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张发财带着儿子拜访了贾老爷,还有更多老人,这么多年自己没有回过家,这次回来了应该带孩子给老人们拜访一下。儿子长在村外对村里的记忆很少,但这么多年也去过很多农村,也见识过很多,对自己这个老家还是感觉挺好,就是离城远,比起自己家的别墅,除了方便感觉更好。孙子就玩得更高兴了,孩子更喜欢大自然。村子的后山、菜地、垃圾厂、村委会、老年活动中心等等,比起自己当年变化真的很大,新农村的建设真的很漂亮,看来贾兵对村子管理的的确尽心。在村子里的大广场,这里是村子原来活动的地方,张发财对儿子张晓军说:“晓军,你看这里,当年我就在这里,你爷爷。当时咱家穷,常常吃不饱,你贾爷爷虽然也照顾我们,但大家都不够吃,谁又能保住谁。”张晓军说:“爸,过去了也没多想,咱现在多好。”张发财说:“你理解错了,我给你讲讲咱家历史,我爷爷当年逃难到了这里,贾老爷的父亲收留了我们,这个村本来都是姓贾,也是因为战乱的逃难才慢慢有了我们这些外来户,贾家对咱们不错,不仅给吃也给地,我们就在这里扎下了根,我刚说的没吃的那个时候都没吃的,如果不是贾老爷带领全村人开垦后山荒地,在后山存粮,我们早都饿死,贾家寨是这附近唯一没有饿死人的村子,也没出现过乞讨的村子,这里闹土匪。寨里组织民兵保卫家园,抗战时期又组织大家当兵,保家卫国,这老祠堂里也有了外姓人的排位,贾家没有当咱是外人。”张晓军说:“这你说过。”张发财说:“但咱穷是事实,这没办法,改革开放后,咱不能指望土地,咱也不能和村子里人抢资源,我就出去打工,我是最早出去打工的人,你爷爷思想灵活也支持我,很快我就发现做化工产业赚钱,那时候各地都是小化工厂,我学会了技术又从各方面渠道弄来了钱,这个是必须成功的事,不然一辈子也还不了。但你贾兵叔坚持不同意办厂,说对村子不好,我说:“这里水是现成的,空地也多,再说那么多厂都在办也没有问题,我当时认为是大队不让我发财,我和你爷爷都闹过,但当时贾老爷一言九鼎,虽然也说不出原因,但就是不同意,我也求过他们,最后实在没办法,厂还是没有开成,你爷爷说咱就是穷命,虽然我叫发财但还是没用,后来也没了心情,不久也得病就走了,我背着这么大一笔债务只好离开村子外出打拼,因为没有地方建厂,咱就开始做销售,做了倒爷,走南闯北才慢慢的缓过劲来。你妈也跟我辛苦才落下了很多病根,看着身边的人都富了,我就更恨寨子的人,挡了我的财路,至此我也没有回过村子,也只有这几年国家对环境的加紧保护,我才对当年的高污染心理好了很多,毕竟咱另外走的路也更好更稳定,当年的老板们都又出事了,害人的事还是不能干再多钱也没用。”张晓军说:“爸,你也别多想,话说开了也就过去了,公司还靠你。”张发财说:“人生的路没有错和对,走了就努力走好,今天给你说:“也希望你以后能撑起公司,我想该休息了。”张晓军说:“咱这才多大公司,您才多大年龄不用退休吧。”张发财说:“我只想把机会留给你,有事我可以帮你,但你该自己做事。”张晓军不想和父亲多争执,他有自己的想法也改变不了,这么多年跟他做事,自己也知道他的风格,张发财说:“晓军,你有没有认为咱村还是有机会,这是一个不错的生意。”张晓军说:“这能有什么机会,现在都是规模生意,种菜都在南方,这里又离城很远,又都是老人,我感觉没机会。”张发财说:“大生意肯定没有,这里条件不够,但小生意还是不错,不说这个,完了你回去想办法帮孜悟把这些萝卜处理掉。”张晓军说:“爸,这怎么处理?咱又不是菜贩子对吧?”张发财说:“又不是高价卖给你,按合理市场价帮忙处理一下,咱也是帮咱村里做事也就这么一次。”张晓军说:“行吧,我和合作的单位说一下,就当礼品赠送了。”张发财说:“也不算白赠送,这萝卜我从小也吃很不错的。”张晓军说:“知道了,应该没问题,我比市场批发价高一点给孜悟算就行。”张发财说:“不用,他家人怪,正常价就行,他不是那种占便宜的人,你处理好,我们去活动中心再看看。”俩个人往村小学走去,张发财在这里上的小学。

