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奔豚(奔豚气、贲豚、贲豚气)

《金匮要略》(219年)

原文

师曰:病有奔豚1,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奔豚汤方

甘草 芎䓖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 右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贲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 桂枝四两

右四味,以甘澜水2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勺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参考文献

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注释

1.奔豚:病名。出自《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难经》列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症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或有腹痛,或往来寒热,病延日久,可见咳逆、骨痿、少气等症。

2.甘澜水:又名劳水,是把水放入盆内,用瓢将水扬起来,倒下去,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水面上有无数水珠滚来滚去为止。盖水性咸而体重,劳之则甘而轻,取其不致阴滞,而有益于脾胃也。

《金匮要略方论》(219年)

原文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奔豚汤方

甘草 川芎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金匮要略方论·卷上·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参考文献

(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集;李玉清,黄海量,吴晓青点校.金匮要略方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