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自卑情结
- 理解生命
-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8548字
- 2021-10-27 22:47:24
在“个体心理学”实践中,利用“意识”与“潜意识”两个术语来规定一些独特因素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意识与潜意识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运动,因此与人们通常的看法相反,二者并不相矛盾。而且,二者之间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界线。我们面对的,只是一个查明二者共同运动要达到何种目标的问题。除非把二者之间的整体联系搞清楚,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确定哪些方面属于意识范畴,哪些方面又属于潜意识的范畴。这种联系会在原型当中体现出来,也就是在上一章中已分析过的那种人生模式当中体现出来。
有一个案例记录,可以说明意识生命与潜意识生命之间的那种紧密联系。有一位年过四十的已婚男士,患有一种焦虑症,很想从窗户跳出去。他始终都在与这种欲望进行对抗,可除了这一点,他的体质其实相当不错。他有许多朋友,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并且与妻子一起过得很幸福。除非从意识与潜意识的协作方面来进行阐述,否则他的情况就是无法解释的。在意识当中,他觉得他必须从一扇窗户跳出去。尽管如此,他还是要继续生活。事实上他从来没有真正企图从一扇窗户跳出去。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他的人生当中还有另一面。在人生的这一面,努力上进与此种渴望自杀的心态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自我当中这个无意识的一面与意识通力协作的结果就是让他成功地克服了自杀的欲望。实际上,在他的“生活方式”(对于这个术语,我们在后面一章中还将加以详述)中,他就是一个已经实现了自身优势目标的胜利者。读者可能会问,既然具有此种有意识的自杀倾向,这位男士又怎么可能心存优越感呢?答案就在于,这个人的自我当中,有一种东西正在与他的自杀倾向进行着抗争,正是因为在这种抗争当中取得了成功,他才变成了一个胜利者和一个优越者。平心而论,他为争取优越感而付出的这种努力,受到了其自身弱点的制约。那些在某个方面存有自卑感的人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重要的是,在他自身这种隐秘的斗争当中,他的优势追求以及他对生存与征服的追求压倒了他内心的那种自卑感及求死心态。虽说事实上后者表现在他的意识生命当中,而前者则表现在他的无意识生命当中,但情况仍是如此。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这位男士原型的发展是不是证实了我们的理论。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他早期的记忆。我们得知,很小的时候,他在学校里就有问题了。他不喜欢其他的男生,希望躲开他们。尽管如此,他还是鼓起勇气留在学校里,面对着其他男生。换言之就是,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他当时正在努力克服自身的软弱。他直面自己的问题,并且克服了这一问题。
分析一下这位患者的性格,我们就会发现,他的人生目标之一就是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与焦虑感。在这个目标当中,他那些有意识的想法与无意识的念头通力协作,形成了一个统一体。注意,倘若我们不把人类看成是一个统一体,那么我们可能就会认为这位患者并不优越,也没有获得成功。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位患者只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只是一个想要抗争与奋斗,可本质上却很懦弱的人。然而,这样一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没有考虑到此种情况下的所有要素,没有根据人类生命的统一性来理解这些事实。倘若我们现在还根本无法确定人类是个统一体,那么我们的整个心理学、我们对个人的全部认识,或者说我们为认识个人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就都是徒劳无功、毫无益处的。倘若预先就假定人生当中的这两个方面彼此不相关,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将生命看成是一种完整的实体。
