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常挑战

1. 在校长会议室

在三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2010年对自己是个“坎儿”。

这一年,是自己参加工作以来连续高三把关的第25年,是人大附中连续8年高三把关的第8个年头。经过一年的苦苦拼打,最终迎来了连续8年的又一次大丰收。2010年,自己的两个任课班语文成绩分别高达125和127分,全校人均语文平均分再次突破120分大关,在全市遥遥领先、稳居榜首。

放暑假之前的一天,刘彭芝校长来了电话,约我去校长会客室一下。

推门进去,见刘校长和颜悦色地坐在那儿,服务员快捷地端过一杯咖啡,香气缭绕。

“你对下学期工作有没有什么考虑?”刘校长漫不经心,笑吟吟地开口了。

“没有,听凭学校安排。”回答云淡风清。

——切,我还以为啥事呢。刘校长这人可真有意思,一个工作安排的事,还整得这么郑重其事,正儿八经。

说到新学期的工作,我心里早就铁板一块。这些年,我也没干过别的呀,除了高三,还是高三,仿佛高三就是我的宿命。当前,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压力越来越大。你连续8年高三下来,精力充沛,经验丰富,成绩一大把。在这种情况下,你不上高三谁上?想“逃离”水深火热的第一线,撂挑子?别异想天开了!

再说,老师任课的事不是归教务处管吗?每到期末,所有老师的任课安排便基本尘埃落定,俟教职工大会一宣布,大家便各安其位。像人大附中此等规模的学校,教职员工动辄百千,如果职能部门的工作校长也事必躬亲,还不累死?

忽然,又觉得事有蹊跷,莫非……

没等我发问,刘校长那里缓缓开口了:

“那好吧。”校长顿了顿,继续说道,“既然这样,那我想把你从高三撤下来,下学期去初一带两个班。不,一个初一,另一个是小学六年级,不过六年级还没招呢。”

语调轻轻的几句话,霎时如电闪雷鸣,惊得我回不过神来。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脑瞬间短路,会客室的气氛一下子凝固了。

太出乎意料了!即便自己再有想象力,也绝不会想到这一点。况且,自己之所以向来没考虑过新学期的工作,是因为这事个人根本无需考虑,也别无选择。记得刚参加毕业分配的1981年,自己便是一到岗便被安排去了高中。4年之后,到了1985年,自己教学稍稍有了点经验,又马上被派往高三毕业班把关,从此便“居高不下”,身不由己,陀螺一般狂转不停,成了名副其实的“老高三”。到了2010年,已经高三把关25年。在人大附中的连续8年高三把关,不仅班里出了4个北京市文理状元,而且作文的校平均分以及语文总平均分也在全市遥居榜首。高考是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高三工作直接决定着高考成绩,关乎学生命运,也是当下任何一所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你留任高三继续鏖战,不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吗?

这样说,倒不是因为自己对高三有多么的喜欢,多么的恋恋不舍,多么的一往情深,笃定坚执,而是觉得一直置身竞争惨烈、艰辛备尝的高三,定式已经形成,自己无力改变现实。难道学校会让一个具足高三一切优势的老师垂直下降六七个年级,去初一甚至小学任课?

“别急,要不你再想想。”心思细密、善解人意的刘校长见我面有难色,从旁说道。

我终于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我的经验、资源或者说财富全在高三,初一和高小完全是空白。可这一来,好像一个富翁摇身一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再说,过两年我就退休了,倘若没站好最后一班岗,自己‘晚节不保’倒在其次,您就不怕我砸了人大附中的牌子吗?”

“这个我不担心,你的素养、积淀、才华在那摆着。本来一开始还是打算让你留高三的,高三老师都说你是‘定海神针’,有你把关,大家就非常踏实,充满信心,这些情况学校早都知道。可人才早期培养事关国家教育战略。学校掂量来掂量去,觉得还是非你莫属。”

刘校长句句中肯,身为校长把话说到这份上,自己还能再说什么呢?

