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负才学,不得科举

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公元1812年11月10日),左宗棠在湖南湘阴县南文家局左家塅出生。父左观澜,县学廪生,开馆授徒。

左宗棠兄弟三人,长兄左宗棫,比左宗棠大十三岁;二哥左宗植,比左宗棠大八岁。左宗棠曾祖左逢圣,秀才;左宗棠祖父左人锦,国子监生。到左观澜一辈,左家已经三代书香。

左宗棠三岁起随祖父读书,因聪慧而受到夸奖,说他“足昌吾门”。祖父预测这个小孙子,将来能光大左氏门楣。

左宗棠四岁,全家迁到长沙左氏祠。左观澜仍然开馆授徒,左宗棠跟着两位哥哥在父亲的塾馆读书。这一年,已经是县学廪生的大哥左宗棫病逝,年仅二十四岁。可谓英年早逝。

左宗棠十三岁,二十一岁的二哥左宗植,因院试成绩突出,被选为拔贡。

从左宗棫、左宗植的成绩来看,左观澜的确是教育界的精英,塾师中的高手。左观澜对左宗棠也非常看好。

左宗棠十四岁,第一次参加童子试。二哥左宗植则以拔贡赴京朝考,因成绩优秀,赏八品顶戴,选新化县训导。

左宗棠十五岁,参加府试,名列第二。但母亲突患急病,左宗棠归家侍奉老母,和院试擦肩而过。母亲不久病逝。

左宗棠十七岁那年,读到贺长龄、魏源合著的《皇朝经世文编》、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书,开始注意各省的山川形势、古今战守机宜,并受当时的经世致用思潮影响颇深。

左宗棠十九岁,正是人生最好的时节,哪知祸不单行,身体原本很好的左观澜,送走老妻不足一月,竟然一病不起,很快也撒手人寰。左宗棠呼天抢地,甚感老天对自己太不公平。葬父后不久,正逢江宁布政使贺长龄丁母忧回到长沙,左宗棠按照礼节去拜访贺长龄,借机借阅贺府藏书。闲暇之时,左宗棠向贺长龄求教问学,以才华志节,为贺长龄所欣赏,推许为“国士”。所谓国士,是指一国当中才华出众的人。学富五车的贺长龄,并不因左宗棠年少还是白身而小看他,对他的评价很高。

这时,居心叵测的大嫂为了夺他名下的祖产,竟然买通族长,将他撵出家门。他二哥眼见兄弟流落街头,竟然置若罔闻。此时的左宗棠哭天不应,叫地不灵,只好到村头的城隍庙栖身,甚是凄惨。贺长龄几次欲把他请进家来,均遭拒绝,由此可见左宗棠之性格何等刚烈。

新年刚过,左宗棠二十岁。适逢长沙城南书院招考生员。左宗棠只身前往,一举考中第一名。按照书院规定,考中第一名者,膏火不仅全免,还免费提供伙食。左宗棠的生活于是安定下来,开始全身心投入学习。说起来也真是凑巧,城南书院的山长,正是贺长龄的弟弟贺熙龄。贺熙龄也是文章大家,虽出身一榜,却是一代名流,与哥哥贺长龄一起,被人称为国朝二贺,声名远播。贺熙龄最讲求经世致用,对左宗棠也是倍加欣赏。

左宗棠在城南书院读书期间,与湘乡人罗泽南等友善。罗泽南与曾国藩也是好友。

城南书院,即今日的湖南第一师范

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四月,为能参加湖南乡试,左宗棠因为没有资格进场,只好求助于山长贺熙龄,欲借银以捐监生。贺熙龄知其制艺火候已到,赞成其捐监生,但苦于自家囊中羞涩,只好转商湘潭大户周乡绅。周乡绅从左宗棫、左宗植身上,料定左宗棠日后必有所成,便让贺熙龄保媒,欲招左宗棠入赘。贺熙龄知左宗棠居无定所的窘境,遂一口允诺,答应乡试过后成婚。周乡绅于是替左宗棠出银捐得监生资格。八月,左宗棠参加湖南乡试,张榜位列第十八名,中举人。十月,左宗棠遵师命入赘周家,娶周之长女诒端为妻。这年冬,左宗棠依制启程赴京参加会试,转年踏进考场。三场过后,名不在榜中。居京期间,左宗棠与同时应试的胡林翼订交。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籍隶湖南益阳,与左宗棠同岁。胡林翼此次应试得中,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左宗棠则返乡,继续攻读经史,准备二次应试。

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倔强的左宗棠以在妻家“耻不能自食”,决定携妻女离开周家借屋居住,靠微薄禄米养家糊口。自立门户后,左宗棠书联明志: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左宗棠二次进京会试。考罢,仍不中,仅取为誊录,算是一种安慰。

左宗棠返乡后,更加发愤求学,志在必得。诒端受父母挑唆,屡与左宗棠口角,有时甚至恶语相向。夫妻不睦,左宗棠于是在年底,纳张氏为妾。张氏貌美贤惠,颇得宗棠欢心。周乡绅夫妇及诒端深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