除了把一个人的生命看成是一个统一体,我们还需将它与其社会关系背景联系起来。刚一出生的婴儿是软弱的,这种软弱又使得他们必须得到别人的照料。注意,倘若不去考虑那些照料儿童并且弥补儿童自卑感的人,我们就无法理解一名儿童的生活方式或者生存模式。儿童与母亲及家庭之间存在着种种相互交联的关系,倘若只去分析儿童在空间当中实际存在的外部状态,我们就绝对不可能理解这些关系。儿童的个性超越了生理上的独特性,涉及了由诸多社会关系所组成的整个背景。
以上对于儿童进行的这种分析,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适用于整个人类。导致儿童必须在家人怀抱中才能生存的那种脆弱,与促使人类生活于社会当中的那种脆弱是类似的。绝大多数的人在某些情况下都会产生一种无能感。他们都会觉得自己不堪承受人生的种种困难,并且无力独自去面对这些困难。因此,人类最强大的一种倾向始终都是组成群体,以便自己可以作为社会的一员生存下去,而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毫无疑问,在人类克服自身那种无能感与自卑感的过程中,这种社会生活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动物也是如此。在动物界里,弱势物种总是群居在一起,以便把力量团结起来,去满足个体的需求。这样,一群野牛就可以保护自身免遭狼群的杀戮了。单独一头野牛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一群野牛却会团结起来,把头抵在一起,用自己的后腿与敌人搏斗,直到它们获救为止。另一方面,大猩猩、狮子和老虎却能独自生存,因为大自然已经赋予了它们自卫的能力。人类没有它们的雄力强躯,没有它们那样锋利的爪子,也没有它们那样的獠牙,因此人离开了群体就无法独自生存。这样我们就会看出,社会生活植根于个体的软弱无力之中。
正是基于这一事实,我们不能指望社会当中所有的人都具有同等的本领与能力。不过,一个经过了恰当调整的社会,对于组成这个社会的个体发挥出各自的能力,却是不会疏于支持的。这一点十分重要,我们必须理解,不然的话,我们就会误以为,只能完全按照遗传本领去对个人进行评判。事实上,一个生活在一种与世隔绝的环境里并且在某些能力方面存在缺陷的人,生活在一个组织适当的社会里,这些缺陷完全可以得到弥补。
我们不妨假定个人的种种缺陷都是遗传得来的。那样的话,训练人们与他人和谐地共同生活就成了心理学的目标。而这种训练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减轻他们天生具有的那些缺陷所带来的影响。社会进步的历史就讲述了人类协作起来克服自身缺陷与不足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语言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发明。可很少有人认识到,个体的缺陷正是发明语言的根源。然而,这一理论却在儿童小时候的行为中得到了证实。倘若心愿没有得到满足,儿童就会想要获得关注,并且会用某种语言努力让大人去关注他们。不过,倘若一名儿童无须获得关注,那么他根本就不会试着去说话。婴儿在刚出生那几个月里,正是如此,此时,不等婴儿表达出来,母亲就会满足孩子的一切心愿。一些病例记录表明,有些孩子直到六岁还不会说话,原因就在于,此前这些孩子根本不需要说话。聋哑父母所生的孩子很特别,这种孩子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个观点。这种孩子摔倒、伤着自己之后会哭,但他不会哭出声来。他很明白,自己大声哭出来毫无用处,因为父母听不到他的哭声。因此,他便会做出哭泣的样子来获得父母的关注,只是这种哭泣没有发出声音罢了。
因此我们便会看出,对于研究的种种事实,我们始终都必须着眼于它们的整个社会背景才行。我们必须考虑到社会环境,才能理解一个人选择的那种独特的“优势目标”。我们也必须考虑到社会状况,才能理清某种特定的适应不良。比如,许多人发现自己无法利用语言去跟别人进行正常的交流。口吃者就是一个恰当的例子。仔细研究一下口吃者,我们就会看出,从人生伊始,口吃者从来都没有充分地适应过社会。口吃者不想参与任何活动,也不想交朋友或者结识志同道合的人。他们的语言发展需要他们去跟别人结交,可口吃者却不想与别人结交,于是,他的口吃便会毫无好转。实际上,口吃者当中也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愿意与他人结交的倾向,而另一种便是自寻孤独的倾向。
我们还发现,在日后的生活当中,一些没有经历过社会化生活的成年人都不善于当众发言,并且会形成一种怯场的性格倾向。这是因为,他们都把自己的听众当成了敌人。在面对一群似乎虎视眈眈、似乎占据着优势的听众时,他们都有一种自卑感。实际上,一个人只有在相信自己、信任听众的情况下才能畅所欲言,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才不会怯场。
因此,自卑感与社会化训练这个问题是紧密相关的。正因为自卑感源自一种社会不适应感,而社会化训练就是一种我们赖以克服自身的种种自卑感的基本方法。