李秘书很快给贾孜悟打电话问了一下菜地的情况,贾孜悟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和下步的计划,李秘书说:“你的思路还行,张主任平时很忙,您需要啥和我联系,农业口的资源张主任手上很多,你早应该找张主任。”贾孜悟说:“咱就是个农民种菜的,张主任那么忙,只要您说思路正确,咱有的是力气,就是不知道方向。”李秘书说:“都什么时代了,你这起码要跟上政府的推广思路,现代农业不比当年,咱们的人民生活富裕了,喜欢更新更营养更多样的蔬菜,大棚种反季节新品种你都要考虑,这几天我安排一次记者采访,帮你宣传一下蔬菜,完了再找几个下属单位过来支持一下,你们就把我们村子当做我们的一个扶持点。”贾孜悟一听这样忙说:“那真是太感谢你了,李秘书您来之前说一下,我一定好好接待。”李秘书说:“没事,张主任村这点事还不是问题,张主任喜欢新鲜蔬菜,完了你多准备点就行。”贾孜悟说:“这没问题,咱这都是地理新摘的,用水洗一下就能吃,没问题。”李秘书说:“那好就这样说定了。”

李秘书还真是说道做到,很快就有几队人来考察过菜地,说过很多话,也提出了很多问题,贾兵还要忙着帮忙招待,但实际又很烦,很多人都是官派头,满口空话不实际,贾孜悟根本做不到,然后就是让怎样去申请国家扶贫,寻求让拨款,这一套又成了骗国家。还是张晓军实际,很快贾孜悟就按张晓军的要求把萝卜分别送给了几个厂的食堂,单位食堂储存点萝卜也不算什么,加上另外一些村民的帮助,总算把这老大难给处理了,虽然不赚钱,但总算也没亏多少,这对贾孜悟也是教训,虽然所谓的专家调研和媒体的介入,并没让贾孜悟有什么实惠,但对贾孜悟的思路还是开拓了很多。

辅导班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贾妩欣也更加忙,不要说上课,光三个点的服务都忙不过来,贾妩欣急需给自己找一个助手,虽然李慧对新点的管理也不错,但依然有原来辅导班的影子,这肯定不行,贾妩欣希望自己的辅导班风格一致,这也是对家长们的承诺,所以又加重了贾妩欣的工作,她更没时间来照顾家庭,钱是赚了,贾妩欣也只能靠各种礼物来哄优优开心高兴。贾珅庚在写自己的财富之路小说,但整天又带着优优,给优优背诵《弟子规》,四书之类。贾珅庚突然想为什么自己不能先为女儿写上一本书,以一种新的方式也是一种尝试。说写就写,贾珅庚发现自己本身也有生活,弟子规作为儿童入门教育,每个儿童都在努力背诵,如果自己可以把弟子规用生活的故事一个个来解读,每个儿童都是听故事长大的,也只有故事让孩子更能真正理解每句话的含义。虽然大家也说背诵过的东西,等遇到时孩子就会知道怎么做,但孩子总要先理解了才行吧,与其解释不如用儿童的生活故事来告诉他,本身每天在给优优讲故事时,贾珅庚也会举例,这不顺理成章。贾珅庚又对写作业的优优说:“优优,爸爸把你的生活准备写出来好不好?”优优说:“不好,我还没做好,写出去丢人。”贾珅庚说:“这样,我把弟子规里面的每段用你的故事写出来以后,你长大了看到这些故事就会想起弟子规,好不好?”优优说:“可以吧,刚好你记下来,我以后就知道了。”贾珅庚说:“那好。”这个小故事书就成为自己练手的。写作也是女儿的生活记录,有对有错但才能有总结,贾珅庚拿起弟子规。既然是给女儿在讲,但本质上对自己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洗礼,如果自己小时候多记忆,或许自己会少犯很多错误,人只有经历过才能更多的感悟,就像里面说的,“事非宜勿轻诺。”生活中我们都在轻易许诺,或许过后一笑而过,但优优上次说去果果家玩但又回老家,人家果果在家等了一下午,或许他们很快也就忘记了,但大人们又浪费了一下午时间,还准备了半天,长大了肯定有更多的承诺,或许就有更多的损失,外人的失言,没有办法,亲人的失言,只有伤心。自己哄女儿,妻子也哄女儿,孩子是哄大了,但教育可能是错的,因为孩子也是学父母,或许从开始哄孩子就错了,看着弟子规,原来自己也错了。就这样写,优优会认字时肯定会认真去看,也会记忆深刻,如果以后拍成动画片是不是会更好?贾珅庚有时候发现自己想法越来越多,越想越兴奋,虽然市场不知道,但自我认为挺好,这就是作者的心理吧,起码这个是留给女儿的一笔很好的财富。