“看来初中这课是非接不可了,这语文课我以后该怎么上?”我问。

刘校长微微一笑,说道:

“我就知道学校安排你不会拒绝的。现在孩子的突出问题是人文素养太差,这是他们的成才短板,你过去得给他们好好补补。至于课怎么上,你自己做主。”

果不其然,“一切为了学生!”这话在刘校长那里可不只是个口号。

不过,那几句关于增加人文素养的话,以及“课怎么上,你自己做主”的表态,还是很让人振奋。

这么多年,从早到晚,脑袋装满习题、分数、名次,命题点、得分点、必考点……徒有“语文教师”之名,唯有“高考培训师”之实。往后,有了校长的尚方宝剑,终可以放手一搏,做一回真正的语文教师了。

话虽如此,可每当静下来,想到将要离开奋战29年的高中讲台,空降六七个年级,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岗位,心里总还是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2. 搏什么?怎么搏

在人大附中拼过第八个高三之后,又迎来一个短暂的暑假,个把月的时间,终于又可以稍事喘息了。但是,今年情况却非比往常。从答应校长接课那一刻起,自己便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应激状态。一想到即将接手的班级,一种莫名的恐慌便蜂拥而来。连续25年的高三,连梦里都在出题、做题、考试、判卷,突然下到不止初一,面对那群天真烂漫的十一二岁的孩子,自己事先该做哪些准备?又该怎么去充分准备呢?

曾经发生的一件小事是那样深深刺痛了我,以致10年过去了还一直耿耿于怀。自己当时写了一篇名为《解词儿》的小文,如实记下了事情的经过。

解词儿

小女儿上小学三年级。

再有半个小时就进入子时了,老师留的解词作业还有30多个没完成。小女儿有些烦躁,把书桌上大小厚薄5本字典轮番的翻来捡去,开合得噼啪作响。我告诉她解不完就甭解了,早点休息明天再说。小女儿说不行:老师说了,当天作业要当天完成,要不就不是好孩子!无奈,大女儿和妻担当了助手,视小女儿如发令员一般,她每说出一个词,两人便忙不迭地去查。于是,发令声声,纸声哗哗,午夜时分,家里打响了一场“解词”的人民战争……

“窟窿”——“洞”;“从此”——“从现在起”

解词顺利而高效地进行着。

“沉甸甸——”

“沉甸甸就是沉呗,这还用查?”大女儿终于按捺不住,脱口而出。

“不行,老师说了,必须以字典为准,不按字典的都算错,考试也不给分。”小女儿很坚决。

得,助手们只好遵命而行,从字典里找出了“沉甸甸”的解释——“形容沉重”。

解词在继续。

“绝不——”,听小女儿念出这个词,两个助手卡壳了,遍查5本字词典,“绝不”绝无踪迹。小女儿说老师告知查不着词时就查组成词的字,把字的解释合起来就是词义。于是查“绝”的字典解释为“绝对”,那么“绝不”自然是“绝对不”了。

下面几个词也只好做同法处理。

冻僵——冻,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僵,僵硬。“冻僵”:遇冷凝结而僵硬了。

赤褐色——赤,红;褐,像生栗子皮那样的颜色。“赤褐色”:比生栗子皮略红一点的颜色。

“小泡泡——”当小女儿嘴里蹦出这三个字时,两个助手——一个大学毕业一个高中生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小女儿连忙说道:“就是第5册第6课《翠鸟》里的‘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一个小泡泡’的‘小泡泡’呀!”——那好,查“泡”。大女儿手疾眼快,念道:“泡,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的球状体。”小女儿听后一脸困惑,头摇得像波浪鼓。于是妻拍板说:小泡泡就是“比较小的气泡”。

伞包、机翼、平衡、蠕动……解词渐进尾声,沉沉的午夜里,伴着几声哈欠,几个人又舒展了一下慵懒的腰背和四肢。

“最后一个词——螺旋桨。”