社会化训练与常识之间具有一种直接的联系。当我们说,人们通过常识解决了他们的难题时,我们所说的常识其实是社会群体的集体智慧。另一方面,正如我们在上一章里说的那样,用一种不通用的语言和一种不通用的理解来行事的人,显示出了一种不正常的状态。精神病患者、神经错乱者以及违法犯罪者都属于这一类。我们发现,这种人都对某些事物不感兴趣,比如说人、机构和社会规范都对他们没有吸引力。然而,能使他们获救的却正是这些东西。
在治疗这种人的过程中,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让社会性的事物对他们产生吸引力。只要自己表达的是好意,忧心忡忡的人往往都会觉得自己是情有可原的。不过,光有好的意愿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让他们明白,在整个社会里,重要的是行为的实际效果,以及他们实际给予了的东西。
尽管自卑感与优势追求普遍存在,但若是认为这一事实说明了人都完全相同就不对了。虽说自卑感与自大感是支配人类行为的一般条件,但除了这两个条件,人们在体力、健康状况和所处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差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人在相同的条件下才会犯不同的错误。仔细研究一下儿童的情况,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回答问题时并没有一个绝对固定和正确的方式。他们都是以各个不同的方式来做出反应的。他们都会努力去形成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他们全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去争取的,同时犯下具有他们自身特点的错误,并且用他们自身的方式走向成功。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个体的某些不同类型以及独特性。我们不妨以左撇子儿童为例。有些孩子可能从不知道自己是个左撇子,因为他们都经过了精心训练,能够熟练地运用自己的右手了。起初的时候,他们由于右手笨拙,因此会被别人责骂、批评和嘲笑。这确定是一个遭人笑话的缺陷,但我们的双手都应当得到训练才是。一个孩子尚在襁褓之中时,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左撇子,因为这种婴儿的左手要比右手活动得更多。在日后的生活当中,这种人可能会因为右手不灵活而有思想负担。另一方面,这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对自己的右手与右臂更感兴趣,从而表现在绘画、写作等方面。实际上,这种左撇子儿童在日后的生活当中比正常儿童得到了更好的训练是不足为奇的。这是因为这种儿童必须培养自己的兴趣,可以说他们必须起得更早,进而使他们自身的缺陷引导他们去进行更加精心的训练。在培养艺术天分与本领的过程中,这常常是一种极大的优势。处于此种位置的儿童通常都会雄心勃勃,并且会努力抗争去克服自身的种种局限。然而,有的时候这种抗争是十分困难的,他可能会变得羡慕或者嫉妒他人,从而产生一种更加严重的自卑感来。与正常情况相比,这种自卑感也更加难以克服。通过不断抗争,一名儿童可能会变成一个争强好斗的孩子,或者在日后变成一个争强好斗的成年人。他心中始终牢记着他不应该笨手笨脚、不应该有缺陷的这种想法。这种人的思想负担会比其他人更重。
儿童都在努力,都会犯下错误,并且按照他们在四五岁时就已形成的那种原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成长着。每个儿童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孩子可能想当画家,而另一个孩子却有可能因为不适应社会而希望自己逃离这个世界呢。我们可能知道孩子如何才能克服自身的缺陷,可孩子却不知道这一点,而且,我们往往也没有用正确的方式,给孩子解释清楚这些事实。
许多儿童眼、耳、肺或者胃都有生理缺陷,而我们也发现,这些缺陷的方面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有一个很奇怪的例子就可以说明这种情况:一名男子,只有在晚上下了班回到家里之后,才会犯哮喘病。他是一位四十五岁的已婚男士,有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我们问他为什么总是要到下班回家之后他才会哮喘发作。他解释道:“您瞧,我的妻子非常崇尚物质享受,可我却是个理想主义者,因此我们总是意见不合。下班回到家里之后,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在家里放松一下自己,可我的妻子却想去参加社交聚会,所以,要是留在家里的话,她就会牢骚不断。于是,我就会发起脾气,就会开始喘不过气来。”
