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礼赞:汪氏现当代名人录
- 汪天云 汪滨主编
- 1169字
- 2021-11-06 15:12:40
汪胡桢
中国水利工程技术专家
汪胡桢(字干夫) 水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嘉兴人 1897.7.12—1989.10.13
简历
1897年,出生于浙江嘉兴。
1915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二中学校。
1917年,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毕业。
1920年,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水力发电专业。
1923年,获硕士学位,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铁路电力公司实习。
1924年,回国,在南京河海工科大学任教。
1927年,担任太湖流域水利工程处副总工程师。
1929年,任浙江省水利局副总工程师、第十二区工赈局局长兼皖淮主任工程师,他用退赔的庚子赔款,设计建成了邵伯、淮阴、宿迁三个船闸。
1931年,发起创办了中国水利学会。
1934年,任整理运河讨论会总工程师,编制完成了《整理运河工程计划》。
1934—1937年,担任中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设计科长。
1946—1948年,出任钱塘江工程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领导修复因抗日战争遭破坏的钱塘江海塘缺口。
1949年后,担任浙江大学教授,之后调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又任治淮委员会委员兼工程部部长,参与制定“治淮方略”。
1950年,担任淮河水利工程局副局长,治淮委员会委员兼工程部长。
1951年,担任佛子岭水库工程总指挥。
1954年,担任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任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总工程师。
1960—1978年,任北京水利水电学院院长。
1965年,率领师生完成了“黄河碛口拦沙库设计方案”。
1979—1982年,担任水利部顾问。
1989年10月1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成就与贡献
汪胡桢主持和参与制定了《导淮工程计划》《整理南北大运河工程计划》,亲自勘察了杭州到北京的大运河,设计了邵伯、淮阴、宿迁三个船闸,领导修复钱塘江海塘工程。
他还主编出版了大型专业工具书《中国工程师手册》,对以后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工作有重要的作用。
他主持治淮技术工作,负责设计、施工、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大型连拱坝——佛子岭水库,这项工程的拱坝技术在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他负责黄河三门峡水库的施工、修建工作,直至大坝完成蓄水,被水利界誉为“中国连拱坝之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华东军事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治淮委员会工程部长、佛子岭水库工程总指挥、水利部北京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黄河三门峡水库工程局总工程师、北京水利水电学院院长、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名誉院长,兼任中国水利学会副会长、水利部顾问。
汪胡桢将毕生献身于祖国水利水电事业,参与并领导过许多重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水利水电人才。
荣誉和社会兼职
· 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 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 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第二至第十届董事会董事、第七届副会长
· 《水利》月刊主编
著作
· 著有《地下洞室的结构设计》《水工隧洞的设计理论和计算》等;
· 主编有《中国工程师手册》《现代工程数学手册》;
· 译有《水利工程学》《美国土木工程百科全书》等;
· 重刊了《河渠纪闻》《治河方略》《问水集》等;
· 编印《水利珍本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