贾忱仁答应高菲的请客,也一直没有兑现,从内心里虽然高菲年轻漂亮,但对在夜总会认识的女孩,贾忱仁总是有点不喜欢,虽然有时也会在手机上聊几句。周新还问到贾忱仁说:“你怎么不理人家高菲,几次她还问我怎么不带你一起玩。”贾忱仁说:“这不忙啊,再说我不喜欢那里的女孩。”周新说:“在那上班有什么关系,又不都是那种人,也只是工作的一种,别想太多了,人家女孩挺好的,哥给你找的不会差。”贾忱仁说:“知道了,不说这个工作重要。”贾忱仁最近做了很多单也赚了不少,周新说:“赚钱就为了花,能花才能赚,压力不能太大。”周新又在店里转了转也就走了。贾忱仁心想还是请高菲吃顿饭也算还了承诺。

接到贾忱仁的电话,高菲很快就来到说好的饭店,本来说好贾忱仁开车去接,后面又感觉路上车多,还是高菲自己打车方便。两个人坐好,高菲说:“贾总总算有空了,难得难得,今天一定要好好吃一顿。”贾珅庚说:“好,你尽管来点,找最贵的上。”高菲说:“这简单,顺着菜单价格从高往低上前五个就行,最贵的红酒来两瓶怎样?”贾忱仁也说:“服务员按他说的点。”服务员也知道开玩笑,高菲认真的点了几个喜欢的菜,又真点了一瓶红酒,并说:“酒是咱俩的媒人,还是不能忘了。”贾忱仁说:“放心,这次不会喝多了,菜上了之后,高菲先急着吃饱。”贾忱仁说:“你饿了?”高菲说:“废话,早晨起来你说吃饭,我一直没吃,你说呢?”贾忱仁说:“不对吧,我是中午才打的电话好不好。”高菲说:“今天没事,我本来就爱睡懒觉,没事就睡到了中午。”贾忱仁说:“你哪个学校?学什么的?”高菲说:“查背景啊,你娶我不?娶我就告诉你,我们学校不行,文理学院,我学市场营销的可以了吧?”贾忱仁忙说:“不是这个意思,总要互相了解才是朋友,对吧。”人开始相处一切也都说开了,高菲老家河南,家里还有一个小矿,但一直没有开采,在操作阶段,高菲大四没事干也爱玩,就和同学去夜总会打工,有吃有喝有钱拿,还能见识更多人,挺好的。”贾忱仁虽然心里不高兴,但高菲和自己毕竟没有关系,也不能多说什么,吃完饭本来贾忱仁开车送高菲回家,但贾忱仁喝了酒,高菲只喝了一杯,最后还是高菲开车。