小女儿这一声,仿佛万米决赛时结束信号从发令枪里骤然响起,腿如灌铅的运动员顿时条件反射般的加速向终点冲刺;仿佛耕犁千亩实千箱的一头羸牛,在举步维艰之际耳边突然传来一声牛虻的轻吟——两位助手精神即刻为之一振,两双手几乎同时迅捷地伸向词典,但又几乎同时停住了。

“螺旋桨解它干嘛?”两位助手发出了同声质问。

小女儿说凡是老师划定的词一个也不能丢,明天老师还要判。

“那你可听好了”,大女儿以不无威胁的口气不加停顿地一口气念出了“螺旋桨”的54个字的解释——产生动力使飞机或船航行的一种装置,由螺旋形的桨叶构成,旋转时桨叶的斜面拨动流体靠反作用力而产生动力,也叫螺旋推进器。

“当、当、当……”时钟敲响了十二响。随着钟声,漆黑的午夜融入了解词作业告捷的曙光。

次日下午,小女儿的解词作业在班里得到老师的当众表扬。

看着这“解词儿”的一幕,我感觉自己的心仿佛“遇冷凝结”,浑身被“冻得僵硬”,我真想从旁大喝一声“绝不——绝对不!”可无论如何也挥不去心中的“沉甸甸”……

此后,孩子解词儿作业的场景在脑海上总也挥之不去,真的是“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如今,个把月后,我就要面对一群孩子,我再也不想让孩子受那种毫无用处并且十分荒唐的作业折磨了。我要让如此丑陋不堪甚至令人恐怖的“语文”重新回到诗情画意、鸟语花香,变得暖如煦日、和如春风、美如甘霖,成为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学习乐园。

后来,一个偶然机会,又看到过一次比“解词儿”还让人惊悚的一幕。

有次去朋友家串门,唠着唠着话题就转到孩子学习上了。他家是个男孩,六年级了,语文怎么也学不好,成绩上不去。问孩子读课外书吗,朋友抱怨说:还课外书呢,光课内还忙不过来呢,哪有那空儿……

“这会儿孩子呢?”我问。

“一放学,就扎到自个儿屋写作业。”朋友说。

我推开孩子房门一看,果然。见有客人来,孩子礼貌地站起来道了声“叔叔好”,就又俯身忙他的作业去了。我扫了一眼书桌,上面摊着本语文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旁边放着几本练习册,孩子不时从中抽出一本翻翻,再去本子上写点什么。

出于好奇,我拿过课本看了看,发现有课文28篇,其中动物类内容的占了七八篇,比如《别饿坏了那匹马》《鹿和狼的故事》《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等,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拿来读给学前班的孩子也未必听不懂。可旁边堆着那么多教辅书,都在“辅”什么,怎么“辅”呢?没想到抓过来一看,顿时眼界大开。

好家伙,一共9本。一本六年级课本,竟然配备了这么多教辅,内容全是清一色的各种训练,什么《随堂测》、《天天练》、《课堂直播》等,名目繁多,应有尽有。翻翻里边,随处可见的是——“枣”:“椭圆形,熟时红色,可以吃”;“饼”:“扁圆形的面制食品”;“胯”:“指腰和大腿之间的部分”;“咳”:“呼吸器官受刺激而迅速吸气,又猛烈呼出,声带振动发声”……一个“婴”字,练习册居然用了“词性”“字义”“造字”“结构”等12个项目和120多个字符作详尽解说,甚至还给出“婴”的组词参考:溺婴。

一本总共不过176页七八万字的语文课本,经过不断的发酵、注水、添加、“增殖”之后,便无限膨胀起来,形成至少9本总计1226页一百三四十万字的练习册,两者的文字量差不多是1∶20!再看看出版社,全是大牌社。而每本练习册都被冠以吓人的名字。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连“默写”都配有两本专用练习册:一本是《默写达人》,一本是《默写小状元》……好像如果没有了它们,孩子语文学习的“天”就会塌下来。在教辅泛滥方面,语文学科还远不是最严重的,有的学科比语文不知要疯狂多少倍。有关部门对此多次整治,但屡禁不止。禁来禁去,终于禁到泛滥成灾,走火入魔。这里且不提那些如雨后毒蘑菇般冒出来的虎视眈眈、狮口大张的各种课外辅导班,单就教辅书泛滥一项,已经让家长和孩子们不堪重负、叫苦不迭了。当孩子的拉杆箱中塞满了各色教辅,当各色教辅对孩子形成“垃圾围城”的态势,孩子的精神世界难道不会“垃圾化”?

