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过决策看组织:解读西蒙《管理行为》
- 李慧才
- 3038字
- 2021-10-09 16:31:55
一、老式织布机和织布活动
老式织布机算得上是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存在了很多年的“神器”,据称是由生活在宋末元初年代的黄道婆发明的。其工作原理是:用一种机制将完整的一束经线按照奇数和偶数预先分成两组,通过人的协调操作和机械装置的传动,让平整排列的两组经线上下交替运动,同时用梭子带动一根纬线在奇偶两组经线中左右穿梭、纵横交织而完成织布工作。整个织布的过程大概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两组经线,上下交错;一根纬线,来回穿梭;机械联动,协调控制;全神投入,敏捷操作。
幸运的是,母亲就有一架提综杆织布机,而且还是父亲亲手打造的。在父母的帮助下,我得以对它进行一些较为详细的描述。
以待织经线从经线框上旋转而下为起点,以经线与纬线完成交织为终点,织布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如下:
(1)分经棍:就是横着支放在织布机上的一根长木棍;它把从经线框上送出的一束经线按照奇数和偶数分成两组。
(2)提综杆:是与脚踏板传动机制相连接的两根木杆,木杆上垂吊着很多个绳套,每个绳套活动地提起一根经线;在织布过程中,织者交替操作脚踏板上下运动,两根提综杆就会交替提起和放下奇偶两组经线。
(3)打纬刀:它的核心部分是密密匝匝竖着排列的细竹片,竹片立高大约10厘米。竹片两端全部固定,竹片之间的缝隙均等有序,就像梳子或者栅栏一样。这个核心部分被固定在一个长方形木框内,整个木框又被吊索悬挂在织布机顶部的支架上;在织布过程开始前,被“分经棍”分成两组的经线在这里不分奇偶地再次整合在一起,依次穿过竹片之间的细小缝隙。在织布过程中,其主要作用就是击打纬线,把纬线挤压在两组经线之间。正是因为它实实在在地击打在纬线上,所以才被称作打纬刀。
(4)定型架和腰扣:定型架就在织布机座台前,是一个能够从背面卡住并横向撑开经线的支架,其作用是将穿过打纬刀的经线定型成一个布面宽窄的平整形状。从梭子中“吐出”的纬线总是在定型架附近被打纬刀压实在两组经线之间;腰扣的作用则是将通过定型架后的经线尾端捆扎起来并最终与操作者的腰部连接。
(5)梭子和线纡。这两个东西就不详细介绍了,其主要作用就是在两组经线之间来回引下纬线。在不工作的状态下,它们和织布机是分离的。
再次提醒,一定记住分经棍、提综杆、打纬刀这三个关键部件,更要十分郑重地告诉你:对打纬刀这个东西留点儿神!(1)它既是逐个分离每一根经线的分离器,又是控制两组经线汇合方式的控制机关;(2)它只允许一根经线在相邻两个竹片的缝隙中上下移动,但“剥夺”了它们左右移动的自由;(3)它还是整个织布机上唯一既接触经线又接触纬线的部件,是经线和纬线交织过程的真正见证者。
图1.1 织布机结构及三个关键部件示意图[2]
图1.2 放大的分经棍示意图
图1.3 放大的提综杆示意图
图1.4 放大的打纬刀示意图
织布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工作原理,我们就交代到这里。下面就让织者登场吧!