为何这位男士只是喘不过气来?为何他没有呕吐呢?事实就是他只是在与自己的原型保持一致罢了。他小的时候,曾经因为某种缺陷而不得不缠上绷带,可那种紧密的束缚影响到了他的呼吸,使得他非常不舒服。然而,当时他家里雇了一名女佣,那位女佣很喜欢他,愿意坐在他的身边去安慰他。女佣的所有注意力全都放在他的身上,而不是放在自己身上。这样一来,女佣就让他形成了一种印象,那就是始终都会有人来逗他开心,始终都会有人来安慰他。他四岁那一年,这位女佣曾离家去参加一场婚礼,他陪着女佣去车站,一路哭得非常伤心。女佣走了之后,他竟然对自己的母亲这样说:“女佣走了,我对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什么兴趣了。”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长大成人之后,他仍然像是处于形成自身原型的那种年纪一样,仍然在寻找一个理想的人物。这个理想的人物始终都会逗他开心、给他安慰,并且只会关注他一个人。所以,他的问题并不是他喘不过气来,而是没有人一直逗他开心、给他安慰。当然,要找到一个时时都能逗他开心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始终都想要掌控全局,而倘若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这种想法也为他的成功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因此,他一喘不过气来,他的妻子便不想再去看戏,不想再去参加社交聚会了。于是,他便实现了自己的那种“优势目标”。
在自觉的情况下,这位男士的举止总是非常正确、非常恰当的,但在其内心里,他却怀有一种成为征服者的渴望。他想要让妻子变成他所谓的“理想主义者”,而不是所谓的“崇尚物质享受者”。我们可以推断出,这种人的内心必定怀有完全不同于表面上看起来的种种动机。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视力方面有缺陷的儿童会更关注可见事物。他们在这个方面形成了特殊的能力。视力不佳、患有散光症的伟大诗人古斯塔夫·弗莱塔格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诗人与画家的眼睛大多都有问题。不过,这一点本身常常又会让诗人与画家产生更大的兴趣。弗莱塔格曾经如此描述过自己的情况:“由于我的眼睛与其他人的眼睛不同,因此我似乎是被迫去运用并训练自己的想象力的。我不知道,这一点有没有在我变成伟大作家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但不管怎么说,视力不好使得我在幻想当中要比别人在现实当中看得更加清楚。”
倘若研究一下一些天才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往往会发现,他们都有视力不佳或者其他一些缺陷。在历史上,甚至神仙们也会具有某种缺陷,比如说一只眼失明或者双目失明。有些天才人物虽说几近失明,却仍然能够比其他人更加清楚线条、阴影和色彩方面的差异。这一事实表明,倘若正确地理解了问题之所在,我们就知道如何去治疗一些深受缺陷折磨的儿童了。
有些人对食物的兴趣比其他人的都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才会总是在讨论什么东西他们能吃,什么东西他们不能吃。通常来说,这种人出生之后,都曾经在吃东西的问题上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从而在这方面形成了一种比别人更深厚的兴趣。他们很可能曾经不断听到自己那位关照入微的母亲告诉他们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他们不得不训练自己克服自身肠胃方面的缺陷,因此他们都极其关注自己午餐、晚餐或者早餐要吃什么。由于心里始终都关注着饮食,因此他们有的时候会掌握烹调技术,或者变成饮食方面的专业人士。
然而,肠胃功能不好,偶尔也会导致人们去追求某种东西来替代食物。有的时候,这种替代之物就是金钱,而这种人便会变成贪得无厌的守财奴或者很会赚钱的银行家。他们常常都会努力地去赚钱,并且不分日夜地为了这一目的而奋斗。他们永远都在想着自己的业务。这是事实,有的时候他们可能远远超过了其他从事类似行业的人。有趣的现象是,我们经常听说富人肠胃不好。
现在我们不妨回想一下身心之间经常出现的那种关联性。一种给定的缺陷,并非始终都会导致同一种结果。一种生理缺陷与一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在生理缺陷方面,我们常常能够通过适当的营养措施进行有效的治疗,从而消除生理方面的不良状况。不过,并不是生理缺陷导致了不良的后果;之所以出现不良后果,是由于患者的态度。对于个体心理学家而言,纯粹的生理缺陷或者排他性的自然因果关系并不存在,而只存在错误对待身体状况的态度,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此。而且,个体心理学家之所以力图在原型形成过程当中培养出一种对抗自卑感的追求,原因也在于此。