在成年人的多重围堵中,孩子们深陷考试的紧张、焦虑和恐惧之中,完全被动地埋头于作业、训练,为了多考一分半分,多提升一两个名次,把童年的快乐、无边的时空甚至身心健康一股脑儿都搭进去了。孩子们多数无法明白,只要多读书,打好语文和精神的底子,形成出色的读写能力,面对低端的应试技巧和简单试题,完全可以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假如有那么一天他们真的懂了,恐怕一切也都晚了。就像到了非常时期的高三,如果不仅语文学习捉襟见肘、千疮百孔,而且头脑空空,精神苍白,思维混乱,见解偏执,认识侏儒,人格病态,价值混乱……这时才猛然警醒,想起“读书”,哪能来得及重拾书本,从头再来?

内侄孙不久前考入本地一所重点高中,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半个月休息一天。趁孩子难得在家时,我打去电话,过问一下语文学习方面的情况,以示关切。

下面是电话实录:

“小皓,语文学习感觉怎么样?适应吗?”

“还行吧”,孩子吭叽着。

“不过跟初中不一样了,我们现在用的是‘三全学习法’。”

几分稚嫩的声音从那边飘来。

“‘三全’?啥叫‘三全’?给姑爷爷说说。”我有几分好奇。

内侄孙那边解释开了:

第一全,是说语文课本中所有的古诗文要全部背、默。

第二全,是说课本中所有的现代文全部删掉,一篇不留。

第三全,就是从高一开始,全天候做模拟试题和高考试题。

听到这儿,我登时无语……

难怪高三学生脑子里会荒凉得如同置身荒漠呢?难怪有人说我们教育的失败始于中小学呢?从前每听到这句话都会打心底不舒服——那可是自己毕生为之抛洒汗水之所在呀。可如今,心里虽然还不是滋味,但也无可奈何了。在批改高三学生练习时,往往会看到一些愚不可及、荒唐透顶的答案:什么“杜牧《赤壁》写的是周瑜兵败、二乔被囚的历史”啦,“苏东坡没学过生物,《红梅》诗就搞不清梅花和杏花的区别”啦,“李清照在南宋那么痛苦,为啥不搬回北宋去住”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有人还会把诗歌鉴赏当成数学题对待,说辛弃疾《最高楼》中的“千年田换八百主”写的是“平均每1.25年换一次主人”。甚至糊涂到分不清甲午海战与虎门销烟、八国联军与英法联军,辨不明瞿秋白与方志敏、杨靖宇和赵一曼。至于“全线崩溃”的作文,更是让人不忍直视。我国基础教育在校生每年上亿人,可谓当之无愧的智力资源大国。当远离读书、孤陋寡闻成为学生的普遍现实时,当除了做题便一无所长时,如此“培养造就”出来的学生,很难不出现批量的劣质品、残次品甚至废品,又遑论培养“大家”、形成核心竞争力?

思前想后,我终于决心下定,并在笔记本上留下这样几句话:

履职初一后,我不会用课本把孩子囚禁起来,不会把原本浅显的课文掰开揉碎、稀释成“流食”再“鼻饲”给学生,不会把那张罩得严严实实的大网收得更紧。我要为孩子“网开一面”,让他们走出蜗角竞雄、滴水泛舟的误区,让他们看见好书就像饿汉看见面包一样扑上去大快朵颐,以此储备厚积薄发的生命能量和一往无前的强大动力。

当前各地语文教改如火如荼。我觉得,任何一种改革,不管口号喊得如何震天介响,炒得热火朝天,只要不去引领学生读书,学生没有时间读书,没有兴趣读书,没有学会读书,到头来,落实到学生身上,在其丰富精神世界、提升写作能力、形成核心素养这个终极培养目标上,都将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只有一切围绕“读书”二字,在“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上做文章,才是语文学习的康庄大道。

3. 万事开头难

一个多月后,开学了。第一节课,铃声一响,我推开门,走进教室,迈上讲台,抬眼一扫:一片灿烂的红领巾!

