方向移动,若dHD为正,则向O点方向移动;若dHD为负,则向远处移动,直至dHD=0 时,立棱镜点即为B点的平面位置。
(7)其所显示的dZ值即为立棱镜点处的填挖高度,正为挖,负为填。
(8)按NEXT,反复(5)、(6)两步,放样下一个点C。
八、苏州一光(RTS600)系列全站仪
1.屏幕显示
RTS600显示符号及含义见表2-18。
表2-18 RTS600显示符号及含义
2.角度测量模式
角度测量模式见表2-19。
表2-19 角度测量模式
3.距离测量模式
距离测量模式见表2-20。
表2-20 距离测量模式
4.坐标测量模式
坐标测量模式见表2-21。
表2-21 坐标测量模式
5.主菜单模式
按MENU进入,可进行数据采集、坐标放样、程序执行、存储管理(数据文件编辑、传输及查询)、参数设置等。
6.安置使用
按下列步骤使用和参数确定:
(1)安置仪器。对中整平(方法同经纬仪)后,按开关键开机,然后上下转动望远镜几周,使仪器水平盘转动几周,完成仪器初始化工作,直至显示水平度盘角值HR、竖直度盘角值VZ为止。
(2)参数设置。按EDM键进入测距设置,按F2(棱镜常数),按F1(输入,一般为-30),按F4两次(确认),按F3(大气改正),按F1(输入,在温度栏输入气温),按F4(确认),向下移动光标(EDM)至气压栏,按F1(输入气压),按F4两次(确认),按ESC键回到角度测量模式。
7.测量方法
主要是角度、距离、坐标测量。
(1)角度测量。反复按EDM键,进入角度测量模式(开机即为角度测量模式)。若以测回法测量水平角∠AOB,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于角顶O点。
2)盘左状态,瞄准左目标A点,水平度盘归零。方法为:若要配至0°00′00″,则按置零F1,确认F3,HR显示0°00′00″;若要配至0°01′20″,则按F4两次翻至第3页,按F3(设角),再按F1(输入),输入“0.0120”,按F4两次(确认)。
3)顺时针旋转望远镜瞄准右目标B点,记下水平度盘HR的大小。
4)盘右状态,瞄准右目标B点,记下HR的大小。
5)逆时针旋转望远镜瞄准左目标A点,记下HR的大小。
(2)距离测量。若要测量水平距离,则按DISP键1~3次,直至屏幕出现有HD栏;瞄准棱镜后,按F1(测距),即得测站点至棱镜点间的平距HD。通过按DISP键,可以查看镜头与镜头间的斜距SD和镜头与镜头间的高差VD。
(3)坐标测量。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按DISP键1~3次,直至屏幕出现有三维坐标NEZ栏;按P1翻页(F4)—测站(F3)—坐标(F4)—输入(F1),分别在N、E、Z栏输入测站点O的坐标(x0,y0,H0)—确认(F4两次)—输入(F1),在点号栏输入测站点号O,按F4两次(确认)。
2)按EDM(▼)键两次,将光标移至“仪高”栏,按F1(输入仪器高),按F4(确认),按ESC(返回),按F1(输入待测量点B处的棱镜高),按F4两次(确认)。
3)按P2翻至P3页,按F4(坐标),若已知后视点A的坐标(xA,yA),则按F1[输入分别在N、E栏输入(xA,yA)],按F4两次(确认);若已知测站点O至后视点A的坐标方位角,如αOA=38°25′16″,则按F3(角度),在HR栏输入38.2516即可,再按F4两次(确认)。照准后视点A,按F3(是)。
4)按ESC(返回),按P3(F4)翻至P1页,旋转仪器,照准待测量点B的棱镜,按F1(测距)后,显示的N、E、Z即为B点的坐标和高程。
(4)零星点的坐标放样。不使用文件,分五个步骤进行:
1)按MENU键,按F1[放样,在“文件名”栏输入一个文件名。如:gcd,按F4两次(确认)],按F3(新建此文件),按F1(测站设置),按EDM(▼),将光标移至仪高栏,按F1(输入仪器高),按F4(确认),按F3(坐标),按F1(输入,分别在N、E、Z栏输入测站点O的x0、y0、H0),按F4两次(确认),按ESC(返回)。