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人会因为急不可耐地想要克服困难而显得焦躁不安。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看到有人总是躁动不安、脾气很大且容易动怒,那么我们往往就能断定,他们都是怀有一种严重自卑感的人。一个明白自己能够战胜困难的人是不会焦躁不安的。另一方面,他也未必总能如愿以偿。儿童倘若狂妄自大、粗鲁无礼并且争强好斗,那也说明他们怀有一种严重的自卑感。在他们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任务就是寻找原因,即寻找他们面临着哪些困难,以便对此进行治疗。若原型在生活方式当中出现错误,我们绝不应当进行批评或者惩罚。
在儿童一些非常独特的方面,比如在他们那些异乎寻常的兴趣当中,在他们计划并努力超过别人的过程当中,以及在他们确立优势目标的过程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些原型特征来。有一种类型的儿童,在言谈举止当中都信不过自己。这种人更喜欢尽可能地排斥别人。这种人不愿到新环境中,他们宁愿待在让他们觉得稳妥的那种小圈子里。在学校里,在生活、社会、婚姻中,他们的表现都是一样的。这种人总是希望在自己的那个小小的圈子里做出巨大的成就,以便实现一种优势目标。我们在许多人的身上都会看到这种特点。这些人不明白,要想做出成就,一个人必须做好面对一切情况的心理准备,必须面对一切。谁若是排除掉了接触某些环境和某些人,那么他就只有凭借个人的智力来鉴定自己行为的标准了,可仅有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交往与常识带来的阵阵新风,一个人全都需要。
假如一位哲学家希望完成自己的研究,他就没法总是去跟别人共进午餐或者晚餐,因为哲学家需要长时间的独处,才能汇集自己的各种思想,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哲学家又必须通过与社会进行接触不断地成长才行。此种接触就是哲学家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遇到这样一个人的时候,我们除了必须记住他的这两个必备条件,还须记住,这种人可能有用,也可能毫无价值,因此应当仔细寻找其有用与无用行为之间的差异。
整个社会进程的关键可以从人们往往都在努力寻找一种可以让自身出类拔萃的处境这一事实当中看出来。因此,怀有一种严重自卑感的儿童会想要排斥那些更加强壮的孩子,才会想要与那些更加弱小从而能让他们左右和欺压的孩子玩耍。这是自卑感的一种不正常的病理性表达,因为认识到要紧的不是自卑感本身,而是自卑感的程度与特点十分重要。
这种不正常的自卑感已经被人们称为“自卑情结”了。不过,用“情结”一词来概括这种遍布于整个人格当中的自卑感其实并不正确。这种自卑感并非仅仅是一种情结,它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疾病,而在不同的情况下,它的破坏作用也各有不同。例如,有的时候我们注意不到一个正在上班之人的自卑感,因为这个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很有信心。另一方面,在社交或者与异性的关系上,这个人可能会对自己没有信心,从这个方面,我们就能看出他的真正心理状态了。
我们注意到,在一种紧张或者棘手的情况下,人们出现错误的程度会更加严重。正是在这种棘手的或者新的情况下,原型才会恰当地呈现出来。而事实上,这种困难情况往往差不多也是一种新的情况。正如我们在第一章中所说的那样,处于一种新的社会情境当中时,一个人之所以会表达出自身社会兴趣的程度来,原因就在于此。
假如把一名儿童送到学校里去上学,那么我们就会像在普通的社交生活当中一样,看出他在学校里表现出的社会兴趣来。我们可以看出,这名儿童是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呢,还是会逃避自己的同学。要是看到那种异常活跃、淘气而聪明的孩子,我们就必须深入审视他们的内心,去找出其中的原因。倘若看到有些孩子只会有条件地或者犹豫不决地行动,那我们就必须密切注意,找出那些与他们在日后的社交、生活及婚姻当中将会暴露出来的完全相同的性格特点。
我们经常碰到一些人,他们都会这样说:“我想这样来做这个……但是……”“我愿意接受那份工作……但是……”“我会与那个人打上一架……但是……”这样的话语全都有一种严重自卑感的标志。实际上,倘若如此理解的话,我们还会对某些情感(比如说疑虑)形成一种新的领悟。我们认识到,一个疑心很重的人往往会一直疑虑下去,从而一无所成。然而,倘若一个人说“我不会”,那他十有八九都会照此行事。
倘若仔细观察,心理学家常常就可以看出人们身上的诸多矛盾之处来。此种矛盾,可以看成是自卑感的一种标志。不过,对于我们正在论述的这种人,我们还需观察他的行为举止。比如说,他接近别人、与别人结交的方式可能都很蹩脚,因此我们必须观察,看他接触别人时是不是犹豫不决,是不是伴随着某种身体的姿势。这种犹豫不决的态度常常还会在生活当中的其他情况下表达出来。有许多人都是进一步退一步;而这一点就是他们怀有严重自卑感的一种标志。
我们的全部任务就是训练这些人,让他们摆脱那种犹豫不决的态度。正确对待这种人的方法就是鼓励他们,并且从不打击他们,不让他们气馁。我们必须让这些人明白,他们既有能力面对困难,也有能力去解决人生当中的各种问题。这是让他们增强自信的唯一办法,也是我们应对自卑感的唯一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