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注释(本书《道德经》原文选择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
- (春秋)老子著 邓景异注释
- 2167字
- 2021-10-28 09:55:27
第一部分 老子传
关于老子的传记,最可信的版本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摘录如下: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司马迁说,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此处的楚国指汉朝时期的封国,大概位于今天的江苏安徽一带。据学者考证,苦县在今天的安徽亳州附近。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聃,意为下垂。古人“幼名冠字”,名与字含义要有关联,所以聃字是取双耳下垂之意。老子是周朝藏书室的史官。
当时正是东周的春秋时期,诸侯势大,周室卑微,周天子的号令无人遵从。诸侯之间互相攻伐,战乱不止,一派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心怀天下,觉得只有恢复西周的礼制,才能让国家恢复秩序,人民安居乐业。于是就前往周都,即今天的洛阳,想向老子请教关于礼制的学问。因为老子是周室图书馆馆长,能够接触到周朝所有的藏书,显然是那个时代知识最丰富的人之一,向他请教礼制的问题,再合适不过。没想到老子却对他说:“你想要问的这些东西,设计和实践它们的人早就不在了,只留下了空洞的言论。而且君子做事要知时而动。正当其时就策马扬鞭,不得其时就应如聚集的飞蓬随风潜行。我听说,优秀的大商人只在真正有机会交易之时才把自己的货物拿出来,平时都藏得好好的,看起来就好像他什么都没有似的。同样,具有大德行的君子,只有在时机成熟时才显露自己的才能,平时看起来他就像个愚人。现在,实行礼制的时机已经过去。所以对你而言,应该去掉自己身上的骄傲和那些与恢复礼制有关的不切实际的奢望,也不要整天把自己打扮成一副循规蹈矩、决意克己复礼的样子,这些对你都没有任何益处。你问我礼制,我能告诉你的就是这些了。”显然,在老子看来,西周的礼制已是过时的老古董,已经失去了实践它的土壤,只剩下空洞的言论。孔子想用礼制解决当时的问题,是很难的。
孔子离开老子后,对自己的弟子感叹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可以用网捕捉。能游的可以钓它上钩。能飞的可以用箭射下。但是龙,就不是我所能知道和把握的了。它乘风云而飞于九天之上,远超我所能知。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就如同龙一般啊!”
老子修习道德,他的学说以自隐无名为宗旨。他在周都待了很长时间,后来见到东周气数将尽,就离开了。到达一处关隘(传说为今函谷关)时,此处的长官尹喜知道老子学问高深,就说:“既然您将隐世不出,那就请一定为我留下一部著作吧。”于是,老子就著了一部书,这部书分上下篇,内容主要是探讨道德的深意,一共五千多字。老子把书留给尹喜就走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关于老子还有一种说法,说他是跟孔子同时的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了十五篇书,讲的也是道家的道理。
传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说是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修道,所以能颐养寿命。
孔子去世后一百二十九年,有史书记载周朝的一位叫做儋的太史,见到秦献公,并对他说:“起初秦国与周朝是合在一起的,五百年以后又分开,分开后七十年秦国会有一位霸主出世。”(此处是说这位太史儋神奇地预言了秦王嬴政[后来的秦始皇]即位的时间。秦献公是公元前385—前362年在位,而秦国始于公元前800多年时,当时,一个叫非子的人,为周孝王养马有功,赐姓嬴,封于秦地,即今陕西一带。公元前324年,秦惠文公称王,算是实质上与周朝分裂,距离非子受封,正好是500年左右。公元前247年,秦王政即位,距离秦惠王称王是77年)。有人说这位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老子,真是一位隐士啊。
老子的儿子名宗,李宗是魏国的将领,受封于段干这个地方。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孝文帝时当过官。李假的儿子李解是汉胶西王刘卬的太傅,所以就把家安在齐国,即今山东一带了。
后世学习老子的人都贬低儒学,学习儒学的人又都贬低老子。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说的这样的事吧。老子学说的宗旨是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老子》第五十七章: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情而民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