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性原则

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

——英国生物学家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中国历史上明明充满自私的“宫斗”,却总是歌颂无私的禅让。这反映出的是中国人不愿意承认的人性自私。然而,千古流传的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就一定可靠吗?

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盗墓贼不准(音:否标)在今河南省的一座战国古墓中意外找到一部名叫《竹书纪年》的古书。《竹书纪年》被列为“禁书”,原因就是它记载了尧舜禹之间的权力移交并非禅让,而是舜和禹都是通过政变夺取王位。虽然这一说法历来有争议,但公认的是,禹的儿子启并没有实行禅让,而是建立了夏朝,从此开创了中国数千年王位世袭的先河。相比于大公无私的禅让,《竹书纪年》的记载,显然更加符合通常意义上的人性。

人们创造财富,都是出于自私的动机。现代经济学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人的自私。当然,“自私”不是完全的损人利己,而应该是和社会产生良性互动。关于“自私”的解释,中国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曾于2018年撰写了一篇名为《自私三解与市场应对》的文章,颇为入木三分:

英语private这个字译作“私”是没有其他选择的了。中国文化对“私”这个字有负面的含义是不幸的,但那是一个伟大文化的传统。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经济学所说的自私(selfish)则有三个不同的看法。

第一个看法,是自私是天生的。这是源于1976年道金斯出版的一本名为《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的书。这本书重要,博大精深,也很有说服力。但在经济学上,我不采用这个自私的阐释。

第二个看法,是自私是自然淘汰的结果。这是源于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其意思是说在社会中人不自私不容易生存。1950年,我的老师阿尔钦(Armen Alchian)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把斯密之见伸延,影响了一代经济学者在经济科学方法上的争议。阿尔钦说人类争取利益极大化是自然淘汰的结果。这观点对我影响很大,但我自己用上的自私概念可不是自然淘汰,也不是天生自私。

第三个自私看法,是自私源于经济学的一个武断假设。在这假设下,究竟人类是不是天生自私或是不自私不能生存,皆无关宏旨。深入一点地说,这个武断的自私假设是经济学说的在局限下个人争取利益极大化。你给一个小孩子两个选择,同样的糖果他可以选一颗也可以选两颗,如果他选二弃一,就是自私了。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中国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日益加大。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原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等。

基于自私性原则,财富的传承自然成为中国新富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否则,辛劳半生何苦来哉?在国家的鼓励下,新富应放胆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