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诲人不倦

陈平说到这,曹参的眼神中有几不可察的诧异。

陈平知道曹参大概已经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国家的大政方略,曹参这个相国肯定知道得比自己还要多得多,心中只盼着曹参不要揭穿自己,不然真是当场窘到姥姥家了。

当然,曹参比他想象中的要识趣得多,果然也是一副受教的样子,虚心地听着他胡诌。

陈平继续说道,

“兄弟,不是老哥哥我自夸的话,当年在先帝身边时,偶尔蹭到那么一节两节百家讲授的课,胸中也是有那么点一般人不知道的东西的。

就像陛下和皇太后夸赞的那样,你在改善百姓生计方面做得是极其出色的。毫不夸张地说,你这个东海王是当之无愧的。

可是治理一方,光让百姓吃饱是远远不够的。

你在民生以外做得最好的一点就在于得到了朝廷的封赏与支持,获得了正统的地位。他朝东海国一旦有宵小质疑你或你后人的地位,那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这一点你在起兵追随高祖时已经盘算好了,我说得对与不对?”

没人喜欢别人对自己说教,地位比自己高的尚且不见得真心接受,更何况是地位不如自己的同龄之人?

陈平忽悠驺摇的第一步得先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之上,让他听得进去。

对于驺摇这个有着比钟离眜更高贵的远古血统的驺摇,陈平定然是不能像上次在钟离家庄园处那样梗着脖子硬来。

对于聪明人,得有有点份量的办法。

陈平对驺摇说的,是帝王心学的一部分。

当年刘邦情知形势已经容不得他扶持那个有着一个不怎么聪明母亲的尚且太过年青的刘如意。

他也知道吕雉不会容得下自己权力场上的劲敌,刘盈登上皇位意味着刘如意的陨落。

刘盈过后,朝臣赳赳,刘盈的子嗣定是镇不住朝堂,必定会有别的成年皇子登上皇位。但这帝王之学不能中断,陈平能够听到这些秘之又秘的课是刘邦留给刘盈之后大汉王朝君王的底蕴。

陈平说朝廷的厚望时,驺摇的面上已经有些不服气了,但当听到陈平说到这些话时,他的气平顺了些,耐着心继续听了下去。

陈平继续说道,

“化育黎民,东海王把育做得相当地出色。可还有一点,兄弟的家族是相当地在历史背景的,一听到话就知道好孬。

老哥哥我就继续说下去,你甄别一下,看我说得对也不对?”

说话前先把对方捧一捧,陈平这才放胆说下去,

“还有一点,那就是老哥哥我在宫宴上观察到的。

一宫娥在从侧后面朝你递盥洗物品时,后边伺候你的人有些手忙脚乱的。小弟就判断出陪你出席的那些个官佐位份还有分工还不甚明了。

记得伏羲氏效法河图洛书,设龙纪官,以共工为上相,柏皇为下相,朱襄、昊英常居左右,栗陸居北,赫胥居南,昆吾居西,葛天居东,阴康居下,分理宇内,而政化大治。

小侯以为,王爷你应该在你的宫室百官之间明确分工责任还有应激机制,为教化百姓作准备。”

驺摇这才松了口,“现在我东海国的官吏,用的还是南迁到瓯越后的那一套,听我阿爷说过,和以前先祖时的朝堂有差别。

不过差别有多大,差别在哪,他没有说,我以前也没关注过。

听老哥哥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有理。”

说到这,驺摇倒是很会顺便向朝廷捞好处,他对着曹参说道,

“陛下和皇太后对我东海国的治理厚爱有加,还请曹相国把朝廷的三公九卿还有底下的官职职份周知小王一声,小王好学习我大汉朝廷的礼法。”

曹参却有点稳不住了,他再三叮嘱道,

“这是可以的,可是东海国作为诸侯国,和朝廷还是有级数上的差别,你可不能因为照搬做出僭越之事才好!”

驺摇呵呵一笑,“一起并肩作战了那么多年,我是什么样的人曹兄弟还不知道吗?我是能做出那种狂悖冒犯皇室朝廷的人吗?

放心啦,我自有分寸。”

陈平把话接了下去,

“至于说百姓婚嫁饮食,兄弟你已经做了很多,而且做得很好,还在力求更好。

平看到了更进一步的东西。

在我大汉腹心地带,历来有‘仓禀实而知礼仪’的说法。

老哥哥我看得出来,东海国在你和你的后继者的带领下,很快就会空前地繁荣富庶的。可你想过没有,人为身上衣裳口中食终日奔忙时,是不大顾得上心中之想的。

你治下的百姓一旦富足了之后,你要怎么把他们的头脑充实起来,想法统一起来?让他们更心悦诚服地为你效力?”

东海王也有点“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豪气,他直接大声纠正陈平道,

“曲逆侯失言了。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你,我,还有曹相国,无论是何种身份,莫不是当今陛下和皇太后的臣子。从根子上说,我东海国的百姓其实就是大汉的子民。

又怎会有‘效忠于我’的说法?他们应该效忠的是当今的大汉天子才对!”

这些个有家族背景和历史的果然没一个是省油的灯,钟离眜是如此,驺摇也是如此。

陈平有点窘,被驺摇一语点破疏失之处,他倒有点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把话接下去。

曹参是个妙人,他在一旁解了围,

“圣人都说‘不以一眚掩大德’,陈平用词不当是该被责备,可他说的大道却没错。

我还想听上一听。不知东海王可有兴趣?”

驺摇听到这,忙转了话题,

“虽然听着有点云里雾里的,好像也是满有道理的。

以前听高祖教诲过,多学有益。更何况是跟随过高祖皇帝多年的曲逆侯的肺腑之言,我得好好地记下来,回到东海后好好地琢磨琢磨该如何做才算是真正落到实处了。”

听到这,陈平感觉自己的头皮有点硬,只得更硬着说了下去,

“仓颉之所以被世人称为圣人,他创造了文字。伏羲氏更是把仓颉造的文字整理成了书制,天下于是有了象形、假借、指事、会意、转注、谐声六书,然后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文字背后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交流,一种大范围的习惯的形成,长久之后,就是一种凝聚力。

还望王爷以后多注重这方面的教化。”

驺摇说道,“你说到这我算是懂了。说得没错。”

曹参听得认真,但是他看陈平的眼神却别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