参加工作29年,眼前这一幕还是第一次见到,精神不禁为之一振。于是,一首尘封已久的小诗涌上心头,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我爱我的红领巾,

就像爱我的生命。

她是红旗的一角,

是烈士的鲜血染成。

……

吟诵完,我问道:

“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吗?”

“不——知——道——”响亮的回答,震耳欲聋。

“那我告诉大家,这是我小学一年级从课本里学到的诗。”

话音一落,掌声爆起,自己的初中教学之旅就此启航。

然而,万事开头难。刘校长说的“孩子人文素质太差,要好好补补”——到底差到什么程度?我很快就见识到了;刘校长的话分量有多重,我也体会到了。

第一节课,我把打印好的“读书问卷调查表”发到每个孩子手里。“问卷”中问到几个简简单单的问题,比如:“你喜欢语文课吗?”“你爱读课外书吗?”“你有读书习惯吗?”“你最喜欢读哪些书?”“你读过哪些中外名著?”“让你难忘的是哪本书?”“书中你最感动最崇拜的人物是谁?”“你喜欢古诗词吗?”等等。我要求孩子们如实填写,并简单说明一下理由。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表格一下发,原本热情洋溢的课堂一下子冷场了,一群活蹦乱跳的孩子顿时变得局促起来,有的咬着笔头,拧着眉头,半天下不了笔……

面对调查问卷结果,心里很不是滋味。

问卷中,“喜欢语文课”的只有3人,而讨厌语文课的却有7人。有孩子写道:“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还有个孩子说:“因为小学时写错字被罚写100遍,从此就恨语文,再也不上语文课了。”在“读过哪些课外书”一栏,有的孩子写的是英语读物或者学科竞赛的书,还有个孩子写道:“我读过《我的奋斗》,希特勒是我的心中偶像。”孩子们“喜欢读的书”大体上可分四类:一是知识性的,如《上下五千年》、《野生动物大全》等;二是科幻、魔幻类,如《三体》、《哈利波特》等;三是少儿读物,如《笑猫日记》《女生日记》《小飞人卡尔松》《淘气包马小跳》《五三班的坏小子》等;四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在四类读物中,以“少儿读物”与“古典四大名著”拥有读者最多。可是了解后发现,孩子们读的基本不是原著,而是所谓的“缩写版”。总之,小学阶段,孩子大多没读过一两本像样的书,且对语文学习了无兴趣,大量的时间精力几乎都花在了学习英语或竞赛训练上,以致有的孩子语文差得还写不出成个儿的汉字……

记得钱理群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基础教育的全部任务,就在于为学生打开广阔的文化空间。自己眼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既要为身体发育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也要为孩子心智成长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切不可畸重畸轻,偏废一端。而作为学生最为宝贵的精神食粮,莫过于读书。为此,我们启动了整本书阅读活动,同时还给孩子介绍一些名联、古诗词。

开始的几节语文课,孩子有的埋头数学,有的昏睡补觉,有的嬉笑打闹。

一次介绍民族英雄霍元甲的名联:“同外国民族争强,方为好汉;对自家乡亲和气,乃是英雄。”当霍元甲的照片打在投影上时,立即引起一片哄笑,其中还夹杂着“贼眉鼠眼”的嘲骂;另一次是介绍西湖秋瑾墓的对联:“化身作自由神,姓氏皆香,剑花飞上天去;呕心为长吉语,龙鸾一啸,诗草还让君传。”当幻灯打出秋瑾身着戎装、英武非常的照片时,“傻样!”一声尖利的叫声不知从哪个座位飞出来,课堂登时大乱。“怎么这么说话,难道不知道秋瑾是什么人?”没等我的话音落下去,“女人——”一声怪声怪气的回应,引起一场更大的哄笑。还有一次,在介绍红岩烈士的对联“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时,老师给同学讲了江姐宁死不屈的故事。当听到敌人由于恐惧,把江姐杀害后又扔进镪水池毁尸灭迹时,座位上不知谁冒出一句:“把墓地都省了。”

