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奠基
中国逻辑思想史学者

汪奠基(字三辅) 逻辑学家、教育学家

湖北鄂州人 1900.1.8—1979.8.16

简历

1900年,出生。

1916年,进入北京大学补习班。

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攻读哲学和数理逻辑。

1924年夏,入巴黎大学研究班深造。

1925年5月,回国,应聘到北京大学教授哲学、法文、西洋逻辑史等课程,先后任讲师、教授;同时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法服尔德学院、中国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任教授。后又任教于暨南大学、北平大学、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广西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赴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讲授西方逻辑史、逻辑学等课程。

1955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逻辑思想史的研究工作。

1979年8月16日,逝世。

成就与贡献

汪奠基在高等院校从事管理和教学工作30年,开过20多门课,是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哲学、逻辑学、科学方法、数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思想史等多个领域里都有重要创获。

1925年5月,汪奠基回到祖国以后,深感国内数理逻辑学科薄弱,出版了《逻辑与数学逻辑论》和《现代逻辑》,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逻辑命题演算、谓词演算、公理论和演绎模型等内容。这两部著作,对我国早期数理逻辑的传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他也因此被称为国内对数理逻辑“有相当深的研究,且有新的贡献”的少数几位学者之一。

1949年以后,中国逻辑思想史研究领域几乎一片空白。汪奠基受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委托负责制定全国科学发展规划,并于1979年出版了《中国逻辑思想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中国逻辑通史著作,是中国逻辑史研究领域里很重要的一部著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他在《逻辑与数学逻辑论》和《中国逻辑思想史》等经典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有着深远影响的学术观点,展示了中国逻辑史研究中除比较研究方法之外的另一种主要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对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古代名辩学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至今仍有巨大的价值。汪奠基则被公认为20世纪后半叶对中国逻辑思想史最有贡献的学者之一。

他一生从事逻辑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特别是在湖北大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944年,他受国民政府教育部聘请,从四川大学师范学院院长转任湖北大学前身湖北师范学院院长。在他的带领下,在短短的三年内,学校从复校走向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到1947年他离任之时,该校已拥有教育、国文、英文、史地、数学、理化、音乐、体育8个系,在校学生达700余人,教职工250余人,成为当时湖北省乃至全国都很有影响的大学。

为纪念他,湖北大学还为他立了铜像。汪奠基先生铜像矗立在湖北大学数统学院4号教学楼前,基座上镌刻着他为湖北师范学院制定的校训:“日思日睿,笃志笃行。”

著作

· 著有《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科学方法》《哲学与科学》《现代逻辑》《老子朴素辩证的逻辑思想——无名论》《中国逻辑思想史料分析(第一辑)》《中国逻辑思想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