回到房子,贾忱仁躺在床上,自己和余玮真的结束了,不是冷静一段时间,是冷静的分手,和平的分了。当从别人口中听到余伟新男友的事情,这么快的在同学中开始流传,目的应该只有一个,告诉贾忱仁这个结果。贾忱仁回想起这一切,只能证明余玮的眼光和自己的目标不同,或许也是好事,其实高菲也挺好,只是工作不好,但她只是去玩也不牵扯,以后换一个就行了,反正正式毕业还有几个月,反正现在自己也没女朋友,没事和高菲多聊一下,起码心情挺好。高菲的性格开朗,相处还是很好的。高菲回到宿舍,舍友问道今天怎么没去上班,高菲说:“如果有长期饭票,何苦自己辛苦。”舍友说:“那你有福,未来的少奶奶。哪个大老板,下次也请大家一起见见。”高菲说:“刚认识,还不错,慢慢来吧。”舍友说:“就是别把人吓跑了,要稳重。”宿舍的几个人开始给高菲出主意,也开始打听贾忱仁的情况,这毕业不找工作先找老公,还真是一种流行。

高菲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也睡不着,自己很少早睡,不知道贾忱仁睡了没有,想起来自己回来光和舍友聊天,都忘了给贾忱仁报个平安,忙拿起手机给贾忱仁发了一条短信:“早点休息,谢谢今天的大餐。”贾忱仁看见手机上高菲的短信,不知该如何回复,一旦回复,肯定一个小时之内是没办法睡觉了,还是第二天再说。等了好久没见贾忱仁回复,自己如果再打电话更显得没有面子,高菲生气的把手机一扔。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完了就不理人。第二天一早贾忱仁回复到:“昨晚回来就睡了,没看到你的消息,谢谢关心,早晨起来记得吃早饭。”短信也没有人回复,先上班,估计高菲还没睡醒,也真能睡。

从王斌的公司离开之后,李旭峰并不知道干什么。但王斌公司那一套做法,李旭峰知道自己没有机会,全是靠关系才能接下的活,这种关系往往并不是靠钱,很多是靠父辈同学关系,活自己能干,但活接不到,再说王斌的为人和风格也不是自己认同的,李旭峰还是想做点更实际的事情,这样内心会更踏实。在寻找很多事情之后,李旭峰选择了一个全新的模式,炖汤的配送。原来和王斌在一起也去过很多饭店,汤是一定会点的,但汤的质量千差万别,如果能有一家专门炖汤的饭店,生意肯定也不错,但如果只炖汤也不现实,人还是要吃饭的,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开大店自己肯定没有那么多钱,但从小母亲炖汤还是有点印象,小时候的味道还在记忆深处,但现在市场的外卖模式让李旭峰有了新的想法,开一个炖汤外送公司,可以给客户送到家,周围的饭店也可以订货,送汤上门,饭店也不用自己炖汤利润还大。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这样李旭峰的店也不用很大,专门炖汤配送,只要多几个兼职送的人就行,李旭峰为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而高兴。至于推广,这本身就是李旭峰的强项,这几年做包装策划还是轻车熟路。

王斌也努力在找李旭峰,这次让他损失太大,自己的女子军团是全军覆没了,这每天还要准时回家,老婆也管严了,处理李杰的事,又损失了上百万,钱是小事,名声在外了,以后的生活还有什么乐趣?王斌非要好好收拾一顿李旭峰。

李旭峰的小店在一个小区的门口,租了一个小店,装修过之后干净整洁,大部分客户几乎都是带回家,小饭店只留了一排等待的座位和给客户等待时的瓜子等小吃,只要客户交上押金,可以用店里专门的罐子把汤带回家,然后送回来就行,也方便很多。当然也可以送汤上门,只要打个电话,但开始还是没人信,这么贵的价格怎么才能保证真材实料,还是眼见为实,客户更想看到店里放食材。透明的操作键,两位老师傅认真的在配料,每份汤都在两个小时以上,加上几乎一夜炖出来的原汤更显珍贵,这开局也算开了,生意也越来越好,特别是病人,老人和小孩几乎成了主力,客户也成了长期客户。李旭峰对产品做好标准化,也进行了不同的分类,更加清晰明了,下一步的饭店合作计划,便需要李旭峰一个个亲自去谈,配送距离不能太远,所以只能在附近。