眼前的一幕幕,让人不由想起社会上的一些议论:“人大附中学生还用教?”如果从孩子人文素养的角度去看,这话实在是大谬不然了。

为了增加对联学习的兴趣,我让学生把对联的诵读、品味和了解背后故事融为一体。如此一来,一副副名联便顿时生动鲜活起来,极大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课上,他们会自制幻灯片,登台讲解古圣先贤那些格高韵绝、文质兼美的名联,百副对联便逐渐熟读成诵。从“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霄处总虚心”讲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从“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讲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讲到“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从“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三物:青松翠贮白美兰”,讲到“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这些名联,语言艺术精妙绝伦,给孩子美的艺术熏陶;而郑板桥、李大钊、方志敏、陶行知等作者的气度襟怀,也感染着孩子的心灵。

“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活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有的对联哲理妙趣融为一体,让孩子受益匪浅。从“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杭州西湖),到“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昆明西山);从“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落;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黄果树瀑布),到“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黄鹤楼)……一副副风景名胜联,更让孩子其乐无穷。当孩子有了几十副对联垫底之后,对洋洋洒洒长达180字的昆明大观楼联,孩子也不再怯惧了。

有了对联学习的兴趣之后,我们又引导孩子去创作对联。于是,一副副对联“作品”问世了。

温室气体多危害,来势凶猛

低碳生活少患忧,急需践行

 

立世界之巅,览天下雄伟之物

处思想之前,做天下可造之材

 

蛙泳 仰泳 自由泳 游泳健体

小书 大书 整本书 读书益智

 

呼风唤雨 驾雾腾云 惟江海能宿

轻飞曼舞 浴火重生 非梧桐不栖

横批:龙凤呈祥

 

清风缕缕,垂柳依依,百亩嫩荷谁个数

碧水潺潺,游鱼点点,一溪韶乐何人听

横批:湘水韶山

几副对联稚态可掬。我相信:亭亭修竹,有尖尖嫩笋的时候;斑斓猛虎,有柔弱如猫的岁月。谁敢说嫩苗栉风沐雨之后,不会迎来五谷丰登的金秋?!

除了对联以外,每天的早读,还用来朗诵古诗词,姹紫嫣红的古诗百花园让孩子们流连忘返。革命先驱的诗篇,孩子们也很喜欢。从“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到“人间毁誉原休问,并世支那两列宁”;从“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到“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从“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到“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这些激昂慷慨的诗篇及其背后故事,都深深地打动孩子的心。

对毛泽东诗词,孩子们更是情有独钟。毛泽东将半个世纪的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革命史熔铸到诗词之中,矗起一座空前绝后、无与伦比的艺术丰碑,让孩子惊叹不已。我自己的随笔中曾记下过这么几句:

