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看电影2

银幕之中,战斗即将开始。

防守的一方是西班牙,进攻的是法军。

只见西班牙列出的是步兵方阵,众多的长矛手在中间,火枪手在外围。

里面他们拿着的是重型火绳枪,虽然与大明的鸟铳有所差别,但差别不大,所以崇祯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法军的炮兵首先发起了攻击。

在这个时候,大明与西方众国火器差别不大,所以崇祯他们也认得出来。

至于在冷兵器的配置上,则有着显著的不同。

西方以几丈长的长矛为标准配置,至于大明恐怕也只有秦良玉的白杆兵,才会有如此多比例的长矛配置了。

并没有弓箭手的影子,这个时候应该只有英国的长弓没有淘汰。

至于近身武器则用的是西方独有的窄剑,至于阵型上也会有所区别。

崇祯他们也比较好奇西方的战争过程,以及一些布阵的方式之类,所以都全神贯注的看着银幕。

法国炮击之后首先出动了骑兵,每一个骑兵手上拿着的都是遂发枪。

其实这种枪名字叫做簧轮枪,这是一种短管火枪,它的优势在于只需要一只手持枪,另一只手则可以紧紧地攥住缰绳,劣势则是他的射击距离比较近。

这一点,其实东西方骑兵的装备并不相同,这时大时的骑兵大部分还是用着冷兵器。

当然,这并不代表明朝的热武器就很差,要知道明朝的热武器是仅次于现代的。

从古至今是排于第二的,甚至就连民国的热武器都没有达到明朝的规模。

就算是清全朝一百多年,他的热武器都不及大明。

就连欧洲也只是在清朝的中后期,才追上了大明的水平。

而这也是为什么清朝初期能够那么平稳的度过,而到了中后期却那么的不堪。

崇祯手下最精锐的关宁铁骑,他们所装备的便是火器。

我东方骑兵所装备的基本都是三眼火铳,打完之后便当做锤子使。

可以说大明的灭亡基本上都是在一些天灾人祸,以及多年的隐患在一朝爆发所导致。

而这些也导致明末的装备甚至不如明初。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

由于火绳枪的射击距离比短管枪的射击距离要远,所以西班牙的火枪兵首先发起射击。

他们所用的几段击看不出来,但和大明的三段击差不多,第一排打完之后撤到后面装填弹药,后排装填完弹药的上前补充,如此往复。

在到达一定的距离之后法军的骑兵也开始射击,法军的子弹射入西班牙密集的阵型中,双方都有人惨叫倒下。

终于法军骑兵冲到了西班牙的阵前,西班牙的火枪手迅速后撤,而长矛兵迅速将手中的长矛放倒置四十五度。

在电影中可以看到那些长矛很长。

长矛如林,就像刺猬一般将西班牙军队保护在后面,法军的骑兵不敢直接冲撞,而有一些收不住的则直接被刺死。

法军的骑兵只能围着西班牙阵型奔跑寻找突破的时机,法军的步兵跟在骑兵身后,迎着几轮炮击压了上来。

同样也是长矛兵,双方靠近之后变得谨慎了许多,双方长矛交错脚步缓慢的移动着。

将矛尖一点点指向对方。矛杆碰撞所发出的杂乱声响让人愈发的紧张。

突然不知道是谁先动的手,将长矛凶狠的捅向敌人。

随着双方长矛不停的捅击,不停的发出惨叫之声,整个场面血腥残酷无比。

崇祯他们还好些,周皇后他们则看的发出了尖叫,很快又手捂着嘴巴憋了回去。

至于两个小皇子则脸色煞白。

由于双方是平端着长矛攻击,所以下方半人高的区域有了空隙。

因此双方都有士兵趁着这个空隙手拿短兵刃攻向对方的长矛手,至于长矛兵他们手持着长矛注意力也在对面,所以跟本无法顾及下盘。

如果被手持短刃的敌人靠近那就是死路一条,因此为了保证己方长予兵的安全,都会有一些手持短武器的士兵猫着身子或蹲着劫杀对面的敌人。

双方厮杀的可谓是非常的惨烈。

在经过残酷的战斗之后,法军的第一波进攻被西班牙军队打退,但西班牙也伤亡不小。

在第二次战斗之前法军派出了谈判代表,但是西班牙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因此第二场战斗在所难免,西班牙的残军继续列阵,法军的第二次进攻也开始了。

主角身边的战友被法军的火枪一个个击倒,最后随着主角大叫一声将手中的剑往镜头这里刺来,马蹄声回荡影片结束,也预示着西班牙人的战败。

通过这些崇祯自然无法了解什么,最后通过杨永明的解释才知道。

现在的西方同样不平静,十来个国家卷入战争已经打了十几年了。

最后西班牙战败,欧洲霸主地位则被打败他们的法兰西所取代。

“哎,成王败寇啊,古来如此。”崇祯感叹道。

也不知崇祯想到了什么,眼中露出坚定的目光双拳紧握。

杨永明看了一下手机的时间发现还早,于是又找出了另一部影片。

杨永明在播放之前,先是向崇祯他们道:“陛下,这部电影名字叫做爱国者,他的背景是西方一个还没有出现的国家的独立战争,发生在距今一百三十多年后,那个时候的武器以及战术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

“哦?那快开始吧!”崇祯好奇的说道。

杨永明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将画面拖到战争场面。

只见里面的人他们所用的鸟铳上有柄尖刀,而且没有火绳,并且他们所用的战术不再是三段击,而是密集的排成几个横排然后一起射击。

崇祯看到后很是惊讶,连忙问:“他们这是什么战术?这岂不是自杀一般?难道那些人都不怕死吗?”

杨永明对崇祯解释道:“他们这种叫做线列步兵战术,在我们后世给他取了一个更加形象的名字,叫做排队枪毙战术。”

“排队枪毙战术?确实很贴切。”崇侦听后,看到银幕上的画面也点点头。

杨永明继续说道:“由于那时的火枪精度依然不够,射程也并不远,所以只能靠这种近距离的密集射击,来达到杀伤效果。

这种阵法比的就是看谁的士兵更勇敢,心智更坚韧,谁能够使用好这种战术,那么谁就能获得战场的主导权。

对了,他们火铳上的刀叫做刺刀,用于火枪兵近身搏杀用的,也可以更好的保护他们自己,到时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崇祯听后点了点头,显然还在想着排队枪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