在一家川菜馆,这可是不同的味道,炖汤比较清淡。老板刘辉信说:“李老板。我也听说了你的店,也尝过你的汤的确不错,但这合作我还是不理解你的意思。”李旭峰说:“刘老板很简单,你家卖啤酒不?”刘辉信说:“卖啊。”李旭峰说:“这就对了,我这汤就和啤酒跟你店合作一样,你光卖就行了,我给你一个成本价,我的卖价不会变,客户也都认同了,你的利润还不错,比你自己做汤都有用。”刘辉信说:“饭店自己做肯定成本低,你这哄我。”李旭峰说:“这不一定,你店做很多东西是不值得,我是批量规模做成本更低,我靠量取胜,你说我一份炖鸡汤成本做,你要做花多少钱?按我的材料。”刘辉信说:“3块一堵墙。”李旭峰说:“不愧是老厨子,成本两块,我给你2块5,你可以卖到10块,在我的店里,客户是6块一份,你说你值不值?你只要让客户点我的送上门,咱这也近,我能保证5分钟之内送过来,这比你自己做还快吧。”随着李旭峰的说辞,刘辉信也心动了,但饭店都自己不做汤那还是饭店吗?这不成了行业笑话的。李旭峰也知道刘辉信的心理,谈过这么多店的合作,老板的想法自己也知道,便说:“刘老板,我也知道你有自己的手艺,几道汤都不错,我们也做不了,这我们之间互相不影响,有客户点我们的,你卖挣钱点,你的菜还是一样,卖啤酒也可以卖自己泡的白酒,多一个赚钱的机会不是更好,都是客户的选择。”李旭峰说的也对,刘辉信也准备试一下,旁边的很多店都在卖,自己不卖,如果客户拿进来也没办法,李旭峰的外带罐子很方便,这几乎是一个没有办法拒绝的生意。很快李旭峰的鲜炖品牌就小范围内出名了,有些远的地方人也开始过来自己带回家。生意也是一阵风,市场很快就有人跟进模仿。

陈淑霞的葬礼之后,贾兵便组织了一场夕阳红旅游团,人活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现在生活也好了,应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全国人民都在旅游,一年的几个长假,国家假日办都在鼓励,也应该让村民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因为是村子里面统一组织的,子女们也放心支持,全程又有贾胥济和贾文慧跟着,这肯定没问题。一行40多人计划了一趟10天的旅游,不仅有大城市上海,也有江南小镇乌镇,还有风景的黄山,一路上也坐了高铁飞机体验了高科技,更多是对新生活的见识,在上海,夕阳红旅游团还专门参观了上海的智慧养老院和老年大学,同样的年龄,但完全不一样的心态,村民们等着儿女福,但本质上几乎是在等自己老去,但在老年大学,一群老人开始学外语、学绘画、学自己儿时的梦想,什么叫无悔人生,这才是体现。贾兵也看了很多,想了很多,这趟旅游,对村民是好事还是坏事?人本没有欲望会活得自由,如果又勾起了新的想法,或许会有新的问题。

村里活动中心人们还在旅游的幸福中,当年人人学大寨,大战的梯田的确宏伟,这也让大家回忆起贾老爷带领大家开辟后山坡地,增加面积,才让大家不至于挨饿的事情,人定胜天,那种热火朝天的岁月,人们异常团结,哪有私人的想法,最后只是人们太自私才有了包产到户,如果真心肯干,肯定会有更大成就,大家也讨论着苏杭的美景。同样是小河,别人可以做的很漂亮。贾家寨基础都有,但风格粗犷不够细致,南方人的精细也体现了出来。一个个话题还说到了最后高科技的发展,可以体验,但不一定能赶上,但同样是老人养老院和老年大学里的老人,生活又多么的有生气,这不是一群老人,更像一群孩子,穿红带绿更时尚,嘴上说着一群老怪物,但谁内心又不想着年轻。这场旅游,还是改变了一些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