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文集四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选(全二册)(精装)
- 中央文史研究馆
- 1207字
- 2021-11-05 18:32:07
序
袁行霈
在毛主席、周总理亲自倡导、关怀和支持下,中央文史研究馆的前身政务院文史研究馆于1951年7月26日正式成立,并聘请了第一批30位馆员。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董必武同志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热情而又亲切的讲话,他说:“今天约集到馆的诸位先生,年龄均在60以上,其中70岁以上的有五分之一,80岁以上的老人有3位,有一位年整90岁,30位的年岁总和是2100多岁,平均年岁在70以上,这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罕有其匹的盛事。”他称赞“诸位先生皆耆年硕学,或为全国知名,或是一方之望”,希望馆员自由选择对于人民有益的事业各致其力,特别提到文章文艺的编选、历史材料的搜集整理。他引用庄子的话: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文史研究馆所获得的成绩,一定为广大人们所欢迎”。董必武同志的讲话为文史研究馆指明了方向。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中央政府设立文史研究馆,这是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高瞻远瞩的政治决策。毛主席亲自聘请他的恩师符定一先生任馆长,周总理选择北海静心斋作为馆址,更表现了他们对文史馆的重视。馆员们心情舒畅,各展所长。政府设置文史研究馆这样一个统战性、荣誉性的机构,既体现了中国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一种政治智慧。
经过“文革”十年的沉寂,新时期以来,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文史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馆员们在各自的领域内从事教学、研究和创作,成果丰硕,不胜枚举。在党组的领导下,围绕国家文化建设,馆员们建言献策,为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加强党和政府同知识界、文化界的联系,以及巩固和壮大党的统一战线、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此外,在馆员自愿参加的基础上,文史研究馆组织完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和文化项目。早在1989年,中央馆就与地方馆合作,历时5年编纂出版了一套50册近500万字的《新编文史笔记》丛书,获得广泛的好评。我们还编辑了大型的馆员书画集《砚海联珠》,展示了各种风格的书法绘画成果;编选了馆员诗选《缀英集》,收录90位馆员的大约900首作品,有助于研究近代以来的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从2008年开始,我们组织全国文史馆编纂了大型丛书《中国地域文化通览》34卷,约1500万字。我们还编选了全国书画艺术文选《谈艺集》。由李克强总理倡议,我们精心编选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对所选文章做了题解和注释,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传统文化。这些著作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好评。与此同时,中央馆通过举办讲座等各种方式,做了大量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各地文史研究馆在整理乡邦文献、编写口述历史等方面也做出了十分可喜的成绩。
从1999年开始,我们陆续编选出版了三本《崇文集》,收录馆员们有代表性的论文。在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又编纂了《崇文集》四编。今天,我怀着喜悦的心情为之作序,借此机会简单地回顾了中央文史研究馆的工作,希望文史馆没有辜负中央的眷顾和期待。
文史研究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今后必能做出更出色的成绩!馆员们必能老当益壮、健康长寿!
2021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