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无用主义才是生活的诗意

我是一个十分注重意义和实用性的人,如果一件事物没有体现出它在精神或者物质上的价值,那么我绝对是不会花费时间在上面的,即使那么做了,心里也会懊恼不已,觉得太不应该,简直是在虚度时光。

这样的心态并不少见,尤其在社会高度商业化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恨不得将所有有限的时间都用在换取物质价值或者精神价值上。

小说成了“丧志的消遣”,散文成了“无用的废话”,连无所事事的一杯茶的时间都会被社会控诉成“矫情的文艺病”。

前段时间因缘巧合看了《布鲁克林有棵树》的前言,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于“有价值的作品”的定义。

过去的我总是觉得流于表面和肤浅的一切皆不可读、不值一观,一个好的作品必须有其思想深度,能够启迪心灵,触发思考,带来新的感悟和视角的。

但在那篇前言里,我纠正了自己狭隘的价值观。我开始能够理解到一些不被我认可的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的原因所在——它们即使仅仅在描述生活,描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或者仅仅在有选择性地放大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场景和画面,没有任何有深度的表达,没有任何“背后的寓意和思想”,它们也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在于让读者(观众)在其中感受人类最自然的情感,从中与这个世界产生深层的连接,同时能够在旁观者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并且由他们自己决定会获得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而以这样的方式在他们心中产生的影响和留下的东西都是他们内心自发产生的,能够真正抚慰它们灵魂,让其进一步感受生命本身,延展自己的生命感受和体验——这就是它们(这些作品)的价值。

“如果把一本可以轻松阅读的推理小说当成厚重的哲学来卖,就无法发挥那本书原本的价值,更不可能为它注入新生命”,在《年轻人,你就是想太多》这本书看到这句话的当下,我感觉自己的脑袋被重重敲了一记。

那句话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如果把一本可以轻松阅读的推理小说当成厚重的哲学来“读”,就“感受”不到那本书原本的价值,更不可能从中感受到其生命力。

而我,恰恰是那个习惯用读哲学书的节奏和思维去读任何作品的人,我期待从文字中找到我想看到的“深度”和“清晰的逻辑”,并以此来评判这个作品的价值。

显然,在这样“郑重其事”的阅读下(我往往还喜欢标注,并且记录自己的看法),一本原本可能趣味盎然的作品就被我读成了一本缺乏深度、索然无味而且浪费时间的无聊消遣品。

同样的,在生活中,如果时刻都要求“意义”和“价值”,那么生命就会少了很多的体验和乐趣:

发个呆可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它却能帮助我们清理心灵的垃圾,让不堪负重的大脑得以休憩;

闲暇时四处无目的地走走逛逛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却总能在其中有不期而遇的惊喜:墙角的一朵花,路边嬉戏的两只狗,形状多样的云彩······并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一个地方、一座城市,以及在行走中的自己的每一种心情、每一份思考。

读一本随笔是没有意义的,它既不能帮助我们提升技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也不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但在跟随作者散漫思维纵横古今、游走于天地之间,以作者的视角重新看待人生时,我们也会有新的思考,并且看到一个与自己之前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不一样的世界,生命的宽度和广度由此也得到扩展。这一切,难道不值得吗?

退一万步,一件确实没有任何收获和意义的事情,我们经历了,它就在我们的生命地图上画下了一笔,无论轻重,它都是我们存在的印记,都属于我们独有的生命体验——这,就是存在本身的价值,存在本身即价值。

当我们能以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经历生命,去参与生命的时候,我们能够让自己更加安于当下——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样的人生,相信我,那都不会是没有意义的,那是你独有的人生,独有的生命体验,你存在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