孩子们对毛主席诗词喜爱到什么程度,从他们每天早读的背诵状态中就可以看出来。为了背得尽兴,他们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方法,美其名曰“一气贯通”背诵法。意思是说,老师选编的40首毛主席诗词,他们可以一鼓作气,一背到底。当毛主席诗词全部背下之后,每到晨读,不管教室原来多么人声嘈杂,各自状态多么涣散,只要“独坐池塘如虎踞,一二!”的领诵声音一起,就像嘹亮的冲锋号在耳边骤然响起,孩子们迅疾各就各位,全神贯注进入背诵。于是,50个童音,汇成了一股清亮悦耳、上冲云霄的声流。大家从第一首至第四十首,首尾相接,前后贯通,顺序而下,一贯到底,一气背完。那种兴奋喜悦陶醉之情,溢于言表。置身其中,听着这声震林木、响遏行云的背诵,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文史不分家”是语文学习的优秀传统。刚到初一,我就为学生开了一门《史记》选修课,平日里,也总喜欢利用点滴时间,见缝插针地把一些历史故事讲给学生。比如从“挥剑决浮云,虎视何雄哉”的秦皇,讲到宏韬大略的汉武;从卫青、霍去病,讲到岳飞、文天祥;从一介文官智擒坐拥十万重兵叛王的王阳明,讲到万里奔波橘子洲夜访盖世奇才的林则徐;从“抬棺出征新疆”、收复相当于今日中国六分之一国土的左宗棠,讲到“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不惜千金买宝刀”的秋瑾……尤其是讲到惊天地泣鬼神的红军长征以及杨靖宇、赵一曼等抗日英烈的英雄业迹,孩子们更是钦敬不已。

无论孩子还是老师,最具考验性的无过于整本书阅读了。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都是面对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课文,慢条斯理、掰开揉碎地去教去学。可突然之间,一部部背景宏大辽阔、内容错综复杂、动辄几十万字的长篇摆在眼前,怎么教,怎么学,都没有经验可谈,难免一时之间手足无措,不知所以。但我相信,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把兴趣调动出来,任何艰难险阻都不在话下。果然,不过两三周时间,好多同学对整本书阅读就基本适应了。一旦喜欢起来,就会越读越快,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

一个叫志同的六年级孩子写道:开始读“红岩”时,比蜗牛爬还慢,一字字一句句地抠,就像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沙漠中跋涉一样,又累又慢,1个小时也读不了几页。一本三四十万字的《红岩》,竟然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啃完。后来就不一样了,等看上瘾,慢看根本不解渴。80多万字的《四世同堂》,我只用了两个星期,就一鼓作气地看完了。

一个学期下来,我们带领孩子陆续读了《红岩》《狼图腾》《重返狼群》《城南旧事》《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等长篇小说,孩子读书兴趣被极大地调动出来,读书热情空前高涨,心智水平明显提升。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时而被深深感动,时而被强烈震撼,时而动情流泪,时而喜悦非常,情感获得滋养,价值观得到引领,精神经受洗礼,心智获得提升,生命获得成长。仅仅几个月的时间,相信初一孩子文学名著的阅读数量,已远远超过当下一味埋头刷题的高三学生。

一边带领孩子读整本书,一边积累名言警句,学习古代寓言故事,每周还带他们走进阅览室,去书海中漫游……有时,还和他们走进鲁迅、老舍、郭沫若等名人故居,去亲近大师;或者走进现代文学纪念馆、国家博物馆、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地,去感受活的历史,丰富文化积淀。

在读书的同时,孩子们还写下了数量可观的读书笔记,养成了勤于动笔、读写结合的好习惯。这种经典阅读“作业”,其意义和作用,不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检测与训练》作业可以相提并论的。课上,我们有时带领孩子就名著中的内容进行讨论,有时让孩子分享优秀的读书笔记,孩子对读书越来越喜爱,读书笔记越写越像样。

按照要求,每周至少交一篇读书笔记,我们从中选出范文,打印出来发给每个学生,这种做法对提升全体同学的读写水平作用很大。对于出范文的同学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对其他同学来说,有了借鉴的目标,学习的榜样,于是孩子们的读书笔记越写越好。每周批改两摞厚厚的读书笔记,我已不觉得是沉重负担,而是一种精神享受。因为对老师来说,没有什么能比看到孩子的进步更高兴的事了。

名著阅读活动,得到了不少家长的支持和肯定,下面是他们发来的一条条热情洋溢、充满感激的短信:

 

(1)非常欣赏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语文学习方式,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对毕生都有影响。

