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促成了朱元璋的皇帝梦

刘伯温与朱元璋的见面,的确是在十年后即至正二十年(1360)的春三月。斯时,他已在家闲居两年,写下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著作《郁离子》。关于这部书,我会在后面专门论及,这里还是先讲他与朱元璋见面的事。

据说,朱元璋知道刘伯温这个人的名字,缘于另一位硕儒朱升的推荐。朱升亦是元朝归隐的官员,与朱元璋同乡。他被朱元璋请出山后,便向朱元璋推荐了“金华四杰”。这四个人是刘伯温、宋濂、章溢和叶琛。其时,朱元璋已是元末农民起义军中较有实力的一支。随他揭竿起义的人士,多半是淮西家乡的哥们儿,如徐达、沐英等,抡枪使棒冲锋陷阵都是好汉,但审时度势运筹帷幄都不在行。朱元璋一心想招聘几位智多星来共谋大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才听信朱升的话,委派专人前往浙东,将“金华四杰”请到南京。

对于四人的到来,朱元璋给予足够的礼遇,除了集体接见并宴请,还与四个人进行单独谈话。四场谈话的内容,至今已不得而知。只知道刘伯温曾向朱元璋面陈“时务十八策”。完全可以断定,为这次见面,刘伯温作了充分准备。此前他就已认定,朱元璋就是他要辅佐的真命天子。

在会见之前,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老朋友跑到南田来找刘伯温,向他献计说:“如今天下大乱,不少人揭竿而起,据地称王。以老兄才干,完全可以振臂一呼,据括苍,并金华,越中山水可收老兄囊中,成就勾践霸业在此一举。”刘伯温笑着说:“放眼天下,如今起兵的张士诚、方国珍之流,皆鼠狗之辈,我怎么能够仿效他们呢?天命有归,你就等着看吧。”不久,朱元璋兵临金华,刘伯温夜观天象,对老朋友说:“十年前我在西湖上空看到的天子气,如今又在金华上空出现了,这就是天命啊!”说这话时,刘伯温已下了投奔朱元璋的决心。所以,当朱元璋派人来请,他立刻答应,冒着生命危险于兵荒马乱中赶到南京。

刘伯温给朱元璋的见面礼,就是那“时务十八策”。这应该是十八条锦囊妙计。具体哪些内容,史载均语焉不详。当年诸葛亮初见刘备,便有了那一篇千古传颂的《隆中对》,相信这十八条妙计也为朱元璋日后取得江山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是事涉机密,除两个当事人之外,断无第三人知晓。

不少历史学家认为,“金华四杰”的加盟,是朱元璋剪灭群雄,最终夺取天下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实,在军阀混战中,这四个人里面真正为朱元璋出谋划策起到重要作用的,只有刘伯温一人。

刘伯温投奔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连吴王都还未称,只是韩林儿麾下一支部队的指挥官。当韩林儿称帝的时候,朱元璋还表示了拥戴。大年初一,在中军帐内设下韩的御座。朱元璋的部下将领,都奉朱元璋之命,对着那御座行叩拜大礼,独刘伯温不搭理。别人问他为何倨傲,他不屑地说:“此(指韩林儿)牧竖耳,奉之何为?”意思是这种平庸无能的人完全不值得尊敬,更不值得追随。

消息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他便把刘伯温找去询问缘由。刘伯温单刀直入告诉朱元璋:“你就是取代元朝的真命天子,何必还要去侍奉他人?”

当时,天下称王的人有好几个,除了韩林儿,还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人。朱元璋也久有称王之心,一帮和他一块儿揭竿的哥们儿也撺掇了很久,只是他心中一直没有底。最让他吃不准的有两条:一是他命中是否有“龙象”;二是称王的最佳时机。通过几次长谈,朱元璋已知晓刘伯温是个精通天文地理的高人。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对卜卦、推命一类的象纬之学深信不疑。如今刘伯温说他是真命天子,这好比挠痒痒挠到了实处。如果说哥们儿的撺掇有打诳语的成分,那么刘伯温的劝说则被朱元璋当作“神谕”。在这一点上,可以肯定地说,是刘伯温促成了朱元璋的皇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