2)按F2(后视点设置),按F3(坐标),按F1(输入,分别在N、E栏输入后视点A的坐标xA,yA),按F4两次(确认);若已知测站点O至后视点A的坐标方位角αOA=32°45′18″,则按F3(角度),按F1(输入,在HR项输入32.4518,再按F4两次(确认)即可。
3)旋转仪器,照准后视点A后,按F3(是),按F3(放样),按F3(坐标),按F1(输入,分别在N、E、Z栏输入待放样点B的坐标xB、yB、HB),按F4两次(确认),按F1(输入,在镜高栏输入待放样点B的镜高),按F4两次(确认),按F1(极差);旋转仪器,使显示的dHR=0°00′00″,即找到了OB方向,指挥持测杆单棱镜者移动位置,使棱镜位于OB方向上。
4)按F1(测距),根据显示的dHD来指挥持棱镜者沿OB方向移动,若dHD为正,则向O点方向移动;若dHD为负,则向远处移动,直至dHD=0时,立棱镜点即为B点的平面位置,其所显示的dZ值即为立棱镜点处的填挖高度,正为挖,负为填。
5)若要放样下一个点C,则按F4(下点),按F3(坐标,输入C的坐标),同理放样出C点。
(5)建立坐标文件的方法。按MENU键,按EDM(▼)键,翻页,按F1(存储管理),按EDM(▼)键,翻页,按F1(输入坐标),按F1(输入,在“文件名”栏输入一文件名),按F4两次(确认),按F3(新建此文件),按F1(输入,在“点号”栏输入A),按F4两次(确认),按F1(输入,分别在N、E、Z三栏分别输入A点坐标xA,yA,HA),按F4两次(确认)。以此类推,可输入B、C、O点的坐标。按ESC键三次,退出。
九、索佳(Sokkia)全站仪
1.显示符号
Sokkia显示符号见表2-22。
表2-22 Sokkia 显 示 符 号
2.键功能
仪器出厂时,各键的功能是默认的。各功能键意义见表2-23。
表2-23 功能键意义
(1)角度测量。见表2-24。
表2-24 角度测量模式
(2)距离测量。见表2-25。
表2-25 距离测量模式
(3)坐标测量。见表2-26。
表2-26 坐标测量模式
3.角度测量
测量水平角∠AOB。
(1)设置。在角顶安置仪器,后视左目标A,将后视目标方向设置为0(在经纬仪模式下,按0SET键)。
设置一个已知的水平角(角锁定)要设置后视目标方向为已知值,利用水平角锁定功能。在经纬仪模式下,按HOLD键,水平角锁定,再按一次水平角解锁。
(2)水平角显示的选择。在经纬仪模式下,按R/L显示水平左角,再按一次显示为水平右角。
(3)复角测量。为了取得高精度的水平角测量结果,可进行角度复测,然后取其平均角值。仪器可计算并显示复测的平均值。具体步骤如下:在经纬仪模式第3页菜单下,照准左目标A,按REP进入水平角复测模式,按BS开始第1次测量,照准右目标B,按FS显示两点间的夹角,且右目标B的角值被锁定。再次照准左目标A(显示不变),按BS,水平角解锁并开始第2次测量,再照准右目标,显示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且右目标的角值被锁定。重复上述步骤继续测量,退出按EXIT。需要注意测量次数最多为10次,复测显示范围为±3599°59′59″。
(4)坡度。经纬仪模式第3页上,按ZA%显示坡度,再按ZA%显示竖直角。
4.距离测量
距离测量模式下,按◢SHV选择斜距/平距/高差。照准目标A,按_dist开始测量距离,显示距离、竖直角和水平角测量值。
(1)精测模式。在距离测量模式下,按Hdist,Hdist闪烁并开始测距,显示平距、竖直角和水平角。测距共进行3次。0.4s后,显示3次测距的平均值,至0.1mm,然后停止测量。H-A平距的平均值。H-1为第一次测量的平距值。
(2)跟踪测量。在测距模式下,按M/TRK进行跟踪测距,照准目标,按_dist开始距离测量,显示距离、竖直角和水平角测量值,按STOP停止距离测量。
(3)测量数据的查阅。最新测量的距离和角值存储在存储器中,直到断电为止。在距离测量模式下,按RCL显示存储的最新数据,按ESC退回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