(2)继续发挥大师作用,对孩子进行国学素质培养,做一个“读经传、看史书、能文章、明道德、讲责任”的高素质人。

(3)于老师引领学生读书,是一种纯素质教育,有利于实现培养“大家”的教学目的。

(4)素质教育非常重要,于老师的理念是对的,我们要在人文精神中升华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成为有健全人格、深邃思想、高尚道德的人。

(5)于老师带着孩子学习了许多对联和古诗,精讲了三字经,孩子从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非常感谢于老师。

(6)老师重视培养孩子们的语文素养、热爱语文的学习习惯以及人品的教育,我们举双手赞成。

一个学期很快过去了,孩子们的整本书读得渐入佳境。

丁子扬同学写道:

要知道,我上小学时,除了漫画、绘本之类,连“茅盾文学奖”都还不知道呢。可进入人大附中半年,我读书的兴趣完全转变了,一连读了《红岩》《狼图腾》《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等好几部名著。如今,我已经由一个从前只会奶声奶气叫“妈妈”的“妈宝”,变成了一个有独立思想与人格的少年。

语文科代表陆天明同学说:

进入人大附中,语文课是最独特的体验。

于老师不会照课本按部就班地讲下去,他只选些重要的课文和古诗文详细讲解,大部分时间我们读书或者分享同学们的读书笔记。语文课变成了一个开放的课堂,琳琅满目的中外名著成了我们主要的自学内容,这些书为我的小小世界打开一扇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个奇异多彩的世界,乐趣无穷,想象无限。

孙嘉悦同学的体会是:

读《红岩》,我开始对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抱以敬仰之心;读《狼图腾》,我开始敬畏自然和生命;读《四世同堂》,我懂得了什么是民族大义;读《苏东坡传》,苏轼的洒脱与“不合时宜”让我心怀敬意。慢慢地,我学会了敬畏一本书,因为,一本好书就是一种精神的浓缩与升华。

高鹏昊同学对语文课由衷喜爱,他说:

我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堂!

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没有“课文生字天大”的无聊,没有枯燥的词语抄写三遍,没有绞尽脑汁的段落分析,也没有无限拔高的中心思想概括……有的是朗朗的书声,浓浓的墨香,以及讨论的欢声笑语与不同看法的交锋碰撞。

我喜欢和我的同学我的老师一起读书!

杉杉同学写出了自己的精神成长:

上初中之前的我们几乎没读过名著,什么“爱国”“民族大义”等等,在脑子里完全是抽象的概念。尽管在心里知道对烈士是该尊敬的,可是在实际上却用调侃的态度对待他们,不经意间嘲弄甚至亵渎了我们的革命前辈。

我们的幼稚、浅薄和无知,让老师的脸上一次又一次地罩满了阴云……

自从读了名著之后,我们渐渐懂得了是非、美丑、善恶,精神有了巨大的变化。我读的第一本名著是《红岩》,小说带给我强烈的心灵震撼,我懂得了其实口头上的嘲弄就是心中的不敬。我们诅咒的本该是杀人不眨眼的军统特务呀!从此,我再也没有过对烈士的不敬,这就是名著的力量。

孩子的喜悦感染着我,孩子的进步鼓舞着我,孩子如饥似渴的读书热情督促着我。在课本禁锢被打破、经典名著走进课堂之后,孩子的读书兴趣被激发出来,读书习惯逐渐形成,写作能力也随之提高,仅仅一个学期的时间,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如此坚持下去,孩子们的视野将一天天打开,人文积淀将一天天增加,精神世界将一天天丰富,如同一棵棵小树,在吸吮充足的营养、沐浴雨露阳光之后,终有一天会长得高可参天,浓荫蔽日。

元旦到来,一个叫郑逸杉的孩子别出心裁,自制了一份贺卡,把近一个学期读的书列在上面,并写了几句话,表达自己的喜悦和感谢。

新学期开学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我又给孩子们推荐了几部新书,包括《茶馆》《左宗棠》《老人与海》《瓦尔登湖》等,相信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惊喜,取得更大的进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名著阅读活动表面上顺利展开,成效初显,背后却暗流涌动,潜藏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