她坐在织机座台上,面前是从织机上飞奔而来的经线“瀑布”。不过,刚才我们是从经线出发的地方开始介绍织布机的各种部件,而她则是倒着欣赏这挂“瀑布”。在离自己最近的“定型架”附近,“瀑布”才真的是布,过了“定型架”再往下,“瀑布”的尾端收窄后就通过腰扣缠绕到她的腰间,只要她腰部一用力,整个“瀑布”就被抻成一个平平整整的漂亮“瀑面”。开始的时候,她只注意到上面的一层“瀑流”,但抬头往上看的时候发现,这挂“瀑布”原来是由上下两层“瀑布”汇合而成的,分层最远的地方可以追踪到一个叫“分经棍”的地方。更令她惊奇的是,这两层“瀑布”又规规矩矩地流经那个叫“打纬刀”的关口,分层清晰而平整,上面的一层从关口的高处往下流,下面的一层从关口的低处往下流,直到“定型架”前面不远的地方才真正汇合。这里才是她即将织布的地方。
她的双脚试着踩了一下织机下面的脚踏板,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个叫“提综杆”的东西也跟着动了,接着,原来从“打纬刀”关口低处流下来的“瀑布”突然被有秩序地整体提升到关口的高处,而原来处于高处的“瀑布”却被整齐划一地下降到关口的低处,整个过程“瀑布”的形状保持不变。再踩一次,这样的轮回就重复一次……后来,她被眼前的“打纬刀”吸引了。她发现,虽然“瀑布”处于上层还是下层是由“提综杆”决定的,但“打纬刀”更厉害!“打纬刀”就横在那里,要求所有的“瀑线”各行其道。也就是说,只要是经线——不管是“提综杆”提起的奇数组还是偶数组——就必须按照没有分组前的顺序从唯一一个对应的缝隙通过。但这个“打纬刀”也不是不给“提综杆”留一点儿面子,它允许每条“瀑线”在各行其道的前提下上下走动。如果说“提综杆”决定了“谁上谁下”和“什么时候上、什么时候下”,那么“打纬刀”就规定了这根经线必须“沿着这条路上去,还要沿着这条路回来”,这才使得看起来被分成两层的“瀑布”,既能够非常有秩序地合到一起,又能在需要再次分开的时候毫无差错地“找到”自己原来的位置。看来分开的两层“瀑布”之所以能这么有秩序地分开和汇合,必须由“提综杆”和“打纬刀”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她试着用手推了推,发现这个被高高吊起的“打纬刀”是活动的。用手往怀里拉,“打纬刀”就移动到了“定型架”附近,这个时候一探头就能看见“打纬刀”后面呈现出两层“瀑布”分开而形成的清晰图景:一个远端开口较大、近端合在一起的三角区;松开手,“打纬刀”又被悬索的弹力弹回“提综杆”附近,这个分层的图景就全部出现在“打纬刀”和“定型架”之间的这个区域。她似有所悟:对!这就是梭子将要穿过的地方。
当然,用不了多久,她就熟悉了眼前的一切。她不仅能熟练操作这个“神器”,还筹划了两个改进:第一,把经线染上了不同的颜色,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成她想要的样子。可以想象,这时候她眼前的“瀑布”再也不是单调的白色,而成了挂在织布机上的一道彩虹;第二,纬线同样被染成不同颜色了!她听说只要将不同颜色的纬线搭配好,织出来的布就更漂亮,孩子们一定会喜欢。为此,她在织机座台旁准备了好几只梭子,每一只装有一种颜色的线纡,随时准备在需要的时候换着梭子来织布。
当“打纬刀”弹回“提综杆”附近时,她左手迅速地将一只梭子投出去,梭子准确无误地穿过两层“瀑布”之间的三角区,引下了一根纬线。她的右手本能地等待在“瀑布”另一端,准备接住梭子;就在这一刹那,她刚刚投出梭子的左手早就“飞”到了“打纬刀”那里,紧紧扣住“打纬刀”并用力往下拉,整个“打纬刀”重重地打在纬线上;松手,就在“打纬刀”弹回的那个瞬间,她的脚驱动了脚踏板,让“提综杆”交换两层“瀑布”的上下位置。你根本还没有反应过来,她的右手已经熟练而准确地接住了从两层“瀑布”中飞过来的梭子,并做好了立刻将它穿回去的准备。这个过程她连看都没有看一眼;她眼睛紧紧盯着“打纬刀”,当她发现“打纬刀”已经弹回“提综杆”附近时,马上就把右手中的梭子精确无误地“飞”了出去,又一根纬线已经引好了。而刹那之间,她的左手接住了梭子,右手再次扣动了“打纬刀”……
你看清楚了吗?你一定眼花缭乱,因为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那位织者就是我的母亲。童年时代的我就在这种看似单调但又无比复杂的舞蹈和不断重复的机杼声中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母亲早已把一个晚上织成的土布晾晒起来:那纵横交织的格子布是多么的漂亮,多么的光彩照人!
且用一首《喝火令》再次加深对织布机和织布活动的理解。
喝火令·织机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